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
2009 (47)
2011 (48)
2018 (1)
2024 (1)
讀書的另一個樂趣是,偶爾遇到他人的觀點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在現實生活中或許知音者難求,能坐而論道者寥寥,然而卻時常能在讀書中得遇其人其語,與自己平日裏的揣摩如出一轍。讀書至此,不免扼腕擊節,一時間引以為神交。
現在的讀書,早已不再是為單純的求知欲所驅使,不是自以為已經足夠淵博,而是人生短暫,無須把有限的時間花費在對於自己沒有意義的東西上頭,包括知識;知識,隻有當其有助於構建或強化自己的思想體係時,才是有用的。所以現在的讀書,很有選擇性。這也是我為什麽讀叔本華,而不讀康德尼采的原因。叔本華的很多觀點與我很契合,讀他就像是與一個老朋友坐而論道;康德,想是我現在的水平所未能領會的;尼采,我不喜歡他激烈的文字。
上周想起讀《中庸》,在手機裏有一本《國學講壇》,中有一冊中庸譯注。之所以想起讀中庸是因為自覺生性頗符合中庸之道的:)譬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當然,離“發而皆中節”還相差甚遠,隻是比起周圍許多人,是近很多了。
讀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很喜歡中庸的這一段文字,自感自己一貫的風格與之相差並不甚遠。
此段的譯注有雲:“。。安分守己是對現狀的積極適應、處置,是什麽角色,就做好什麽事,如台灣著名漫畫家蔡誌忠先生所說:“自己是什麽就做什麽;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蘋果就做蘋果;冬瓜不必羨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蘋果。。”然後才能遊刃有餘,進一步積極、創造自己的價值,取得水到渠成的成功。事實上,任何成功的追求、進取都是對現狀恰如其分的適應和處置後取得的。。”。
有趣的是我也有我的“冬瓜西瓜”之說,而且由來已久。我認為一個人自來到世上那一刻起,天分已定,就好比種子,有的是西瓜,有的是冬瓜,盡其一生,一個西瓜是無法變成冬瓜的,反之亦然,然而,冬瓜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比如積極吸取養分。。)而把自己培育成一個高品質的冬瓜,西瓜亦然。另一方麵,雖則人之天分已定,然則發現自己的天分所在並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人生也就是一個發現、發掘自我的過程,這也便是我認為的人生的意義所在。沒想到我的“冬瓜西瓜”之說亦能找到同道者:)
再說南瓜。。身體和精神一樣都需要滋養。下麵是今晚嚐試的南瓜湯。
在一家較高檔的巴西烤肉店喝到過一款南瓜湯,非常可口。現在南瓜上市,便想著自己做。在網上找到食譜,選了個較簡單的。可是做出來的樣子不對,不是柔柔亮亮的橙色,口感也不對勁,但說不上來哪裏出了差錯。下次要另找個菜譜,好好揣摩。等到我試驗了 10 個南瓜後,就不信做不出巴西烤肉店的味道。。也就是說,冬瓜西瓜南瓜已然天定,而南瓜湯是尚可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