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2)
2009 (460)
2010 (278)
2011 (313)
2012 (348)
2013 (195)
2014 (83)
2017 (86)
2018 (144)
2019 (39)
2020 (63)
2021 (104)
2022 (98)
2023 (365)
因為市場氣氛十分熱烈,在高位賣出的投資人隨著股價回落,逐步加大買進力度,加上抄底的資金介入,於是股價被輕鬆的推升至前期高點 價位處,或高於前期高點處再次出貨。這一時期有時耗時較長,市場氣氛激烈往往會形成頭肩頂或複合形頭肩頂、菱形等。氣氛較為緩和就容易形成雙頂、圓頂。多 數來說頂部形態的形成與股票的業績也是有關係的,頂部形態波動幅度較小,持續時間久的往往是優績股和大盤股。垃圾股通常頂部比較尖銳短促,這是因為持股人 心態不同所造成的。總之,頂部形態的形成與當時的市場氣氛、投資人對股票的看法緊密相連。
隨著時間的推移,機構大戶逐步出完手中的籌碼,市場上的拋壓越來越重,股價最終無人維持跌破形態,一個新的下跌趨勢開始了。
有時當股價脫離頂部下跌時,持有股票的投資人隨著股價的下跌而產生觀望心理,造成股價賣壓減輕,股價容易回升形成反抽。
當股價再次反彈至頸線處又無力向上穿越再次下跌,就更明確的告知投資人應放棄任何的幻想,抓住最後的時機逃命,而不應再去斤斤計較自己的損失,因為今天的低價就是明日的高價,後天的天價。
做頭時期的市場氣氛
整個頂部過程中,景氣極盡繁榮,人氣一片沸騰。不論報紙雜誌,廣播電視,所有的傳媒都不斷報道證券市場的利好消息,所有人大都在討 論股票,資金大量湧進市場。新股發行加速,而上漲的股票多為以前少有成交的冷門股,原為熱門的優績股反而開始有步履蹣跚的感覺。這一時期股票暴漲的現象屢 屢可見,投資大眾大量買進股票,以期待著股價進一步上升,而指數卻不在上漲。
研判頂部的方法
(1)頂部形態的最大特征就是巨大的成交量,和熱烈的市場氣氛。
隻有趁著熱烈的市場氣氛,機構大戶才能夠順利脫身,如果市場氣氛清淡,機構就不可能順利完成大量出貨。而巨大的成交量是投資大眾買進機構大量的出貨造成的。
(2)從分時走勢圖上,我們可以發現,在頂部區域股價拉高極為迅速,而且成交量往往較小;下跌時速度緩慢,往往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
投資氣氛熱烈,廣大投資人看好後市不願賣出,持幣的投資人積極買進,因此上漲迅速,買多賣少上 升時成交量自然就小。而下跌時速度緩慢,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是因為投資人的買進和賣出都有掛單習慣,輕易不敢追逐高價,市場氣氛一片大好時,投資人此時 多希望買進股票以求獲利,因此很多人開始買進,他們大多數在買進時都采取掛單等待的方法。通常股價越低買進的掛單越多,機構則是主動賣出,這樣機構越賣價 格越低,成交量就越大。一方麵下方買盤較大,另一方麵機構也故意放慢派發的速度,作出股價下跌時一步三回頭的假象,欺騙投資人使他們認為下跌十分艱難,誘 使投資人買進股票,於是就出現出這種現象。
(3)頂部形成前的一個高點,成交量往往已經達到了這一波原始行情的最大成交量,在隨後的上漲過程中,盡管指數再創新高,但是成交量往往無力再放大了。換言之,成交量和股價不再繼續價漲量增的現象,顯得力不從心了。這往往是頂部形成的最早征兆。
這是因為這些股票的機構吸貨較多,要出貨必須要乘著最熱烈的市場氣氛,否則就無法順利出貨。大勢上漲是因為大量的新股,以及過去的沒有上漲過的股票(多數為垃圾股)上漲所推動的。因此,當我們發現指數不斷創出新高,而成交量卻沒有創出新高時,就要小心是否大勢即將見頂。
頂部一旦形成,換手率越大壓力越大,這一區域越不容易被突破。這是因為股價跌破頂部之後,上麵大量套牢盤會產生強大的賣壓。所以我們選擇股票時,就應該盡量避免選擇這樣的股票。
頂部形態與道氏理論中的熊市第一階段,描寫的完全是同一種現象,這一階段的本質就是大戶出貨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