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戰略機遇期——戰略機遇期不是戰略保險期 (zt)
(2013-03-19 19:56:09)
下一個
(一) 所謂機遇,就是通常不可多得的較為有利時機和態勢。戰略機遇,一般是指具有全局性影響的有利時機與有利態勢。對一個國家而言,戰略機遇,就是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環境與條件。就當代中國而言,就是有利於中國集中精力,穩定地可持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內外環境與主客觀條件。
戰略機遇的出現並不是主觀向往的結果,而是客觀條件與主觀認識的有機結合,是對變化中的客觀世界科學精準的認識、判斷與把握。例如,有人把戰略機遇期看成是戰略保險期,誤以為進入戰略機遇期就萬事大吉了,就可以安安穩穩搞建設了。
也有人認為,為了保住難得的戰略機遇,維穩與維權,維穩是第一位的,對於國家主權、安全等核心利益受到的挑戰要盡量委曲求全,能忍則忍,能讓則讓,千萬不要讓戰略機遇期跑了。
也有人看到一個時期以來,我國周邊風雲急劇變幻,就認為我國戰略機遇行將結束。對這些問題到底應該怎麽看?這些既涉及對客觀環境的準確判斷,也涉及正確的戰略機遇觀。
為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對戰略機遇應當有一個全麵、辯證的認識。至少要把握戰略機遇以下幾個基本特性:
一是戰略機遇的動態性與相對性。戰略機遇是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一定階段、一定條件下出現的相對狀態,而不是長期靜止地停留在一個地方的絕對狀態。不是靜靜擺在桌上的紅蘋果,任何時候,隻要一伸手就可得到的東西。
戰略機遇雖然較一般機遇相對長些,,但就曆史長河而言,仍然稍縱即逝。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1793年,英王特使馬嘎爾尼率領包括園藝師、軍事家及各種科技專家百餘人,攜帶600箱包括天象儀、地球儀、反射望遠鏡、榴彈炮、大型戰船模型等反映英國以至歐洲工業革命成果的禮品,來到中國,要求與中華帝國互派使節,談判與簽訂兩國貿易協議。然而陶醉於天朝大國,赫赫武功的乾隆皇帝,以天朝大國無所不有,不需要西夷的“奇技淫巧”,拒絕了英使和平通商的要求,失去了一次與西方世界和工業文明近距離接觸的機會。48年後,英國最終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
二是戰略機遇的開放性與公平性。機遇不偏袒任何人,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機遇青睞思想敏銳勇敢果決者,而與思想遲鈍消極無為者無緣。例如世界大戰一時打不起來,以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等,對中國發展是機遇,對其他國家發展也同樣是機遇,關鍵在於誰更善於把握和利用。誰搶占先機,誰就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誰反應遲鈍,誰就必然陷入被動。
(二)世紀之初,我國作出了“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要判斷。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我國安全環境發生了許多深刻的變化,特別是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強權美國全球戰略重心東移,以我為戰略對手,調整軍事戰略部署,我麵臨的外部戰略壓力明顯上升。 在此大氣候下 ,日本右翼勢力乘機而起,以釣魚島為突破口,對我發難,力圖顛覆戰後體製,加速推進軍國化,以建立日本主導下的大東亞秩序,對我的牽製日增。菲、越在海洋權益上也不甘寂寞,一哄而上,與我無理糾纏,對我造成越來越多的幹擾。一時間我周邊烏雲集聚,波濤翻滾。有人悲觀地認為,我二十年戰略機遇期有可能因此而提前結束。對這種認識我們並不認同。近年來,盡管我國安全環境趨於複雜,挑戰趨於嚴峻,不確定因素增多,但支持我國持續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的基本要素依然存在,有的還有所發展。隻要我們妥為因應,不犯大的錯誤,今後較長時期內仍可能擁有能夠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 。 就時代的大趨勢來講,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將進一步向深度和廣度發展。世界多極化將對兩極格局解體後,特殊情況下的單極霸權形成越來越大的製約,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社會信息化正在以信息為載體第一次把全球真正構建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網絡體係。在命運緊密相連的地球村內,任何人在挑戰當代國際秩序的時候,他不能不考慮他實際上也同時損害著自身利益。這種利益的相互依存性,使我們所處的整體國際環境,不會輕易被顛覆。 就我外部挑戰而言,美國是唯一具有影響我國戰略機遇期的實力,且相互之間存在結構性矛盾的國家。美國對中國實行戰略圍堵政策,容易造成雙方的摩擦與衝突。但是,另一方麵,中美沒有領土糾紛,沒有曆史積怨,互為最大貿易夥伴,在經濟上和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美國離不開中國的合作。美國雖然具有毀滅中國乃至世界的軍事實力,但在中美不對稱性軍事平衡麵前,美國並不能確保自己在攻擊中國時,避免中國戰略反擊所造成的難以承受的災難性後果。因此,中美走向全麵攤牌的可能性仍然較小。 美國實行戰略重心東移,既有牽製中國的一麵,也有維係亞太地區主導地位,防止被邊緣化的一麵。而且美國深陷經濟危機和西亞北非等地區泥潭,短期內難以脫身,要全力壓向中國,談何容易?至於一些中小國家乘火打劫,對我多有襲擾,但這些國家“安全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難以與中國真正切割,而且不具備擾亂我戰略機遇期的實力。即使最近聲稱決不做“二流大國”的日本,由於其戰略空間狹小,戰略資源缺乏,至今不能對其侵略曆史深刻反省,充其量隻是二流、三流角色。 日夜圖謀擺脫憲法約束,獲得開戰權的“自衛隊”也不過是一支美日安保體係下的依附型、支援型和戰役戰術型軍事力量,與獨立自主的戰略型中國軍隊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日本重溫甲午戰爭和全麵侵華戰爭舊夢的機會早已一去不複返了。我國保持較長時期戰略全局的相對穩定還是可能的。 就未來走向而言,美國連年對外擴張征戰,透支了國力,誘發了蔓延全球的經濟危機,暴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的內在矛盾。雖然美國的霸權不會很快衰落,但盛年難再,業已呈現出多疑、不自信等霸權更年期的典型特征。中國雖然也受全球經濟危機的衝擊,同時麵臨深化改革,整頓吏治,清除腐敗,改善民生等艱巨任務,但畢竟中國處於青春期,上升期。 中國麵臨的煩惱是成長中的煩惱,中國麵臨的壓力是前進中的壓力。改革開放30年,中國高速發展,積累了雄厚的國力和國防實力,增強了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而且,中國的發展勢頭遠未停止,中國領導集體的順利交接,是中國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政治保證,中國規模巨大的內需市場蘊涵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世界金融危機在給中國造成巨大壓力的同時,也給中國充裕的資金提供了走出去的巨大空間。 如果說,建國之初,西方沒能將新中國掐死在搖籃中,那麽現在中國已成長為膀闊腰圓陽光燦爛的青少年,除非中國自己垮台,外部勢力要扼殺擁有五千年文明,近千萬平方公裏國土,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正在闊步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其成功率等於零。 這些都是我國未來繼續擁有較長時間戰略機遇期的重要依據。問題在於我們能不能緊緊把握住。
(三) 有人說,維護戰略機遇期的前提是不發生戰爭,至少是不發生大的戰爭。這句話隻說對了一半。 就我們的主觀願望、國家戰略利益和戰略優先選項而言,我們當然希望永遠不要發生戰爭,不管是大戰小戰永遠不要發生。我們有一個長期的和平穩定環境,集中精力、集中資源,一心一意,安安穩穩過日子該多好! 問題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我們不想要戰爭,但戰爭發生不發生並不完全以我們的意願為轉移。你不惹人,別人偏要惹你。你想和平發展,人家看著心裏不舒服,就是要拆你的台。中國這塊唐僧肉,延年益壽,誰都想吃一口。近代中國所有與外國的戰爭幾乎都是被迫的,都是外部勢力強加給中國頭上的。曾經兩次對中國發展機遇造成重大衝擊的甲午戰爭和日本全麵侵華戰爭難道不是喪心病狂的日本軍國主義對外擴張本性的必然結果,而是中國的選擇嗎? 我們不想要戰爭,但不能以犧牲國家安全與主權等核心利益為代價。對中國而言,所謂戰略機遇,是國家得以和平發展的機遇,是國家正當權益和民族尊嚴得以保障與實現的機遇,這是機遇的價值所在。否則,機遇是沒有意義的。中國渴望和平,熱愛和平,竭誠希望與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和平友好相處。但這種相處是有原則、有底線的。任何時候,決不拿民族尊嚴作交易,拿國家主權換和平。決不為一時的虛假和平而出賣國家利益,喪權辱國,苟且偷生。這是和平的真諦,是中國的最高原則,是中華民族的氣節所在。 善良的人們想避免戰爭沒錯,關鍵在於怎樣才能避免戰爭?卑躬屈膝,燒香磕頭,妥協投降,乞求別人的善心和恩賜阻止不了戰爭。迄今為止的中外曆史,還沒有看到用眼淚換來和平的先例。在當今強權政治依然橫行,拳頭依然是國際政治的主要發言人的世界,任何怯懦和眼淚都無濟於事。在外部強權和惡勢力麵前,下跪求饒,隻會使他們更加猙獰,更加囂張,更加得寸進尺。唯一最有效的辦法是針鋒相對,拿起武器,把命運緊緊掌握在自己手裏。軍事辯證法告訴我們,不要戰爭,就必須準備戰爭;不要槍杆子,就必須拿起槍杆子。以實力求和平,以備戰求避戰。正如《孫子兵法》強調的“勿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勿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不是寄希望於敵人不來,而是依靠自己的充分準備,使敵人不敢輕舉妄動。“有備則製人,無備則製於人”,隻有充分準備才能掌握主動權,立於不敗之地。準備越充分,戰爭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始終把和平的基點放在自己強大的物質力量與精神力量上,放在不斷壯大綜合國力和國防實力上,以實力求和平,以實力保發展,以實力爭機遇,以實力衛國權。 如果窮盡一切和平的努力,戰爭仍然不可避免,我們沒有別的選擇,隻能奮起應戰,力爭以小戰防止中戰,以中戰防止大戰,堅決果敢粉碎一切強權和邪惡勢力的戰爭挑釁,以鮮血和生命去爭取和平與捍衛和平。當年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固然出自日本軍國主義貪婪與凶殘本質,但中國當局一度執行的不抵抗政策是不是客觀上也助長了日寇的氣焰與野心呢?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朝鮮戰場上,正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的英勇奮戰,阻止了麥克阿瑟試圖越過鴨綠江,將戰火擴大到中國境內的陰謀;正是在朝鮮戰場上的浴血較量,顯示了中國不畏強權,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堅定意誌,贏得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國格的起碼尊重,換來了中美兩國兩軍關係60年的相對穩定。 在新的曆史時期,我們爭取和平的願望是真誠的,我們維護和平的意誌也是堅定不移的。我們無事不惹事,但有事也決不怕事。越怕鬼就越有鬼。你越忍讓,別人越認為你軟弱可欺。戰爭並不因為我們不喜歡它就遠離我們。戰爭從未退出曆史舞台。戰爭手段也從未排除在維護和平、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維護戰略機遇期的戰略選擇之外。 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與物質準備,迫不得已時,用正義的戰爭反擊非正義的戰爭。隻要不發生全麵的毀滅性戰爭,不但動搖不了我們的戰略機遇期,反而有助於維護戰略機遇期。即使是全麵的毀滅性戰爭,也不取決於我們,不是我們單方麵能控製得了的,一旦發生,也隻能橫下一條心,打完再建設。但至少目前還看不到這種可能性。
-------作者彭光謙中國國家安全論壇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