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2)
2009 (460)
2010 (278)
2011 (313)
2012 (348)
2013 (195)
2014 (83)
2017 (86)
2018 (143)
2019 (39)
2020 (63)
2021 (104)
2022 (98)
2023 (365)
2024 (329)
作者:茶茶
不打擾,是我最後的溫柔。
10年前初識,信誓旦旦說著要當一輩子的好友;
4年前畢業各奔東西,說好了要做彼此的伴娘;
今年,她結婚了,消息我是從她的朋友圈得知的。
小時候以為交了朋友就是一輩子,長大後才發現,時間遠比自己想象中的殘酷。
它不用做什麽,隻需靜靜等待,就能讓曾經一起談天說地的人變得陌生。
從分道揚鑣的那天起,距離和時間就將我們劃分到了兩個世界,從此越來越遠。
當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許是因為忙碌,也許是因為僅僅靠打字無法感知到對方的情緒,兩個人的聊天次數越來越少了。
那個曾經天天掛在嘴邊的人,逐漸從星標置頂變成普通人,最後終於變成了接收群發消息的通訊錄裏的一員。
也試著去喚醒這一段友誼,可也敗給了現實。
她難過的時候,能抱著她哭的人不是自己;自己想分享開心的時候,卻恰巧趕上對方的忙碌。
她偶爾講述一個故事給你,你分不清誰是誰,你想讓她幫你看新交的男友,可一年都見不上麵。
以前屁大點事都要和對方分享,現在天大的事都與對方無關。
最後我們什麽都沒有說,可我們清楚地知道,彼此再也不會聯係了。
我們相互理解,我們也相互惦記,但我們輸給了現實。
情感比想象中要脆弱多了,一個人給的信號,另一個人沒有接收到,時間久了,兩個人就會失聯。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女生跟男生分手,卻沒有當麵跟男生說。
後來男生找到女生,問她:“我們都是成年人了,有什麽話不能當麵說清楚嗎?”
女生說:“正因為我們都是成年人了,所以有些事不需要說的那麽清楚。”
小時候,跟好朋友說過很多句“不要跟你做朋友了”這句話,可也就眨眼的功夫,兩個人就和好如初。
現在,我們什麽都不會說,可離開的時候卻無比堅決,沒有吵架,也沒有告別,甚至最後一句話還在相互關心。
因為相比於愛情,我們更不擅長在友情裏告別。
我們也逐漸意識到,人生中的分分合合,是成年人世界裏的常態。
林誌炫在歌裏傷感:
“時光的河入海流,終於我們分頭走,沒有哪個港口,是永遠的停留。”
古巨基在歌裏感慨:
“時光可變,世界可變,人情以許多都變遷。”
陳奕迅在歌裏懷念:
“被推著走,跟著生活流,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Twins在歌裏遺憾:
“還未學習怎麽紀念從前,便發覺要懂得擁抱明天。”
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我們以為遇到了一輩子的知己。
然而時間會告訴你,人生裏的絕大多數,終將會成為過客。
我們共青春,但終究無法抵擋歲月的洪流。
跟朋友,跟家人,跟戀人,好像說了天長地久,就能夠在一起一輩子。
然而,人生卻不像童話故事一樣,都是美好的結局。
當曾經約定要在一起一輩子的人走散在風中,才漸漸明白,人生的種種相遇,不過是為了之後的分別埋下伏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道,永遠在現實麵前,總是太渺小。
可我仍想說一句: “有生之年,有幸遇見。”
親愛的朋友,即便我們再也不會聯係,我依舊感謝那些年你給予我的陪伴。。
《千與千尋》有段話說: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
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也希望你身邊的新朋友,能夠照顧好你。
在你難過的時候能夠陪伴你,在你累的時候能給你可以依靠的肩膀,在你大笑的時候可以分享你的喜悅。
於我,不打擾是我最後的溫柔。
再見,老友;再見,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