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解放軍空軍10年前曾攔截鎖定陳水扁呂秀蓮座機...(ZT)

(2014-08-26 14:00:53) 下一個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解放軍運-8偵察機於8月25日兩度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台灣空軍派出幻影-2000、IDF戰機4次升空攔截,此事令相對平靜的兩岸關係再生波瀾。即便在2008年兩岸關係急速緩和之後,由於台灣海峽的特殊性,我軍空軍航空兵部隊一直在台海海域保持輪戰製度。而在2008年3月之前,台海地區更是兩岸空軍對峙的場所,火爆場麵時刻發生。

在兩岸對峙史上,2004年是具備裏程碑意義的一年。在這一年之前,中國大陸軍機更多在大陸沿海飛行,即使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也很少出海。但從2003年到2007年的這段時間,兩岸空中力量對比開始了轉折,解放軍空軍的殲擊機和特種飛機開始“成群結隊”地湧向台海,甚至多次飛越台海中線。2004年9月27日解放軍出動蘇-27攔截、鎖定視察澎湖的陳水扁座機一事,便是這一時期的標誌性事件。




資料圖:中國空軍的蘇-27戰機

事發當天,台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正搭乘其所謂的“空軍一號”專機自台北飛往澎湖“勞軍”,隨機的還有多位台軍將領,其中包括“國防部長”李傑、“參謀總長”李天羽、“總政戰局長”陳邦治等。據稱台灣領導人或重要人士搭乘專機進出外島,台灣空軍依戰備規定皆派遣殲擊機升空護航。對於金門和馬祖的行程,因為部分航線突出於海峽中線以西,台灣護航戰機通常飛到中線即不再前行,僅在中線以東有利位置接應。專機返航時,護航戰機則於中線以東等待,待專機到達才伴隨。


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

然而就在陳水扁搭乘的“空軍一號”專機飛往澎湖期間,附近空域突然出現了大批的中國大陸殲擊機,共計28架次的殲-7、殲-8Ⅱ和蘇-27等型號先後出現。當天為陳水扁專機擔任護航任務的,是台灣空軍455聯隊從嘉義基地派出的F-16機隊,屬於台軍中的精銳。此前台軍的情報部門曾提醒當局,中國大陸的軍機自9月中旬以來有些活動異常。但是由於海峽兩岸軍機對飛越中線向來有默契與自製,這裏的海峽中線被視為一條看不見的概念線。

翻頁繼續看2004年兩岸空中對峙內幕

由於台灣方麵單方麵認為大陸軍機此前並未出現太多的嚴重挑釁行為,有時起飛架次多也是與部隊移防有關,不一定是挑釁而有可能是大陸飛行員的個人行為而未加注意;在陳水扁的專機飛向澎湖的過程中,對於首先出現的殲-7飛機並未多加理會,隻是由護航的F-16提升戒備。但是當隨後出現了殲-8Ⅱ的雷達信號時,台灣方麵才感覺到勢態的嚴重性。

殲-8Ⅱ的雷達信號出現後,為陳水扁座機擔任護航任務的F-16遂采取行動,企圖驅逐出現的殲-8Ⅱ飛機,這時擔任此次攔截任務的主角——解放軍空軍航空兵2師的蘇-27編隊突然出現並高速襲來。隨即台灣方麵亂成一團。




台灣空軍第455戰術戰鬥機聯隊的F-16A Block 20戰機


根據著名網友貝德勒·普耶洛夫斯基出版的《日落共青城》一書記載,按照大陸截獲的空地通信錄音,台軍“參謀總長”李天羽在當時企圖以明語發布命令,但由於過於緊張而顯得語無倫次且不知所措。相形之下,“國防部長”李傑則明顯鎮靜和沉穩得多,親自發布了有關移交指揮權和一旦發生變故時采取何種形式反製措施的命令。

就這樣,雙方在台海上空對峙了將近15分鍾,當擔負支援任務的台軍F-16飛機趕到時,空2師的蘇-27已經“鎖定”了陳水扁的座機。在實際作戰中,“鎖定”是具有攻擊意義的動作,是指殲擊機雷達或防空導彈雷達的特定操作模式,將雷達波束持續籠罩追蹤目標,作為發射導彈之前的最後步驟。當目標本身感到遭外來雷達係統“鎖定”,表示已置身於危險狀態,必須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實施反製幹擾或轉向脫離。同時,也獲得自衛反擊該“鎖定”來源的充分條件。所以在非必要時,殲擊機或防空陣地的雷達都不開機或隻以“搜索”模式操作而不轉到“追蹤”模式。

當台軍的F-16飛機分別由鬆山和嘉義空軍基地起飛趕赴台海中線“救駕”的過程中,除了正在執行攔截任務的蘇-27飛機,又有大批解放軍空軍的作戰飛機陸續升空支援,在福建沿海空域巡邏的殲擊機群也向這片空域集結,雙方的飛機並一度相互間進行鎖定,氣氛極為緊張,雙方隨時有擦槍走火,爆發空戰的危險。

受此事件影響,陳水扁專機當天延誤了15分鍾才抵達澎湖。由於陳的專機有台灣島內航線優先起降權,延誤行程概率相當低,“嗅覺靈敏”的台灣媒體似乎感覺到了什麽。無獨有偶,在不到一個星期後的10月2日,台灣所謂“副總統”呂秀蓮飛往澎湖參加新橋點燈儀式時,同樣受大陸空軍戰機幹擾而“延誤近20分鍾”,這震驚了台灣軍界。也就是從那次之後,台灣方麵做出調整,禁止其高級領導人集中乘坐一架專機出巡。



台軍所謂的“空軍一號”

事件發生一個多月後,此事見諸於台灣各大媒體的報端,雖然台灣當局立刻回應稱台媒的報道“與事實不符”,但台灣防務部門負責人李傑在接受質詢時不得不公開表示,台方已按戰備規定處理,並派軍機過去,對方是進行例行訓練,並沒有越線。

從此以後,大陸飛行員在台灣海峽上空表現得越來越積極主動。2005年,解放軍空軍的戰鬥機在台海中線以西巡航達到破紀錄的1700架次,尤其是在2005年的秋季,解放軍空軍航空兵的蘇-30MKK戰機甚至一度進逼台灣本島,使緊張氣氛達到頂點。對此大陸空軍方麵曾明白地指出,解放軍殲擊機若要攻擊陳水扁的座機易如反掌,但我軍不會這麽做。出動軍機的目的,在告訴台灣當局領導人,如果一直推動“台獨”分裂活動,尋求“台灣獨立”,解放軍完全有能力維護國家的主權完整;此舉也在告訴周邊國家,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外國不要插手幹預。這樣的緊張情況直到2008年國民黨重新上台,“台獨”威脅暫時減弱後才發生轉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