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一場鬧劇中,“健力寶”似乎要徹底倒下了

(2004-12-18 19:43:15) 下一個

張海被疑侵吞健力寶數億資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 07:28 21世紀經濟報道

  

張海被疑侵吞健力寶數億資產

健力寶原股東張海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本報記者 李明偉 北京報道

  有著數十億身家的李誌達極其鬱悶。而且,他無從訴說。幾乎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被“拿”走了兩個億,李誌達肯定不甘。

  12月13日,被趕出健力寶6天之後,李誌達仍然難以壓抑內心的憤怒:“這是一個陰謀

。”

  在11月16日簽約並將收購款劃出後的第二天,健力寶股權被凍結。李沒有理由不懷疑這是事先設計好、等著他去鑽的“局”。

  精明如斯的成功商人李誌達何以一往無前地在一個禮拜時間裏拍板入“局”?

  在追查事件的過程中,有多方人士向本報指出,健力寶原股東張海及其下屬涉嫌“以做假帳、虛增庫存、虛增銷售等方式挪用、抽走、侵吞健力寶資金數億元”,“有關部門從今年8月份即立案調查張海,張於12月初還曾被監視居住。”

  14日下午5點10分,張海致電本報記者,表示他目前已經離開健力寶公司,對各方質疑不作任何回應,對其真實性也不作任何評價,“別人愛怎麽說就怎麽說”。

  而記者截稿前得到消息,13日下午,三水方麵的政府人員攜計算機專家,在事先毫無征兆的情況下,進入健力寶集團財務部,將公司財務資料及員工電腦內部資料全部拷貝,據健力寶集團員工介紹,計算機專家使用了反刪除軟件,將電腦中曾經刪除的數據恢複後,一並拷走。

  天下無賊

  以近20億元的高價出手“小護士”後,李誌達一直在尋尋覓覓,他依然鍾情於快速消費品業,健力寶的突然出現讓他的生活不平靜起來。

  據李本人介紹,第一次聽到健力寶項目是今年10月上旬,來自有著三四年交情的好友張維。張是大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此前成功促成過李與多個項目的合作。

  11月6日,在張的引薦下,健力寶方麵的股東之一祝維沙直飛北京,見麵後談得比較順利,祝當即表示本人同意出售股權給李,但要先跟另一個股東葉紅漢方麵說一下,並同時建議李要跟葉紅漢方麵談。

  11月8日,李誌達與葉紅漢等人見麵,談話隻持續了半個小時,但是“氣氛不是特別好”,葉表現出了對李的不信任,問李是否是做實業的,是否與張海是一夥。

  尤其讓李誌達記憶深刻的是,當李提出基於公平交易要做個盡職調查時,葉態度“特別堅決”:“不可能!要做就馬上做,盡職調查要一兩個月,沒這個時間了。”葉同時表示,一旦股權過戶後,有什麽負債,有什麽法律問題,葉一概不負責任,“你全部接過去,否則我不同意。”李誌達沒有表態,雙方不歡而散。

  此後李再次陷入猶豫,但“中國最好運動飲料品牌”和“2008龐大奧運市場”兩大誘惑擺在麵前,他開始向這個“局”跨出第一步。

  11月9日,李誌達得到三水區政府和債權銀行支持的表態。

  11月11日,李最後被安排與張海見麵,半天的交談出乎意料的順利。張海說:“我認為你才是健力寶真正的主人,我賣給你。”

  據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張當時除了提出諸如回購健力寶健康產業公司持有平安保險股份、讓張繼續經營健力寶足球隊等李誌達並不十分在乎的條件外,還要求李兩點:第一,如果李接手後沒有任何糾葛,李要幫助張還其清白,李同意;第二,暗示李要保護張的安全,李回答:“如果你有法律問題,我也保護不了。”

  這些態度,讓李當時信心倍增,但是現在的李誌達卻耿耿於懷:“我被誤導了。”

  11月16日,李誌達與上述三方股東正式簽約,李用一個禮拜時間和2億元的代價完成了對於健力寶的收購,也是他迅速踏上“天下無賊”列車的第一步。

  張海被舉報

  在李誌達看來,三水區政府態度難以揣測。

  11月17日委托法院凍結健力寶股權的正是三水區政府。表麵看上去,李誌達出了天價卻得不到股權,李自然會遷怒於三水政府。

  三水政府是持有健力寶集團8.9%股權的第三大股東,它何以拒絕以拯救者麵目出現的李誌達的到來呢?一位長期關注健力寶的人士分析,三水區政府冒“法律訴訟”風險采取斷然措施的原因可能有三:第一,它有自己另外的拯救思路,李誌達的出現打亂了這個思路;二,強調進入後一定要審計的李誌達不符合部分人的利益;第三,三水政府也有各種苦衷。

  這幾種可能性都或多或少與一個人有關——張海。

  坊間傳言,三水區政府有官員一直懷疑李誌達與張海是一夥的,李是張海金蟬脫殼的一個搭檔,李的進入也會像張海一樣玩資本,陷健力寶於更加困難的境地;政府方麵迅速端出另外一套解決思路,即政府的“強行接管及李經緯的歸來”。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解釋三水政府的行為邏輯。

  一位知情人士曾經看見一份文字材料,上麵有有關部門的意見:一是健力寶盡快重組恢複生產;二是保護好健力寶的資產;三是要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該人士透露,其中有關人員主要指的就是張海及其部分下屬,“有舉報材料反映張海等人涉嫌經濟犯罪,造成健力寶數億元的經濟損失”,這份材料據稱由健力寶內部人士寫成。

  此消息得到了健力寶集團一位工作人員的私下證實,他稱看見過有關舉報材料,“是公司舉報的”。來自三水區政府一位官員的話是說“張海(和祝維沙)有問題,涉嫌侵吞國有資產”;匯中天恒方麵也證實“張海正接受調查”的傳言,據該公司知情人士回憶,11月5日,三水區政府召集健力寶老股東開會,會後留下了張海和祝維沙,說是“協助調查”。

  如果以上消息均為屬實,那麽三水區政府凍結健力寶股權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其目的是為了“配合調查、保全證據”。

  健力寶,如何被掏空?

  據一位曾經參與健力寶股權談判的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今年8月,“張海就已經開始被調查”,正因為張海處於敏感期,8月份被另外幾個股東從掌門人的位置上換下來,由祝維沙代替,但是由於祝維沙進場後懾於許多大窟窿而不肯投錢救急,這才有了各大股東急於找新的買家“二次重組”的事情。

  在健力寶廠內,則正在私下形成一股議論“張海掏空健力寶”的議論。12月13日晚,記者致電健力寶一位員工了解情況時,其背後正有多個聲音在響起:“就是張海啊!好多個億呢!”該員工告訴記者,張海等人弄走的“可能不止7個億,我看到的材料就超過7個億”。

  有來自三水的消息稱,健力寶公司向三水區政府反映:張海一夥以做假賬、虛增庫存、虛開銷售發票、私設個人持股湖北和哈爾濱兩間“健力寶公司”以及私人長期借款等方式,造成健力寶多達7億多元的資金流失。

  那位知情人士則透露,在10月份與健力寶洽談收購業務時,曾聽到健力寶中層幹部講到張海等人通過各種方式至少掏走了健力寶3億元以上的資金,這些資金在外人看都是正常的業務往來,賬麵上很難發現破綻,隻有少數內部人士知情;該人士介紹,賬麵上可以看見一些私人長期借款,張海等的借款達到了2000多萬元。

  張海擅長的是資本運作,在他主政健力寶期間,有了例如河南寶豐、西北化工等背離飲料主業的多項收購。而有分析人士稱,這種收購最容易成為一種洗錢渠道。

  在張海主持健力寶的兩年時間裏,健力寶的財務狀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鵬投資有限公司基於盡職調查的需要,拿到了健力寶自己出具的財務報表,其中一份報表是截止2004年10月底,數據表明健力寶總負債為41億元,其中銀行借款為19億元,銀行票據為3.9億元,即銀行方麵總負債為近24億元;還有一份是截止2001年末張海等人還未進入時的報表,數據表明其總負債為25億元,其中銀行方麵負債為14億多元。

  該數據表明,短短兩年裏健力寶的銀行負債增加了10億元,其他經營負債增加了11億元,健力寶的內部形成了一個比股權重組前更加巨大的窟窿,這些窟窿直接導致了大量債主的上門討債和健力寶的停產。以上說法未經核實。

  有多個說法說健力寶現在是負資產,該說法不光來自健力寶內部員工,還來自政府官員。三水區區長宋德平就曾經對李誌達說:“你們了解健力寶嗎,如果是負資產怎麽辦?”“要是負8個億到10個億怎麽辦?”

  知情人士認為如果張海套取資金屬實,那麽一個可能的去向是——用於歸還2002年張海等人購買健力寶股權的借款。例如一個還未能證實的說法,是其中某一個股東就是向其公司借款1個多億來買健力寶的股權,這筆錢必須及時補回去,於是就動腦筋從健力寶身上想辦法。至今,“還有尚未結清的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