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發展殲20艦載型是曆史發展的必然? (ZT)

(2012-12-14 11:37:01) 下一個
(一)
在大多數情況下,航母編隊是通過遏製對方偵察機的雷達搜索來實現隱蔽,大航程作戰飛機給航母編隊帶來了比較安全的防禦距離,如果艦載機的作戰半徑超過敵方岸基飛機的偵察範圍,那麽航母編隊就可以在完全隱蔽的情況下對敵方發動攻擊,使其無法預先反應,沒有足夠的時間組織防禦、如果艦載機的作戰半徑超過敵方岸基飛機的打擊半徑,航母編隊就可以在敵方的防區外航行和作戰,作戰風險大幅度下降。

因此,美國固定翼艦載機的發展趨勢一直是重量越來越大,航程越來越遠,美軍先後發展過A-12和NATF隱身艦載機,正是這一作戰思想的體現,由於蘇聯解體,這些高性能的作戰飛機失去了用武之地,但他們縝密的設計思想,完善的設計理念對後來者的中國海軍航空兵仍然有啟發作用。我們必須明確指出,中國發展大航程重型雙發艦載隱身戰鬥機,是符合世界艦載機發展基本規律的明智選擇,是這個時代賦予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光榮使命。

 我國在成功研製出殲-15重型艦載機之後,已經基本掌握了重型艦載機的關鍵技術,但我們必須冷靜地看到,殲-15相對於美軍的F-35C艦載機已經相差一代,我國第二代艦載戰鬥機必須達到第四代戰鬥機的水平,在作戰能力上,要能夠與F-22和F-35戰機進行有效對抗;對國外典型的三代改進型戰鬥機,如F/A-18E/F、F-15K、F-15SG、台風戰機等保持全麵優勢。按照通用化和減少成本的考慮,在殲-20戰鬥機基礎上發展一種重型艦載戰鬥機,是非常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正確選擇;同時,在該機的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發展殲轟-20雙座多用途戰鬥轟炸機,以及殲電-20高性能隱身電子戰飛機,走係列化發展之路。

必須指出,發展重型艦載隱身戰鬥機將確立中國在世界艦載機技術上的優勢地位,由於F-35C具有先天技術缺陷;在殲-20艦載型戰鬥機麵前,F-35C在空戰能力上將處於明顯劣勢,這將是美國自1944年以來,首次出現對手的艦載戰鬥機優於美方的情況,這將讓美軍難以接受,美軍很可能將加速新一代(美稱第六代)艦載戰鬥機的研製進度。在美軍NATF計劃下馬之後,中國的重型艦載隱身戰鬥機將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種重型艦載隱身戰鬥機,它將開創人類艦載飛機發展的一個先例,成為世界艦載機發展的偉大裏程碑。

總之,中國發展殲-20艦載型戰鬥機是曆史發展的必然,或許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這種基於殲-20戰機基礎上的跨時代艦載機呼嘯升空。


(二)
今年,AMF“鶻鷹”中型四代機可能成為我軍下一代艦載機的議論引起了各方觀注。戰機高低搭配也再次被大家提及。我們真的需要製造一種性能夠用就行的所謂中型四代艦載機嗎?就戰後六十年來的戰鬥機發展曆程來看,這恐怕隻是一個海市蜃樓,絕不真實,不具備任何可行性。

現代戰機性能提高不會再出現千機大會戰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二戰以後,製空戰鬥機的戰場密度都是處於不斷降低的狀態。在二戰中經常爆發雙方在一個戰場投入近千架製空戰鬥機殊死空戰的宏大場景,在朝鮮戰爭中,雙方都沿用二戰戰術投入空戰,但是在短暫的實戰後,雙方不約而同的減少了製空戰鬥機的投入。因為噴氣式飛機的爬升率、加速性都遠遠超越螺旋槳戰鬥機,導致飛機空戰範圍的不斷擴大,大量急劇爬升俯衝的動作出現,使得飛機需要更大的空間作戰,同時飛機機動性的不斷提升也使得指揮控製極為困難。

海灣戰爭美軍隻投入20架製空戰機掩護數百架攻擊機 所以在朝鮮戰爭後,噴氣式飛機的作戰,一個戰場基本上雙方隻會投入兩三個中隊級別的製空戰鬥機。而在越南戰爭中的經驗教訓也證明,讓飛行員掌握瞬息萬變的空情比在戰區堆砌製空戰鬥機數量更為有效。指揮所通過大型雷達有效引導戰鬥機占據有利攻擊位置最為關鍵。隨著機動性大幅度提高同時配有先進雷達和導彈的F-15戰鬥機的服役,戰場製空戰鬥機的密度進一步下降。

在貝卡穀地的戰鬥中,以色列基本隻在戰場上空保持12架戰鬥機巡邏,到了海灣戰爭中則又進了一步,多國部隊的製空力量基本隻有20架F-15組成的鷹牆,負責掩護數百架攻擊機攻擊,控製數萬平方公裏的空域。我們必須明確指出,中國發展大航程重型雙發艦載隱身戰鬥機,是符合世界艦載機發展基本規律的明智選擇,是這個時代賦予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光榮使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