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男孩

認明究竟空,達到無所求,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
個人資料
snowboy12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底部形態分析 (ZT)

(2012-05-23 09:41:58) 下一個

我們學習形態分析,不要隻是簡單背下各種各樣的圖形,死記硬背的結果還是一竅不通。我曾經見過很多的朋友,指著圖表上已經經過長期上漲之後形成的形態,告訴我這是一個大型的雙底,意味著應該買進;或者指著一個長期下跌之後形成的形態,稱之為頭肩頂,告訴我應該賣出。對此我啞口無言。我們必須了解各種形態的本質,隻有這樣才能對各種形態明確的區分。這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各個不同形態之間由上升趨勢和下跌趨勢相互連接,形成完整的循環周期。不論任何時候,不論任何市場,市場上永遠是從底部-初升期-整理-末升階段-頂部-初跌階段-下跌過程中的整理-末跌階段-底部。他們周而複始,循序漸進,直到市場的消亡,否則永不改變。因此隻要我們通過它們的特征了解了它們的形成原因,就可以借此了解市場的本質,這樣就很容易找到正確的投資機會,然後獲取豐厚的利潤。

底部形成的原因

股價經過長期下跌,先前高位買進的投資人都已深深套牢,因此產生堅決不肯賣出的念頭。同時開始後悔早先為何不及早脫手,期望有一天股價有所反彈,在較高價位賣出股票,因此隨著股價的下跌賣出越來越少。隨著賣出壓力減少,股價下跌減緩,前期賣出的短線客見股價跌勢有所趨緩,開始進場買進股票,希望低吸高拋。同時高位套牢的部分投資人開始回補,希望可以攤低成本早日解套。這些買進的力量因為賣壓較弱,因此很容易將股價推高。

隨著股價上漲,在低位買進的投資人開始獲利回吐,同時一部分高位套牢的投資人已經徹底絕望,隻等行情有所反彈就要賣出股票,見到股價有所回升就急於賣出,這些賣出壓力造成股價回落。隨著股價再次下跌,持幣觀望的短線客就猜測股價會在那裏止跌,以便先人一步買進股票。他們通常會參考前一個止跌回升的價位,因為他們認為這一價位有支撐,因此買進。而在較高位沒有賣出的投資人,出於懷念先前的高價,也不願低價求售,拋壓再次減少,使股價再一次上升。股價又一次的上漲,許多錯過前次高位賣出的投資人開始反省,如果通過高拋低吸打短差的方式,很快就有解套的可能,最少可以減少損失,因此開始逢高賣出。同時還有部分短線客開始逐步獲利回吐,再一次造成股價回落。

在整個底部過程中,買進者主要是高位被套牢的攤平成本者和抄底資金。底部投資人的心理變化盡管有差異,但是隻是程度不同而已。總之,股價在低位的時間越長久,上下波動的次數越多,打差做短線的投資人就越多,這樣底部就越不容易被突破。

在整個底部形成過程中,有時形成時間較短,有時形成時間較長,有的底部是在極度恐慌的市場氣氛下形成,有的則是在清淡的氣氛下形成。因為條件不同,因此形成的底部也有所不同,因而形成了各種形狀各異的底部形態,就像後麵所介紹的各種底部。可以說每一種底部都是不同市場氣氛和投資人不同心理變化的產物。

隨著基本麵的好轉,有實力的機構大戶通過全麵調研,以及內幕消息得知公司要有較大的變動,公司的財務狀況將有所好轉。利用市場悲觀的氣氛和投資者對後市的恐懼,逐漸拉高股價誘使投資人將股票賣給自己。這時的市場上仍然利空不斷,但是在主力機構的介入下,股價卻不再下跌,開始緩慢上漲,成交量逐漸開始放大。低價買進的投資人很久沒有獲利,十分珍惜到手的利潤,一有獲利就迅速賣出。而高位長期套牢的投資者,害怕再次錯過減少虧損的機會而忍痛賣出,希望在低位再次補回。大量的賣單遭遇機構買進表現在圖表上,就是股價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突破頸線上漲,標誌底部形態的終結。

這一階段也可以被稱作道氏理論的牛市第一階段,或波浪理論的第一浪。

股價突破頸線上行,由於股票持續上漲,經過了長期下跌的投資者,好不容易略有獲利,多抱有落袋為安的念頭,急切獲利了結改為觀望。而此時重倉持有的機構,為擺脫獲利豐厚的短線客,趁著投資人信心不穩定,借勢打壓股價以達到加重散戶恐懼的目的。而隨著大勢的漸漸走低,市場上有關機構出貨的傳言多如牛毛,市場看空氣氛再次濃厚,當股價下跌至前期高點處,就止跌企穩。總的來說這一階段是機構大戶真正進貨的時期,也是精明投資人介入的最佳時機,但中小散戶大多兩手空空。這一階段被稱為反抽階段。

一般來講,底部形態的形成就如同我們所介紹的一樣,是由市場自發形成的,這樣個股會在很大程度上與大盤波動一致。但有時機構消息確鑿,獲利的把握非常大,十分肯定公司將會有很大的發展,他們就會及早進場大量買進,整個形態都是在機構大戶的控製下完成的,表現在圖表上就是個股與大勢的完全背離,大盤下跌它橫盤,大勢稍有起穩跡象,個股就開始了上漲。這是因為機構的大量買進,會造成股票脫離大勢的影響,所以機構急於吸貨的心態,則正好可以從個股與大盤的關係中簡單辨別。

底部形成過程中的市場氣氛

從市場氣氛來看,底部階段投資者對行情絕望,市場人士大多持悲觀的看法。在這一時期,很少有人提及股票市場,似乎人們已經忘記了它的存在,即使有人提起,說起的都是滿天飛的利空的消息,和某某投資人慘遭巨額的損失這類傳聞。這時很少有人肯將資金投入股票市場,部分主力和大多數中小散戶虧損累累。證券公司門可羅雀,中小散戶暫時停止買賣,以待股市有所反彈再套現。沒有耐心的投資人失望之餘,紛紛認賠拋出手中股票,絕望的離開市場另尋出路。

後市的研判

底部被突破之後,未來走勢強弱通常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麵判斷。

(1)市場氣氛。總體來說市場氣氛越恐慌,投資人越看空後市,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底部未來漲幅往往越大。

這是因為廣大投資人越看空後市,對未來的行情越絕望,高位套牢的投資人往往忍痛割肉,低位的換手較為充分,而持幣的投資人又不敢隨便進場,機構容易得到大量的籌碼。當大量的籌碼集中到了機構手中,後市的漲幅就越大。

(2)底部形成的時間越久,一旦向上突破漲幅就越大。

股市有言:“橫著有多長,豎起來就有多高”。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因為股價自牛市的終結開始,經過長期下跌,大量投資人被高位套牢,很多人甚至虧損過半。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投資人是不肯輕易割肉賣出手中持股的,除非是長期的絕望,用時間來瓦解這些投資人的信心。這樣在日複一日的時光流逝中,越來越多的持股者忍痛賣出了手中的股票,時間越長,割肉的人就越多,這樣股票就在底部進行了大量的換手,機構就比較容易得到大量的籌碼,上檔的壓力也越來越輕,所以說底部越長的股票一旦向上突破上漲的幅度就越大。

(3)底部形成的時間越長,一旦向上突破,反抽的概率越小。

反抽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底部形成的時間較短,機構在底部吸籌較少,控盤能力較差。同時低位投資人換手不充分,一旦股價上漲,在高位套牢的投資人擔心再次錯過賣高價的好時機,而低位買進的投資人因獲利豐厚,而急於兌現,因此很容易產生強大賣壓迫使股價走低。而底部形成的時間越久,機構吸貨越充足,同時剩下持有股票的投資人對後市都是十分有信心的,因此浮籌就越少,這樣籌碼穩定不易出現反抽。

(4)在同樣長時間形成的底部,振幅相對較大的底部形態一旦向上突破,未來的漲幅通常越大。

股票的振幅越大,投資人的市值波動越大,他們往往無法忍受這樣的折磨,產生打短線的念頭就越強,以求攤低成本或者獲取利潤。這樣很容易使他們在稍高的價位賣出股票,平均持倉成本很快就攤低了,一旦股價突破上行,上檔壓力通常不會太大。

判斷底部的方法

(1)底部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在低迷的市場氣氛中,不斷傳來利空但是股價卻不再下跌。

這種現象的出現,是機構大戶利用市場氣氛作掩護,大量進貨造成的。

(2)底部形態形成過程中,成交量呈現價漲量增,價跌量縮的態勢。

這說明股價的上漲建立在積極換手基礎上,而股價稍有下跌,成交量就迅速萎縮,說明投資人的利潤一有減少,或者略有損失賣出欲望就迅速降低。表明投資人心態轉為穩定,後市會有上漲趨勢。

(3)每當新股上市就跌破發行價值後,這一價格區域很可能就是中期的底部甚至長期牛市的底部。

股市是企業融資的重要場所,一旦股價跌破發行價,就會造成新股申購者的恐懼,最終造成公司發行新股十分困難無法融資,管理層就必然要用利好來刺激股市,以保證股票的發行順暢。所以說當證券市場上出現新股跌破發行價時,市場十有八九就是一個中期底部。

(4)底部形態通常較為複雜,曆時也較長。

這是因為底部要有欺騙性,機構故意引導股價的波動,千方百計的掩飾自己的行動,絞盡腦汁改變圖形,使其不像是底部,迷惑投資人。同時悲觀的氣氛使投資人的心態也很不穩定,時而衝動時而壓抑,他們的情緒推動股價的波動忽上忽下,捉摸不定。因此底部形態通常較為複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