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男孩

認明究竟空,達到無所求,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
個人資料
snowboy12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包容父母,是最頂級的孝順

(2021-03-15 06:17:03) 下一個

 

作者:韓九叔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禮記》 有雲:“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包容父母,是最頂級的孝順。 

父母對我們的生養之恩大於一切,我們就算用實際行動償還一輩子也無法報答。 

兒女對父母,終究是有所虧欠的。

 

01

  • 父母,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

父母,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 

哪怕代溝的出現,距離的間隔,也無法改變父母對我們那種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情感。

我們在父母眼中,是一輩子的小孩。

周國平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則是種教養。” 

生活中,有的人總仗著父母的慈愛和忍讓,對他們百般挑剔、肆無忌憚。 

以自己的見多識廣為榮,打心底裏鄙視父母的無知。 

教父母使用手機,若他們學不會,就大發雷霆,撒手不管,毫無耐心。 

在父母上當受騙後,他們隻會一味地指責和埋怨。 

麵對父母微小的不良習慣,他們不僅毫無包容之心,還會聲色俱厲,要求父母遵循自己的生活方式,由此,遷就他們的強迫症。 

殊不知,在我們年少無知時,父母教我們說話走路,費了多大的心思。 

每當我們走歪一步,父母總不厭其煩地拉我們步入正軌。 

在麵對我們的壞習慣時,父母總會耐心引導,言傳身教。 

為人子女,終有一天要開始與父母來一場角色互換。 

生而為人,務必善待父母的晚年。

對待父母,多些包容與體諒,多些理解與關愛,就像小時候,他們待我們那樣。

 
 

02

  • 原諒父母之過,包容父母之錯。

有人說:“小人記仇,君子感恩。” 

深以為然。 

記仇的人,大多在為難自己。 

尤其是記恨父母的人,無法與父母和解,就等於與全世界對立。 

很多年前讀過《一碗麵的故事》,如今仍印象深刻: 

小女孩和母親吵架後離家出走,饑腸轆轆時,意外得到麵館老板送的一碗麵。 

她心想,陌生人都願意煮麵給自己吃,而自己的媽媽卻叫她別再回去,於是認為陌生人都要比自己的媽媽好。 

一碗來自陌生人的麵,一份來自外界的善意,往往會讓人無比感動。 

而那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與關愛,總會讓人習以為常,忽視它的存在。 

細想一下,我們與父母之間,何嚐不是如此。 

總有人試圖用父母之過,抵消父母之恩。 

忘卻父母的好,把父母的過失銘記於心。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我們的父母,也是如此。 

常言道:“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因為父母愛孩子,所以小的錯過,都與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相抵消除。 

原諒父母之過,包容父母之錯,是最大的教養,也是最頂級的孝順。

 
 

03

  • 孝順父母,幸福圓滿。

古時,有皇帝選撥官員時,把是否有孝心放在首位。 

如今,有單位麵試員工時,把與父母的關係,放在麵試裏。 

婚前看家境的人,不僅看對方的經濟條件,也看對方與父母的相處方式。 

連父母都無法包容的人,難以包容天下。 

與父母關係僵化的人,大多無法處理好社會中的人際關係。 

不孝順父母的人,沒有生而為人最基本的感恩之心,在婚姻裏,會讓伴侶感到寒心,在教育上,無法讓孩子懂得感恩。 

孟子曰:“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人,孝了,路就順了。 

遺憾少了,才會覺得不負此生。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生而為人,隻有善待人生的來處,才能給餘生的自己一個交代。 

孝順父母,一生幸福圓滿。 

 
 

04

老舍說: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父母對孩子來說,或許就像風箏的線,老樹的根,遊艇的船舵,一直都在成全。 

父母尚在的人,幸福總比負擔多。 

今生的血濃於水,不知前世修了多深的緣分。 

為人子女,請包容父母,請孝順父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安妮與你分享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