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二戰後美國為何打不贏戰爭-----作者:瓦西裏?米克留科夫 (zt)

(2015-04-07 14:26:15) 下一個
 
    二戰結束後,美國發動了幾十場戰爭和軍事衝突,但均沒有獲得最終勝利。專家們指出,美軍取得了很多戰役勝利,但無法贏得任何一場戰爭。我們試圖搞清楚這是為什麽。

    押注核打擊失敗

    隨著核武器的出現,美國開始在戰爭中倚仗核打擊。1945年末,美國軍方製定的“總和”計劃獲得通過——核轟炸蘇聯17個大城市。1946年6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製定了“鐵鉗”計劃——用50枚核彈攻擊蘇聯20個核心地區。
    1948年末,代號為“禦夫”的對蘇核戰計劃啟動,美國計劃在戰爭的第一階段(30天)向70個蘇聯城市投下133枚核彈,然後在隨後兩年再投下200枚核彈和25萬枚常規炸彈。
    從1949年末開始製定的“吊球”計劃提出向100個蘇聯城市空投300枚核彈。據美國估計,這次核打擊和隨後的常規轟炸將殺死近6000萬蘇聯公民,考慮到未來的作戰行動——可能超過1億人將喪命。
    實施“吊球”計劃的唯一條件是美國積累到一定數量的核彈和其他武器。
    蘇聯出現核武器破壞了美國在核戰中消滅蘇聯的一係列計劃。第三次世界大戰胎死腹中,數百萬人和整個世界避免了滅頂之災。
    核打擊俄羅斯的計劃也沒有善罷甘休。為了不受懲罰地對俄實施核打擊,美國增強了軍用衛星集群,在歐洲部署反導係統,完善了核彈運載工具。
    然而,這些努力注定失敗,因為俄羅斯擁有強大的現代化戰略核力量。一些美國政治家估計,即使一枚核彈落在美國本土,也是無法接受的損失。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曾對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赫魯曉夫說:“我們的導彈足夠毀滅你們30次。”赫魯曉夫回答:“我們的隻能毀滅你們一次,但這就夠了。”

    軍事理論水平低

    五角大樓軍事戰略的弱點之一是軍事理論。需要注意的一個事實是,軍事理論大家中極少出現美國人的名字。
    現在美國積極研究和推廣“網絡中心戰”的概念,是美國國防部及海軍軍官所創的軍事指導原則。其理論基礎是整合並提高海陸空部隊的作戰能力,令各部協同一致,指揮更快,行動更有效。
    不過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網絡中心戰隻是指揮管理各兵種和武器的新方式,旨在提高其作戰能力。因此從軍事科學角度而言,並不能將其稱之為武裝鬥爭的新典範。
    縱觀美國近15年來的作戰行動,網絡中心戰的概念僅被用在對抗弱敵且相對緩和的軍事衝突中。因此並不清楚該理論在對抗勢均力敵的對手時效果如何。
    盡管遭人詬病,但美國一直在積極推銷一個論點,即主要使用高精度武器的未來戰爭是網絡中心化且非接觸性的。其目的是讓整個世界產生與美國進行軍事競爭毫無意義的想法。
    美國軍人堅信,信息技術能夠令使用者更加有效地減少或杜絕“戰爭迷霧”。這個事實凸顯了美國軍事理論之不成熟,同時也將影響美國的作戰結果。

    有幾大戰略弱點

    過度依賴電腦:美軍各類型作戰能夠製勝,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電腦互聯係統和數據傳輸係統的可靠性,這同樣也是美國在現代化戰爭中的戰略弱點。
    美國在軍事上廣泛使用電腦和數據傳輸係統。國防部在全球88個國家設有700萬個設備用於電腦交互,共搭建1.5萬個網絡。每天都有數百萬潛在黑客覬覦著這些係統。
    網絡攻擊遠比防禦簡單快捷,成本也更低。
    除電腦係統外,美軍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航空通信、導航與定位,這同樣是美軍的薄弱隱患。
    越安逸越懦弱:除1861年至1865年的南北戰爭外,美國領土上從未發生過戰爭。這使美國人民沒有能力長期忍受戰爭帶來的艱難困苦,不能接受戰時權利和自由被剝奪。這也影響到了美軍,使其在作戰中力求距離遠流血少,最好可以借刀殺人。伊拉克戰爭就是證明。
    今天的美軍擁有巨大的技術優勢。不過眾所周知,武裝力量的作戰能力由兩方麵組成——物質和精神。美軍的武器設備是世界頂尖的,但戰士的精神狀態不行。
    美國在南斯拉夫、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說明,美軍更願意使用飛機、巡航導彈和遠程火炮進行非接觸性戰爭。任何真正意義的對峙都令美軍感到恐懼。例如,美國在索馬裏損失了幾名特種兵後,立即暫停了在該國的“維和行動”。俄羅斯空軍2008年恢複在美國邊界處巡邏,則引起了白宮切實的憂慮。
    美國已習慣非接觸性戰爭,並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自己的技術優勢上。這會腐蝕美國軍人,因為他們在戰爭中不能直接感受到必要的危險,使他們產生毫不費力就能無傷而勝的信心,使其喪失直接在戰場上長期作戰的能力。
    難以發動人民:在局部和大規模戰爭中避免不了動用人力,需要動員國家的一切力量。因此“戰爭靠人民”的觀點在當今世界仍有意義。
    美國實行的合同募兵製導致美國公民完全喪失了自願為祖國效力的道德動機。保衛祖國不再是美國公民應盡的義務。承擔國家防禦任務的不是整個社會,也不是全體人民,而是雇傭兵們,其入伍的主要動機是經濟問題,而非報效國家。
    總體來說雇傭軍從來不盡心作戰。他們可以在針對弱敵的短時局部戰爭中較好地完成任務,但不能在激烈而持久的大規模戰爭經受住考驗。因此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就說過:“取消義務兵製是個錯誤。”

作者: 瓦西裏•米克留科夫  
    ------摘自2015年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周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基多山人 回複 悄悄話 思想水平和中國環球時報的軍事憤青一樣,從成立'大世界政府'的戰略設想到今天的有限戰爭,卻用一種思維告訴人們美國打不贏戰爭.
歡顏展卷林中坐 回複 悄悄話 這個作者知道美國在核武擴散後的指導思想是有限戰爭,以最小投入達到己方目的嘛?作者還在以對方投降或崩潰論勝負。
傻大目 回複 悄悄話 俄國人寫這種東西有人看麽?
灜客 回複 悄悄話 文章是俄國人寫的,他怎麽會承認自己被美國人打敗了?聰明人不要再去步前蘇聯的後塵。
Nick32 回複 悄悄話 蘇聯都成了過去時,這是美國打贏最大勝仗。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俄羅斯給堵在家門口了還吹口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