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男孩

認明究竟空,達到無所求,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
個人資料
snowboy12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人生最難的修行:遇事不怒,對錯不辯,輸贏不爭

(2021-05-06 09:31:32) 下一個

 

作者:洞見·徐小栩

 

做人贏在和氣,敗在脾氣,貴在大氣。

 

看過一句話:“遇事不怒,對錯不辯,輸贏不爭,才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人所有的煩惱,皆來自於內心的不安寧。
有修為的人,沉得住氣,看得透是非,放得下得失,活得通透灑脫,從容自在。

 

01

  • 不怒,是一種修為。
“怒”字拆開就是“奴心”,人憤怒時,心就被奴役了。
看過一個《發怒的毛驢》的故事。
有一頭毛驢,本來在磨坊裏任勞任怨地拉磨,突然一條流浪狗跑過來搖著尾巴冷嘲熱諷道:
“哎呦,你這頭傻驢真可憐,隻配在院子裏拉磨,你活一輩子還不如我活一天快活!”
毛驢聽後頓時怒火衝天,飛快地衝上去。
可是狗跑得太快沒追上,它越想越生氣,完全沒有心思幹活了。
這時主人八歲的兒子跑過來要騎驢,毛驢正好沒地方發泄,一腳將孩子踢出去,孩子摔得頭破血流。
主人非常惱火,直接把驢賣到了屠宰場。
驢子的悲劇,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或多或少經曆過。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對你說三道四的人。
因此喪失理智,大動幹戈,隻會讓情緒失控,釀成無法挽回的僵局,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正所謂:一忍可以製百辱,一靜可以製百怒。
怒而不言,氣話不入耳,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
作家歌德的詩歌在當時廣為傳頌,但也有些人懷有成見。
有一次在一條狹窄的小路上,歌德遇到了一個批評家。
批評家素來看不慣歌德的作品,他高傲地說:“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
歌德沒有生氣,反而退讓到路邊微笑著說:“我恰好相反。”
麵對不愉快的事,一笑而過是最有力的還擊。
做人要像河流一樣,遇到障礙就繞開,繞不過去就蓄積力量,漫過去。
蘇東坡說過一句話:
“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
做人,贏在和氣,敗在脾氣,貴在大氣。
能壓得住脾氣,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02
  • 不辯,是一種格局。
網上看過一個提問:“跟人爭辯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
評論區有個答案,說出了大部分人的真實想法:
當時爭得麵紅耳赤語無倫次,隻想壓倒對方,回頭複盤的時候才想到精妙的反駁,然後越想越生氣。
你也有過類似的體驗吧:
和別人爭論之後,事後覺得自己沒發揮好,更是懊悔不已。
一次爭吵,兩次傷害,徒做一些無謂的消耗。
企業家馬斯克曾說:
“我現在不和人爭吵了,因為每個人隻能在他的認知水準上去思考。
以後有人說二加二等於十,我會說你真厲害,你完全正確!”
寧和明白人打一架,不和糊塗人說句話。
不輕易爭辯,是處事的智慧,更是做人的格局。
北宋名相富弼,長於辯論。
有一次,一個窮秀才當街攔住他,說:“聽聞你能言善辯,我來問你一個問題。”
富弼溫聲答道:“可以,您請說。”
“若有人公然辱罵你,你該如何應對?”
“我會裝作沒有聽見。”
那人嘲笑富弼是個縮頭烏龜,浪得虛名,轉身離去了。
一旁的仆人急了。
富弼說:“此人帶著怒氣而來。我若與他爭論,必定吵得麵紅耳赤。即便吵贏了他,也是口服心不服,徒勞無益。”
莊子曰:大辯不辯。
如果你錯了,多說無益;如果你沒錯,事實自然水落石出。
瓷器永遠不要去和磚頭對抗,認知低的人不必試圖糾正。
這樣,大家互不幹擾,在各自的世界裏相安甚好。
靜水流深,智者寡言。
學會沉默和隱忍,明事理多思考,潛心修煉自己,這才是做人的大格局。
 
03
  • 不爭,是一種智慧。
《道德經》中講: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爭,不過是不甘心,為了爭一口氣。
然而強求太多,實則是跟自己過不去。
看過一個小故事。
有個漁夫,為一家漁隊捕魚,每天樂樂嗬嗬出門,即使空網也哼著歌歸來,日子活得簡單快樂。
有一天,他意外捕撈到一塊金子,欣喜若狂,那晚他沒有唱歌,幻想著未來。
第二天,他賣了那塊金子又借了一筆高利貸,買了一艘漁船,雇了幾個漁夫,做起了捕魚的生意。
幾年下來,生意越做越大。
可他卻再也笑不出來了,每天不是擔憂天氣好壞,就是要跟其他漁隊競爭魚價,內心沒有片刻安寧。
一次龍卷風讓船觸礁,損失慘重,漁夫心情跌落到極點,沮喪地走在海灘上。
這時,他看到一個流浪漢躺在沙灘上,曬著太陽哼著歌。
漁夫不解地問:“你一無所有,怎麽會這麽快樂?”
流浪漢說:“我有陽光,有健康,有自由,為什麽要不快樂?”
漁夫恍然大悟,他想起以前自己也是個知足常樂的人,隻是因為一味地去爭取,失去了快樂的本能。
國學大師南懷瑾說:
生命中隻有被欲望迷亂了的人,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爭,是人生至境。
不爭,不是不追求而是不強求,知道該做什麽,什麽是最適合的。
愛而不能求而不得,本就是人生常態。該來的終究會來,不該來的強求也沒用。
凡事盡力就好,不要過於強求結果。
《菜根譚》說道:“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不過是靜而不爭,知足常樂,得之坦然失之泰然,內心淡泊自在隨緣。
老子有曰:“善戰者不怒,善柔者不辯,善勝者不爭。”
平心靜氣,方能成就大氣;沉默不言,就是最好的辯解;保持一顆平常心,人生就會少很多煩惱。
人活一世,是一個不斷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過程。
過得好不好,心態最重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