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男孩

認明究竟空,達到無所求,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
個人資料
snowboy12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上升趨勢的三個階段 (ZT)

(2012-05-27 15:50:15) 下一個

初升期

隨著底部形態完成,股價開始上漲,這一期間多數股票上漲速度較為緩慢,股價上漲一波三折。這主要是因為股價在剛剛啟動的時候,空頭觀念十分重,過去高位買進的投資人損失慘重,隨著股價的上漲,擔心錯過再次逃生的機會,而忍痛逢高大量賣出。同時低價買進股票的投資人,因很長時間沒有獲取利潤,十分珍惜到手的利潤,一有少量利潤就迫不及待的落袋為安。而且機構控籌還不充分。每逢重要的技術價位都有大量的拋盤,所以使得這一段股價上升緩慢,給人一波三折的感覺。此時仍有利空消息不時傳出,但是基本麵已經開始有轉好跡象,這就是初升期。隨著供求關係逐漸平衡股價上漲日漸乏力,整理形態開始形成。

整理形態

整理形態形成的原因

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上漲,大多數投資人獲利豐厚,產生強烈落袋為安的念頭。他們開始逢高賣出,產生較強的拋壓,股價回落。隨著股價下跌,投資人的獲利漸漸減少,因此賣出意願有所減弱,股價逐步起穩。而高位賣出的投資人見股價回落已深,下跌趨於緩和,預計股價有可能再次上漲,開始回補。同時不肯追高買進的投資人屢次錯過良機,見股價回落就急於買進。他們的介入變成實質購買力,再次推動股價上揚,當股價回升到前期高點附近或前期高點之前,低位買進的投資人就再次獲利回吐,前期未即時賣出的投資人也擔心再次錯過賣出良機,加緊賣出股票,造成股價再次回落。

股價往往在一個價位區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反複上下波動,隨著時間的推移,投資人的平均持倉成本越來越高,賣出欲望逐步減弱,獲利盤和短線客多被清理,賣壓越來越輕,剩下都是對後市十分有信心的投資人,股價最終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突破形態上漲。

整理形態中,主要賣出股票的是獲利豐厚的低位買進者。在整個形態形成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關注均線係統,在均線係統沒有靠近形態之前,極少有整理完畢的現象。而 30 日均線一旦開始靠近形態,股價往往隨時有可能會突破盤局上漲。

在整個形態形成過程中,每個股票持有者的心態和市場的氣氛不同,會產生各種不同形狀的整理形態,在賣出壓力不是很強的時候往往容易形成矩形整理形態、上升三角形形態等。當市場拋壓較大時,容易形成契形形態、旗形形態等。當市場氣氛清淡,股票質地極好時,容易形成圓形整理形態。可以說每一種形態後麵,都包含著不同的市場氣氛,和投資人的心態。

整理形態有時的確是自發形成的,縱然沒有人操縱也一樣會出現,因為這是多數投資人獲利豐厚的賣出造成的。但很多情況下,機構會借勢打壓股價和傳播利空的消息,來達到更加徹底的清理浮籌的目的。在整個整理形態中,機構主要是起到一個誘導的作用。這一階段相當於波浪理論的第四浪。

市場氣氛

在整個調整過程中,市場的氣氛總體來講是悲觀的,市場上利空不斷,到處流傳有關主力大戶出貨,和一些不利於基本麵的論調,悲觀氣氛十分活躍。

股價整理的意義

整理形態術語又叫洗盤,它主要有三個目的。

(1)清理出獲利的籌碼,提高市場的平均持倉成本。

如果機構不進行借勢洗盤,高位時他所麵對的是大量獲利豐厚的投資人,這樣在高位一有風吹草動,投資人就蜂擁而出了,機構自己就無法獲利派發。因此,必須要他們在高位換手,來攤高平均持倉成本。投資人持倉成本越高,高位賣出欲望就越弱,這是機構順利出貨的前提。

(2)教育投資人不要輕易拋出手中的持股。

機構通過打壓震倉,將不堅定的投資人趕走,再大幅拉高使拋售股票的投資人後悔萬千,深感不該輕易賣出股票。而在洗盤過程中沒有賣出股票的投資人,守得雲開見日初,賺了大錢,今後再有大幅振蕩也不肯輕易賣出該股了。使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更加堅定做一個長線投資者。這樣在高位派發時,就不會和機構搶著賣出持股了。

(3)降低成本。

通過洗盤可以在較高價位賣出手中持股,在較低價位購回,攤低平均成本。

機構通過洗盤,一邊攆走了意誌不堅定的投資人,重新在高位引進了另一批看好後市的投資人。一邊教育了繼續持股的投資人,不要輕易買賣股票,長抱不懈才能掙大錢,並攤低了自己的持倉成本,一石三鳥。這樣機構才能夠在高位從容出逃。

研判洗盤的方法

(1)市場氣氛。

不論任何時候,洗盤階段的市場氣氛都是令人悲觀的,在這一階段,投資人大多惶惶不可終日,擔心股價再次下跌。市場上也總是不時傳來利空的消息,很少有利好出現。

(2)形態形成過程中成交量呈現逐步明顯減少,迅速萎縮的傾向。

在整理形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平均成本一旦接近這一價位區域,投資人的賣出欲望就逐步減少,顯示在圖表上就是迅速萎縮的成交量,表示投資人心態良好穩定,賣出僅僅是獲利豐厚所致。

(3)分時走勢圖上看,洗盤過程中股價上漲較為緩慢,並伴隨較大的成交量。而下跌則正好相反,下跌的速度急促,成交量較小。

這是因為股價在調整過程中,投資人因獲利豐厚,多有落袋為安的心理,因此賣出意願較強,而很少有人願意買進,同時機構借勢打壓,因此下跌速度較快而沒有成交量。上升時速度較慢並伴隨較大的成交量,這是因為較多持股人一旦股價開始上漲,擔心股價再次回落,賣高價的心理使他們產生逢高賣出的念頭,而投資大眾賣出股票的特點是掛單,因為貪圖高價,股價越高掛單賣出的人越多,因此越上漲成交量越大,上漲越艱難。同時機構大戶也故意打壓使股價的上升一波三折,使投資人覺得很不踏實,逐步高位換手。

後市的研判

形態完成之後如何挑選最佳的股票?主要從以下幾點判斷。

(1)整理形態形成與突破時市場氣氛悲觀,或者投資人越不看好某隻股票時,一旦上漲漲幅往往驚人。

因為越是擔心越不看好後市,投資人賣出的願望就越強烈,而一般散戶越不敢輕易買進,敢於買進和繼續持有的投資人,通常對後市很有信心,換手也較為充分。所以一旦上漲股價上漲幅度較大。

(2)形態形成時振幅越大,一旦向上突破之後漲幅往往越驚人。

股票振幅越大,持有股票的投資人市值波動就越大,他們就越無法忍受死抱股票,產生打差價的心理越強烈,每逢高價時就會產生強烈的賣出欲望,這樣該股的平均成本往往較高。而那些經曆振幅較大的波動,還不肯賣出的人通常都是一些死多頭,他們即使股價再高也往往不肯輕易賣出。一旦股價向上突破上行,拋壓較小。

末升階段

隨著整理形態的終結,股價又一次選擇了向上突破。此時經濟已步入繁榮階段,上市公司盈餘大幅增加,市場的浮籌大量減少,機構控製大多籌碼。他們利用各種各樣利多消息將股價持續拉高,甚至於重複公布利多消息來刺激股價上揚。由於股價不停上漲,此時不論內行外行,隻要買進股票便能獲取豐厚的利潤,看空的投資人已經完全動搖,並逐漸加大買進數量。開戶的投資人在資金櫃台排起了長龍,市場樂觀情緒濃厚。從來不知道股票為何物的外行人,在暴利示範效益的誘惑下,也開始關注市場並買進股票。市場成交量持續大量增加。還沒有上市的公司加快了上市的步伐,有關大機構進貨的傳聞隨處可見。這一階段的後期是有心的大戶長期操作之後,逐漸獲利了結的時期。他們所賣的雖不是最高價,但也獲利豐厚。隻有中小散戶被樂觀氣氛衝昏頭腦,越買越多。

在這一階段,股價上升的速度十分快,這是因為經過第一階段的上漲和整理之後,剩下的股票持有者都比較堅定,已經培養起長期持股的信心。而新進場的投資人相對來講成本比較高,賣出壓力相對較小,所以股價上升迅速。

這一階段相當於道氏理論的牛市第三階段,和波浪理論的第五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