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慢了,十年磨一劍(圖)
(2010-10-13 07:54:51)
下一個
中國海上執法體製 中國現行的海上執法管理體製是在1998年政府機構改革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對海洋行使執法事權的部門多達十餘個,主要有交通、農業、公安、能源、環境、土地、海洋、海關,以及海軍的部門。 中國海上的執法力量主要有5支,公安部門邊防管理局的海警部隊、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的海監隊伍、交通部海事局中國海事、農業部漁業局的中國漁政和海關總署的海關緝私警察隊伍。另外,還應包括海軍部隊(國防)等。 公安海警 公安邊防海警是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海上執法的主要力量,在維護海上治安程序,打擊海上走私、販毒、偷越國(邊)境等違法犯罪方麵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006年,國家已經批準,海警的英文名稱翻譯為China Coast Guard。全麵與國際接軌,履行“維權、執法、服務”職能。今年5月16日,我在天津渤海大港,乘坐公安武警天津支隊的“中國海警”一艘艦艇,深入渤海,體驗了武警執法的過程。 中國海監 1982年8月23日公布《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後,為履行該法律的職能,國家海洋局奉命組成了“中國海洋環境監視監測船隊”。委員長彭真同誌親筆為船隊題字—“中國海監”。從此,中國海洋環境監視監測船隊身負祖國和人民的重托奔赴茫茫大海就像海洋的守護神,巡視在我國300萬平方千米的管轄海域中。作為一支重要的海上執法力量,在我國管轄海域實際擔負起了巡航執法任務。1998年,國務院進行機構改革。鑒於我國日益嚴峻的海洋形勢,中共中央編製委員會辦公室批準國家海洋局正式設置“中國海監總隊”。1999年1月13日,中國海監總隊掛牌成立,時任國家海洋局局長王曙光任首任中國海監總隊總隊長。中國海監各級機構統一標識、統一執法文書、統一製式服裝管理,以準軍事化標準建設隊伍。我國廣袤的海洋國土,擁有了一隻以維持海洋可持續發展為宗旨,以維護海洋開發利用秩序,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不受破壞、維護海洋資源權利不受侵犯為已任的海上護衛隊。中國海監的職責是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的規定,對我國內海、領海、毗連區、大陸架及專屬經濟區實施巡航監視和監督管理。主要職責為:根據第八屆全國人民常委會第19次會議批準的《海洋法公約》及我國有關法律,對經批準進入我國管轄海域的外國調查船及其他運載工具的科學考察、海底電纜、管道鋪設等活動實施監視;對未經批準進入我國管轄海域的外國船隻、平台及其他運載工具等按有關規定查處,必要時可進行監視和搜索;負責對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和海洋傾廢活動等造成的汙染損害事件進行調查取證,並依法處理;對未經批準進行海洋資源的勘察、開發活動及破壞海洋資源事件的進行調查取證;根據國家需要,配合有關部門參與海上救助及其他軍事保障等工作。中國海監包括中國海監總隊;中國海監東海、北海、南海3個區總隊,下設10個海監支隊,3個維權執法支隊,3個航空支隊;11個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海監總隊。(2010年4月15日至4月25日,這11個海監總隊的總(副)隊長,與我同在中國海監81船上,隨船去南沙群島巡海執法考察,我和他們11位領導有百年修得同船渡的緣分。)總著裝入數近8000人;擁有海監飛機9架,各類執法船、艇200餘艘,執法專用車輛200餘部。2005年8月25日,舷船為“中國海監”83號的3980噸級現代化海監船正式入列中國南海海監總隊。該船是我國目前綜合性能最優越,已進入世界領先水平的多功能大型中遠程海洋監察船。它除裝備了基本的船用設備外,還裝備了世界最先進的全回轉舵槳合一的電力推進設備、世界最先進的自動控位和定向係統、直升機升降平台和機庫、世界上最先進減搖船水艙控製係統及國內最先進的衛星通信與計算機網絡係統。該船最大航速18節,連續航行能力10000海裏,自持力60天,適航範圍為除極地以外的任何航區。(2009年2月28日,我乘坐該船去西沙群島永興島慰問西沙海軍水警區的官兵。2010年4月中旬去南沙群島巡航執法執行曾母暗沙投放主權碑任務時,該船是中國海監編隊指揮船。) 海事 1998年11月18日,國務院批準,由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務監督局(交通部安全監督局)和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交通部船舶檢驗局)合並組建成立國家海事局。海事局為交通部直屬機構,實行垂直管理體製,在沿海省市和主要跨省內河幹線及重要港口城市設立20個直屬海事機構。國家海事局擁有“海巡”舷號的海上執法船隊。目前,中國海事執法隊伍達到兩萬多人,擁有大小航政管理、航標、測量等船舶500多艘。千噸級船舶12艘。我國沿海海岸經常看到船舷標注“中國海事”的執法船,一些內陸的大江大河裏,也有“中國海事”的船隻。上海黃浦江裏的“中國海事”艦艇,非常之多。今年8月9日,我在山東日照乘坐“中國海事”一艘艦艇,去日照黃海沿岸體驗了“中國海事”執法的過程。 漁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即農業部漁業局於1988年成立,下設黃渤海、東海、南海三個直屬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各漁政漁港監督局下設檢查大隊行使漁政漁監執法職能。2000年前,漁業執法管理職能分屬漁政、漁港監督和漁船檢驗三支隊伍,分頭執法。2000年7月,農業部漁業局正式成立漁政漁監執法隊伍,黃渤海、東海南海區漁政漁港監督局檢查大隊更名為中國漁政黃渤海總隊、中國漁政東海部隊、中國漁政南海部隊。中國漁政執法隊伍的主要職責是:漁業資源管理,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和執法工作;在專屬經濟區進行漁業執法檢查,根據雙邊漁業協定對共管水域組織實施漁業執法檢查;會同國家外交、軍隊、邊防等部門調查處理重大涉外漁業事件;配合交通部做好海事處理工作;參與調查漁業汙染事故。中國漁政南海部隊所屬的“中國漁政311號”,是一艘2006年10月退役的海軍潛艇救援船,這艘噸位在4450噸的潛艇救援船,在海軍南海艦隊已經服役了三十五年,船的狀況不是很理想,海上巡航時,也經常發生發動機機械故障。該船目前是中國漁政最大的執法船隻。中國漁政在南海美濟礁建有執法錨地,中國漁政執法船隻常年泊在美濟礁基地,執法護漁。今年我隨海監編隊巡航執法途徑美濟礁海域時,拍攝到停泊在美濟礁的倆艘中國漁政的船。此後,4月26日,南海彈丸礁海域,就發生了媒體上報到的馬來西亞炮艇圍剿中國漁政311船的事件。 海關 1999年1月5日,海關總署走私犯罪偵查局成立。海關走私犯罪偵查局是海關總署的一個內設局,同時,中國海關緝私警察隊伍也是公安部的一個序列局,公安部的雙重領導,以海關總署為主的領導體製,更名為海關總署緝私局,配備有小型的執法艇隊,緝私警察共7000餘人。2004年中國國防白皮書指出的“海軍負擔著保衛國家海上方向安全、維護領海主權和海洋權利的任務”,海上的執法力量還應該包括人民解放軍海軍。除以上幾支海上執法隊伍外,還有環保、檢疫、旅遊等眾多部門的執法力量參與海洋事務處理。 現行海上執法體製存在的問題分析 現行的海上執法體製形成,都是以行業執法和管理為主的模式,是陸地各行業部門管理職能向海洋領域的延伸。因此,我們在內陸大江大河裏發現有歸交通部管轄的“中國海事”的船隻,就不足為怪。我國現行的海上執法體製以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各種深層次的矛盾逐漸凸顯出來,表麵上現行的海上執法體製應屬於“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模式,但實際上職能重複、職能重疊的現象處處可見。再加上執法效率低下、政企不分等等現象一定程度上還大量存在,現行海上執法體製存在的種種弊端已經不能適應依法行政、依法治海的要求。 執法全分散 我國當前實行以海洋產業管理部門管理為主,綜合管理為輔的分散海洋管理體製,有的部門內部既有有中央省屬的條條單位,又有各地市屬的塊塊部門,可謂群龍鬧海、多龍治水。分散的管理體製導致了海上執法隊伍互不統屬、職能單一、重複建設,不僅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巨大的浪費,更導致了執法能力不強、效率低下的局麵。盡管“海監”、“海事”、“港監”、“漁政”、“公安邊防”等執法部門船隻、人員從總量上來看並不算少,但各個涉海部門要單獨管理我國廣闊的海域,往往顯得力不從心,鞭長莫及。海洋權益的維護是海洋、海事、漁政漁監、公安邊防等部門的共同職責,但現實卻是我國海洋權益無法得到有效維護,外部軍事勢力侵犯我國海洋權益的事件屢有發生時,而各個執法部門由於種種原因和自身裝備實力,卻難以有效維權、執法,隻能眼睜睜地看到我海洋權益被侵犯。 執法效率低下 海上執法權橫向分散於不同行業部門,政出多門,自成體係。執法力量分散。爭權奪利和相互推諉,沒有合力。機構重疊、職能交叉的體製分散了國家有限的財力和物力,浪費了海上行政執法資源,增加了執法成本,降低了政府的管理和服務效能,影響了海上執法效率和質量。有人這樣說;海關、邊防、海事、漁政、海監等部門自成係統,有車不同坐,有船不同行,各行其是,業務交叉,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現有各部門配備的執法船隻遠洋巡航執法能力有限,除了個別部門的船隻能遠洋出海之外,大多數海上執法部門的船隻根本就出不了遠門!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維護海洋權益海警力量部門都配備有執法飛機,我所知道的我們的部門隻有中國海監配備幾隻直升飛機。我在永暑礁海域,看到過中國海監B-7112號直升飛機在海上運輸物資上礁的過程。那小小的飛機,在茫茫大海上,就像一隻玩具。反觀我們在海上看到的馬來西亞空軍的PC130和美國的P3C海上偵察機,那才叫有震懾力量的飛機。據說空軍有退役的8架運字頭的、可以飛抵南海南沙群島範圍內的飛機,種種因素,至今不能夠撥給中國海監使用。南中國海巡航,一定要有空中力量支援! 部門政企不分 政企不分現象主要存在於國家漁政部門。農業部漁業局由漁政漁港監督和水產司組成,地方各級漁政漁監部門和水產部門也同屬同一單位,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的漁政漁監部門變成了水產部門的下設機構,分管漁政工作的領導一般同時分管漁業生產。政企不分,很難做到公平公正執法,特別是當國家利益與地方利益、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發生衝突時,漁政漁監機構難以做到公正公平執法。 建於目前海洋執法機構出現的問題,有專家建言建議。應該把上述帶有海警執法功能的機構統一起來,建立一支中國的海洋警備隊。對專屬經濟區、大陸架海域特別是爭議海域的實際控製,並建立起軍警結合的海上警備體製。在執行南海南沙群島、甚至更遠的領海巡航執法任務時,海洋警備隊在前巡航執法,一旦麵臨鄰國出動帶有敵意海軍威脅時,海軍隨時出動支援,協調執法護航維權。如果中國建立一支相當規模的海上執法力量後,不僅能執行維權和搜救、護漁等任務,還可以更有效的打擊走私、偷渡和海盜等違法活動。這樣也可以把中國海軍從近岸警衛任務中解放出來,主力人民海軍就可以真正的走向海洋,在世界大洋裏維護我國遠洋商船的安全。成為一支真正的海洋世界維和部隊。另外,中國加強海上執法力量並與海軍互相協調配合,是最有效的維護國家三百萬平方公裏海洋疆土不受侵犯、真正地實現中國由“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轉變勢在必行的重要舉措!
-------------------- 中國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長李立新11日透露,中國目前的海洋執法船尚未達到每千平方公裏的海域內配備一艘的水平,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大。為提高海洋維權執法能力,中國計劃在未來5年內建造30艘海洋執法船。
李立新說,中國海域遼闊,但目前擁有的海洋執法船不僅噸位小,而且數量少,尚未達到在每千平方公裏的海域內配備一艘的水平,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大。他舉例說,日本海洋執法船數量有100多艘,噸位在3000噸以上,但中國海洋執法船的數量還達不到日本的一半。
李立新透露,為提高海洋維權執法能力,中國計劃在未來5年內建造30艘海洋執法船。今年底到明年初,中國海監將會有6艘執法船入列,在今年7月底下水的“中國海監75”船也將在10月底入列到南海分局。
據了解,有“中國海監旗艦”之稱的“中國海監83”船隸屬於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是目前中國現代化程度和綜合性能最為先進的公務船。據“中國海監83”船船長王雲介紹,該船有發達的通信網絡和圖文信息傳輸係統,排水量為3980噸,其配備的“中國海監B-7112”艦載直升機是中國國產直9型,形成海空互動的遠程巡航執法和快速反應能力。但像該船一樣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執法船在中國海監隊列中為數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