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闖“石浪”- 6

(2006-12-18 15:13:22) 下一個





C和S在這石浪裏時隱時現地尋找著個自的靈感。阿爾特帶著蘇珊和莎琅又到“石浪”的外圍轉了一圈後,也和我一樣坐下來休息。雖然蘇珊和莎琅也是汗流滿麵,呼吸沉重的,可是誰都抑製不住那種驚奇和興奮,不停地重複著“奇妙無比”,“奇妙無比”!

閑聊中知道莎琅有哮喘的毛病,於是我們談到了中藥。沒想到這讓蘇珊和莎琅同樣地感到驚奇和興奮,一個勁兒地追問藥名藥效,以及那裏可以買到等等,C這時也湊過來,給這中華文化的珍寶又大作了一番廣告,並答應回去後將藥名寄給她們。

休息了一會兒,猛然才想起來給自己和這“石浪”留個影,趕緊叫上C和S,並與阿爾特一行互相合影留念。

看看天色不早了,阿爾特一行決定往回走。

“你們可以自己找到回去的路嗎?”

阿爾特特地走過來,關切地問。

我遲疑了一下,搖搖頭。剛才在來的路上轉得迷迷糊糊的,早就方向難辨了。後來跟隨阿爾特一道,也就把認路的事忘的一幹二盡了。

“那你們還是和我們一起走吧!我不想看到你們再迷路了,那樣會很危險的!”

阿爾特的話好象是命令,不容置否。

“我們先慢慢下這個土坡,在前麵等你們。你們要趕緊跟上來!”

看見我們有點依依不舍的樣子,阿爾特理解地補充道。

我又重新拿起相機,繞著“石浪”走了一小圈,最後又拍了幾張這絕妙之景,然後趕緊收拾好攝影包和三腳架,並催促同樣是留連忘返的C和S,去追趕遠去的阿爾特一行。

阿爾特和蘇珊,莎琅在土坡下的石頭上坐著休息,等我們三個氣喘噓噓都到了,才站起身來繼續帶著大家往前走。可是沒走幾步,阿爾特又突然停下了,轉身放下背包,從裏麵拿出一大瓶水,遞到我麵前。

“記住,每人一天至少需要兩升水!”

原來阿爾特無意中,看見了我和C各自手上拿的滴水未剩的空水瓶。

顧不得推辭,一大瓶水眨眼工夫就灌進了我們三個幹渴得冒煙的嗓子裏。。。。。。

“蛇!響尾蛇!”

隨著莎琅的一聲驚叫,順眼看去,隻見一條一米多長的灰褐色長蟲,正立起頭頸,吐著細長的舌頭,迎麵攔住我們的去路。

“好眼力,莎琅!是響尾蛇!大家站在原地別動!”

阿爾特一邊說,一邊自己走到前麵查看。

有阿爾特這樣的“老獵手”在,我也壯起膽子,跟在阿爾特身後,生平第一此在野外與這惡名昭著的毒蟲近距離對視。

一陣無聲的短暫僵持之後,那長蟲大概自覺勢不兩立,小眼一眨,頭一歪,悄然逃入一旁的亂石叢中。

“我們快走吧!一會兒太陽下山了,會碰到更多這類的東西!”

阿爾特催促道。

威風了一整天的太陽終於也有些累了,盡管光芒依舊,但熱度已經不如往時。我們一行六人,改由阿爾特帶隊,沿著羊腸小道繼續往回走。

終於到了停車場,我們直奔那車子的後貨箱,搬出冷藏箱。還好,雖然這車被烈日曬了一天了,冷藏箱裏的西瓜還是冰涼的。

阿爾特也打開了自己的車廂,遞過來冰鎮的啤酒。我們就地而坐,互相舉杯慶賀,為這一次驚險奇妙的結伴同行。

不知是不是要歸功於C的“摸瓜”術,那大西瓜的確清涼甜潤,可口無比!

“我的家離這兒不遠,你們要是不介意,可以到我那兒去稍微休息一下,洗個熱水澡。”

阿爾特熱情相邀。

“或者我們可以一起吃晚飯”

蘇珊和莎琅也提議。

“今天能碰上你們三位,還有阿爾特帶路,一同欣賞這“石浪”奇景,是我們的萬幸!我們今夜還要趕回舊金山灣區,明天還要上班。這次就不打擾了,我們後會有期!”

這時真的恨自己的嘴笨,沒有更好的詞匯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

“那你們開車注意安全!後會有期!”

阿爾特的話,依然帶著那長輩般的關懷。

再次由衷地謝過阿爾特一行三人,並互相交換了聯係地址後,目送他們的車子遠遠地消失在夕陽下一道長長的煙塵之中,我們這才默然收拾好自己的行裝,踏上回程之路。

又是一路顛簸,又是一夜無眠。星期二的清晨,我們終於回到了舊金山灣區。還車時才意識到,我們這一趟在短短三天四夜裏,跨越美國西部四州,整整開了兩千四百英裏(三千八百四十公裏)。

我稍加換洗之後,顧不得沉重的眼皮和空空的肚子,9點直接趕到公司上班。坐在計算機熒光屏前,我的眼前仍然浮動著那奔流的石浪,那手套山的朝霞,還有阿爾特的身影和凱西的笑容。不知是命運還是幸運,不知是偶然還是必然。想到這短短三天經曆的人和事,我的心情也象那“石浪”一樣翻滾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耳邊又響起凱西的話:“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石浪”的!”

是的,我找到了我的“石浪” 

。。。。。

我趕快打開電子信箱,給朋友們發出一條短信:

“我們安全地回來了,拍到了“石浪”,完成了這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次旅程!”

===== 完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