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載------童年時代的十大經典電影

(2006-06-12 14:11:33) 下一個
Thanks a lot!

ZT:童年時代的十大經典電影

作者:南山   

上篇:國產片
  
  
TOP1:東方紅
   
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來展現中國革命史全程的歌舞史詩巨著。
  之所以選其為TOP1,因其無論在新中國電影史上的地位還是藝術成就都無他可代。
  在這部成功地搬上銀幕的舞台劇中,幾乎所有經典的革命歌曲都被串在此片中被原唱者來演繹,在激昂的歌聲下,舞蹈演員們精彩的表演讓當年看過此片的人至今記憶猶新。
  片子開頭的場景是一個碼頭,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下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寫,小時候看到那個洋人鞭打華人時,心裏還挺害怕的呢。印象最深的有兩個場景,一個是紅軍時期的十八勇士強渡大渡河,一個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在“遊擊隊員之歌”背景下青紗帳子那段舞蹈,現在想起還有點熱血沸騰。
  
  TOP2:洪湖赤衛隊
  第一部革命歌劇故事片。
  北京電影製片廠,武漢電影製片廠1961年聯合出品。
  影片描述了洪湖赤衛隊在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故事。片子情節已印象不深,隻記得一對好人男的叫“劉闖”,女的叫“韓英”,還有一個壞蛋叫“彭霸天”。裏麵經典的兩首歌“洪湖水,浪打浪”和“這一仗打得真漂亮”至今張口就能唱。用民族歌劇的形式來演繹戰爭,使此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轟動,經典程度無愧於TOP2,記得當年看這部片子時影院裏麵擠得過道都站滿了人。
  本片於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音樂獎。
  
  TOP3:閃閃的紅星
  經典的革命題材戰爭片。
  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年出品。
  小時候,“八一電影製片廠”就是個金字招牌,每當八一廠片頭那個熟悉的紅色五星在鏗鏘的樂聲中閃亮出場時,孩子們肯定是一片歡呼!
  “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群山兩岸走……”一聽到激揚的“紅星照我去戰鬥”,就會想起永遠令我們感動的《閃閃的紅星》。
  影片背景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即通常所說的“紅軍時期”),紅軍撤出中央根據地後,通過一個個生動的蘇區人民群眾堅持鬥爭支援紅軍的故事,展現了“潘冬子”從一個普通兒童成長為一個光榮的紅軍戰士的曆程。從“打土豪,分田地”到“還鄉團”,從潘冬子到胡漢三,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是那麽自然可信,絲毫沒有做作的痕跡,給兒時的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記得我看過電影後回家嘴巴一翹,第一句就是:“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TOP4:鐵道遊擊隊
  經典的抗日題材戰爭片。
  上海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作為抗戰片的代表,TOP4理所當然!
  早期紅色黑白影片中,以抗日戰爭時期為曆史背景來展現人民戰爭的經典片很多,除了《鐵道遊擊隊》,還有《平原遊擊隊》,《小兵張嘎》,《敵後武工隊》,《地道戰》,《地雷戰》等 ,但《鐵道遊擊隊》之所以獨占鼇頭,除了影片精心塑造的一個個活靈活現,有血有肉的人物,更是因為片中那首至今膾炙人口的插曲“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嗬,一部好電影可以成就一首歌,反過來,一首好歌也會讓一部電影永遠難忘。
  
  TOP5:上甘嶺
  偉大的愛國主義革命題材戰爭片。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抗美援朝經典片很多,除了《上甘嶺》,還有《奇襲》,《董存瑞》等,但作為第一部表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上甘嶺》憑借知名戰役的真實取材,獨占鼇頭,當為TOP5。
  影片不是全程敘述戰役進程,而是通過跟蹤一個坑道和“張連長”帶領的一個連隊,刻劃一個個具體的戰士,生動展示了戰爭的艱苦和人們真實的情感。朋友們一定記得那個情節:坑道裏,戰士們沒水喝,幹嚼著壓縮餅幹,然後齊聲歌唱《我的祖國》。哦,那氣氛渲染的,真實又感人!
  
  TOP6:冰山上的來客
  經典的驚險反特片。
  這個片子人物刻畫的很深刻,從狡詰凶殘的匪首,到美麗的古蘭丹姆;從善良憨厚的阿米爾,到機智勇敢的楊排,無不栩栩如生。除了人物好情節好,還有天山雪景,叼羊大賽以及新疆歌舞。我們那個時代的人,誰都記得最經典的一個情節:當阿米爾在營地看到古蘭丹姆時,情不自禁地唱出那首特別動聽的“花兒為什麽這樣紅”,古蘭丹姆尋聲而至,同唱此歌,然後,楊排來一嗓子:“阿米爾,上!”
  
  TOP7:柳堡的故事
  新中國第一部主題愛情故事片。
  影片背景是抗日戰爭時期,講述了一個新四軍戰士在蘇北一個小鎮“柳堡”整訓時和一個農村姑娘“二妹子”的一段愛情故事。軍事題材影片直接描寫愛情,這在新中國的銀幕上還是第一次。
  影片把愛情故事安排在一個嚴酷的戰爭環境中,不僅真實地反映了生活本身,也展現了人之情感的社會內容。片子的情節記不清了,但忘不了的一個是“二妹子”陶玉玲甜甜的酒渦,另一個就是好聽極了的插曲“九九豔陽天”----充滿了濃鬱的地方風味和民歌情趣的不老金曲。
  
  TOP8:帶手銬的旅客
  新中國第一部動作片。
  好像是反映四人幫時期的冤假錯案的片子,內容對我們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於洋在影片裏利落的拳腳使我們每個人一遍又一遍地去看這個片子,看完就彼此撕撥兩下驗證驗證,長大後才明白這叫動作片。
  影片另一個叫座之處就是其中那首“送戰友,踏征程”的插曲“駝鈴”,這歌也是紅的一塌糊塗,以至後來成了黨政商各級成功人士到歌廳夜總會瀟灑時的必備曲目。
  
  TOP9:少林寺
  中國大陸第一部武打片。
  用風靡全國來形容這部片子不足為過,反正少林寺上映後,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不管吃不吃齋信不信佛的全都知道河南嵩山有個少林寺,這個少林寺就是中華武術水平最高的地方。從那時起,新華字典裏就多了一個時髦的詞匯“武打”。《少林寺》的公映帶動了整個中國大陸相當長一段時期的蜂擁而上的少林片熱,後來相繼公映了 《少林寺弟子》,《少林俗家弟子》,《木棉袈裟》等,但無論製作表演還是藝術水準都隻能仰望《少林寺》之項背而歎了。
  《少林寺》令李連傑一炮打紅,從此步入青天一發不可收拾。
  
  TOP10:廬山戀
  “文革”後國內第一部主題愛情片。上海電影製片廠1980年出品。
  由於文革多年對愛情的禁梏,《廬山戀》的公映使張瑜和郭凱敏一下子成為當時年輕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影片獲得了當年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獎,張瑜榮獲“金雞”“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她在“百花獎”評選中獲得的1260萬張選票的紀錄,至今無人能夠打破。印象最深的是在廬山美麗風光的映襯下,張喻的花衣裳也頻繁更換,讓文革中多年隻見過黃皮軍裝的男女老少們大開了眼界。片中“女跑男追”的慢鏡頭第一次出現,讓當年我們這些無產階級的禿頭小子和土丫頭們那個羨慕和向往“資產階級的美”。
  據說,《廬山戀》問世後,廬山興建了一個小型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隻放映這部影片。遊廬山,看《廬山戀》,多年來成為一個固定的旅遊項目。僅截至1999年,《廬山戀》已在這家電影院裏放映了6300餘場。《廬山戀》放映20周年之際,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曾頒給該片“在同一影院放映場次最多的單片”稱號,這家電影院也裝修一新,正式更名為“廬山戀電影院”,張瑜和郭凱敏被授予廬山“榮譽山民”稱號,並得到一把金鑰匙,象征廬山的大門永遠為他們敞開。
  
  下篇:譯製片
  
  TOP1:列寧在十月/ 列寧在1918
  偉大的蘇聯革命巨片。
  最早上映的譯製片多為蘇聯老大哥的革命電影。
  作為蘇聯老大哥的革命代表片,《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1918》這對姊妹片是我們最早認識的外國電影,從認識時間從影響都是無可厚非的TOP1。考慮到這兩部片子記錄曆史事件的內在連續性,以合二為一考慮為宜,因此這個TOP1理應由二者共享。
  由於東北解放早,蘇聯片的譯製工作多為長影進行,因此影片裏從列寧到紅軍戰士都是一口地道的東北普通話。
  
  《列寧在十月》是展現十月革命的巨片。最令人激動的刹那是在國際歌的旋律和在阿芙樂爾巡洋艦的背景下紅海軍士兵攻打冬宮的場麵,每當演到這時下麵觀眾席肯定是一片歡呼聲。
  《列寧在1918》的蘇聯影片,讓當時的人們大開眼界,不僅知道了這個列寧也叫“弗拉基米爾”,列寧的貼身警衛長叫“瓦西裏”,更知道了芭蕾舞劇天鵝湖。盡管《列寧在1918》是部革命戰爭題材的黑白影片,畢竟是蘇聯拍攝的,畫麵中全是高鼻梁大眼睛的洋人,女人穿裙子,好友相見親吻如同握手……由於擔心可能會產生“副作用”,不少影院對影片中無法刪剪的兩組鏡頭,即特務在劇場密謀刺殺列寧時四個小天鵝穿超短裙赤裸大腿跳芭蕾舞的情景和列寧在瓦西裏家席地而睡時瓦西裏夫婦相擁相吻的畫麵,一度采取“臨時用手擋鏡頭”的原始操作方式來放映。
    對於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孩子們來說,對《列寧在1918》的印象更深些,這部影片的主角似乎不是列寧而是瓦西裏,大家都記得那個鏡頭,一個被特務暗殺的同誌跳樓時大喊的那一嗓子:“瓦西裏---”。嗬嗬,這一嗓子讓孩子們一輩子記住了瓦西裏。片中列寧的演說早記不清了,而瓦西裏的幾句經典的台詞,至今在我的同齡人之間津津樂道。誰都知道那句“讓列寧同誌先走!”和“不要管我,快去救列寧!”當然,最經典的還是瓦西裏那一句操著濃濃“東北口音”的對妻子說的:“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TOP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不朽的蘇聯故事影片。
  根據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同名巨著改編。
  電影開始打演員表時的背景鏡頭就是朱赫來教保爾打拳的場景,記得剛看時還搞不懂為什麽朱赫來要打保爾呢。保爾·柯察金,這在當時就是現在的劉德華,是絕對有人氣的青年偶像,鼓舞了多少年輕人投身祖國建設中啊!
  這部電影當年的瘋狂程度怎樣呢,看看前幾年重拍的同名電視連續劇的轟動就可以想象得到。
  
  TOP3:夏伯陽
  蘇聯傳奇戰爭影片。
  夏伯陽,這個在蘇聯曆史上傳奇而爭議的人民英雄,是蘇聯國內戰爭時期的一位有名的將領。白黨隻要一聽到“夏伯陽”的名字就會嚇得心驚膽戰,望風而逃,在黨的直接領導下,這位百戰百勝的遊擊隊指揮官,更加英勇頑強。影片就是描寫人民英雄夏伯陽最後一段英雄事跡,夏伯陽這個名字,永遠深深地刻進蘇聯人民的心中也深深印在我們童年的記憶裏,也曾一度是我們兒時心中和“瓦西裏”一樣的名人!
  
  TOP4: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橋
  經典南斯拉夫戰鬥故事片。
  小時候,除了八一電影製片廠,蘇聯電影,就屬南斯拉夫戰鬥故事片最能打動我們這些男孩子的心了。
  就象無法分割《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1918》一樣,《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和《橋》這對展現南斯拉夫遊擊隊在二戰中英勇抗擊德寇的姊妹片也以相同的份量占據著我們對南斯拉夫電影的偏愛之心。是的,無論瓦爾特,還是“老虎”,都是我們那時的偶像。故《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和《橋》合為TOP4。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裏的經典暗號:“空氣在顫抖,仿佛天空在燃燒!”“是啊,暴風雨來了。”還有片子最後迪特裏施從山坡上俯視著薩拉熱窩全城,無奈地說道:“我來這裏就尋找瓦爾特,可是找不到,現在,我要離開了,總算知道了他。看!這座城市,就是瓦爾特!”
  《橋》裏麵最經典的場景:小分隊員們走在壟上,瀟灑地開赴戰場,這時“啊,朋友再見”的歌聲淡淡響起,他們的步子輕鬆而堅毅!
  
  TOP5:百萬英鎊
  美國故事片。
  格列高裏·派克的憨態出演還真象極了莫名其妙暴富的大款。那時看過此片後,心裏一直想我什麽時候能撿到一張十塊錢可就發了。
    
  TOP6:流浪者
  印度歌舞故事片。
  拉茲的命運以及那首淒婉的“阿巴拉古”打動了多少人善良的心。印象最深的是那句現在想來也不無道理的台詞:“法官的孩子永遠是法官,強盜的孩子永遠是強盜。”
  此外,濃眉大眼的漂亮的印度男女青年也給我們留下深深的印象,看完這個片子一直有個疑問:印度人是白人還是黑人?
  
  TOP7:佐羅
  法國遊俠傳奇故事片。
  估計情節可能很多人記不住了,但片中的美女和帥哥佐羅誰也忘不掉,還有那個當年風靡一時的“Z”標誌。
  最值得一提的是,阿蘭·德隆燦爛的一笑讓多少當年的小女孩如今的少婦媽媽永遠為之瘋狂!
  
  TOP8:尼羅河上的慘案
  英國經典偵探片。
  比利時大偵探波羅在尼羅河的經曆。片中景色好,懸念更好,整個片子連接緊密,扣人心弦。懸念好到什麽程度呢?小時候看完這部片子,每當晚上一去廁所,我就先要看看廁所門下麵有沒有血。
  還有,我就是從這個片子中知道比利時也說法語的。
  
  TOP9:追捕
  經典日本電影。
  情節就不用說了,看過的人都忘不了的。人物刻劃的也好,杜丘,矢村,真由美,對了,還有橫路敬二,哇,造型太豐滿了。影片播映後不久,楊振華的相聲“下棋”更是讓《追捕》名聲大振。朋友們都記得那句經典的台詞吧:杜丘,你看,多麽藍的天啊,一直走,不要往兩邊看,你就會融化在那藍天裏。
  高倉健的出現,一度讓唐國強等中國男星頓失色彩。高倉健這個名字,也永遠刻在了中國女性的心中。當然,“真由美”也成了我們這些毛頭小子們的夢中情人,至今難忘。
  
  
TOP10:賣花姑娘
  朝鮮故事片。
  情節記不清了,好像是兄妹三人,哥哥被壞人抓走了,小妹妹眼睛被開水燙瞎了,大妹妹就去賣花,後來解放了,哥哥參加了革命隊伍回來了,兄妹終於團圓。記得這片子還挺感人的,還有裏麵的歌很好聽。裏麵的女主人公表演的很到位,小時候被這個片子唬的曾一度認為朝鮮女人漂亮,長大後才感到朝鮮女人大都是餅子臉。
  《賣花姑娘》雖是個弘揚主旋律的片子,但情節感人,政治文化背景又貼近中國,使我們第一次認識了朝鮮歌曲以及朝鮮女人,並且,我們這代人對朝鮮的“同誌加兄弟”般的特殊感情多半也是從這部片子建立起來的,但是很可惜,後來的朝鮮電影就再也不能吸引人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