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衝突的曆史真實
(2007-06-07 20:00:34)
下一個
中東衝突的曆史真實
作者:胡曉濤, 國際關係學院
【中東的阿拉伯-以色列衝突有深刻的曆史和國際政治背景,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的占
領和屠殺,是幾個世紀以來西方世界對世界種族滅絕和殖民運動的一個分支。在西方媒
體占主導地位的今天,要得到整個事件的客觀完整描述是很困難的事。特別是在米國,
老猶壟斷了媒體,就連老猶自己的學者敢於探索曆史真實都會被瘋狂的迫害,DePaul大
學的Norman Finkelstein教授就是一例。至於什麽前Anglo總統Jim Carter膽敢寫本對
以色列不利的書,那更是被主流猶太媒體痛打。
鑒於以色列事實上通過控製米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的強權,我們有必要充分了解中東衝突
的曆史真實,以便對我們潛在敵人的特點有了解和準備。】
一、從猶太複國主義到中東戰爭的爆發
二戰以後,中東問題一直是世界和平的焦點之一,中東問題也是導致不久前米國“九
一一”恐怖主義爆炸事件的直接導火索。人們不禁要問:中東問題的起因是什麽呢?這
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講清楚的事。
3000年前,幾乎在周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的同時,亞細亞大陸的西邊,現在被稱為巴
勒斯坦的土地上,也誕生了一個新興的希伯來王國,這是以色列-猶太王國的前身。幾百
年後,歐羅巴大陸上又誕生了一個強大的羅馬帝國。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侵入耶路撒冷
,占領了巴勒斯坦。盡管老猶曾舉行多次武裝起義,但均被羅馬人鎮壓下去,老猶被驅逐
出巴勒斯坦,失去了他們的國土與家園。
老猶國家雖然被滅,但他們的信仰卻沒有動搖。老猶流浪到世界各地,他們仍然固執
地堅持著他們的教義,保持著他們的文化,形成一支獨特的、沒有自己土地、沒有自己祖
國的民族。如果老猶不再那麽執著,放棄自己的信仰,把自己融化在世界各國的文化中,
也就不會有納粹德國的大屠殺,也不會有今天的中東民族衝突。老猶卻是異樣地執著,他
們寧可流血,卻不肯放棄自己的信仰,這個執著造就了老猶的悲劇曆史。
星移鬥轉,500年後,阿拉伯半島上又誕生了一位震撼世界的奇人,穆罕默德創立了伊
斯蘭教, 建立了統一的阿拉伯帝國。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居民成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勒斯
坦阿拉伯人,從此他們從未離開過這塊土地,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1518年,巴勒斯坦並
入奧斯曼帝國版圖,直到1920年奧斯曼帝國崩潰為止,巴勒斯坦被奧斯曼帝國統治了400
多年。不過奧斯曼帝國鼓勵傳播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巴勒斯坦人一直保持著伊斯蘭
教的信仰和阿拉伯人的文化傳統。
基督教在歐洲廣泛傳播,信奉猶太教的老猶成為生息在歐羅巴大陸上的為數不多的
異教徒。盡管基督教提倡寬容,可是異教徒老猶的命運並沒有那麽幸運。歐洲人迫害老
猶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十九世紀後葉,歧視迫害的老猶的“風氣”在歐洲大陸形成
。納粹德國對老猶的大屠殺,也是建立在歐洲歧視迫害老猶的傳統風氣之上,有幾個歐洲
國家可以自稱自己在迫害老猶方麵手是幹淨的呢?
1881年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二世被刺,俄國掀起了屠殺老猶的風潮,一部分居住在俄國
的老猶,為了逃避屠殺,遷居到巴勒斯坦, 這是老猶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最初,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對遷居來的老猶還是比較友好的,盡管雙方的信仰不同,阿拉伯人和
老猶亦能相互共存,沒有發生過大的衝突。可是後來“猶太複國主義”的興起,改變了巴
勒斯坦人的命運。
1894年,法國發生了著名的“德萊斐斯事件”。在法軍參謀部工作的老猶德萊斐斯,
由於老猶的身份而被當作德國奸細判刑,這在全歐洲老猶中引起了很大震動。維也納《
新自由日報》的駐巴黎特派記者赫茨爾,詳細調查采訪了“德萊斐斯事件”。赫茨爾本
身也是老猶,赫茨爾早期的思想是:隻要老猶盡力接近融入基督教社會,對老猶的歧視迫
害就會消失。可是在“德萊斐斯事件”的采訪過程中,赫茨爾聽到的看到的盡是老猶被
歧視和迫害的悲憤與泣訴,赫茨爾改變了自己的想法:“老猶最終不可能融入基督教社
會, 要改變老猶的悲慘命運,隻有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
1896年,一本隻有100頁的薄薄小冊子:《猶太國,現代解決老猶問題的一種嚐試》,
在維也納出版了。赫茨爾在該書中提出他的觀點:“老猶問題既不是社會問題,也不是
宗教問題,而是一個民族問題。解決老猶問題的根本是建立一個老猶自治的國家。”赫
茨爾的這本小冊子像一顆落在草原上的流星,在老猶中燃起了“猶太複國主義”的燎原
烈火。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召開了首次全世界老猶大會,赫茨爾當選主席。會上老猶統
一了認識:“要想使我們的子孫不再受我們現在所遭受的歧視、迫害、甚至屠殺,唯一
的解決方法是建立一個老猶自治的國家。”
地球的表麵是有限的,世界上的所有土地都已有了主人,到哪裏去建立一個新的老猶
國家呢?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赫茨爾設想:選一塊當地住民較好相處、周邊國家
摩擦較小的地方,不管是亞洲、非洲、南美洲哪裏都行。對於歐洲人來說,不受歡迎的老
猶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離開歐洲到那裏去生活,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歐洲各國對“猶太
建國運動”持讚許態度,特別是英國還表示願意提供她在東非的殖民地烏幹達,作為老猶
建國的基地。
老猶對赫茨爾建立老猶國家的設想都很讚成,但赫茨爾在哪裏建國都行的設想,卻遭
到不少異議。另一位猶太建國運動的領導人威爾茲曼(後來成為以色列國的首任總統)
,建議把猶太建國的地點選定在老猶的故鄉巴勒斯坦,這樣就不是單純的建國,而是具有
曆史意義的、名正言順的 “複國”。在第一屆全世界老猶大會上,到會者經過激烈辯論
,最後決定把建國的地點定為巴勒斯坦,把奮鬥的目標從“建立猶太國”改為“恢複猶太
國”。巴勒斯坦有一座Zion山,是古代猶太國祭神的聖地。老猶看到Zion山時,油然產生
回到自己祖國的溫暖感覺,所以老猶把“猶太複國運動”情感化地稱為 “去看Zion山行
動”,即Zionism,現在我們則把Zionism翻譯為“猶太複國主義”。
雖然第一屆全世界老猶大會上,猶太複國主義者給自己提出了在巴勒斯坦建國的奮
鬥目標,但這個奮鬥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很渺茫。有人向當時統治巴勒斯坦的奧斯曼帝國
蘇丹提出在巴勒斯坦建國的請求,老猶的請求被蘇丹拒絕。老猶內部也出現了爭論,不少
人認為與其在現實性渺茫的巴勒斯坦建國,不如在現實性較大的東非烏幹達建國。假如
當時老猶做出在東非烏幹達建國的決定,就不會有今天的老猶與阿拉伯人的民族衝突。
不過曆史是不能假設的。
正在老猶為在巴勒斯坦複國,還是在烏幹達建國的問題上爭吵不休的時候,好運悄悄
降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奧斯曼帝國加入德奧同盟,與英法開戰。由於米國老猶
在政治經濟方麵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英國為得到米國的更多支持,拉米國參戰,於
1917年發表了支持猶太複國主義的《貝福爾宣言》,聲稱支持老猶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
老猶自治國家。米國有幾百萬老猶,是老猶勢力最大的國家。米國從一開始就強力支持
猶太複國運動。英國發表《貝福爾宣言》後,米國總統威爾遜立即向英國政府表示支持
《貝福爾宣言》,1922年米國國會正式通過一項支持《貝福爾宣言》的決議,支持老猶在
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稱為“歐洲重病人”的奧斯曼帝國日益凋零,終於在1920年
崩潰,在她400多年的榮光曆史上畫下了休止符。根據英國與法國簽訂的戰後處理奧斯曼
帝國領土的協議,奧斯曼帝國的中東領土成為英法兩國的委任統治地區,英國統治了巴勒
斯坦、伊拉克等地;法國統治了敘利亞、黎巴嫩等地。英國統治巴勒斯坦後,向老猶放
開了移民巴勒斯坦的大門,於是大量老猶開始湧入巴勒斯坦。在英國統治巴勒斯坦之初,
當地的老猶隻有5萬人,巴勒斯坦92%的居民都是阿拉伯人。此後老猶移民迅速增加,到
1939年,巴勒斯坦的老猶猛增至近50萬人。
對哪個國家來說,大量外國移民的湧入都會給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重大衝擊,現在世
界各國都有限製外國移民人數的條例,阻止外國移民的大量湧入。可是當時英國對老猶
的移民巴勒斯坦,卻沒有人數限製,加之巴勒斯坦地窮資源少,吸收移民的能力有限,大量
老猶的湧入,對當地阿拉伯人的生活環境造成很大衝擊。特別是1930年代納粹德國開始
排斥老猶後,一些社會地位較高的、具有專業技術的老猶也被迫移民到巴勒斯坦。與教
育和專業技術較高的老猶相比,阿拉伯人在農工商各方麵都競爭不過老猶,加之老猶湧入
造成土地物價的上漲,使阿拉伯人越來越麵向貧困化。
阿拉伯人對老猶的不滿開始爆發,巴勒斯坦各地不時發生抗議和暴亂。在阿拉伯人
的抗議和暴亂麵前,英國統治當局動搖了。為了安撫阿拉伯人,加之1930年後歐洲排猶風
潮的加劇,英國在支持老猶建國的路線上開始後退。英國當局於 1939年宣布限製老猶進
入巴勒斯坦的移民人數,把老猶在巴勒斯坦的人口控製為不超過當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英國當局規定今後每年進入巴勒斯坦的老猶移民人數上限為75000人,超過上限人數的
移民為非法移民,要強製遣送出巴勒斯坦。英國軍艦24小時在巴勒斯坦海岸線巡邏,一旦
發現有偷渡上岸的老猶,立即拘捕。
英國的限製老猶新政策讓阿拉伯人感到滿意,這當然也引起了老猶的不滿和憤怒。
一些激進的老猶組成激進團體,開始對英國人進行“武力反抗”。老猶沒有自己的軍隊,
所謂“武力反抗”,就是搞恐怖主義,這和現在的伊斯蘭激進派沒有什麽兩樣。猶太恐怖
主義分子在巴勒斯坦各處製造針對英國人和英國設施的爆炸和槍擊恐怖事件,米國也在
暗中支持老猶激進派的武力反抗。二次大戰結束後,猶太恐怖主義分子的恐怖活動日益
加劇,進入1946年以後,巴勒斯坦各處每隔幾天就要發生一起恐怖主義爆炸或槍擊事件,
1946年8月,後來成為以色列總理的貝京所領導的恐怖主義團體(其成員還有後來成為以
色列總理的莎米爾),炸毀了耶路撒冷最大的高層建築,設有英軍司令部的達比都國王飯
店大廈,英國軍人平民死者80餘人。如果能把電視攝像機的鏡頭推到50年前,我們就會看
與今天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無出二轍的猶太恐怖主義分子,在巴勒斯坦爆炸大廈的恐怖
場麵。
老猶恐怖主義分子的恐怖活動搞得英國人焦頭爛額,達比都國王飯店爆炸事件後,英
國人喪失了統治巴勒斯坦的信心,英國不想再在巴勒斯坦流血了。1947年2月,英國宣布
放棄對巴勒斯坦的統治,把巴勒斯坦交給聯合國處理。才成立不久的聯合國接手了這個
棘手的難題,1947年4月,聯合國設立了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特委會經過幾個月的討
論,但最終也未能達成統一意見。最後特委會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了兩個方案,請聯合國大
會投票表決。這兩個方案分別是:巴勒斯坦分割案和巴勒斯坦聯邦案。巴勒斯坦分割案
是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各自建立一個老猶國家和阿拉伯人國家;巴勒斯坦聯邦案則是
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老猶與阿拉伯人共治的聯邦國家。
米國態度堅決,支持巴勒斯坦分割案,支持建立一個獨立的老猶國家。蘇聯也支持巴
勒斯坦分割案,這裏蘇聯有她的打算。此時美蘇冷戰剛剛開始,蘇聯希望在老猶建國方麵
支持一下米國,換取米國在處理歐洲問題上對蘇聯的讓步,反正這也是一個順水人情,以
色列建國對蘇聯來說也沒有什麽利益損失。美蘇兩大國一表態,聯合國大會的基調就定
了下來。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投票,以33票讚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
巴勒斯坦分割案,這就是所謂聯大181號決議案。
巴勒斯坦分割案獲聯大通過的消息傳來,世界各地的老猶紛紛上街歡慶,耶路撒冷街
頭也隨處可見閃著幸福淚光的老猶。他們為此奮鬥了50年的理想終於變成了現實,從此
老猶也有自己的祖國了,怎能不讓他們歡天喜地。然而阿拉伯人得知該消息後的反應卻
與老猶截然相反,阿拉伯人激憤了、爆發了,聲明拒不承認聯大181號決議案。當時聯合
國的埃及、伊拉克、敘利亞等六個阿拉伯成員國,想阻止聯大表決通過巴勒斯坦分割案,
但阿拉伯國家的票數一共隻有六票,他們又沒有美英法蘇中五大國那樣的大國否決權,無
力阻止聯大通過決議。在聯大宣布通過巴勒斯坦分割案後,埃及等六個阿拉伯國代表退
出會場,表示抗議。
阿拉伯人為什麽氣憤呢?這裏有幾個原因。首先,聯大181號決議違背了聯合國憲章
的基本宗旨。聯合國憲章規定,一個國家的分裂或統一,應由當地居民投票表決,聯合國
尊重當地居民的意誌和選擇,即所謂“民族自決權”。最近聯合國承認東帝汶從印尼獨
立,就是根據當地居民投票表決結果,作出的“民族自決”判決。
在巴勒斯坦問題,按照聯合國憲章,本也應該采用“民族自決”原則,讓巴勒斯坦的
當地居民投票作出自己的選擇。可是聯合國在處理巴勒斯坦問題時,卻完全無視當地大
多數阿拉伯居民的意誌,奇怪地讓聯合國大會越俎代庖,為巴勒斯坦人做了選擇。巴勒斯
坦的阿拉伯居民被剝奪了“民族自決”的權力,自己無權決定自己的命運。這能讓阿拉
伯人不氣憤嗎?
這次聯合國不給予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民族自決權”,顯然是有意的。因為當
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要進行全民投票公決,老猶建國的計
劃肯定不能實現。聯合國在米國的壓力下,無視巴勒斯坦當地阿拉伯居民自決權,作出了
有利於老猶的裁決,其決議顯然有失其公正性。
更讓阿拉伯人感到氣憤的是聯大181號決議案的內容。在聯大181號決議發布時,巴
勒斯坦境內居住的阿拉伯人占總人口的68%,阿拉伯人擁有的土地占巴勒斯坦總麵積的
94%。可是聯大181號決議卻規定把巴勒斯坦總麵積的57%劃給占三分之一人口的老猶,
占三分之二人口的阿拉伯人隻得到43%的土地。為什麽要把近60%的土地分給隻占三分
之一人口的老猶?聯大的決議案中沒有任何解釋。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聯大181號決
議也缺乏公平性可言,怎能不讓阿拉伯人氣炸了肺?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強烈抗議不公正的聯大181號決議,拒絕按照該決議案在巴勒斯
坦成立政府。聯大181號決議,不僅沒有給巴勒斯坦帶來和平,反而給巴勒斯坦帶來了暴
力和戰爭。聯大181號決議公布後,巴勒斯坦全土沸騰了,到處可見阿拉伯人和老猶之間
展開群毆,殺人放火也成為司空見慣。僅在聯大181號決議案公布後一周內,就有62名老
猶和32名阿拉伯人死亡,傷者更是不計其數。此後,老猶的恐怖主義團體開始了有組織的
報複。當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還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恐怖主義組織,而在抗英運動中形
成老猶的恐怖主義團體,則到耶路撒冷郊外對阿拉伯村民進行無差別屠殺。老猶的恐怖
主義行動一時使阿拉伯人陷於恐慌之中,許多人逃亡國外,這是第一批巴勒斯坦難民。
1948年5月14 日,英國統治當局正式退出巴勒斯坦。與此同時,巴勒斯坦的老猶宣布
成立“以色列國”。米國政府在以色列國成立的當天就宣布承認以色列國。老猶以為建
立以色列國後,他們的苦難就過去了,太平幸福的日子正在等著他們。可是現實卻與老猶
們的夢想背道而馳,就在他們成立以色列國的第二天,阿拉伯聯盟的埃及、約旦、伊拉克
、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一齊向以色列發起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東戰爭是阿拉伯國家首先發起的,所以戰爭的責任主要在阿方。
我們不應該忘記,阿拉伯國家出兵的原因,是聯合國做出了不公正的裁決。聯合國尚不替
他們說話,阿拉伯人還能到哪裏去講理?既然已經無處可以伸冤講理,剩下的隻有兩條路
:一條是屈辱地忍受,另一條是站起來反抗。阿拉伯人選擇了後者,這就是中東戰爭爆發
的原因所在。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聯大181號決議是聯合國大會投票表決的決定,不管怎麽樣,阿拉
伯國家不遵守聯合國的決議,阿拉伯國家也有錯。凡是在中國受教育長大的中國人都一
定會知道“五四運動”。為什麽會發生“五四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
月至6月,英、法、美、日、意等二十七國,在巴黎舉行的處理戰後問題的國際會議,中國
也作為戰勝國參加會議。最後大會經過表決,通過了處理戰後問題的《凡爾賽和約》,該
約的第156、157、158條中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全部權益轉讓日本。這樣不公正的裁決
把中國人激怒了,引發了全國性的抗議運動,可以說“五四運動”是讓洋人給“氣”出來
的。
《凡爾賽和約》是得到英法美日意等大多數國家認可的國際性條約,可是中國代表
卻拒絕在條約上簽字,不承認《凡爾賽和約》的有效性。這並不是中國有意和世界上大
多數國家作對,而是《凡爾賽和約》不能公正地對待中國的利益和尊嚴。
同樣聯大181號決議對於阿拉伯人來說也是不公正的,阿拉伯人拒絕聯大181號決議,
和中國當年拒絕《凡爾賽和約》時的心情並沒有多大區別。不要以為凡是經過投票表決
作出的決議,代表大多數國家的意見,因而就是公平正確的。當年《凡爾賽和約》也是經
過投票表決作出的決議,也代表大多數國家的意見,中國人能夠承認《凡爾賽和約》嗎?
當時也有一些國家同情和理解阿拉伯人的立場態度,他們對決議投了反對票和棄權票,所
以才有33票讚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但那時聯合國基本被美蘇控製,所以一旦
美蘇讚成,反對的意見就很難站上風。
中東問題是現在世界上最棘手的國際糾紛。到底誰是造成中東問題的主要責任者?
到底是誰之過?這些都不是容易解釋清楚的,不同立場觀點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以下
幾點是筆者個人的意見。
中東問題的第一原因:歐洲基督徒對老猶的迫害。歐洲人對老猶的迫害,迫使老猶
痛感需要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這就導致了猶太複國運動。如果歐洲人對老猶再寬容一
些,也就不會有老猶複國,當然也不會有阿以衝突了。
中東問題的第二原因:老猶對在巴勒斯坦複國的執著。老猶應該明白,不管到哪裏
建國,都難免與當地居民發生民族衝突。如果老猶到人煙稀少的非洲或南美去建國,遇到
的民族衝突可能會小得多。可是老猶偏要執著地到人口稠密的巴勒斯坦去“複國”,這
就難免與阿拉伯人發生激烈的民族衝突。
中東問題的第三原因:米國主導的聯大181號決議。米國過分偏袒以色列,米國主導
的聯大181號決議太不公平。如果米國在中東問題上能公正一些,采取按照人口比例劃分
領土等較公平的做法,阿拉伯人也許還能接受。聯大181號決議這樣赤裸裸地不公平條約
,又讓阿拉伯人如何接受?讓他們的自尊心往哪裏放?在聯大181號決議公布以前,阿以
雙方雖然已經激烈對立,但還不至於到相互殘殺的地步。聯大181號決議公布後,阿以雙
方才大開殺戒,兵戎相見。
多年來,巴勒斯坦人一直拒絕承認聯大181號決議。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解放組
織宣布承認聯大181號決議。為什麽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40年後宣布承認聯大181號決議
?在下麵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1945 年2月,米國總統羅斯福在參加完雅爾塔會議的歸途中,經過蘇伊士運河時,會見了
沙特阿拉伯國王伊本·沙特。兩人談到了戰後的中東問題,羅斯福總統提起戰後在巴勒
斯坦建立老猶國家的想法,沙特國王堅決反對,他建議說:“我也很同情老猶的悲慘遭遇
,也讚成老猶建立國家的設想。既然德國殘酷迫害老猶,戰後就應該從德國劃分出一塊領
土,讓老猶在那裏建立自己的國家,這樣也符合‘反坐複仇法’的原則。阿拉伯人並沒有
迫害老猶,為什麽要割讓阿拉伯的領土, 讓阿拉伯人為老猶付出犧牲?”羅斯福並不讚
成沙特國王的建議,不過羅斯福答應在老猶建國問題上,一定要事先和阿拉伯國家商議。
羅斯福死後,米國人對阿拉伯的許諾也付之東流,沒有人再想到在以色列建國問題上
,還需要和阿拉伯人商議。當時亞非拉國家在聯合國中還是少數派,米國尚能控製聯合國
,盡管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諸國等亞非拉國家反對巴勒斯坦分割案,但無法左右聯合
國的局勢。後來亞非拉國家在聯合國中成為多數派時,米國就控製不了聯合國了。1974
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聯大3236號決議時,95票讚成(蘇聯、中國
、亞非拉各國),13票棄權(英國、日本等)、4票反對(米國、以色列等)。如果1947
年亞非拉國家能在聯合國中占據多數,很難想象聯合國大會能夠通過181號這樣不公平的
決議。
1948年5月14日16時,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正式結束前8小時,第一任以色列總
理本格裏昂在國民議會上發表建國宣言:“從今天開始,國名為以色列的老猶國家在巴
勒斯坦成立。全世界的老猶們,聽到我的聲音了嗎?讓我們在以色列的精神下團結起來
!靠著這種精神,我們幾個世紀以來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讓我們為以色列複國這個偉大
的事業而奮鬥吧!”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在場外的老猶們也狂熱地擁抱、流淚,
人們唱起了老猶的《讚歌》:“以色列永恒的山岩,是我們勝利的源泉,我們的避難所。
讓我們在那裏再建神殿,為她的永壽獻上讚歌,,,”。
老猶夢想巴勒斯坦會成為他們的避難所,但等待他們的不是和平的飛鴿,而是憤怒的
子彈。就在以色列成立的第二天,1948年5月16日,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埃及、約旦、敘利
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的軍隊,一齊向剛成立的以色列發起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阿拉伯聯盟成立於1945年,最早有埃及、沙特阿拉伯、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伊
拉克和阿拉伯也門7個成員國(現在已增加到21個成員國)。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宗旨是
:捍衛阿拉伯國家的主權和獨立,促進各成員國之間的合作互助,協調阿拉伯國家反對外
來侵略的一致行動。埃及曾是阿拉伯聯盟的盟主,但1979 年埃及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
後,埃及的成員國資格被阿拉伯聯盟開除,直到1988年埃及的成員國資格才被恢複。
老猶沒有想到戰爭會來得這麽快,他們幾乎沒有什麽準備。麵對阿拉伯五國聯軍的4
萬多人,以色列隻有3萬人的武裝,更糟糕的是,以色列還沒有正規軍隊,當時的以色列軍
近似於沒有統一指揮的遊擊隊。以色列也幾乎沒有大炮、裝甲車等重武器。在阿拉伯聯
軍的攻勢下,以軍節節敗退,新生以色列麵臨崩潰的邊緣。阿拉伯五國有人口3500 萬,而
以色列當時隻有65萬移民,在這樣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阿拉伯聯軍本以為10天之內就能占
領整個以色列,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盡管沒有正規部隊,新生的以色列卻是全民皆兵,對阿拉伯聯軍展開了“人民戰爭”
。沒有統一指揮的以軍在各地展開遊擊戰,每一個猶太居民點都武裝起來,連年輕女子也
拿起槍投入戰鬥。在戰爭開始後的兩周間,以色列戰場沒有統一的軍事行動,到處是混亂
的遊擊戰。但以色列的遊擊戰也破壞了阿拉伯聯軍的統一作戰, 使他們不得不各自疲命
於對付以色列的遊擊隊。另外阿拉伯各國也有自己的私心,想搶占巴勒斯坦的領土,這也
造成阿拉伯聯軍不能協調統一的軍事行動。
開戰後第三天的5月17日,米國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建議安理會命令戰
爭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蘇聯也指責阿拉伯國家發動進攻,要求立即停火。英國撤走了
阿拉伯軍團中的英軍顧問,停止向埃及、伊拉克、約旦提供武器。6月初,阿拉伯聯軍已
經占領了巴勒斯坦的三分之二領土,軍事上處於優勢,以為此時停火談判能夠達成對阿拉
伯國家有利的和平協議。另外阿拉伯聯軍也在以色列的遊擊戰中感到疲憊,希望得到休
整。6月11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給以色列贏得寶貴的喘息之機。全世界各地的老猶,都發起最大的努力支援以
色列。來自世界各地的老猶誌願兵在以色列源源上陸,老猶捐款買的新式武器也源源運
到以色列。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政府利用此機會,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規的以色列國防軍(
IDF),把散布全國各地的私兵遊擊隊改編統一起來,禁止地方擁有私兵。其間有一支乘
船來自歐洲的900名老猶義勇兵,不聽從以色列國防軍的命令準備自行登陸,結果被以色
列國防軍將船擊沉。到6月28日,所有的老猶武裝都向以色列政府宣誓效忠,消除了自行
其是的地方武裝。以色列嚴格禁止私兵的政策,為日後建立一個強有力中央政府奠定了
基礎。
阿拉伯國家本以為以色列在停戰後會向他們談判求和,沒想到以色列卻利用停戰的
機會重整武裝,於是阿拉伯聯軍在7月9日再開攻擊。但此時以色列已建起統一指揮的國
防軍,人數擴充到6萬人以上,而阿拉伯聯軍雖然進行了一些補充,但人數隻有4萬5千人左
右,比起以色列正規軍已處劣勢。另外以色列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老猶捐贈的新型輕重
武器,在武器裝備質量方麵也好於阿拉伯聯軍。此次阿拉伯聯軍的進攻在一開始就陷於
被動。
7月15日,聯合國安理會命令雙方停火,並指名瑞典紅十字會總裁貝爾南多伯爵為調
停者,調解雙方停戰。但軍事上占據優勢的以色列,想收回被阿拉伯聯軍占領的領土,並
不想立即停戰。9月17日,貝爾南多伯爵在耶路撒冷附近倒在猶太恐怖主義分子的槍彈之
下。貝爾南多伯爵死後,阿以雙方戰事重開,但戰事越來越不利於阿方。考古學家出身的
以軍司令,考證出一條已被湮沒的羅馬時代古道,以軍沿這條古道包抄埃及軍的後方。埃
及人萬沒想到以軍會出現在他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全軍開始敗退。打主陣的埃及軍一敗,
其他阿拉伯軍隊亦敗退下來,第一次中東戰爭以以色列的勝利宣告結束。
在聯合國的調停下,1949年開始,以色列同埃及(1949年2月)、黎巴嫩(1949年3月)
、約旦(1949年4月)和敘利亞(1949年7月)分別簽訂停戰協定,劃定臨時停戰線。但
伊拉克拒絕與以色列簽署停戰協定,法律上伊拉克和以色列現在仍處於戰爭狀態。在第
一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不僅奪回了聯合國“分治”決議劃歸它的領土,而且占領了大部
分聯合國劃歸巴勒斯坦人的領土,除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分別由埃及和約旦軍隊占領
外,以色列占領了巴勒斯坦總麵積的80%。
阿以雙方停戰了,但巴勒斯坦難民問題卻遺留下來。戰爭期間,巴勒斯坦人為躲避戰
禍,逃到埃及、約旦、黎巴嫩、敘利亞等國的邊境附近避難。戰爭結束後,這些難民想返
回自己在巴勒斯坦的家園,卻被以色列拒絕。1948年12月,聯合國通過決議,聲明巴勒斯
坦難民戰後有返回自己故鄉的權利,要求以色列政府盡快安排難民回鄉,以色列卻拒不執
行聯合國的決議。
據統計,逃到各國邊境附近避難的巴勒斯坦難民約有90餘萬。這些人由於無法返回
故鄉,不得不長期住在難民營中,靠國際社會的救濟為生。長期住在難民營中的難民,勢
必結婚生子,所以難民的人數逐年增加,現在巴勒斯坦難民已增加到370萬左右。把幾百
萬巴勒斯坦難民安置到哪裏,成為現在中東問題中最難解決的問題。
停戰後,阿拉伯國家內出現了分裂局麵。1950年4月,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宣布把在第
一次中東戰爭中占領的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領土(聯合國劃歸巴勒斯坦人的領土),並
入本國版圖,並把國名改稱約旦哈希姆王國。阿卜杜拉國王的行為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
憤怒:原來約旦出兵的真正理由是吞占巴勒斯坦領土。不久,對阿卜杜拉國王的憤怒變
成了行動,1951年7月,阿卜杜拉國王在耶路撒冷被巴勒斯坦激進分子暗殺。
此外阿拉伯國家同意與以色列停戰,還有深刻的國內原因,特別是阿拉伯聯盟的盟主
埃及,正孕育著革命的風暴。 1882年,英軍占領埃及,此後埃及在名義上從屬奧斯曼帝國
,實際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於1914年12月單方麵宣布埃及為
其保護國,取消奧斯曼帝國對埃及的宗主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埃及發起了反英、反封
建王朝的鬥爭,要求英軍撤出埃及,實現埃及的真正獨立。
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後第二天,埃及的諾庫拉西首相被暗殺,反殖民主義、反法魯克
王朝的力量在埃及各地不斷壯大,埃及進入革命前夜。為了安定國內政局,埃及政府匆匆
與以色列簽署了停戰條約,但這更激起了民族主義分子對法魯克王朝的反感。在日益壯
大的全國性反政府運動巨浪中,法魯克王朝就像一隻即將傾覆的小舟。1951年10月,法魯
克政府為了安撫國內的反殖民主義運動,單方麵宣布廢除《英埃同盟條約》,要求英軍從
蘇伊士運河地區撤軍,但英國拒絕了埃及政府的要求。
提到《英埃同盟條約》,不能不提及蘇伊士運河的曆史。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東北
部,始建於1859年,1869年竣工通航。最初英國反對修建運河,法國為了打破英國對好望
角航道的控製,1857年成立了“萬國蘇伊士海運運河公司”,法國占52%的股份,埃及占
44%的股份,法國對運河公司掌握控製權。但英國也很快把手伸向蘇伊士運河,1875年,
英國趁埃及財政拮據,買進埃及持有的全部運河公司股票,1882年英國占領埃及後, 直接
控製了運河。1922年,英國承認埃及獨立,但仍保留在運河區的駐兵權。1936年,英國和
埃及簽訂《英埃同盟條約》,規定英軍繼續駐紮運河區。
英國拒絕撤軍,埃及人的憤怒開始爆發,各激進團體組織招募義勇隊,向駐運河地區
英軍發起恐怖主義襲擊。他們破壞道路,炸毀橋梁,火燒英軍倉庫,暗殺英軍士兵。英軍
為了對付埃及恐怖主義分子,在蘇伊士運河地區增兵8萬。然而英國的增兵,不但沒有製
止恐怖主義破壞活動,反而促使恐怖主義活動進一步升級,埃及的警察也暗中協助恐怖主
義活動。1952年1月23日,英國在中東最重要的軍需倉庫被炸毀,英國宣布要進行報複。1
月25日,英軍司令下令解除運河地區的所有埃及警察的武裝,被埃及警察拒絕。英軍包圍
了警察大隊的營地,要求埃及警察繳槍投降。當埃及警察回答“不”時,戰鬥開始了。英
軍的炮彈雨點般落向埃及警察營地,200名埃及警察中46人死亡,72人負傷,但警察們始終
沒有向英軍打出白旗。
消息傳到開羅,人們沸騰了。1月26日,上百萬人走上街頭抗議英軍的暴行,不久抗議
遊行變成了暴力破壞,憤怒的人們放火焚燒英國銀行、商店、電影院、俱樂部。英國銀
行的職員多數在地下室中窒息而死,十幾個英國職員試圖跑出銀行大樓,但又被憤怒的人
群推回到大火中,直到看著他們燒成黑炭。開羅市中心一片火海,幾百棟房屋焚毀,有多
少人死亡已無法統計。後人把1952年1月26日,稱為“黑色的星期六”。
開羅暴動,也為埃及革命創造了時機。由納賽爾等青年軍官建立的“自由軍官組織
”,在反政府運動中逐漸成為主力。1952年7月22日夜,自由軍官組織執行委員會宣布發
動革命,7月23日清晨,起義部隊控製了局勢,7月26日,革命軍宣布廢黜國王法魯克,成立
納吉布任主席、納賽爾任副主席的革命指導委員會。新政權宣布沒收封建王室土地,取
消社會等級和貴族稱號,進行土地改革。次年宣布永遠廢除君主政體,成立埃及共和國,
納吉布為總統,納賽爾任副總統兼內政部長。後來納吉布被罷免,納賽爾任代總統。1956
年6月,納賽爾當選為埃及總統。
埃及革命成功了,可是英軍仍駐留在蘇伊士運河。1954年4月,新成立的革命政府與
英國交涉撤軍,但不久雙方談判破裂。此後向運河地區英軍的恐怖襲擊已經頻繁到每天
都發生的地步,讓英國人措手無策。更讓英國人難過的是米國的態度。1954年以來,米國
多次公開表示支持埃及。5月 10日,米國國務卿發言說:“眾所周知,米國與英國和法國
的關係,是基於北大西洋公約的同盟國關係,但這也並不意味著米國在任何情況下都支持
這兩國的帝國主義企圖。而且米國也反對加深中東地區的殖民地化。”
英國戰後要依靠米國的經濟援助,在米國施壓後,英國不得不在埃及撤軍的問題上後
退。1954年7月10日,英國和埃及的談判再開,此次米國代表也列席了會議。7月27日,英
埃達成協議,英軍於1956年6月25日以前全部撤出埃及。埃及第一次在對列強的談判中取
得了勝利。
雖然英軍撤出了埃及,但蘇伊士運河仍屬於“萬國蘇伊士運河公司”的財產,而“萬
國蘇伊士運河公司”的兩大股東是英國和法國。1956年7月26日,埃及革命勝利4周年的
日子,開羅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納賽爾總統發表講話,納賽爾最後說: “1955年,蘇
伊士運河的收入達1億美元,可是運河公司隻給了我們3百萬美元。現在埃及的一些人正
在挨餓,而那條財源滾滾的寶河卻在我們的身旁悄悄流過。帝國主義的跨國公司,正在榨
取著我們。”麵對情緒激動的人群,納賽爾接著說:“我要告訴諸位一個消息,就在我和
諸位講話的時候,那個萬國蘇伊士運河公司已經不存在了,運河公司已經國有化了,運河
已經是屬於我們的了。”
納賽爾總統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的措施,震驚了世界。英法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
聯合國,但未達成什麽結果,英法開始秘密策劃用武力奪還蘇伊士運河。為了解決兵力不
足的問題,兩國邀請以色列參加作戰。而以色列也早已對埃及的納賽爾政權不滿,三國利
益一致,一拍即合。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首先向埃及發起進攻;英法空軍則於10月31日對埃及
發起空襲,然後空投傘兵,發起地麵進攻。英法選擇此時出兵埃及,也是有其打算。當時
歐洲正好發生了匈牙利事件,蘇軍出兵匈牙利,美蘇的冷戰又達到一個高潮。英法估計美
蘇忙於冷戰,無暇顧及埃及的事,所以事先沒有征求米國的意見就發起了軍事行動。
但英法兩國失算了,不但蘇聯反對英法兩國出兵,米國也強烈要求英法兩國立即撤軍
。米國還施加壓力:如果英法不撤軍的話,米國就要停止經濟援助,甚至通過聯合國進行
經濟製裁。在美蘇兩大國的壓力下,英法已無別的選擇,隻好接受聯合國的停火決議,於
11月6 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軍隊全部撤出埃及。英法軍隊撤退後,以軍也不得不撤回
到1948年停火線以前的位置。第二次中東戰爭以埃及的勝利宣告結束。
第二次中東戰爭後,英法的殖民主義勢力在中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美蘇兩國的勢力
,在中東展開新的角逐。
二次中東戰爭的最大後遺症是巴勒斯坦難民問題。戰爭後,以色列為了排除阿拉伯
人,把巴勒斯坦變為純老猶的土地,拒絕在戰亂中逃到國外避難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園。
老猶在二戰前受盡沒有祖國被人欺淩的痛苦,可是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又人為地製造了
另一群沒有祖國、無家可歸的難民,製造了另一個民族迫害。這也是以色列被世界輿論
批評的焦點。
米國在支持埃及獨立,支持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反對英法出兵埃及方麵,受到普遍
讚揚。但在巴勒斯坦難民問題上,卻過分偏袒以色列,幾乎沒有過問以色列的難民政策。
如果米國在巴勒斯坦難民問題上,向以色列施加停止經濟援助等足夠壓力的話,以色列顯
然不得不認真考慮巴勒斯坦難民問題。因此人們對米國的看法是:米國在巴勒斯坦難民
問題上,不是不能有所作為,而是不願有所作為。
由於無法返回巴勒斯坦的家園,這些巴勒斯坦難民不得不長年生活在巴勒斯坦邊境
附近的難民營裏。他們沒有祖國,沒有土地,沒有財產,更談不上民主和自由的奢侈,他們
有的隻是仇恨和怒火,巴勒斯坦成為憤怒的大地。1960年代以後,巴勒斯坦難民組成巴勒
斯坦解放組織,開始用恐怖主義的手段,向以色列和支持以色列的歐美各國複仇,巴勒斯
坦人從此成為世界新聞媒體的主角。
一戰爆發後,統治阿拉伯半島的奧斯曼帝國對英法宣戰,被奧斯曼統治的阿拉伯人,
於 1916年乘機發動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起義。阿拉伯起義軍配合英法對奧斯曼政府
軍作戰,1918年10月,起義軍攻占敘利亞的大馬士革,敘利亞人宣布成立自己的獨立國家
。可是英法兩國早有密約,戰後把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阿拉伯領土劃歸英法兩國委任統
治,敘利亞被劃歸法國委任統治。
1919年7月,敘利亞國民大會在大馬士革召開,大會要求西方列強承認敘利亞為獨立
的主權國家,拒絕巴黎和會擬議中的委任統治,但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列強對敘利亞人的要
求置若罔聞。1920年3月,敘利亞國民大會自行宣布敘利亞獨立,但英、法兩國拒絕承認
。1920年7月,法國向自行成立的敘利亞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敘利亞無條件接受法國
的委任統治,被敘利亞拒絕,於是法軍發起武裝攻擊,敘利亞軍戰敗。在法國的軍刀麵前,
敘利亞被迫接受法國的委任統治。
敘利亞人起義,配合英法對德奧作戰,按理本應是戰勝國。但在巴黎和會上,列強卻
把其領土分給法國委任統治。中國人也會記得巴黎和會上把中國領土分給日本的恥辱經
曆。在那個年代,強權就是真理。英法等西歐國都是民主主義國家,但這些民主主義國家
隻是對自己的人民講民主,對外國的人民講的卻是強權和利益。
西方世界大恐慌的1929年,兩位敘利亞留學生阿弗拉克和比特魯在巴黎偶然相遇。
阿弗拉克是東正教徒,比特魯是伊斯蘭教徒,雖然信仰不同,並未影響兩人的友誼,因為他
們有一個共同的理想。近代以來阿拉伯人一直受壓迫,淪為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
們在思考:阿拉伯人怎樣才能改變任人宰割的處境?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一個超越國家
和民族的大阿拉伯聯盟,這樣就有力量抵禦西方列強的侵略宰割。
阿弗拉克和比特魯在阿拉伯留學生中創建了“阿拉伯學生會”,傳播他們的“泛阿
拉伯主義”思想。回國後,兩人潛心著書立說,10年以後,兩人在阿拉伯的青年學生中,已
成為負有盛名的理論家和宣傳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又給敘利亞人的獨立帶來好
機會。1940年法國維希政府投降,敘利亞成為德國的勢力範圍。為了與德國對抗,1941年
英軍和自由法國聯軍進入敘利亞,宣布讓敘利亞獨立。1943年7月,在敘利亞舉行自由選
舉,成立自己的政府。
為了參加1943年的議會選舉,阿弗拉克和比特魯等人組建了阿拉伯複興黨,但阿拉伯
複興黨在大選中一個席位也未獲得。原來當時敘利亞的社會形態是部族製度,一般百姓
名義上有自由投票的選舉權,但實際上他們投票時不得不遵從家長和族長的意誌,所以投
票隻是反映了少數大部族首領的選擇,所謂的自由選舉不過僅僅是一個名稱而已。後來
阿弗拉克說:“他們(西歐)讓我們搞自由選舉,我們搞了,結果怎麽樣?我們一票也沒
有得到,盡管人民是支持我們的。”
阿弗拉克是阿拉伯現代史中極其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創辦的阿拉伯複興黨(後改稱
阿拉伯複興社會黨),成為阿拉伯世界跨國家的政黨。後來阿拉伯複興黨通過革命和政
變的手段,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取得了政權,現在阿拉伯複興社會黨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都是
執政黨,前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也是阿拉伯複興社會黨員。侯賽因總統發起入
侵伊朗和科威特的行動,意在用武力統一阿拉伯世界,也是阿拉伯複興社會黨人的泛阿拉
伯主義的另一種表現。
在二次大戰前,阿拉伯知識分子對西歐的民主體製多持讚賞態度,也希望在阿拉伯引
進西歐式民主。可是1943年敘利亞舉行的有名無實的自由選舉,使阿拉伯的知識分子對
西歐式民主體製是否適合於阿拉伯社會開始表示懷疑。之後阿拉伯思想界出現兩條道路
或兩種傾向:正確獨裁主義(即所謂“開明專製”)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在正確獨裁主義道路上,埃及總統納賽爾成為第一位阿拉伯人盼望的“正確獨裁者
”。1945年,納賽爾等人組成了秘密的反政府“自由軍官團”,1952年發動政變,推翻了
法魯克王朝,廢除了君主政體,成立了埃及共和國。但埃及共和國並沒有成為西方概念中
的民主國家,而是開明專製的獨裁體製。納賽爾任總統後,在埃及實行“阿拉伯社會主義
”。納賽爾在政治上實行一黨獨裁,取締一切反對黨派,阿拉伯社會主義聯盟成為唯一合
法的政黨;在經濟上實行工業國有化政策,征收了英法等外國資本在埃及的企業,較大的
民族私人工商業也國營化;在土地政策上,將大地主的部分土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
;在婦女解放方麵也有了很大進展。
納賽爾是“泛阿拉伯主義”的信奉者,他認為阿拉伯世界最終應該走向統一的大阿
拉伯聯邦。納賽爾設想的大阿拉伯聯邦是超越宗教的政教分離國體,隻要是講阿拉伯語
的,不管什麽民族,什麽宗教信仰,都是大阿拉伯聯邦的成員。要達到這個最終目標,納賽
爾計劃分三步走:第一步,把埃及建成一個富強的國家,成為阿拉伯聯邦的基石;第二步
,收回被占領的阿拉伯領土(主要是指巴勒斯坦);第三步,建成統一的大阿拉伯聯邦。
為了盡快使埃及富強起來,納賽爾采納了蘇聯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方式,重工業、國
防工業優先的建國思想。當然納賽爾的社會主義和蘇聯的共產主義並不是一回事。納賽
爾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奉行中立和不結盟政策,既不一邊倒向米國陣營,也不一
邊倒向蘇聯陣營,為阿拉伯世界開創了一條新的外交道路。
納賽爾的另一個宏大計劃就是殲滅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要達成這個目的,離開大
國的支持是不行的。米國支持以色列,納賽爾就向蘇聯尋求軍事上的支持。蘇聯出於冷
戰的需要,也需要在中東尋找一個戰略夥伴,雙方有共同的戰略目的,於是蘇聯逐步成為
埃及的主要軍火供應國。在蘇聯的援助下,埃及的軍事力量穩步增加,特別是空軍和裝甲
部隊有明顯增強,近代戰爭的作戰能力有很大增長。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阿拉伯國家領袖,能像納賽爾這樣得到阿拉伯民眾的衷心愛
戴。納賽爾推翻了腐敗的封建王朝,建立了進步的共和國,奉行不結盟的獨立外交,這些
都得到阿拉伯人的讚賞。特別是納賽爾敢於向西歐列強挑戰,收回了蘇伊士運河,又使納
賽爾名聲大震。納賽爾口才很好,他富於情感的政治演講,感染了無數阿拉伯人民。下麵
摘錄一段納賽爾的有名演講。
“我們在與西歐列強和以色列雙方作戰。西歐列強製造了以色列,侮辱了我們阿拉
伯民族,而且更有甚者,不管在1948年以前還是以後,西歐列強對我們阿拉伯人一直視而
不見,對我們的感情、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權利,從未給過一顧。我們要教會西歐人,那
些愚弄我們、侮辱我們、踐踏我們權利的西歐人,懂得尊重我們阿拉伯民族,認認真真地
把我們當作他們的對手。”
當時沙特阿拉伯等親米國家禁止出售納賽爾的畫像,人們就從黑市買來納賽爾的畫
像掛在家中, 向神一樣地對納賽爾祈禱,把阿拉伯複興的希望寄托在納賽爾身上。每當
埃及的“阿拉伯之聲”電台播放納賽爾的講話時,收音機旁總是擠滿熱情的聽眾。人們
傳誦著納賽爾的故事:納賽爾貴為總統,但仍然住在普通的平房裏,他沒有豔聞,沒有存
款,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埃及,為了阿拉伯,,,。很多阿拉伯國家的人民都盼望自己的
國家與埃及合並,接受偉大領袖納賽爾的領導。1958年2月,敘利亞與埃及合並為阿拉伯
聯合共和國,納賽爾的大阿拉伯聯邦的夢想,好像已經看到了曙光。
然而一個統一強大的阿拉伯聯邦,必然威脅到以色列的生存,以色列不允許阿拉伯聯
邦的誕生,要把她扼殺在搖籃中。1967年6 月5日,以色列對埃及發起突然襲擊,拉開“第
三次中東戰爭”的序幕。以色列在幾天之內摧毀了埃及十幾年裝備起來的空軍,占領了
埃及的整個西奈半島。埃及軍事上的慘敗,大大打擊了納賽爾的威信,破碎了納賽爾的夢
,也破碎了阿拉伯人的夢。
1970年9月28日,納賽爾因心髒病突發去逝,幾十萬人為他送葬,人們唱著:“世間唯
一的神安拉,納賽爾是他的愛兒”。那時全世界的阿拉伯人把阿拉伯統一、阿拉伯複興
的期望寄托在納賽爾身上。納賽爾死了,埃及敗了,阿拉伯的統一和複興,轉眼變成看不
到期待的渺茫。
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也就是納賽爾的時代,泛阿拉伯主義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
。納賽爾死後,利比亞的卡紮菲、伊拉克的侯賽因都試圖繼承納賽爾的衣缽,重新打起“
泛阿拉伯主義”的大旗,統一阿拉伯世界。但他們的資曆、人品和威望,都無法與納賽爾
相比,納賽爾沒有接班人。此後,泛阿拉伯主義雖然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之一,但
其主導地位已逐漸被“泛伊斯蘭主義”,即我們所說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所代替。
泛阿拉伯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非常不同。泛阿拉伯主義是非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
個政教分離的國家聯邦,強調不論宗教信仰,不論民族,凡是講阿拉伯語的都是一家人;
泛伊斯蘭主義則是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體係,強調不論國家,不論種
族,不論講什麽語言,凡是信伊斯蘭教的都是一家人。泛阿拉伯主義的基石是阿拉伯語言
、阿拉伯文化,而泛伊斯蘭主義的基石則是伊斯蘭宗教信仰。伊拉克的薩達姆侯賽因是
泛阿拉伯主義者,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則是泛伊斯蘭主義者。
“泛伊斯蘭主義”或“原教旨主義”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的伊斯蘭政治家和宣傳家
哲馬魯丁·阿富汗尼。1920年代創建的“穆斯林同胞團”,是現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者”的先驅。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基本思想是:“為什麽近代伊斯蘭國家落後了?為什
麽伊斯蘭教徒不斷被異教徒欺壓?那是因為我們偏離了伊斯蘭的真正精神和基本原則。
我們必須返回到伊斯蘭精神的原點,才能改變伊斯蘭世界的現狀。”
人們為什麽會信奉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其實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也有自己的理論:“
現在人類社會的戰爭、暴行、屠殺、迫害,都是來自所謂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民主主
義、法西斯主義等人類頭腦中的不潔思想。要消滅戰爭、消滅迫害、消滅犯罪,達成一
個平等幸福的人類社會,就要清除人類頭腦中不幹淨、不純潔的思想。而達到這個目的
的唯一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伊斯蘭精神。”
在1960年代以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是少數派,並沒有很多的支持者。但進入1980年
代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迅速抬頭,出現了伊朗,阿富汗塔利班這樣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國家。被視為恐怖主義分子的本拉登,更是推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埃及等比較西方化
的阿拉伯國家,也受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很大影響。比如埃及最高法院放棄了1979年
製定的男女平等同權的法律,就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回歸的一個示例。
從另一方麵來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抬頭,也與阿拉伯國家的近代化發展,經濟開
發失敗有密切關係。阿拉伯國家的普通人民看到的是什麽?是上漲的物價,擴大的貧富
差距,無德的商人,陰謀的政治家,敗壞的社會風氣,掠奪阿拉伯財富的異教徒,,,。在這
樣烏煙瘴氣的社會中,一般大眾難免產生對社會的怨憤心理,需要尋求一種精神寄托,而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正給了他們精神的解脫。
在1970年代前,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民族解放戰爭,是為民族而戰;而現
在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聖戰”,是為神而戰。成立於1960年代的巴勒斯坦
抵抗組織叫做“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不叫“巴勒斯坦聖戰組織”,而成立於1980年代的
阿富汗抵抗組織叫做“阿富汗聖戰者伊斯蘭聯盟”,不叫“阿富汗解放聯盟”,也反映了
阿拉伯世界思想思潮的變遷。
泛阿拉伯主義的釀成和泛伊斯蘭主義的釀成,既有阿拉伯人的內部原因,也有國際社
會的外部原因。從泛阿拉伯主義到泛伊斯蘭主義,表現出當代阿拉伯人對國家和政府的
失望,不得不到神的旗幟下尋求解脫的歸屬意識。
1950年代到1960年代,是革命的年代,不僅中國在進行翻天覆地的社會主義革命、文
化大革命,世界各地也到處是革命的暴風驟雨。1956年的第二次中東戰爭後,革命的風潮
也吹遍阿拉伯世界,封建王製體係的阿拉伯國家政府紛紛垮台,激進的革命黨人政府成立
。1957年,約旦政府廢除《英約同盟條約》, 英軍全部撤出約旦。1958年,伊拉克的自由
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費薩爾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國。1961年英國保護國科威特獨立
。1962年,也門自由軍官集團發動革命,推翻王製政府,建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同時在
1962年,阿爾及利亞擺脫法國殖民統治正式獨立。
新誕生的阿拉伯革命黨政權,多半持激進的民族主義態度,支持埃及總統納賽爾提倡
的“阿拉伯大義”,即驅逐以色列、恢複巴勒斯坦是阿拉伯國家共同的義務。納賽爾本
人也曾多次宣言:“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與以色列相比,阿拉伯在人力物力方
麵都占據絕對優勢,隻要阿拉伯世界團結一致,消滅以色列並不是不可能的夢想。那時阿
拉伯人在盟主埃及的倡導下,立下消滅以色列的雄心壯誌。
1958年埃及和敘利亞合並,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由於埃及總統納賽爾的家
長製作風,敘利亞方麵感到不快,敘利亞於1961年脫離“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立阿拉
伯敘利亞共和國。1963年,阿拉伯複興社會黨在敘利亞發動政變,掌握政權。阿拉伯複興
社會黨在敘利亞掌權後,采取了比埃及更為激進的反以色列政策,特別是在對巴勒斯坦解
放組織的扶持方麵,幾乎是盡全力而為。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有近百萬巴勒斯坦難民為了躲避戰火,暫時逃出巴勒斯坦。因
為以色列拒絕他們返回家園,這些巴勒斯坦難民不得不長期住在巴勒斯坦周邊的埃及、
敘利亞、約旦、黎巴嫩等國邊境附近的難民營中。1950年代,革命的風潮也吹到巴勒斯
坦,巴勒斯坦難民中開始自發成立各種各樣的武裝組織。但當時阿拉伯諸國對巴勒斯坦
難民的武裝組織並不很重視,沒有給予有力的支持,所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也沒有什麽令
人矚目的作為。
1963年以後敘利亞開始全力扶持巴勒斯坦武裝組織,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64
年1月召開的第一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與會各國通過了支持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的決議。1964年6月,以巴勒斯坦難民武裝組織中力量最大的“法塔赫”為主,正式成立
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1964年9月第二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為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式代表。消滅以色列、武力奪還巴勒斯坦,成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的奮鬥目標。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章程中明文規定:“武裝鬥爭是巴勒斯坦解放的唯一
手段。”
巴解組織沒有力量正麵和以色列決戰,就采用遊擊戰、恐怖主義活動等手法對以色
列進行破壞和騷擾。1965年,敘利亞幫助巴解組織建立以敘利亞為據點的巴勒斯坦解放
軍,巴勒斯坦解放軍在阿以停戰線附近向以色列不斷發起小規模遊擊戰,並在以色列境內
製造恐怖主義活動,阿以之間的緊張關係進一步加深。1964年9月在埃及舉行第二屆阿拉
伯國家首腦會議,會上決定各國共同出資在約旦河上遊建立大壩, 控製以色列的水源。
大壩工程開工後,以色列出動空軍對大壩工地進行轟炸,使大壩工程無法進行,最後阿方
不得不取消此次計劃。
1967 年5月,納賽爾總統向聯合國提出:撤走聯合國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後留駐埃及
西奈半島的維持和平部隊。當時聯合國秘書長請納賽爾再次慎重考慮,當納賽爾做出肯
定的答複後,5月19日聯合國撤走了西奈半島的維持和平部隊。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撤退,
使埃及失去了保護自己的緩衝力量,埃及和以色列形成直接對峙局麵。在革命熱情的衝
擊下,納賽爾總統發起了更為激烈的反以色列政策。1967年5月22日,納賽爾宣布禁止以
色列船隻和向以色列運送軍火的船隻通過蒂朗海峽,試圖控製以色列的海上交通。
盡管阿拉伯方麵表現出十分強硬的姿態,但其主要目的是鼓舞阿拉伯世界的反以色
列鬥爭熱情,在外交上壓以色列讓步妥協,尚未認真製定進攻以色列的計劃。當時阿方也
明白自己在軍事方麵尚沒有打敗以色列的充足力量,盡管引進了不少蘇聯武器,但飛機主
要是米格17,米格19等相對舊式的戰機,坦克主要是T34等蘇聯淘汰下來的舊貨,在裝備質
量方麵與以色列有較大差距。在訓練方麵與以色列的差距就更大了。1966年11 月埃及
與敘利亞結成軍事同盟,後來約旦也加入了軍事同盟。但埃及、敘利亞、約旦三國在統
一軍事領導方麵,存在不少爭執,無法達成統一對以色列作戰的計劃。
與阿方相比,以色列的備軍作戰準備要周到得多。以色列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後,就製
定了對阿拉伯國家定期進行軍事打擊,防止阿拉伯國家軍事力量強大的戰略計劃。以色
列一方麵從米國購買最先進的武器,對軍隊進行嚴格訓練,另一方麵製定周密的作戰計劃
,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贏得戰爭的勝利,避免陷入持久戰的泥潭。以色列吸取了第二次中
東戰爭中,不經過米國同意就擅自與英法共同作戰,最後在米國的壓力下不得不自行撤軍
的教訓,事先向米國提出以色列準備發起先發製人進攻的作戰計劃。當時米國正忙於越
南戰爭,與蘇聯的對抗也處於高潮,以色列打擊埃及等越來越接近蘇聯的國家,也符合米
國的世界戰略,所以米國最終沒有反對以色列的先發製人進攻計劃。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發起突然襲擊,首先出動飛機轟炸阿拉
伯國家的機場和雷達站,使阿拉伯國家的大部分飛機在機場被炸毀,防空能力遭嚴重破壞
。然後以色列出動地麵部隊,在短短六天中占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的約旦河西岸
、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阿拉伯三國由於沒有戰爭準備,在以色列的突然襲擊下潰不成軍,
無力進行有效反擊,不得不接受聯合國的停火倡議。1967年6月11日,阿拉伯國家和以色
列在聯合國的安排下停火,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
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不僅摧毀了周邊阿拉伯國家的軍
事力量,還把占領土地擴大了三倍。但以色列的這些新占領領土,也使以色列與巴勒斯坦
的領土衝突,發展成為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的領土衝突,阿以關係進一步惡化。以色
列雖然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從整個大戰略來看,以色列的勝利加深了阿拉伯國家對以
色列的仇恨,使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和平共處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1967年9月舉行的阿
拉伯首腦會議上,阿拉伯各國一致通過了對以色列的“三不決議”,即“不承認以色列、
不與以色列交涉、不與以色列簽署和平協議”。
為了解決阿以衝突,聯合國於1967年11月通過242號決議。242號決議主要有兩點:
一、以色列從占領地區撤軍;二、結束一切交戰狀態,尊重該地區所有國家的政治獨立
和領土完整。阿以雙方都接受了242號決議,但卻對決議有不同的解釋。主要問題在於對
“占領地區”的定義, 242號決議中把“占領地區”寫為“OccupiedTerritories”,沒
有定冠詞“The”,所以以色列解釋為從一部分占領地區撤軍,而阿拉伯方麵則解釋為從
所有占領地區撤軍,在後來的阿以和平會談中,雙方也一直為“OccupiedTerritories”
的定義爭執不休。
阿拉伯國家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的損失是巨大的,軍隊的傷亡和被俘達6萬餘人,還
有40多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成為新難民。不僅如此,第三次中東戰爭的慘敗還大大影
響了阿拉伯國家政府的威信,以及阿拉伯人的民族自尊心,泛阿拉伯主義思潮急速後退。
第三次中東戰爭停戰後,納賽爾總統宣布他對戰敗負有責任, 提出辭職,但在埃及國民的
強烈要求下留任。1970年9月28日,納賽爾因心髒病突發逝世,阿拉伯世界的盟主殞落。
此後阿拉伯國家之間再也沒有出現過納賽爾時代團結一致的局麵。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各阿拉伯國家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援助也明顯減弱。
1969年,阿拉法特出任巴解主席,此後巴解組織開始進行自己的獨立活動。阿拉法特任主
席後,為了引起世人對巴勒斯坦問題的關注,把巴解的作戰目標從單純對以色列作戰,轉
向在國際社會製造恐怖主義活動。此後巴解組織製造的劫機、爆炸、無差別殺人等事件
頻頻發生,巴解組織開始成為國際上引人注目的焦點話題。
納賽爾死後,副總統薩達特當選總統。與理想主義的納賽爾相比,薩達特則是務實的
現實主義者。在納賽爾時期,因偏重發展重工業,忽視農業,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加
之國有製企業中官僚主義作風嚴重,打擊了人們的勞動積極性。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埃及
經濟日益困難。薩達特上台後,對納賽爾的政策作了重大調整:政治上放開一黨獨裁,由
一黨製改為多黨製;經濟上由國有化轉向鼓勵發展私人企業,對西方國家實行經濟開放
政策。理想主義的英雄過後,總要有務實的人為他收拾攤子, 薩達特收拾納賽爾的攤子,
類似於鄧小平收拾毛澤東的攤子。
薩達特的最大任務還是打敗以色列,恢複阿拉伯國家的自信。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後,
納賽爾深感不結盟政策的缺陷,開始傾向蘇聯,接受蘇聯的援助,大量引進蘇聯的米格21
戰鬥機,T55坦克,薩姆防空導彈等先進武器,還在軍隊中大量招請蘇聯顧問,蘇聯對埃及
的影響力大大加強。納賽爾死後,薩達特對蘇聯顧問的傲慢態度有所不滿,一度於1972年
7月把在埃及的15000名蘇聯顧問驅逐回國。
但薩達特的驅逐蘇聯顧問,也起到了迷惑以色列的效果。以色列看來,沒有蘇聯的幫
助,埃及無法對以色列進行軍事攻擊,而薩達特驅逐蘇聯顧問,意味著埃及放棄了對以色
列的戰爭意圖,所以此後以色列有了安心感,放鬆了對埃及的警惕。雖然薩達特表麵上驅
逐了蘇聯顧問,但暗地裏卻仍然接近蘇聯,接受更多的軍事援助,準備發起一場對以色列
的軍事襲擊,奪回被占領的領土。
薩達特深感上次以色列突然襲擊的威力,也決定用突然襲擊的方式對付以色列。為
了迷惑以色列,阿拉伯方麵進行了成功的欺騙戰術。1973年9月,敘利亞戰鬥機與以色列
戰鬥機在公海相遇,敘利亞戰機向以色列開火,結果敘利亞戰機被擊落13架。以此為契機
,敘利亞和埃及在停戰線附近結集部隊,以色列以為阿方結集部隊隻是對擊落戰機的反應
,沒有想到阿方會乘機發起突然襲擊。另外針對以色列情報機關喜歡分析阿拉伯報紙小
字新聞的特點,埃及在開戰前幾天,專門在報紙不起眼的地方用小字登出“軍官放假”的
小新聞,迷惑以色列。為了保密,埃及和敘利亞部隊在開戰前幾個小時,才接到戰鬥的命
令。
1973年10月6日,正值老猶進行贖罪懺悔的“贖罪日”,埃及和敘利亞同時向以色列
發起突然襲擊,以色列一時曾被打得措手不及,阿方攻破了以色列的防線,奪回了一部分
被占領土。但以色列軍隊畢竟訓練有素, 以色列國民的國防意識相當高,雖然一時陷於
被動,但以方逐步挽回了劣勢,重新取得了戰爭主動權。1973年10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
通過決議,要求戰爭雙方停火,1974年1月8日,埃及和以色列簽訂脫離軍事接觸協議。以
色列撤出蘇伊士運河以西,埃及控製了運河以東的地帶,聯合國派維持和平部隊駐紮在埃
、以控製線之間的緩衝地帶。1974年5月29日,以色列和敘利亞簽訂脫離軍事接觸協議,
以色列撤出戈蘭高地部分地區,在戈蘭高地敘、以雙方的軍事控製線之間設置聯合國維
持和平部隊駐紮的緩衝區。第四次中東戰爭到此結束。
第四次中東戰爭是阿以雙方的一個轉折點。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方麵雖然取
得了相當的戰果,但仍未能取得戰爭的主動權。此後阿拉伯人感到用武力抹煞以色列已
幾乎不太可能,阿方領導人轉向現實主義的想法,開始謀求與以色列和平共存的道路。以
色列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也受到相當的損失,感到以往單純用軍事手段消除阿拉伯威脅
的做法,不會給以色列帶來持久的和平。以方領導人也產生了用放棄一部分占領土地的
妥協,來換取與阿拉伯和平的想法。
此後阿以之間開始走向和平談判解決爭端的道路,再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但是由
於雙方的立場懸殊太大,和平談判的道路仍是困難重重。
1973 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阿拉伯國家除了在軍事上進攻以色列外,又試圖用石油
作武器,發起了石油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兩周,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 10國召
開會議,決定對軍事經濟援助以色列的國家以及同情以色列的國家,進行石油禁運。在這
種情況下,歐洲和日本等依賴中東石油的國家,不得不重新檢討自己的中東政策。特別是
日本,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程度高達100%,所以日本趕緊撤回以往曖昧不清的中東立場,表
明支持阿拉伯國家。日本政府宣布關於中東問題的三點原則:“一、以色列應該從1967
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占領阿拉伯國家的領土上全麵撤軍;二、國際社會要本著公正的原
則解決中東問題;三、承認巴勒斯坦人的正當權利。”1973年12月,阿拉伯產油國正式
承認日本為友好國家,解除對日本的石油禁運。
石油戰爭雖然收到一些效果, 但由於多數阿拉伯國家的產業單一,幾乎全是清一色
的石油工業,所以石油禁運對阿拉伯各國自己的經濟打擊也很大,難以長久維持。石油戰
爭隻持續了幾個月,阿拉伯國家就不得不重新開始對米國和歐洲出口石油。但石油危機
造成的石油價格暴漲,對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打擊,遠遠大於對歐美發達國家的打擊,
非產油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借債購買昂貴的石油,這後來發展成為一些貧困發展中國家
的嚴重債務問題。
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付出了最大努力,但仍未能實現收回被占領土的戰略目標,
甚至沒有得到戰爭的主動權,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戰爭也沒有收到預期結果。此後,埃及對
自己是否有能力打敗以色列開始產生懷疑,埃及人也重新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埃及之所
以要與以色列打仗,完全是為了解放巴勒斯坦人。以色列的目標是巴勒斯坦,本來並不想
與埃及作戰。如果埃及不是基於阿拉伯大義主動向以色列挑戰的話,埃、以雙方和平共
處是完全可能的。從埃及本國的利益出發,與以色列和平共處是有益無害的,埃及人何必
為了巴勒斯坦人去流血?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全世界處於國際主義的高潮階段。那時不僅蘇聯到處對外
援助、輸出革命,中國也勒緊腰帶無償援助第三世界的窮朋友,中國為朝鮮、越南等其他
國家而付出過很大代價。1970年代後期,蘇聯、中國等對無底洞似的外援感到疲倦,開始
從國際主義路線上後撤,轉向利益優先的愛國主義。第四次中東戰爭後,埃及的泛阿拉伯
主義思潮也大大後退,本國利益第一的愛國主義思潮抬頭。在這種情況下,埃及總統薩達
特開始考慮與以色列的和平問題。
1977年米國新總統卡特上台,米國的中東政策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在此以前,米國的
中東政策主要是前國務卿基辛格製定的扼製蘇聯戰略,即把以色列作為遏製蘇聯在中東
擴展的馬前卒。卡特總統上台後,提出了“對蘇緩和”與“人權外交”新政策。卡特批
評基辛格的中東政策過分誇大蘇聯的威脅,沒有從人權觀點考慮巴勒斯坦人的處境問題
。卡特大幅度修改了基辛格的以色列一邊倒中東政策,考慮建立平衡阿以雙方利益的新
中東政策。1977年3月,卡特總統在記者招待會上公開表示:“以色列應該撤回到第三次
中東戰爭以前的停戰線,巴勒斯坦人應該返回自己的故鄉。”
麵對米國的新中東政策,以色列方麵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不得不在和平問題上做出
讓步。以色列開始通過羅馬尼亞的外交渠道,秘密與埃及接觸,試探和平談判的可能性。
埃及也麵臨國內嚴重的經濟困難,想謀求和平環境,集中精力發展本國的經濟建設。所以
埃以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和平談判的意向。以色列同意在領土方麵作出讓步,歸還所有
占領埃及的領土,而埃及的回報則是放棄消滅以色列的阿拉伯大義,承認以色列的合法存
在,與以色列建立和平共處的共存關係。
1977年11月,埃及總統薩達特突然宣布訪問以色列,這在阿拉伯世界無疑是一個晴天
霹靂:“阿拉伯聯盟的盟主埃及,居然背叛他們共同立下的與以色列不共戴天的誓言,單
獨與以色列講和。”埃及的背信棄義行為使整個阿拉伯世界憤怒了,薩達特在訪問以色
列前曾到敘利亞訪問,試圖向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解釋埃及的立場,薩達特和阿薩德的會談
最後變成激烈的爭吵,兩國長期親密的友好關係絕裂。1978年12月在敘利亞召開的第九
次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到會的諸國強烈譴責埃及的背信棄義行為,諸阿拉伯國家紛紛
與埃及斷絕外交關係,阿拉伯聯盟也開除了埃及的會員國資格。此後敘利亞和伊拉克暗
中較勁,爭當阿拉伯聯盟的新盟主。1978年9月6日,米國總統卡特、埃及總統薩達特和以
色列總理貝京,在米國總統休養地戴維營舉行最高首腦會議,埃以雙方簽署了在中東和平
進程中具有曆史意義的“戴維營協議”。“戴維營協議”規定以色列將埃及的西奈半島
返還,埃及則允許以色列船隻自由通過蘇伊士運河和蒂朗海峽。1979年3月埃以雙方正式
簽署和平協議,1980年1月,埃以雙方互派大使,建立外交關係。薩達特本來還想在“戴維
營協議”中加入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內容,以表示他沒有忘記阿拉伯的大義,但遭到以色
列的強烈反對,最後隻是在形式上簽署了《關於實現中東和平的綱要》,並沒有什麽實質
性的內容。1978年12月召開的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通過了反對“戴維營協議”的決
議,埃及與以色列單獨簽署的《關於實現中東和平的綱要》,並沒有被其他阿拉伯國家承
認。
對於“戴維營協議”,以色列無疑是歡迎的。因為以色列從在巴勒斯坦建國開始,就
麵對被周邊阿拉伯鄰國武力消滅的巨大壓力。阿拉伯世界中最有影響的大國埃及承認以
色列存在,阿拉伯對以色列的包圍圈就此分裂瓦解,以色列的軍事壓力大大減輕。而且沒
有埃及參加,阿拉伯國家再次對以色列進行大規模武裝進攻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以色
列的安全感大為增加。
對於其他阿拉伯諸國來說,埃及背叛帶來的打擊是沉重的。埃及脫離反以色列陣營
不僅造成阿拉伯世界的分裂,而且以色列與埃及講和後,對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領土返還問
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等)的關心大為減弱,實際上在埃以和談後,以色列同其他阿拉伯
國家的和平談判就處於停滯狀態。埃及本國的激進泛阿拉伯主義者,也對薩達特總統的
背信棄義感到憤怒。1981年10月6日在開羅舉行的閱兵式上,一群士兵突然向主席台上的
薩達特開槍,薩達特當場死亡。薩達特總統遇刺後,副總統穆巴拉克當選總統。穆巴拉克
上台後,基本保持了薩達特的對以和平、對美加強關係的外交政策,但也注意改善與阿拉
伯諸國的緊張關係,埃及與阿拉伯諸國的關係有所緩和。
1979年,不安定的中東地區又發生了另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是伊朗革命。巴列
維王朝執政的伊朗,與米國的關係非常親密,是米國在中東的橋頭堡。伊朗本是一個擁有
眾多虔誠信徒的伊斯蘭國家,可是1960 年代以後,巴列維國王在伊朗進行大膽激進的西
方式社會改革,引起了伊斯蘭勢力的強烈不滿。1977年開始,伊朗各地開始出現反政府運
動,1978年下半年反政府運動達到高潮。1979年1月,巴列維國王被迫出國,因反對國王而
流亡國外的伊斯蘭精神領袖霍梅尼返回伊朗。1979年4月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蘭共
和國,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義為立國準則,建立起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
伊朗革命大大改變了中東的勢力格局。在巴列維國王時代, 伊朗是米國在中東的最
可靠盟國之一,伊朗也是以色列的友好國家,在阿以戰爭中站在以色列一方。而伊朗革命
後,伊朗成為最強硬的反米國家之一,米國在中東的戰略實力受到相當影響。同時伊朗也
與以色列斷絕了外交關係,成為以色列的敵對國家。伊朗新政權使美、以感到不安,但也
使不少阿拉伯國家感到不安,因為伊朗要輸出革命,這使中東許多王製國家不免產生危機
感。1981年5月中東六國成立“阿拉伯灣互助會”,共同防衛伊朗的威脅。
伊朗新政權要求米國引渡逃到米國的前國王,但被米國拒絕,1979年11月,伊朗學生
占領了德黑蘭的米國使館,扣留了52名米國人質,霍梅尼宣布支持學生們的行動, 此後美
伊兩國關係陷入危機。卡特總統試圖派特種部隊潛入德黑蘭強行救出人質,但營救人質
作戰失敗。米國人質一直到1981年1月才被釋放,但人質獲救靠的不是米國政府,而是伊
拉克總統侯賽因。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出兵伊朗,兩伊戰爭爆發,伊朗迫於戰爭壓力,
避免四麵樹敵,釋放了米國人質。兩伊戰爭的直接原因是領土問題。伊朗和伊拉克是鄰
國,邊境爭端自古就有。伊朗在巴列維國王時代,擁有中東最強的軍隊,號稱“中東警察
”。1975年,伊拉克在伊朗和米國的壓力下,被迫簽署了有利於伊朗的邊境條約。1979年
伊朗革命後,伊朗與米國惡交。伊朗失去米國的支持與援助,軍事力量大為下降。於是侯
賽因宣布 1975年的邊境條約無效,出兵試圖收回劃給伊朗的領土,引發了兩伊戰爭。
除了表麵的領土問題外,兩伊戰爭的爆發還有內部的深沉原因。伊朗與伊拉克雖然
都信仰伊斯蘭教,但兩國的民族不同,伊朗屬波斯民族,講波斯語;而伊拉克屬阿拉伯民
族,講阿拉伯語。另外兩國領導人的政治理念不同:伊朗領袖霍梅尼持複古的伊斯蘭原
教旨主義;伊拉克總統侯賽因是阿拉伯社會複興黨人,持近代的泛阿拉伯主義。霍梅尼
上台後,公開揚言要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建立政教合一的宗教國家。侯賽因的伊拉
克政府則是遠離宗教的政教分離國家,不能容忍在伊拉克建立政教合一宗教政府的企圖。
由於伊拉克是伊朗的緊鄰,伊朗伊斯蘭革命輸出的首當其衝就是伊拉克。因此侯賽
因想趁火打劫,趁伊朗新政權還沒有站穩腳跟,出兵推翻霍梅尼政權。同時侯賽因也想通
過打敗伊朗來樹立他在阿拉伯國家的威信,接替埃及作阿拉伯聯盟的盟主。但侯賽因的
計算失誤,伊朗雖然失去了米國的支持,伊朗軍隊仍有強大的戰鬥力,伊拉克的進攻受到
頑強抵抗,兩伊戰爭進入相持局麵。以色列也利用伊拉克忙於兩伊戰爭之際趁火打劫,
1981年6月,以色列突然出動飛機炸毀了法國援助伊拉克建造的核電站,以色列認為該核
電站有可能被伊拉克用來製造核武器。
兩伊戰爭中,除了敘利亞和利比亞這樣的革命國家支持伊朗外,多數阿拉伯王製國家
害怕伊朗的革命輸出,希望伊拉克成為伊斯蘭革命的防波堤,所以支持侯賽因,向伊拉克
提供經濟援助。米國因為與伊朗惡交,也支持侯賽因,向伊拉克提供軍事援助。伊拉克在
兩伊戰爭中有較多的國際支持。
1987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伊拉克當即宣
布接受這項決議,但伊朗拒絕接受,兩伊戰爭繼續進行。此後,兩伊戰爭的戰場從兩國邊
境地區的陣地戰轉變為“襲城戰”,雙方使用大量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石油設施和港
灣設備。“襲城戰”搞得雙方損失慘重,不得不坐下來停火談判。1988年8月,兩伊戰爭
在稍利於伊拉克的情況下停戰。此後伊拉克以“伊斯蘭革命的防波堤”的名義,接受歐
米國家的援助,逐漸成為中東新興的軍事大國,這是後來海灣戰爭的遠因。
兩伊戰爭雖然減緩了伊斯蘭革命對阿拉伯世界的衝擊,但也造成了阿拉伯國家的分
裂。敘利亞和利比亞支持伊朗,不僅伊拉克與他們斷交,其它中東國家也與他們的關係急
速冷卻。兩伊戰爭後,中東的幾個阿拉伯大國:埃及、伊拉克、敘利亞、約旦、利比亞
等國之間,已是各念一本經,失去了互助協力的關係,納賽爾時代的阿拉伯國家團結一致
形勢一去不複返。此後,約旦、敘利亞等國也出於本國利益,紛紛單獨與以色列交涉談判
,情況對以色列越來越有利。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使米國把注意力轉向抗衡蘇聯的擴張威脅上,新上台的裏根
總統一改卡特前總統的對蘇緩和政策,采取對蘇強硬立場,提出“星球大戰”等對抗蘇聯
的戰略計劃。蘇聯入侵阿富汗後,米國對中東問題的關心程度大為降低,形勢對阿拉伯國
家更為不利。另外蘇聯入侵阿富汗後,與蘇聯近鄰的阿拉伯國家也感到蘇聯的威脅,聯美
抗蘇的思想抬頭,阿拉伯人的反美思潮有所後退。
對於巴勒斯坦人來說,1980年代是寒冷的年代。他們的阿拉伯兄弟們,正在淡忘“阿
拉伯大義”,不再把解放巴勒斯坦當作他們的義務,巴勒斯坦問題已不再是整個阿拉伯世
界的問題,而變成了單純巴勒斯坦人自己的問題。阿拉伯國家紛紛承認以色列,對巴勒斯
坦解放組織的支持越來越少。第一個拋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阿拉伯國家是約旦。
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前,約旦對巴解組織是支持的,不僅提供資金,還在約旦
境內為巴解組織設置訓練基地。第三次中東戰爭後,約旦國王侯賽因看到以色列壓倒性
的軍事力量,害怕巴解組織的活動造成以色列入侵約旦的借口,開始限製約旦境內巴解組
織的活動,並請巴解組織自重。但巴解組織並不理會侯賽因國王的勸告,他們不僅在約旦
與以色列的邊界附近展開遊擊戰,而且還在國際上頻繁製造恐怖主義活動,1970年,巴解
組織劫持了四架西方客機到約旦著陸。在此情況下,侯賽因國王決定動用武力把巴解組
織驅逐出境。1970年9月,約旦軍隊向境內的巴解組織發起進攻,將巴解組織趕出了約旦。
巴解組織被逐出約旦後,將活動基地轉移到黎巴嫩。黎巴嫩是一個人口隻有300萬左
右的小國,但卻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信徒混住的多宗教國家(51%信奉伊斯蘭教,49%信
奉基督教)。另外伊斯蘭教徒又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情況更加複雜。黎巴嫩的憲法規
定:國家最重要職務的總統、總理和國會議長,分別由基督教徒、伊斯蘭教遜尼派教徒
和伊斯蘭教什葉派教徒擔任, 所以黎巴嫩政府是一個各派爭吵不休的軟弱政府。
1970年9月約旦當局鎮壓巴解組織後,巴解總部所領導的遊擊隊主力1萬餘人從約旦
轉移到黎巴嫩境內,在黎巴嫩南部建立營地,逐步控製了黎巴嫩南部地區,成為“國中之
國”。巴解組織不時對以色列進行襲擊,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巴解遊擊隊更是協助埃
及、敘利亞部隊,襲擊以軍基地、倉庫和雷達站等軍事設施。1973年4月,以色列派特種
部隊潛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暗殺巴解組織幹部。1978 年3月,以色列以報複巴解遊擊隊
為由,出兵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區。3月19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派聯合國部隊進駐黎
巴嫩南部地區,幫助黎巴嫩政府恢複對南部地區的控製。
巴勒斯坦武裝力量轉移到黎巴嫩後,得到黎巴嫩伊斯蘭教派的支持,但卻遭到黎巴嫩
基督教派的反對。巴解組織在黎巴嫩境內建設巴勒斯坦人的學校、醫院,巴解遊擊隊的
士兵背著槍大搖大擺地走在黎巴嫩大街上,好像在自己國家一樣。此外巴解組織還直接
支持黎巴嫩的伊斯蘭教派, 這些都引起黎巴嫩基督教派的強烈不滿。終於在1975年4月,
爆發了基督教派與伊斯蘭教派之間的黎巴嫩內戰。
基督教派民兵在戰爭初期稍占上風,但伊斯蘭教派民兵在巴解遊擊隊和敘利亞的支
持下,逐漸扭轉了戰局。1975年10月,黎巴嫩、敘利亞、埃及、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巴
勒斯坦解放組織召開6方會議,決定組成以敘利亞軍為主力的阿拉伯維和部隊進駐黎巴嫩
。此後,黎巴嫩內戰逐漸平息,但黎巴嫩的基督教派對敘利亞的幹預不滿,基督教民兵與
敘利亞軍之間多次發生武裝衝突。
1982年發生了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遭巴解組織恐怖主義分子刺殺事件,恰值1982年爆
發英阿馬島戰爭,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集中於馬島戰爭上,以色列乘此時出兵可以減少世
人的注意力。1982年6月6日,以色列以駐英國大使遭巴解組織刺殺為由,出動陸海空軍10
萬多人,對黎巴嫩境內的巴解遊擊隊和敘利亞駐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隻用了幾天時間
,就占領了黎巴嫩南部。這是第四次中東戰爭以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最大的一次
戰爭,也被稱為“第五次中東戰爭”。
第五次中東戰爭後,巴解組織的實力大為減弱,而阿拉伯諸國對巴解組織的支持也隻
停留在形式上。在此情況下,巴解組織不得不謀求米國等西方國家的支持。1988年巴解
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做出了無奈的決定,宣布接受聯合國1947年分割巴以的181號決議,成
立巴勒斯坦國,承認以色列的存在。當然反對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人也不少,人們嘲笑說
:“承認了以色列還叫什麽解放組織?”阿拉法特宣布承認以色列10天後,巴解組織的
激進派在蘇格蘭上空製造了泛美客機爆炸案,讓阿拉法特十分難堪。
到1990年,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大義已是被人遺忘的曆史,俄國、中國等以前支持
阿拉伯的國家,也開始對中東問題持旁觀態度。就在此時,伊拉克侯賽因總統出兵吞並科
威特,引發海灣戰爭。侯賽因重新提起阿拉伯大義:如果以色列遵照聯合國的242號和
338號決議,從阿拉伯被占領土上撤軍的話,伊拉克就從科威特撤軍。巴勒斯坦人感謝侯
賽因,他沒有忘記阿拉伯大義,沒有忘記巴勒斯坦人。盡管支持伊拉克使巴解組織陷入國
際上的孤立,巴解組織還是宣布支持伊拉克。
1967 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占領了大片阿拉伯國家的領土。1967年聯合國安
理會通過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從占領土地上撤軍,但以色列拒不執行聯合國的決議。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後,阿拉伯國家雖然收回了部分被占領土,但大部分被占領土仍然
控製在以色列手中。1974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338號決議,重申以色列應遵從242號決議,
從占領土地上撤軍,以色列仍拒不執行聯合國的決議。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拒不執行聯
合國的撤軍決議,米國就召集多國部隊武力執行聯合國的決議。為此阿拉伯人感到不平
:“為什麽以色列拒不執行聯合國的決議,米國就放任不管?米國對待阿拉伯國家和以
色列完全是采用雙重標準。”
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慘敗後,巴解組織更陷於孤立無援的地步。此後,巴解組織不得
不依靠米國與以色列談判,爭取巴勒斯坦的“自治”。但米國本來就是親以色列的,所以
巴解組織在談判中不得不做出大量讓步。巴解組織中的強硬派反對阿拉法特的過分讓步
,他們在巴勒斯坦不停製造恐怖主義活動,試圖阻礙阿拉法特的巴以和談。由於反對阿拉
法特的巴勒斯坦人很多,阿拉法特與以色列達成的協議,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執行。
進入二十一世紀,阿拉伯人對前途更加悲觀。阿拉伯人明白:阿拉伯要想站起來,要
想在世界上得到尊重,就必須團結起來。而當前的阿拉伯世界卻是一盤散沙,阿拉伯社會
的道德下降,阿拉伯政府的無能,阿拉伯國家間的內鬥,都讓阿拉伯人感到傷心和失望。
他們懷念1950年代、1960年代阿拉伯人團結一致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另一種力量抬
頭了,這就是本拉登為代表的泛伊斯蘭主義團體。泛伊斯蘭主義成為團結阿拉伯人的一
種新興力量,阿拉伯人從拉登身上似乎又看到阿拉伯統一的希望。
拉登明白,要使阿拉伯人團結起來,靠現狀不行。必須要有一個契機,有一個共同的
危機感,才能使阿拉伯人團結起來。拉登的組織發動對米國的恐怖主義襲擊,就是意在製
造這樣一個契機。拉登當然知道,他挑發了超級大國,米國不會輕易放過他。布什總統已
經說過,一定要抓到拉登,不管是活的還是死的,拉登已經做好死的覺悟。米國空襲阿富
汗之後,新聞中播放的拉登錄像講話,某種意義上就是他最後的遺言。拉登說:“對於米
國人,我有以下進言:我對真主起誓,除非巴勒斯坦人民能夠享受到和平,除非所有的異
教軍隊撤出伊斯蘭領土,重還真主安寧,否則米國人將永遠不知和平為何物。”
拉登的講話讓巴勒斯坦人感動,也讓很多阿拉伯人感動:拉登重新提起了被人遺忘
的巴勒斯坦問題,重新舉起了阿拉伯的大義。如果拉登死了,他是為巴勒斯坦的解放事業
而死,是為阿拉伯世界的統一而死,是為伊斯蘭的聖戰而死,對於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徒
來說,拉登當然是一個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在巴基斯坦,示威遊行的人群打著拉登的畫像
,高喊:“拉登!烏薩瑪!”也是這個原因。
現在阿拉伯人普遍對他們的政府失望和反感,拉登這樣的反政府阿拉伯組織層出不
窮,阿拉伯世界又在孕育著一場新的革命。有人說美軍進駐沙特阿拉伯,是為了保護沙特
人,引起普通沙特人的憤慨。引用一位沙特反政府人士的話:“美軍去沙特阿拉伯是為
了沙特人?笑話!米國去沙特,是為了保護中東的石油,為了保護腐敗的沙特政府而已。
”參加“九一一”恐怖主義襲擊的多數是沙特人,不少人預測伊斯蘭革命的下一個目標
將是沙特阿拉伯。
恐怖主義行動古來有之,隻要人們心中有仇恨,有憤怒,他們就要報仇,就要泄憤,恐
怖主義就不會消失。米國要想消滅針對米國的恐怖主義,就要消滅阿拉伯人對米國的仇
恨。要化解阿拉伯人的仇恨,就要公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從阿拉伯國家撤軍。關於這點
拉登的“進言”沒有錯。
1987年12月28日,在以色列的占領區加沙地帶,一輛以色列軍用卡車撞死了四名在加沙打
工的巴勒斯坦民工,加沙地區1萬多名巴勒斯坦人上街遊行抗議。
這種抗議活動對於以色列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以色列啟用了其老方法:出動軍隊向
遊行群眾開槍,逮捕領頭的抗議者,就可把抗議活動鎮壓下去。但這次以色列的老方法不
靈驗了,以色列軍隊射殺了數名遊行抗議者,不但沒有起到威嚇作用,反而引起以色列占
領區各地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以色列當局逮捕抗議的領袖人物, 可是抗議活動的領袖
人物卻是越抓越多。此後的三年期間,以色列軍隊射殺了數千名巴勒斯坦抗議者,逮捕了
數萬名巴勒斯坦人,但仍未把抗議活動鎮壓下去。
抗議活動的主力軍是不到20歲的年輕人,他們向以色列軍隊投擲石塊,因此這樣的抗
議活動又被稱為“投石革命”。在西方記者的電視攝像機前,一位巴勒斯坦少年拍著胸
脯向以色列士兵喊叫:“向這裏開槍!”以色列士兵隨即開槍,少年倒在血泊下。但少
年的死並沒有嚇倒他的同伴,更多巴勒斯坦少年站出來拍著胸脯向以色列士兵喊叫:“
向這裏開槍!”麵對這些不怕死的人,以色列當局感到措手無策。
1987年的“投石革命”開始後,巴勒斯坦問題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以前巴勒
斯坦抵抗運動的主體是以色列境外的巴勒斯坦難民,此後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人成為
抵抗運動的主導。在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人,都是具有合法以色列國籍的“以色列公
民”,這與以色列境外的巴勒斯坦難民完全不同。以色列當局開槍鎮壓自己國家的公民,
在人權問題上引起世界輿論的批評,迫使以色列不得不考慮讓以色列境內加沙等巴勒斯
坦人集聚地區“自治”,以解決日益深刻的國內巴勒斯坦人抗議問題。這也是後來阿以
雙方達成巴勒斯坦人 “自治”和平協議的重要契機。
進入1990年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處境越來越不利。由於巴解組織在海灣戰爭中
支持伊拉克,“得罪” 了許多阿拉伯國家,科威特當局還將40萬在科威特打工的巴勒斯
坦難民驅逐出境。海灣戰爭後,不少阿拉伯國家完全停止了對巴解組織的經濟援助,使得
靠援助過日子的巴解組織陷入極為深刻的財政危機。失去了阿拉伯國家的後盾支持,巴
解組織急劇弱體化,已無力與以色列進行軍事對抗,不得不考慮與以色列和平談判,放棄
絕不與以色列講和的巴解組織初衷。此後巴解組織的活動基本上純粹為了謀求本組織的
生存,失去了巴勒斯坦人的普遍支持,成為一個脫離群眾的政治團體。
巴解組織求生存的另一個策略就是與米國改善關係。以前巴解組織拒不承認以色列
,又積極從事恐怖主義活動,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米國一直不與巴解組織接觸。當巴
解組織暗地裏透露出與米國改善關係的意願時,米國提出三個條件:一、承認以色列的
生存權;二、承認聯合國分割巴勒斯坦的決議;三、放棄恐怖主義活動。巴解組織同意
接受米國的三個條件後,巴解組織與米國急速接近,米國答應作為中介人調解巴解組織與
以色列的和平。
在米國的推動下, 1991年10月,在西班牙馬德裏召開了中東和平會議,會上確立了以
聯合國242號和338號決議為核心解決阿以問題的方針。以色列從1967年占領的阿拉伯國
家領土撤軍,阿拉伯國家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即用“土地換和平”來解決曆史性爭端。
1993年9月,在米國總統克林頓主持下,巴解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總理拉賓,在華盛
頓舉行了曆史性會談,簽署了關於巴勒斯坦臨時自治的原則宣言。華盛頓協議簽署後,西
方媒體紛紛歡呼:中東問題的核心點巴勒斯坦問題,終於走上了政治解決的道路。
但事實並非新聞媒體報道的那麽樂觀。以色列和巴解組織本是勢不兩立的冤家,雙
方之所以能走到一起和平談判,也是為形勢所迫。巴解組織與以色列和談的目的,主要是
利用和談謀求本組織的“生存”,而以色列與巴解組織和談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巴解組織
解決國內巴勒斯坦人的反抗問題。兩者各有私心,缺乏對和平的真正誠意,因此雙方達成
的華盛頓協議,完全沒有涉及巴勒斯坦問題的四個關鍵:
一、巴勒斯坦獨立問題:巴解組織要求在1947年聯合國分割巴勒斯坦的181號決議
框架下,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獨立國家。而華盛頓協議規定在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帶和約
旦河西岸地區實行巴勒斯坦人的有限自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隻有經濟文化方麵的自治
權,沒有軍隊,隻有治安警察。
二、國境問題:巴解組織要求以聯合國分割巴勒斯坦的181號決議為基礎,劃定巴勒
斯坦與以色列的國界。按照181號決議,巴勒斯坦國占巴勒斯坦總麵積的43%。但華盛頓
協議規定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範圍限於加沙地區和約旦河西岸,隻占巴勒斯坦總麵積的
23%。
三、難民問題:巴解組織要求以聯合國242號決議為基礎,公正解決難民問題,讓巴
勒斯坦難民返回家園。以色列則拒絕讓巴勒斯坦難民返回家園,提出阿拉伯各國自行吸
收巴勒斯坦難民。最後華盛頓協議對難民問題沒有做出決議。
四、耶路撒冷問題:按照聯合國181號決議,耶路撒冷為國際共管都市。1949年第一
次中東戰爭後,約旦占領了耶路撒冷東部,以色列占領西部。但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
時,以色列占領了整個耶路撒冷。以色列在1980年通過立法,把耶路撒冷規定為以色列不
可分割的領土,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並不承認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主權。巴解組織要
求以色列歸還東耶路撒冷,以色列拒絕,最後華盛頓協議對耶路撒冷問題沒有做出決議。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華盛頓協議中,以色列的興趣隻在境內巴勒斯坦人的自治方麵
,而巴解組織做出了極大讓步,在巴勒斯坦問題的四個關鍵點上全麵妥協。由於巴解組織
已是一個脫離群眾的政治團體,並不能代表巴勒斯坦人的民意,所以華盛頓協議上巴解組
織做出的承諾,並沒有被巴勒斯坦人廣泛接受。相反不少巴勒斯坦人反對巴解組織的“
賣國協議”,指責巴解組織跪著接受以色列和米國的和平,因此他們千方百計搞爆炸等“
破壞活動”,試圖阻止巴解組織和以色列達成“賣國協議”。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巴解組織原是在以色列境外巴勒斯坦難民營中誕生的政治組
織,和以色列境內的以色列國籍巴勒斯坦人並沒有什麽直接聯係。而華盛頓協議規定的
巴勒斯坦人有限自治,並不是以色列境外巴勒斯坦難民的自治,而是以色列境內以色列籍
巴勒斯坦人的自治。按照民主的原則,本應該讓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人自己選舉出自
己的政府,可是米國卻硬要讓境外的巴解組織,作為領導巴勒斯坦自治區的唯一合法政府
。對此以色列也多有不滿,認為境外出身的巴解組織沒有領導境內巴勒斯坦人的足夠威
信,應該以境內的巴勒斯坦人為中心成立自治政府。但米國一意孤行,強壓以色列接受巴
解組織建立自治政府。
1995年以色列軍隊撤出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巴解組織宣布成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後,結果正如以色列所預料,作為外來戶的巴解組織根本控製不
了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本指望巴勒斯坦自治區成立後,加沙地帶和約旦河
西岸的治安會有所好轉,境內巴勒斯坦人反抗會有所減弱。而事實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成立後,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的治安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日益惡化。巴勒斯坦的反以情
緒不但沒有減弱,反而進一步高漲。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的政令形同虛設,恐怖主義事
件層出不窮。以色列不得不違背自治協議,多次出兵巴勒斯坦自治區,解決恐怖主義問題
。米國支持巴解組織掌權,不過是因為巴解組織聽米國的話。但米國也應該意識到頑固
支持一個沒有民意的傀儡政府,對中東和平隻會帶來負麵影響。
另一方麵,以色列國內對和平解決巴勒斯坦的問題也爭論不休。鴿派認為巴勒斯坦
問題還有按照“人民內部矛盾”處理的可能,隻要以色列放棄一部分占領土地,允許巴勒
斯坦人自治和成立自己的國家,以色列就能與巴勒斯坦人以及周邊阿拉伯國家和平共處
;而鷹派則認為巴勒斯坦人對老猶的仇恨已根深蒂固,隻能按照“敵我矛盾”處理,靠武
力最終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因此鷹派反對“土地換和平”,認為以色列即使讓出土地,也
不會換來和平。1995年11月,主張“土地換和平”的以色列首相拉賓被國內的右翼分子
暗殺,以色列的鷹派勢力漸占上風。
1995年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後,哈馬斯等巴勒斯坦強硬派勢
力有了公開活動的場所,而巴解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又控製不了這些組織,所以在自治區內
巴勒斯坦強硬派的勢力急速發展。1996年開始,巴勒斯坦強硬派發起了一種新型攻勢,即
自爆型恐怖活動。自爆型恐怖活動不需高精度定時炸彈等先進武器,隻要有不怕死的人,
背上簡易的炸藥包到公共汽車等公共場所拉響炸彈,就可造成重大的傷亡事件。1996年2
月,以色列境內首次發生自爆型恐怖行動,造成數十名以色列平民死亡。
此後自爆型恐怖行動成為巴勒斯坦抵抗組織的主要戰鬥方式,巴以衝突又進入一個
新的階段。由於搞自爆的恐怖主義分子都是以色列國籍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無法象對
付境外巴勒斯坦難民那樣簡單將他們驅逐出境。從1997年到現在,以色列境內發生了數
十起針對以色列平民的自爆事件,造成數百名以色列人死亡。就在今年,以色列境內已發
生5起自爆恐怖事件: 5月18日,以色列一個商業中心的自爆事件造成5人死亡;6月1日,
以色列一個夜間俱樂部的自爆事件造成21人死亡;8月9日,耶路撒冷中部的自爆事件造
成15人死亡;12月1日,西耶路撒冷的繁華街又發生了兩起自爆恐怖事件,造成25人死亡。
在米國打出反恐怖大旗後,以色列放手出動飛機導彈襲擊巴勒斯坦自治區進行報複
。按照米國總統布什的理論:“支持和支援恐怖主義活動的國家和組織,與恐怖主義分
子同罪”。根據這個理論,以色列總理沙龍12月3日宣布:阿拉法特的自治政府為恐怖主
義支援組織,揚言要解散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驅逐阿拉法特。阿拉法特和他的巴勒斯坦自
治政府放任激進恐怖主義組織的活動,因此在事實上間接支援了恐怖主義活動。12月4日
,記者向米國政府發言人提問:“塔利班的奧馬爾和阿拉法特有什麽不同?”米國人感
到尷尬。
針對以色列的報複,米國發言人說:“以色列有自衛的權利。”但12月4日的聯合國
大會,譴責了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政策,並對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6項決議進行了表決,每
項決議都獲得了100多票的壓倒性支持,反對的隻有以色列和米國等極少數國家。聯合國
為什麽要譴責以色列?為什麽絕大多數國家不同情以色列的反恐怖主義自衛?這是因為
以色列是侵略者。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等地區,是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的土地,聯合國
從沒有承認過以色列對這些占領地區的主權, 連米國也沒有承認過以色列對占領地區擁
有主權。武力侵占別人的土地,必然要得到武力反抗的回報。在侵占別人的土地上搞“
反恐怖主義”,怎麽會得到國際社會的同情?
縱觀幾十年來的中東局勢,中東和平的最大障礙還是以色列的侵略行為。二戰以後,
以色列是世界上最為露骨的侵略國家,對聯合國的決議拒不執行,卻沒有得到過任何製裁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侵占了大片阿拉伯國家領土,聯合國決議要求以色列
從占領地撤軍,以色列不但置之不理,反而在占領區設立移民點,試圖使占領成為既成事
實。1997年2月,以色列政府決定在東耶路撒冷的占領區建造3萬人的居民點,明顯違反聯
合國決議和國際法,不僅聯合國譴責以色列,連米國的同盟歐洲聯盟也批評以色列的行為
“對中東和平造成巨大障礙”。但是沒有米國的支持,誰也無法製裁以色列的侵略行為。
隻要看看這些年來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表決,就會明白阿拉伯人為什麽仇恨
米國。幾十年來,聯合國進行過多次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表決,每次表決都得到絕大多數
國家的支持,而反對的隻有米國和以色列等少數國家。米國總是違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
的意誌,頑固地支持以色列,這樣的行為能讓阿拉伯人不恨米國嗎?按照米國“支持和支
援恐怖主義分子就與恐怖主義分子同罪”的理論,米國支持和支援以色列,難道不與以色
列的侵略同罪嗎?
為什麽米國會慘遭恐怖主義襲擊?“九一一”事件發生後,米國解釋說:“伊斯蘭
恐怖主義分子反對民主和自由”。但是保衛民主和自由的米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卻總
是無視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民意,頑固支持以色列的侵略。對於阿拉伯人來說,這樣的民
主和自由他們能不反嗎?在阿以衝突中,米國總是違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反對以色列侵
略的民意,不講正義、無原則地站在以色列一方,引起阿拉伯人對米國強烈的反感和仇恨
,這才是導致米國慘遭恐怖主義襲擊的根本原因。米國如果不從這次恐怖主義襲擊中吸
取教訓,尊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民意,修改偏袒以色列的中東政策,針對米國的恐怖主
義活動就難有結束的一天。
要公平解決中東問題,最大的難題就是巴勒斯坦難民問題。據聯合國難民屬統計,現
居住在以色列周邊國家難民營中的巴勒斯坦難民,約有370萬人。盡管聯合國多次通過決
議要求以色列公平解決難民問題,以色列不但拒絕巴勒斯坦難民返回家園,反而提出周邊
的阿拉伯國家自行吸收處理巴勒斯坦難民,這當然不能被阿拉伯國家接受。不解決幾百
萬無家可歸的巴勒斯坦難民的生存權問題,中東問題就談不上解決。然而巴解組織和以
色列近來達成的一係列巴以和平協議中,都沒有涉及到巴勒斯坦難民這個最為棘手的問
題。現在米國的中東政策是圍繞巴解組織為中心的和平談判,但阿拉法特為首的巴解組
織早已代表不了巴勒斯坦人的民意,以巴解組織為中心的和談根本沒有多少現實意義,這
是米國中東和平政策的最大失誤所在。
經過幾十年的戰爭,阿以雙方已形成世仇,中東問題和平解決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渺
茫。有人預測中東將成為下一次世界大戰的起爆點,這次拉登的凱達組織對米國的恐怖
主義襲擊,就來自中東問題的延長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原子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也越來越容易被製造。現在米國和以色列一方掌握原子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阿拉伯
一方沒有,所以中東還能維持一定的和平局麵。如果將來阿拉伯國家,特別是阿拉伯恐怖
主義組織掌握了原子彈這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他們的報複將給世界帶來毀滅性的災
難。
中東問題不解決,不僅米國和以色列,全世界都會麵臨戰爭的危險。現在多數阿拉伯
國家已經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關鍵在於以色列足夠的讓步,讓阿拉
伯人得到一個“站著的和平”,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壓阿拉伯人接受一個“跪著的和平”
。要以色列做出大幅的讓步,離開米國的壓力又是不現實的。所以米國的中東政策,將是
決定今後中東“戰爭與和平”的關鍵。
--
*** 米國是萬惡之源,買辦是亡國之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