個人資料
正文

2007年美國最佳大學排行榜

(2007-05-31 11:37:46) 下一個
轉載 fffafff 

【來源: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s) 2007年美國最佳大學排行榜8月17日揭曉,普林斯頓大學第一名,哈佛大學第二名,之前三年哈佛是與普林斯頓並列榜首。美國最佳大學前20名的排行榜:

1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新澤西州(NJ)
2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麻塞諸塞州(MA)
3 耶魯大學 ( Yale University) 康乃狄克州(CT)
4 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州(CA)
4 史丹福(Stanford University) 加州(CA)
4 麻省理工學院 ( 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nology) 麻塞諸塞州
7 賓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賓州
8 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北卡羅來納州(NC)
9 達特茅斯學院 (Dartmouth College) 新罕普夏州(NH)
9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紐約州(NY)
9 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伊利諾州(IL)
12 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紐約州(NY)
12 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密蘇裏州
14 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伊利諾州(IL)
15 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羅德島(RI)
16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馬裏蘭州(MD)
17 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德州(TX)
18 範德堡大學 (Vanderbilt University) 田納西州(TN)
18 艾摩利大學 (Emory University) 喬治亞州(GA)
20 聖母大學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印第安那州(IN)

人文學院前5名如下:

1. 威廉斯學院(麻州) (Williams College)( MA)
2. 阿默斯特學院(麻州) (Amherst College)(MA))
3. 斯沃茨穆爾學院(賓州) (Swarthmore College (PA))
4. 威爾斯萊學院(麻州) (Wellesley College(MA))
5. 米德爾伯裏學院(佛蒙特州) (Middlebury College(VT))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 周刊18日公布2007年美國最佳大學排行榜,普林斯頓(Princeton)大學打破過去三年與哈佛(Harvard)大學並列第一局麵,獨占鼇頭。

第二名是哈佛大學,耶魯(Yale)大學仍舊是第三名,加州理工學院(CIT)、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史丹福(Stanford)大學並列第四,賓州大學(U Penn)從第四降為第七,杜克(Duke)大學從第五降為第八,哥倫比亞(Columbia)大學、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和芝加哥(Chicago)大學並列第九。

美新周刊的「美國最佳大學」指南專刊,定21日上市,該刊評定大學的標準包括學術卓越、畢業率和學生繼續就讀率、教職員和財務資源、校友捐款,和最重要的同儕評估。

許多大學批評這項排行,但又很重視此排行,威斯康辛大學前招生主任、也是全國大學招生輔導協會理事的米勒(James Miller)說:「我不反對分享大學表現的資訊,但我不認為排行有助於學生或國家,大多數招生專業人員會說,根本沒有最佳大學這種事。」

美新周刊資料研究主任摩爾斯(Robert Morse)說,這項排行無意成為選擇大學的惟一標準,「人們應該去參觀大學,了解其費用,做整體的觀察」。

這是普林斯頓大學連續第七年排名榜首或與其他大學並列榜首,該校是美國曆史第四悠久的大學,摩爾斯說,普林斯頓和哈佛、耶魯在其他項目中表現相差無幾,但使它奪魁的是校友捐款和低於20人的小班超過其他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發表聲明說:「非常高興我們提供最高品質大學教育的承諾,繼續被認可。但沒有任何排行可以表達出一個學術機構的個別獨特性。」

這項排行也選出麻州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為最佳文理學院,柏克萊加州大學(UC Berkeley) 為最佳公立大學,柏克萊加大在大學整體排行中並列第21。

此外,大學商學係排行第一是賓州大學的華頓學院(Wharton School),工程係排行第一是麻省理工學院。

美新周刊在1983年首次對美國大學和學院進行排行,從1987年起每年公布排行,當年的榜首是史丹福大學。


芝加哥大學第九名 連跳六級
改統計方式滿足評鑒要求 進步驚人

芝加哥論壇報18日報導,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周刊公布最新的美國大學排行榜,去年排名15的芝加哥大學,一舉躍入第九名,顯示規模、財力和計算方式影響何等重大。

這份排行榜向來難得有任何學校的名次變動超過一、兩名,因此芝加哥大學連進六級令有些人感到驚訝。

但是,芝加哥大學人員說,他們發現他們算錯了一些項目,包括小班級的數目和教育開支數額,導致芝加哥大學自2002年最後一次擠進前十名以來,名次不斷下降。

這份排行榜對各大學有如雙刃劍。從美新周刊的評列方法,一直到假定有任何學校對每個人都是最好的,都經常遭到學校招生人員批評。

不過,招生人員有時也承認漠視這種排名可能自食惡果。

由於擔心排名繼續下降可能影響芝加哥大學的聲譽,副校長班克(Michael Behnke)特別率同其他高級人員前往華盛頓與美新周刊研究人員和編輯會麵。

美新周刊根據大約20個項目進行評鑒,包括班級大小、學生輟學率、畢業率、校友捐獻率和學生的SAT分數。

班克說:「他們斷定我們誤解了評鑒作業的一些定義。」

例如,在計算學生不到20人的班級時,芝大沒有把平均隻有八名學生的新生寫作班算在內。把這些班級加進去,芝大不到20人的班級所占比率即從60%提高到67% 。

學校人員也找到一個提高校友捐獻率(捐款給學校的校友所占比率)的方法:排除下落不明的畢業生。

芝大還把每年1500萬元的圖書館開支,從非教育開支項目 (這是必須呈報聯邦政府的資料)改列為教育開支,並因此提高它在「財務資源」類別的等級。

美新周刊資料研究主管摩爾斯說,他想不到芝大居然會犯這種錯誤。他說:「像芝加哥大學這樣的學校,居然承認弄錯他們的聯邦財務資料,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班克表示芝大也改變其他計算方式,可是拒絕透露詳情。他說:「我不想便宜其他競爭對手,讓他們自己去捉摸。問題是他們可能早就了然於心,我們卻後知後覺。」

驚人的評論
August 19th, 2006 at 10:06 am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周刊對高等院校進行的年度排行,全美幾個區域性的專門培養本科學生的院校值得學生和家長重視。這些中、小規模的私立學院,教育質量都很傑出。

「時代雜誌」本周也刊文指出,全美有很多小型、並非像哈佛和耶魯大學那樣有名氣的學校,卻是值得學生選擇的就讀之處。

威廉斯學院:被評為2007年最佳文科(liberal arts)學院,是位於麻州威廉斯城(Williamstown)的一所私立學院。這所以人文科學為強項的學校,在錄取學生方麵非常嚴格,2006年隻有18%報名的人被錄取。2005年,該校有1945名大學本科生,並有59名研究生。

威廉斯學院1793年成立,最初是一所男校,位於距波士頓145哩、距紐約165哩的位置。美國著名文學家索羅(Henry David Thoreau)曾走訪該校並對其讚不絕口。美國第一個兄弟會Delta Upsilon在該校成立,但該校在1962年開始逐步廢除兄弟會製度。

該校有三個文科領域,分別是人文科學(humanities)、科學(sciences)和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包括24個科係、33個專業以及兩個小規模的研究所項目。該校多年來在人文科學實力評比時,都獲得好評。這次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年度評選中獲得滿分一百分。

史東希學院(Stonehill College):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評為2007年北部最佳的綜合性大學。這所學院位於麻州伊斯頓(Easton)鎮,擁有典型的郊區校園環境。這個規模中等的天主教會私立學院,每年學費是2萬5000元,生活費用約1萬1000元。像所有私立而且教育質量佳的學校一樣,這所學校對學生的選擇性超過一般學校。該校在愛爾蘭、英國、法國、日內瓦以及美國的華府、波士頓和紐約等地有活躍的學生實習機會。

百瑞學院(Berea Col-lege):位於肯塔基州百瑞地區,是一所沒有宗教背景的私立學校,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評為2007年美南最佳綜合性學院。這所學院的校園環境幾乎是鄉下景色,學生人數不到1600。雖然教育品質在全美屈指可數,但學雜費用卻相當便宜。由於該校有著8億6167萬元的捐贈,因此學生每學期學費僅五百多元,加上生活費用,每年每人也不過一萬元左右。

聖瑪麗學院(St. Mary’s College):位於印第安納州聖母(Notre Dame)鎮,屬於私立的天主教會學院,成立於1844年。該學院僅有1397名本科學生,卻有超過一億元的教育捐贈基金。該校有著典型的郊區校園環境,擁有101個登記的校園組織,包括亞裔學生俱樂部。這所被評為2007年美國中西部最佳綜合性學院的私立學校,在錄取學生方麵把關很嚴。就讀該校,平均每年學費2萬5000元,生活費用約8400元。

凱文學院(Calvin Col-lege):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評為2007年美國中西部並列第一名的綜合性院校,位與密西根大湍市(Grand Rapids),是1876年成立的基督教改革派學院。擁有四千多名本科學生,是中等規模的私立大學,每年學費約兩萬元,生活費用為七千元左右。去年在同一排行中,該學校排名第二,今年則趕上去年第一名的聖瑪麗學院,與之並列第一名。

林費德學院(Linfield College):被評為2007年美西最佳的綜合性院校,位於俄勒岡州麥克民維(McMinnville)市,是美國浸信教會於1848年成立的私立學校。學校規模較小,僅有1700多名註冊的本科學生。與普通的本科學院相比較,該校錄取學生方麵非常挑剔。雖然校園處在近乎鄉下的幽靜環境,但就讀費用並不低,每年學費2萬4000元,生活費用至少七千元。綜合總體教育水準來說,這所學校在美西一直處在一流地位。

匿名的評論
August 19th, 2006 at 10:09 am
美國耶魯大學校長李文(Richard C. Levin)在最新一期「新聞周刊」(Newsweek)撰文指出,今日的大學日益全球化,既是國家間賴以競爭的利器,又是促進世界和平的工具,這種現象可謂前所未見。
李文認為,大學不但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各種科學發明的搖籃,也是作育取得、維持競爭優勢所需人才的場所。而隨著各國對貨物、服務、資訊及人員的交流敞開大門,大學也成了促進全球整合、相互理解和地緣政治穩定的重要力量。一言以蔽之,全世界的大學如今正傾全力推動全球化。

基於李文提出的大學發展新趨勢,新聞周刊根據「開放性」、「多元化程度」、「研究成果」等標準,選出全球前50名的頂尖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名列榜首,亞洲學府隻有日本東京大學(16)、京都大學(29)和新加坡國立大學(36)入榜。

上榜的50所大學包含30所美國大學,七所英國大學,五所瑞士大學,三所加拿大大學,兩所澳洲大學和三所亞洲大學。

評比係以「上海交通大學調查」和「泰晤士報高等教育調查」的標準為根據,前者包括在生命科學,醫學,物理學,工程學和社會科學的著名研究人員數;五年來在「自然」和「科學」等著名刊物發表的論文篇數等等;後者包括外國教授占全校教授的百分比,外國學生的百分比,每位教授的成就,師生比等等。

李文指出,現今大學推動全球化的做法五花八門,不但在招收新生之際,著重學生必須代表不同的文化和價值,還鼓勵學生負笈海外,讓他們做好生涯規劃準備,更提供研究課程,因應世界各式各樣的挑戰。

在建構高等教育的諸多因素中,影響最深遠者莫過於負笈他鄉。30年來,至國外求學的學生平均每年增加3.9%,從1975年的80萬人增加到2004年的250萬人。大部分是從某個已開發國家前往另一已開發國家。但從開發中國家前往已開發國家者正急速增加。至於從已開發國家前往開發中國家者也與日俱增。在美國和英國獲得博士學位者,外籍學生各占30%和38%。

高等人才密集交流,更能促進不同文化間的理解和融合。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耶魯大學的猶太裔學生(大部分是美國人)即和穆斯林學生(大部分是外籍學生)一起為罹難者守靈,就是最好的例子。

全球化也影響研究方法。愈來愈多大學把研究計畫的一部分撥到另一個國家去執行,譬如耶魯大學的許田教授就在他的母校上海複旦大學召集兩個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人類疾病基因研究。

匿名的評論
August 19th, 2006 at 10:09 am
】約30年前,精英學校是個明確界定的團體:長春藤的八所學校加上史丹福、芝加哥、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等學術重鎮。較小的人文學院,像威廉斯(Willaims)、安赫斯特(Amherst)、明德(Middlebury)、史瓦斯摩(Swarthmore) 和衛斯理陽(Wesleyan),則是注重校內人際關係的頂尖學生的首選。但是過去數十年,讀大學的學生人數大增,世界級學校也大增。優秀教育的需求造就了眾多學術嚴謹、教授一流的大小學校。
最新一期「新聞周刊」與柯普蘭(Kaplan)補習公司合辦的「如何進大學」年度指南,根據招生統計,以及對行政人員、教員、學生和校友的訪問,選出25所「新長春藤」(New Ivies)學校。有些學校的招生主任也提供同一級的對手學校供申請者參考。以下介紹其中兩所。

麻州栗樹丘的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該校由耶穌會創辦,最初宗旨是教導愛爾蘭移民的子女。現在擁有九千名大學生和4500名研究生,其中七成是天主教徒。該校聲譽崛起,五年內申請人數增加39%。除了學術堅強以外,學生熱中參與學生自治團體、戲劇和校內體育活動。該校位於波士頓市中心以西五哩,是另一個吸引人之處。

緬因州布朗士維克的包登學院(Bow-doin College):該校一個最有吸引力的特點是在位於緬因州外海的歐爾島(Orr’s Island),擁有兩百畝的研究區,學生在冬天可以盡情的滑雪越野。該校吸引喜愛登山、泛舟、健行的人士,學生雖然用功,但不像其他同一級學校那麽競爭劇烈。最多人申請的科係是政府與法律研究,接下來是經濟學、英文、曆史、生物、社會學和環境科學。宿舍不大,每棟樓大約有30到50個學生,住起來像公寓。學生對夥食讚不絕口,新生宴席甚至可吃到新鮮龍蝦。同一級的其他學校:威廉斯學院、安赫斯特學院、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學院、明德學院。

其他「新長藤」大學還有:賓州卡耐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加州哈維·默德及波蒙那學院(Harvey Mudd and Pomona Col-leges)、紐約州柯蓋特大學(Colgate U-niversity)、緬因州柯爾比學院(Colby College)、北卡州Davidson College、喬治亞州艾莫利(Emory University)、俄亥俄州肯陽學院(Kenyon College)、明州馬卡拉斯特學院(Macalester College)、密西根州密西根大學、紐約大學(NYU)、北卡大學、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麻州歐林工程學院(Ol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俄勒岡州Reed Col-lege、紐約州任色列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德州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紐約州史基德摩學院(Skid-more College)、洛杉磯加州大學、田納西州泛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維吉尼亞大學、密蘇裏州華盛頓大學、麻州塔虎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

匿名的評論
August 19th, 2006 at 10:09 am
為了上理想大學,高中生還不到12年級,就開始焦慮不安,恨自己沒有一技之長,後悔沒有練就雙簧管、沒當上學校足球隊守門員。而家長們則恨不得趁暑假送孩子到西非去幫落後地區對抗瘧疾,讓子女申請大學的自傳看起來與眾不同。
高中的大學入學申請輔導老師對學生和家長這種心態,忍不住大聲疾呼,全美不是隻有10所大學。還有數百個小而沒有名氣的大學,可能更適合某些學生。

上述情況,就是美國越來越失控的「名校效應」在作怪。「時代」雜誌最新一期的封麵專題報導揭示這一名校癲狂症,刊出「誰要進哈佛?」(Who Needs Harvard ?)的文章,深入介紹一般大學的優點。

報導指出,全國有數百所普通大學,提供常春藤名校水準的教育,卻隻收公立大學標準的學費。對那些想上研究所繼續深造的學生來說,在小學校取得好成績,比在名校拿到不及格邊緣的分數更實際。

報導也提醒學生和家長,不要再指望名校的「關係網」可以幫子女在畢業後找到好工作。由於科技、社會和經濟以高速變化,學生四年畢業後要找的工作,現在可能還都不存在,結交了關係也未必見得有用。

哈佛大學等常春藤名校,致力於錄取最有天資的學生,因此,每年到窮困地區招生,免費或低費用提供他們就讀機會。此外,每年給校友子弟保留的位置也擠掉部分名額,剩下的空缺,就要由一般學生擠破頭競爭。

在普林斯頓,每年五分之四的申請人被打回票。

但家長通常到孩子畢業以後才意識到一個道理:沒上哈佛也不是問題,選擇名氣較小的學校讀書,收獲也同樣豐碩。

紐約時報教育版主編輯波普(Loren Pope)的暢銷書「改變人生的大學」(Colleges That Changes Lives),列舉過去30年來那些沒有名氣的學校,卻令人欣喜的優點:這些小學校獲得更多的捐款;從1968到1998年間有博士學位執教的人增加好幾倍;很多小型大學升級變成有研究功能的大學。波普說,在名校,教授們做研究的時間多於教學,而小學校則相反,讓學生有更多時間與教授相處。

經濟學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年刊登一項調查顯示,那些原本可以上名校但選擇其他學校就讀的學生,20年後的收入與名校畢業生,相差無幾。

學生們也變得越來越聰明,眼光放遠、投資未來。有些學生選大學時就明確知道,大學部的本科可以到一般大學唸,既省錢、老師教學認真,也容易得到好成績,上研究所時再到名校競爭。例如以文科出名的加州波摩那學院(Pomona College),2005年班畢業生申請到哈佛大學法學院深造的學生,比率超過名校布朗大學與杜克大學。

匿名的評論
August 19th, 2006 at 10:10 am
也許越來越多的高中生覺得未必一定要進哈佛等名校,才能出人頭地,但這些名校卻覺得一定要爭取到一些「特別」的學生,像是所謂「名門之後」,或是金主的子女。最新一期「時代」雜誌引用專家的話分析指出,「名門之後」或是名人校友的子女或家族子女,的確得天獨厚,比較容易被名校錄取。
2004年普立茲新聞獎得主的華爾街日報記者格頓(Daniel Golden),在「入學許可的代價:美國統治階層如何花錢買入學許可」一書中指出,一般而言,如果是捐錢慷慨的家長,或是稍有名氣的社會名流,或是有影響力的校友,這相當於滿分1600的SAT的三百分,子女申請入學大多可享特權。這有如另一種「平權主義」式的保障名額。在任何一所長春藤名校內,這類高中成績平平的特權子弟,約占三分之一,平常人家子弟以這種成績則根本進不去。

至於有那些名人名流子女是「特權入學」,格頓在接受「時代」專訪時表示,「很多人」。他舉例說,像是目前參院權傾一時的多數黨領袖傅利斯(Bill Frist,田納西州),本身畢業自名校普林斯頓大學,傅利斯家族捐款2500萬元,在普林斯頓成立「傅利斯校園中心」,他的大兒子哈裏遜(Har-rison Frist),高中成績平平,但順利入學。(但普林斯頓大學發言人表示,哈裏遜完全符合入學條件)

格頓說,今年剛畢業的哈裏遜在普林斯頓功課品行都不佳,還曾因醉酒駕車被捕。他的小弟,高中成績也一般,但9月也將進入普大就讀。

格頓在受訪時批評這種「特權子弟就學」現象。固然名校也做了很多「尋找英才」的努力,但他指出,其實早就為「權貴子弟」保留了入學名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