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2)
2009 (460)
2010 (278)
2011 (313)
2012 (348)
2013 (195)
2014 (83)
2017 (86)
2018 (143)
2019 (39)
2020 (63)
2021 (104)
2022 (98)
2023 (365)
2024 (329)
炒股至今已有3年,無論從自身還是遇到的廣大散戶,都擺脫不了貪之本源,下麵就在交易中遇到的幾種類型貪婪散戶做一個歸納總結
1、 精確交易型
在股市裏唯一的想法就是賺錢,不管是追漲還是抄底,前提都是買了股票就要漲,那在漲之前的定是用“跌”,“低”這些文字來做映襯,所以過於精確就衍生出了 精確型貪婪,90%的散戶都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貪低,其實這不算可怕,也是正確的做法,在下單過程中一味的下調買入價格一點錯誤沒有,最終的後果無非是買 不上,但是絕對不會造成被套的損失,但是一旦出現抱怨:“說沒買上,股價開始漲了”,貪欲也就出來了。
同樣,精確交易型貪婪也會出現在拋售股票中,一味的往高埋單,總想賣在最高,是就是非常可怕的了,一旦拋不出去,萬一掉下來,損失就大了。就本人而言,在 看好一個股票後,價格合理了,軟件計算也符合條件,在一個區間買進去,誤差個毛八分的沒有什麽,而且從來不做埋單操作,就是現價介入,既然看好一個股票, 還去管那幾分錢的誤差,最後隻能是西瓜芝麻全都得不到。
2、 傳聞消息型
此類型就屬於活該找死型的了,話雖說難聽,但作為散戶,我就這麽闡述自己的觀點,因為我不是那些虛偽的專家,股市每天消息滿天飛,真真假假,隻要一個事情 牽扯到“真假”二字,那就是50%的概率,以前遇到過很多網友跟我說,“他的朋友告訴他什麽股票漲”,“什麽股票聽說要重組”,隻要在一句話裏出現“可 能、大概、聽說、估計、應該”這類牽強附會的字眼,那就是50%勝負概率,就是在賭博,散戶本身就是弱勢群體,如果誰都能靠消息賺錢,那就沒人賠錢了,就 我個人而言對“準確消息”的定義隻有一種,“除非我爺爺是國家一、二把手的領導人,晚上飯桌上跟我說,孫子啊,明天我想重組一下什麽公司”,除此之外的信 息都不可信。消息就是傳話遊戲,隻要從莊家嘴裏說出來,傳到後麵的人耳朵裏,最後再到散戶耳朵裏就已經變味了,沒任何意義,咱們認識莊家,莊家認識咱們是 誰啊,一味的接收消息,無非就是想多搞點錢而已,結果就是,思想被消息抑製了,假的都成真的了,然後越來越看好某一股票,買進去的後果就不用我多說了。
3、 被動投資型
有的散戶會問我,“我的什麽股能不能中長線持有”,一般問這樣話的人,都是股票買在山頂上的,然後套下來很無奈,到我這裏尋求安慰,自己是絕對不舍得割肉的,但我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行”。“投機”不成就想做“投資家”,這屬於貪婪幼稚的表現。
其實這是絕對錯誤的表現,中長期投資的前提是股價買的足夠便宜,不可能說一個股票在頂端50塊買進去的投資價值要高於5塊錢進場的價值,被動投資,希望通 過別人的嘴來實現自己心裏的平衡,除了貪婪左右了自己的思想,沒有其他原因,股市裏有這麽一句話,“你不貪,來股市幹嘛啊”,貪之有道,怎麽貪、怎麽投資 取決於成本,好在高位買進去的是股票,隻要這個股票不消失就永遠有解套機會,幾年、十幾年、幾十年都會有機會,但是炒股要用做生意的心態去平衡,如果是高 位買的白菜,放上幾個月,早就爛了長毛了。
4、 懷疑他人自我崇拜型
這個類型應該屬於最吃虧的一種,永遠都是中立,意思就是永遠不賺錢也不賠錢的人,炒股炒了多年,最痛苦的類型。
為什麽這麽說呢?舉一個例子就明白了,有時候有人會問我股票價格,我會報出來下麵的一段聊天過程,就可以完美體現這種貪婪散戶的樣子。
散戶:老師,這個股票多少錢買進?
老師:這個股票你現在9.00元就可以買,下方風險5分錢,上方利潤2元錢。
散戶:好的,謝謝老師,那我埋單8.99元能買上吧?
老師:這個時候老師已經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了其實,就用“。。。。。。”做無奈的意思。
散戶:哈哈老師,今天最低跌倒8.95元,我8.99元買上了,可是還多花了3分錢
老師:。。。。。。
散戶:老師,我比你準吧(這個時候,貪婪就已經壞事了,下次這個人肯定還這麽買)。
過了幾天要拋股票了
散戶:老師,這個股票現在多少錢拋(其實這個問題是最無奈的,是最貪的一種,一個股票從買進去開始,隻要不賠就已經是是賺了,目前都獲利了,
還要問精確到什麽時候拋,這是90%散戶的弊病,賺錢的東西,不管多少錢拋都是賺錢的,很多散戶賠錢,都是賠在了拋股票的問題上)。
老師:現價10.00元拋,看到多少錢就多少錢出貨就好。
散戶:老師,那我10.01元拋吧,多埋1分錢,上次你說9.00元買,我就8.99元買上了。
老師:。。。。。。
散戶:啊!老師,收盤了,今天居然沒拋出去,10.00元是最高價,唉,倒黴!
其實自從上次8.99元買進去之後,這個散戶就已經以自己為中心了,老師說的任何話都是廢話了,他也不相信了,因為他有過一次8.99元成功的經曆,但是 忽略了股票是存在概率的,沒準10次交易,他能遇到5次失敗,也就是50%概率,如果更貪,失敗概率會更高,最終結果是,多年下來,一直是中立,不賺不 賠,重度患者是必賠無疑的。
5、 偽專家型
6、辯論自我安慰型
這樣的散戶我也見過,但是不多,一般就是下述的情況:
散戶:我的股票被套了35%,我是不是要割肉。
老師:是的,需要割肉了,的確沒什麽價值了。
散戶:這個股票我覺得還不錯,跟上了國家政策,長線拿著還沒問題吧?
老師:。。。。。。無奈。
散戶:我看這個股票的各個數據,還有K先形態都不錯,還能拿著吧?我要是不割肉,我覺得也沒事。
老師:。。。。。。無奈繼續。
散戶:老師,那你覺得怎麽樣啊?我應該拿著是吧?
老師:其實老師已經知道這個人最終要的是什麽答案了,回答道“這股票還不錯,央企藍籌股,拿著的話沒大問題”。
半年後,這個散戶還拿著這個股票。
散戶:老師,我這個股票還拿著呢,沒事吧?
老師:炸了。
7、 長短結合型
總有人說自己長短結合,拿出一部分錢打長線,一部分錢短線玩玩,這也是一種貪,為什麽這麽說?長短結合首先要保證長線買的股票足夠便宜,並且有投資價值, 而且買完就是紅的,還要保證不去天天盯著(光這一點就不是誰都能做到的);短線還要保證技術絕對到位,每天的短線進出沒有失誤。
正常散戶的心態就是,股票放著就必須紅,一旦有一部分短線股票綠色了,導致沒錢補倉,那手上持有的長線部分是肯定保不住的,一定想拋出去補倉短線部分,把 成本降低後,再用補倉後兌現的現金把長線投資的那部分股票買回來,隻要長線股票一旦拋出去,那你長期投資的計劃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因為心態已經亂了,不存 在長短結合了,又變成了短線投機,所以不要說有人擅長長短結合。
在我個人看來,股市要不就是純長線投資(按年計算),要不就是純短線投機,長短結合就是貪婪的一種,恨不得長短線的錢全都放進自己的錢包,一旦有一筆操作失誤,整個資金鏈就斷裂了,因為人心態天生就有拆東牆補西牆的生理反應,不可能看到一個股票再跌而不想去補倉降低成本。
8、 攀比型,比誰買的便宜
這個類型的散戶,就是一個毛病,總想知道他人成本,別人8塊買股票,他就必須7.99買進;別人10.00元拋股票,他就必須10.01拋出去,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9、 較勁型,一個股票翻來覆去
這個類型也比較常見,一旦一個股票上賺錢了,就想再買回去,再賺一票,這種類型看的比較透徹,一個股票從5塊買進,拿到8塊,賺了3塊錢;然後從8塊跌到 7塊就開始想買回去再炒一個反彈,這是絕對要失敗的,很多人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這個經曆,最終的結果一定是,最開始賺的也賠回去了,但是總體不會賠 錢,最多就是利潤歸零。
因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個股票從5塊漲到8塊假如用3個月,那這個股票僅用2周從8塊跌到7塊,那跌的是絕對不夠多的,可以很明確的告訴散戶朋友,一個 股票推升用了多少時間,那回調出貨的過程,也差不多要用相同的時間,不可能說絕對相同,但是也差不多,如同大火,起火容易,滅火也是需要時間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等待一個股票可以買進去的周期,短的等2個月,到目前為止,有的股票等了半年還沒跌倒我想要的價格,還在向下跌。
10、 隱形眼鏡“日拋型”
日拋型就是“T+0”交易,也叫超短線交易,今天買了明天拋,或者當天買賣,在股市裏頻繁交易是很致命的,而且屬於自欺欺人的行為,尤其是T+0交 易,T+0交易首先要求的是絕對精確,其次是在萬分無奈的情況下,深套後為了降低成本采用的下策,本人自編了“T+0”交易程序,這個程序在這裏說明一 下,原名叫“精確交易”,是在看好一個股票後,等到買點時候,精確建倉一次才使用的,而不是讓散戶經常做“T+0”用的,舉個例子就知道了:
一個股票10塊買進,跌到了6塊,虧損4塊,但是在跌到6塊時候用到了一次“T+0”交易,6塊買進,6.5元拋出,10塊的成本變成了9.5元,表麵上 當天6塊買進,6.5拋出賺了5毛,那5毛錢實際摸不到看不見,利潤已經算在了前期10塊的成本裏,那5毛利潤實際是降低了虧損,也可以說是利潤算在了虧 損裏。所以我反複強調,沒有特殊情況就不要去做“T+0“,這其實都是在做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無用功。還有經常”T+0“,會讓人越來越貪,高度緊張, 控製不住自己的手,一旦有一筆股票拋出後繼續漲,那很容易因為精神高度集中,做出誤判追買進去。
以上幾種就是我目前遇到過的貪婪類型,有的還沒回憶起來,以後有了還會再補充進來,文章隻代表個人觀點,不對散戶有人身攻擊的行為,因為我想通過我積累的 經驗,來透視股市裏很多散戶看不到的現象,或許一些散戶屬於這個類型裏,但是次次不接受經驗教訓,導致總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