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希拉裏主義落幕?(ZT)

(2013-01-22 09:11:17) 下一個
周鑫宇  



2012年12月1 5日,美國下一任國務卿的人選終於水落石出。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約翰•克裏將確定獲得奧巴馬總統的提名。而就在間一天,現任國務卿、65歲的希拉裏•克林頓在胃部的病痛中暈倒了。她的頭部在摔倒時撞傷,引發了腦震蕩,所剩無幾的任期恐怕有很長一段時間要在病床上度過。這個以強勢著稱的女國務卿,在離去的時候卻顯得如此柔弱。在她的人生曆程中,已經有過很多重要的角色:全美百佳律師、美國史上第一位有博士學位的第一夫人、實力強大的國會參議員、最富爭議的民主黨總統提名候選人。很快,希拉裏最新的一個人生角色就將定格:一個可能深遠影響美國外交政策方向的、重要的、甚至偉大的國務卿。

“巧實力”與“苦功夫”

希拉裏的國務卿生涯,是在總統生涯的夭折中起航的。希拉裏曾經說過,她不會做一個在家裏烤甜餅的、男人背後的小女人。的確如此。她已經是美國曆史上最不“安本分”的第一夫人,並為此飽受爭議。在丈夫退休以後,她精力充沛地完成了一個成功的參議員任期。接下來,她想做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她是女性,更是民主黨的大佬、最有權勢的參選人。在2008年1月3日的愛荷華州初選之前,整個民主黨都在期待著希拉裏。那時很少有人會想到,在隨後的民主黨初選中會出現一場女人和黑人之間的決戰,其戲劇性甚至超越了後來的總統大選。然而,在奧巴馬突然迸發出的青雲之勢中,希拉裏的總統之夢轉瞬之間破滅了,甚至隻經過了苦苦而短暫的掙紮。在黨內總統初選失敗後,這個“為政治而生的女人”,一下子失去了方向。
一年以後,順利獲選的奧巴馬總統向希拉裏伸出了橄欖枝。從各個方麵看,這都不容易。除了兩個人之間那場風雲激蕩的初選,還有更微妙的關係。一直以來,希拉裏都是一個爭議巨大的政治人物。在狂熱的追隨者眼中,希拉裏有著卓越的智慧、堅毅的性格以及優異的領導才能。在堅定的反對者眼中,她則是虛偽狡詐、善於世故和慣常使用政治伎倆。最關鍵的是,希拉裏是強勢的、充滿野心、羽翼豐滿的“黨內大佬”,和初出茅廬的新總統奧巴馬,將以怎樣一種方式合作呢?
希拉裏和奧巴馬的外交搭配,一開始就環繞著猜疑。但是奧巴馬不顧身邊顧問的警告,堅持選擇希拉裏作為他的國務卿。現在看來,對於奧巴馬來講,這是一個關鍵性的選擇。四年以後,沒有在外交問題上開創出的成功局麵,僅靠國內堪堪維持的經濟形勢,是無法支撐奧巴馬完成連任的。
而對希拉裏來說,接過國務卿的職位,也是一個關鍵性的選擇。她又找到了新的政治舞台,但是必須重新證明自己。她要證明自己能夠和奧巴馬總統合作,能夠抹去棱角分明、誇誇其談的政客色彩,能夠做點實事,收拾前任留下的外交攤子。她要證明自己和奧巴馬總統一樣求“變”,跟前任不同。
希拉裏一開始提出的新方針叫做“巧實力”。四年以後的今天,也沒有人知道到底什麽是巧實力。在英文裏,這更像一款新車或者手機係統的名字。我們隻知道,對超級大國美國來說,“笨實力”是更省心的,大棒所至,開山破石。巧實力很細致,很精美,也很辛苦。四年以後,希拉裏說,她對這份工作的強度感到吃驚。這是一份每.天24小時,一周七天不休的工作。要讓美國的“大棒外交”變成繡花般的穿針引線、長袖善舞,希拉裏必須把一年中一半的時間花在“環球旅行”上。四年裏,希拉裏跑遍了110多個國家,總行程驚人地超過了135萬公裏。美國媒體因此把希拉裏稱為“最繁忙的國務卿”,而如果把出訪國家數量作為外交成果評判的重要指標,那麽希拉裏也將是美國曆史上“最為成功的國務卿”。
要想有“巧實力”,就得下“苦功夫”。四年下來,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希拉裏衰老了、疲憊了、暈倒了。她準備離去。但美國外交政策已經深深刻下了希拉裏式的烙印。

亞洲的遺產

希拉裏從來不憚於發表口號式宣言。2009年7月,希拉裏在泰國首都曼穀高調宣布“美國回來了”。從此至今,美國“重返亞洲”就成為最普遍的國際政治語言。而每當聽到有人說,美國“重返亞洲”的說法不對,因為美國從來沒有離開過亞洲的時候,我就會提醒他,這是希拉裏說的。
隻有學者才會在“回歸”準不準確這樣的字眼上較真。希拉裏不會。她的想法很明確:因為中國在崛起、印度在崛起、亞洲在崛起,所以亞洲就是美國新的重點政策方向, “重返亞洲”就是美國新的外交戰略支柱。201 1年10月,希拉裏在太平洋正中央的夏威夷宣布,歐洲中心的時代結束了,美國在中東的力量要繼續撤離。美國要建立的是一個“太平洋世紀”。一個好的亞太政策,既能使美國分享與亞洲國家經濟合作所帶來的長遠好處,又能從政治上製約對其構成安全威脅的國家。
“回歸亞洲”、 “太平洋世紀”,這樣石破天驚的話語幾年來完全主宰了國際政治的主題。但如果希拉裏隻是說說,她最終還是沒有超越一個參議員的水平。作為一個國務卿,她必須在亞洲處理好複雜的矛盾,實實在在地搭建起“太平洋世紀”的框架。
這個框架的中心就是中美關係。美國將其全球戰略重點轉移到亞太地區,首先必須處理好中美關係。希拉裏顯然明白,在當前的格局下,與中國的關係是美國有史以來必須管理的最具挑戰性和影響最大的雙邊關係之一。因此在上任之初,希拉裏就迅速對中國進行了訪問。她用熱情的語言重新定義中美關係,規避了那些長期存在衝突的問題。麵對經濟危機,希拉裏用“同舟共濟”來描述中美兩國所麵臨的境況,她表示希望中美兩國攜手,領導世界經濟複蘇。
實際上,在整個四年的時間裏,美國始終把維持中美雙邊關係、尤其是經濟合作關係作為一項主要的政策。無論是在人權問題上,還是在台灣問題、西藏問題或者貿易摩擦問題上,奧巴馬政府都有所收斂。在希拉裏所描繪的那個亞太框架裏,中美關係至少在純粹的雙邊層次上,是需要穩定的。
但是,中國也是需要敲打和防範的。因為美國才是“太平洋世紀”的領導者。敲打中國的方式,就是“第三邊問題”。2010年7月,在第17屆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上,希拉裏稱南海的爭議事關美國國家利益。南海局勢從此升級。自那以後,希拉裏多次在與東盟國家的交往中挑起南海議題,發起對中國的攻勢。201 1年1 1月,希拉裏在美國援助菲律賓的艦艇上公開宣稱“美國將與菲律賓‘站在一起’,與菲律賓‘一起戰鬥’”,從而增加了菲律賓挑釁中國的氣焰。在釣魚島問題上,希拉裏也以微妙的態度,適時地為日本“打氣”,甚至表態稱釣魚島問題適用於《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第五條。除此之外,在伊朗問題、敘利亞問題和中非關係等問題上,希拉裏也多次敲打中國,製造國際輿論,抹黑中國的形象。
要搭建好亞太的戰略框架、控製好中國問題,希拉裏必須挖掘出更多的“巧實力”。除了進一步鞏固亞太地區的盟友關係,希拉裏還不辭辛勞、穿針引線,竭力拉攏曾經的“離心力量”。201 1年1 1月,希拉裏實現了對緬甸的訪問,這是50年來美國國務卿首次到訪緬甸,美緬關係就此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撬動了東南亞地區中美影響力的微妙變化。2012年7月,在希拉裏最長的一次外交出訪中,她曾繞著中國兜了一圈,實現了其任內第三次訪問越南,同時她還訪問了蒙古、老撾這兩個此前從未去過的國家。在蒙古,希拉裏稱美國是蒙古的第三鄰國,希望進一步擴大雙邊合作,並稱讚蒙古是民主政治的楷模。在老撾,希拉裏與高級官員們討論“湄公河下遊計劃”和東盟一體化的努力。而越南和美國在軍事上的突然親熱,是自越戰結束以來難以想象的變化。希拉裏的這一係列“破冰之旅”被視為美國“重返亞洲”的重要戰略步驟。除了拉攏新老朋友,希拉裏還需要一個唱戲的舞台。四年來,至少從東盟的角度上來說,美國的“重返”是實實在在的。在希拉裏之前,美國國務卿從來都不把東盟放在眼裏。然而,今天,東盟和其他亞太地區的多邊組織是希拉裏繪製地區藍圖的畫板。在地區問題中,美國才是領導者和仲裁者。美國要成為領導者和仲裁者,任何雙邊的爭端都必須先擺上多邊的舞台。更何況在亞洲國家的集會上,希拉裏有一個最方便的話筒,宣講美國會怎樣帶領亞洲走向未來。
總體上看,希拉裏的亞洲政策無疑是成功的。相比於四年前,美國在亞洲的存在感大大增強了。可是表麵成功的背後仍然埋下了隱患。一是小動作過多,反複攪起的地區摩擦已經引發了亞洲國家的疑慮和反彈。二是目標遊移。美國到底是要通過積極介入、主導亞洲經濟合作和發展方向,為美國經濟提供複蘇動力,還是要通過製造和主導地緣政治糾紛、謀取戰略上的主動?這兩個目標有時候相互矛盾。在中美缺乏政治互信的情況下,對美國利益至關重要的地區問題並不能得到解決。而且美國逐漸發現,美國低估了中國在周邊地區控製局勢的能力。一番比劃之後,中國在周邊國家眼中的力量優勢似乎更加提升了。不信問問菲律賓總統和日本首相,他們今天比起三年前是得到了、還是失去了?

班加西之痛

然而,真正讓希拉裏感受到壓力的是中東問題。到今天,她快要卸任的時候,一定在心裏感慨:如果她隻需要專心建設“太平洋世紀”就好了。可惜這不可能。美國沒有這樣的機會。這是超級大國的宿命。
三個關鍵詞可以描繪奧巴馬政府四年的中東政策:撤軍、阿拉伯之春、班加西。撤軍跟希拉裏沒有太大關係,但無疑在早期的那段時光裏,這是一個讓她愉快的轉變。美國從中東抽出力量,就可以對亞太力量“再平衡”,支撐起“太平洋世紀”的鋼筋鐵骨。
希拉裏親自卷入中東,是從阿拉伯之春開始的。2010年年末,西亞、北非阿拉伯國家的民眾運動突然爆發,美國從中東收縮力量的大戰略,在巨大的變局麵前出現了猶豫和爭議。口頭上支持中東民眾運動、鼓吹“民主、自由、人權”倒沒有什麽爭議,眼看著穆巴拉克、阿裏等一批長期的朋友下台時的糾結也可以忍受,畢竟沙特、巴林等盟國的局勢還可以維持。但當革命的野火燃燒到利比亞、敘利亞這樣的國家之時,美國猶豫了:需不需要投入力量、添一把火,趁機除掉美國的肉中釘呢?
在利比亞問題上,希拉裏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國防部長蓋茨等人對美國介入利比亞表示謹慎的時候,希拉裏成了堅定的主戰派。《紐約時報》說,這是“兩個女人”主導的戰爭。一個是希拉裏,一個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蘇珊‘賴斯。奧巴馬接受了希拉裏的看法。利比亞的烈火就此被徹底點燃了。而這場火最終也以難以預料的方式,燒到了點燃它的兩個女人身上。
2012年9月1 1日,對美國來說,是另外一場血腥的9.11。一年前美國的飛機早已經撤走,留下利比亞日漸一日地陷入一片混亂。這天,美國駐利比亞領事館的建築和車輛被縱火焚燒,大使史蒂文斯遭遇武裝襲擊暴屍街頭。而事件發生的地點,正是美國支持的“利比亞革命”的發源地班加西。與此同時,圍繞著一部名不見經傳的美國電影,埃及、也門、伊朗等多個國家爆發了持續的反美暴力抗議。美國突然發現,人民革命後的中東盡是反美主義的浪潮。
班加西事件的慘狀深刻地震撼了美國人。希拉裏陷入了上任以來最大的信任危機。她不得不為此道歉。她用痛苦的語調問道: “今天許多美國人都在問,實際上我也問我自己,這一切是怎麽發生的?這怎麽會發生在一個我們幫助解放的國家,在一個我們幫助免遭摧毀的城市?”
作為國務卿,這些問題顯得很不專業。她的前任已經在中東問題積累了足夠的教訓。在希拉裏的案頭,也一定擺上過無數份關於中東問題的報告。但她都忽略了。希拉裏是一個有自己一套政治邏輯的人,同時她太想成功了。在亞洲,一係列操之過急的地緣政治手腕讓希拉裏精疲力竭;在中東,阿拉伯之春讓以色列感覺到了冬天的來臨。沒有美國的政治家可以忽略以色列的感受,這是美國政治的基因。無論是希拉裏還是奧巴馬,都必須明確地表示自己服從於這個基因。當希拉裏中斷亞洲的訪問奔赴耶路撒冷救火的時候,當胃炎難忍不得不放棄“敘利亞之友”會議的時候,希拉裏正在慢慢地倒下。
希拉裏的腦震蕩,暗示著奧巴馬政府外交正在經曆著一場“腦震蕩”。一場新的外交路線鬥爭和戰略爭論正在隱隱浮現。奧巴馬想用蘇珊•賴斯接替希拉裏。賴斯是希拉裏路線的支持者,這是一種延續的表示。可是這個女外交官把班加西事件定義為當地民眾對侮辱伊斯蘭先知的美國電影的抗議。這是中國媒體報道的角度,美國政治正確的定義是:恐怖主義。班加西事件是恐怖主義對美國的新一輪襲擊。美國必須堅定地和以色列一起,打擊中東的恐怖主義。這樣的話語,仿佛回到了十年之前。
在這樣的氣氛中,希拉裏選擇了離去。著名國際政治學者約瑟夫•奈曾為希拉裏寫下這樣的評語:“她最出色的品質是教會了人們如何成功並有效地成為對手團隊中的一員。”四年來,希拉裏可謂是被無數光環籠罩著,每到一個國家,都必能掀起一股外交旋風。她成就了奧巴馬政府第一任期讓人印象深刻的外交政策,解決了一些問題,造成了一些麻煩,履行了一些責任,也留下了更多的難題。無論如何,四年跌宕起伏的國務卿生涯,將讓希拉裏繼續成為美國政壇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