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官方首次證實東風41等神秘導彈存在 (ZT)

(2014-08-01 10:12:51) 下一個




-----------------------

網友根據上麵照片繪製的東風-41發射車設想圖


中國新型洲際導彈研製情況是境內外媒體熱衷於猜測的話題之一。這其中東風-41導彈更是神秘,中國官方從未公開證實這一型號存在與否。最近,一份地方官方網站公文中透露了這一型號確實存在,並透露了其研製單位等信息。網友發現,同一網站的公文內容出現了東風-26、XX(紅旗)-19、XX(紅旗)-26等同樣外媒猜測多時的導彈型號及其測試研製單位信息。有網友猜測,這或許是官方在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透露中國新型戰略武器的研製進展情況。










陝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官網公開公文截圖


網友發現,在陝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官方網站上,一篇該部門“2014年6月9日至6月13日工作動態”的工作報告中,出現了“中航四院四十三所DF-41戰略導彈研製保障條件先期啟動(二期)竣工環保驗收現場監測”字樣。這份報告上傳於6月13日,最近才被網友發現。很快,又有網友在同一網站更早時間的其他報告中發現了更多的信息,如該部門“2014年3月3日至3月7日工作動態”中出現“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九研究院第16研究所DF-26導彈激光捷聯慣組研製保障條件建設項目驗收監測報告”、“參加XX-26及XX-19導彈固體發動機研製保障條件建設項目、DF-41戰略導彈研製保障條件建設項目軍工環保驗收會”“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203研究所XX兵器研發條件建設項目”等字樣;“2013年1月6日-10日周工作動態”報告中出現“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所“DF-26導彈激光捷聯慣組研製保障條件建設項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401所XX-26及XX-19導彈固體發動機研製保障條件建設項目”等字樣。
 

上述文字中出現的DF-41導彈是外媒猜測多年的中國新一代重型洲際彈道導彈的名稱。據《簡氏防務周刊》稱,中國現役主力洲際彈道導彈包括東風-5、東風-31、東風-31A三種,其中最先進的東風-31A導彈曾在2009年國慶閱兵式上公開展示,其射程可達12000公裏。《簡氏》認為,這種導彈的第一、第二級火箭與東風-31導彈相同,采用了一個更大型的第三級火箭,這種導彈的射程可以覆蓋美國全境。而2012年中國進行的多次洲際導彈試射中,至少有一次被認為是最新型東風-41導彈的測試,該導彈的直徑比東風-31更大,接近於美國“民兵3”導彈。
 

也有媒體認為東風-41導彈更加巨大,接近於美國的MX“和平衛士”導彈,可搭載10個分導式核彈頭,不過這種說法可能不太可信,因為從近年來網上流傳的一些東風-41導彈機動式發射車的圖片分析,這種導彈的尺寸僅比俄羅斯“亞爾斯”導彈略大,還比前蘇聯的鐵路機動洲際導彈SS-24“匕首”略小一些。
 


國內網絡流傳的八軸大型導彈發射車圖片,媒體推測這可能是東風-31A導彈的三用發射車(2009年閱兵時東風-31A導彈仍采用拖車機動)



傳聞為東風-41導彈發射車,明顯直徑和長度都超過東風-31A

在美國2014年的涉華防務報告中,也首次提到了東風-41導彈,但是並未證實媒體這種導彈的相關猜測,僅認為中國正在研製一種代號東風-41的導彈。報告內容主要關注的還是東風-31A導彈的部署情況。現在關於東風-41導彈,各路媒體猜測隻有一點共識:東風-41是一種與東風-31A不同的新型導彈。

中國研製東風-41的目的,是建立更加可靠的對美國核威懾能力。有猜測認為東風-41可能具備井射和機動發射兩種形式,其中井射型導彈可能會取代長期服役的東風-5係列導彈,同時機動型導彈可以和現役東風-31A導彈共同服役,共用現有的隧道掩體和發射場。

從目前最新透露的信息,已經可以排除東風-41導彈是類似SS-18的液體燃料重型導彈的可能性,根據公開資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是我國固體燃料火箭的主要研製機構。

此外,綜合外媒報道和公開消息,可以推測,陝西環境檢測中心站公文中提到的DF-26導彈是我國的新一代中遠程彈道導彈,射程可覆蓋美國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基地關島,用於替代舊式東風-4導彈。而XX-19和XX-26導彈應為紅旗-19和紅旗-26,據外媒推測,它們分別對應美國ETI(增程THAAD)和標準3導彈,均為中段反導導彈係統。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