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2)
2009 (460)
2010 (278)
2011 (313)
2012 (348)
2013 (195)
2014 (83)
2017 (86)
2018 (143)
2019 (39)
2020 (63)
2021 (104)
2022 (98)
2023 (365)
2024 (329)
2025 (16)
作者:洞見ciyu
這世上最好的反擊,其實是不反擊。
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說過:麵對那些傻瓜笨蛋呢,我們隻能用一種處理方式,那就是不要和這種人談話。
認知有高下之分,我們總能在生活裏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和層次低的人較勁,隻會讓自己沾一身泥。
麵對他們的聒噪與質疑,我建議是一句話都不要說,轉身離開。
01
和偏執的人辯是非,是折磨自己。
天使投資人李笑來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科學發達的今天,居然還是有一部分人堅信:地球不是球體的,而是平麵的。
這些人甚至專門成立了地平協會。 如果你想說服這些人,難度不亞於登天。
你手捧地球儀跟他說:“你看,地球是圓的吧。”
對方會不屑一顧:“連這麽假的東西都做得出來。”
你找來宇航員在太空拍的地球照片,希望能說服他:“喏,你看,地球是圓的吧。”
對方卻瞪著眼睛,指著照片反駁:“你看,你看,它不就是平的嘛。”
如果碰到這種人,你是揪著領子跟他辯論個三天三夜,還是笑一笑,不再說話?
如果是前者,你不過是自找痛苦。
他們就像是被打上了“思想鋼印”,偏執地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對的。
聰明人從不會試圖啟蒙愚蠢,他們都是默默遠離。
有一次,作家李尚龍在休息室捧著一本名叫《希望永遠都在》的書看,一位同事走了進來,看了一眼書名,用嘲弄的語氣說:“你也看雞湯啊!”
同事不知道的是,這是一本關於戰爭親曆者的書,裏麵血淋淋的故事,講的是世界的變革和柬埔寨的過去。
李尚龍本想和同事認真解釋一番,可是,他忽然忍住了,笑著說道:“是啊,一本雞湯。”
同事聽到答案後滿意地走了。
還有一次坐地鐵時,李尚龍捧著莫言的《豐乳肥臀》正看得津津有味。
一個路人看了眼書名後,很鄙視地搖了搖頭,覺得李尚龍竟然在公開場合看小黃書。
麵對這種質疑,李尚龍並未當場辯駁,隻是後來在他的寫作專欄裏感慨道:我們是人類,卻不是一類人。
許多人躲在自己的世界裏,戴著有色眼鏡去評判一切的事物。
你跟他們對峙,不會越辯越明,隻會深陷泥潭。
花時間、花精力,開導別人的無知,是一個人最大的無知。
02
和杠精說道理,是消耗自己。
作家蘇芩說:“別跟杠精硬杠,你贏不了,因為在他狹小的世界裏,自己就是絕對真理。”
無論你跟杠精說什麽,他張口就是質疑和否定。
對他來說,事實不重要,以言語勝人才重要。
汪曾祺在《讀詩不可抬杠》中,舉過一個例子。
有位老師,在課堂上講解詩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一個學生站起來質疑說:“鴨先知,鵝不能先知耶?”
老師氣得無語,讓他坐下。
後來講到“紅杏枝頭春意鬧”,這個學生又質疑說:“杏花沒有聲音,‘鬧’什麽?”
聽了這話,老師大怒,一拍桌子,把他趕出了教室。
杠精最擅長的,就是憑一張嘴讓你心口添堵,讓你消耗精力。
說理的贏不過抬杠的,妄圖想跟杠精一較高下,那麽你注定是輸家。
作家王欣有次去菜市場買菜,路過水果攤時,對老板說買一斤棗。
旁邊一位不相幹的顧客聽了,一個勁兒地說: 就買這麽點兒?吃不起啊?你這日子過得也太寒磣了!
王欣立即承認道:對,我窮,吃不起,您開心就好。
她說,到了她這個年紀,早已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你別和我杠,杠就是你對。
年輕時,她發布過一篇點評文章,有讀者評論她: “就這也算點評?沒有一點邏輯?難道不是你的主觀臆想?”
她看後很生氣,便跟對方舉例、列舉事實,從下午一直辯論到淩晨,讓自己精疲力盡。
這世上最好的反擊,其實是不反擊。
任別人抬杠,隨別人找茬,若是心不動,別人的口舌利劍,也傷害不到自己。
不與爛人談道理,是一種處世的格局,也是一種立身的智慧。
03
和短視的人聊未來,是拉低自己。
心理學上,有一個“長跑效應”。
一群人在馬路上跑步,原本你計劃和朋友們跑5公裏,但是還沒跑到一半,就有人氣喘籲籲,選擇半途而廢。
你讓他堅持一下,他會跟你說:跑個兩公裏,這個運動量就夠了,何必逼自己?
你見狀,堅持跑五公裏的信念動搖了。
你越跑越覺得累,最後也停下來了,五公裏的跑步計劃無疾而終。
底層圈子的引力是巨大的,一旦你選擇向下,就會光速下墜。
知名高爾夫球運動員泰格·伍茲在讀初中時,有個常在一起練球的朋友。
這位朋友最愛做的,就是憑借自己的球技,給當地富人當陪練。
泰格辛苦訓練一年,拿一次青年聯賽的冠軍,隻有1000美元獎金。
他的朋友卻常在他麵前炫耀,自己做一個禮拜陪練,就能賺到500美元。
在朋友鼓動下,泰格忍不住也跟著去做兼職。
而每次兼職結束後到手的工資,也讓他覺得這比參加比賽劃算得多。
有時為了多攢些生活費,他甚至不惜推掉學校的訓練。
直到教練找到他,滿臉嚴肅地問道:你到底是想成為職業運動員,還是有錢人家的陪練?
一下被問懵的泰格,這才恍然大悟。
從此,當地少了一名富人宅邸的高薪陪練,多了一名俱樂部裏沒有工資的實習生。
7年後,泰格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高爾夫球運動員,創下單賽760萬美元獎金的記錄。
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可大多數人走的就是這條路。
你跟他們謀全局,他們會嗤之以鼻,讓你見好就收。
你跟他們探究本質,他們卻浮在表麵,不願深思。
被自己思維困住的人,你解不開他頭腦裏的枷鎖,反而容易被他帶進死胡同。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走到終點的永遠是一小撮人,周圍的人多的是目光短淺的人。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走好腳下的路,不去改變淺薄的人,也不要被他影響。▽一百多年前,莫泊桑在短篇小說《繩子》中,就告訴我們理未必會辯明。 有位農民隨手從地上撿了根繩子,卻被旁人汙蔑成了撿錢包。 他拿出手裏的繩子百般解釋,可他不管怎麽辯解,別人都不相信。 最終,別人的嘲諷、質疑,把他走上了絕路。
認知低的人,隻相信他們相信的。
與他們交往最好的方式就是,少爭論、少解釋。
學會默不作聲地遠離,才能避免自己的能量被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