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務新聞網報道稱,西方分析師多次強調稱中國戰機發展落後美國許多年。他們稱,麵對美國航母特遣部隊時,中國新航母連一分鍾都支援不了,還指出中國尚需多年努力才能夠實現艦載機在航母上起降。然而,在過去兩年裏,中國先後亮相了兩款隱形戰機。相關戰機的圖片出現後,反對者稱是PS圖片。當戰機試飛視頻出現後,分析師又稱它們隻是永遠都不會實現量產的原型機。事實證明,在分析中國軍事現代化趨勢時,華盛頓分析師總是一錯再錯,低估中國軍事現代化發展的速度。
的確,中國航空工業的確存在弱點,特別是在發動機領域,但其學習曲線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2012年11月發生的一係列事件,證明與比西方分析師給出的“時間表”相比,中國提前而非落後了許多年。
首先,在於2012年11月13日至18日舉行的第九屆珠海航展期間,中國展出了許多其最先進的軍用飛機。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教授安德魯·埃裏克森親臨現場,參觀了中國一係列先進武器係統:LD-10A空對地反輻射導彈、SD-10A地對空導彈、新型“鷂鷹-3”無人機、以L-15教練機為基礎研製的“藍狐”靶機,以及用於取代L-15教練機所用烏克蘭引擎的“岷山”發動機,以及升級後擁有更多掛點的FTC-2000 (JL-9)戰機。
其次,第二件打亂西方分析師預測的事情是:有報道稱,中國可能采購24架俄蘇-35戰機。此前,眾多分析師都預測稱,中俄蘇-27/殲-11B戰機交易令俄羅斯倍感受傷,俄羅斯絕對不會再向中國出售其他型號的先進戰機。然而,珠海航展期間出現的這種傳聞似乎並非空穴來風。俄羅斯同意對華出口24架蘇-35戰機,而非莫斯科最初要求的48架。
資料圖:蘇-35原型機902空中巡航
俄羅斯擔心中國會針對蘇-35展開逆向工程研究,並生產出中國“克隆”機型,就像其當年通過仿製蘇-27戰機研製殲-11B戰機一樣。而且,俄羅斯懷疑中國不是真的需要蘇-35戰機,而是想把蘇-35戰機的發動機安裝到殲-20隱形戰機之上。一名美國分析師指出,俄羅斯蘇-35戰機和T-50隱形戰機原型機均配備了“土星”公司研製的AL-117S發動機。如果在采購24架蘇-35戰機的交易中,如果中國要求每四台發動機有一台備用發動機,那麽對於俄羅斯而言,這就是一種警告。
第三,第三件令華盛頓分析師猝不及防的事情是:中國公布了殲-15在“遼寧”號航母上成功起降的視頻。此前,在互聯網上流傳的圖片顯示出“遼寧”號航母飛行甲板上有黑色刹車痕,暗示中國正準備進行航母著艦訓練。不過,華盛頓的反對者認為那些劃痕很可能是艦載機“觸艦”飛行留下的,並稱艦載機著艦或起降不可能那麽早實現。不過,這一次他們又失算了。
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專家加裏·李表示,“中國正在獲得與美國海軍力量相似的航母能力的說法是不對的。美國分析師以其過往海上力量發展知識和美國海軍經驗為基礎觀察中國海軍發展也是不對的。“中國並沒有在玩這種‘遊戲’。”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賈拉南國際問題研究院海洋安全學科資深研究員薩姆·巴特曼認為,近期中國航母航空實踐證明解放軍海軍發展航母作戰能力的速度快於許多西方觀察家的預測。對此,巴特曼並不吃驚。他表示,北京認為當前戰略環境威脅性更大,再加上中國在其他領域的技術進步,隻要給予更高的優先權,中國航母能力必然會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加裏·李表示,殲-15戰機研製現場總指揮羅陽因操勞過度死亡一事,本身就體現了這些人的風險精神,就能夠說明一定的問題。對於被實施武器禁運,且研發基礎薄弱的中國而言,取得這種成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陳水扁“國家安全委員會”前委員約克·陳表示,台灣情報機構2006年對中國航母項目及其殲-15戰機研發項目的評估令人印象深刻。正是因為如此,台灣2006年才開始加速推進超音速反航母導彈項目,而“雄風3”型導彈就是這一努力的成果。
那麽,在分析中國軍事現代化趨勢時,華盛頓分析師為什麽一錯再錯?對於這個問題,加裏·李稱:“有些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就能夠看到不同的東西。中國就是這樣。西方喜歡稱中國為‘龍’,而中國則喜歡自稱為‘熊貓’。我要說的是,關鍵問題在於,在觀察中國和中國發展時,西方仍然從以西方為中心的國際關係傳統出發,把中國放在現實主義/修正主義陣營。然而,中國隻是努力在沒有多少外來幫忙的條件下實現民族振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也在誤解華盛頓。例如,巴特曼指出,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的軍事方麵,令中國感到不快,認為美國使地區戰略環境進一步惡化,更具威脅性。巴特曼最大的擔心就是亞太地區會爆發地區軍備競賽,為了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美中兩國迫切需要展開戰略對話。
資料圖:SD-10A地對空導彈
資料圖:俄羅斯蘇-35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