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周邊各國地區軍力(ZT)[(一)俄日韓越]

(2010-09-09 13:48:29) 下一個
(一)俄羅斯

  俄羅斯軍隊繼承了蘇軍的70%軍事力量,經過裁減,上世紀末俄軍編製員額已減至約120萬人,僅為蘇軍的27.9%,但俄軍仍是一個裝備精良、規模較大的武裝集團,居世界第三位。預計俄軍在新世紀還有可能作一定程度的裁減。

  截止1999年初,俄軍的現役總兵力約115.9萬人,其中義務兵38.1萬人,女兵15.3萬人,國防部工作人員、集中控製的電子作戰、訓練及後方勤務人員共20萬人。預備役約2000萬人,其中約240萬人過去的5年內服過現役。

  (1)戰略核力量

  戰略核力量總共有14.9萬人,其中空軍、防空軍和海軍共有4.9萬人。

  海軍約1.3萬人,412枚戰略導彈裝備於26艘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中。1998年1月1日在削減戰略武器會議第一號公告中,俄宣布總共部署了648枚潛射彈道導彈。

  戰略火箭軍10萬人,其中義務兵5萬人。有5個火箭集團軍,編成師、團、營和連,每個發射群通常編10個發射井(SS-18編發射井6個)和1個控製中心;SS-24導彈專用列車12列,每列配發3部發射架。有洲際彈道導彈756枚,反彈道導彈100部,超視距後向散射雷達3部,遠程早期預警雷達6部,"雞舍"係列預警雷達11部。

  戰略航空兵3000人,配置在莫斯科附近,轟炸機66架,試驗飛機14架,訓練機5架。

  (2)陸軍

  俄羅斯陸軍約42萬人,其中義務兵約14.4萬人,雇傭合同兵約17萬人。編製7個軍區、5個集團軍司令部、6個軍司令部。共有6個坦克師、19個摩托化步兵師、5個空降師、4個機槍-炮兵師、3個炮兵師、約32個炮兵旅/團、4個重型炮兵旅、約3個空降旅、2個獨立坦克旅、11個獨立摩托化步兵旅、8個特種作戰旅、13個地對地導彈旅、9個反坦克旅/團、21個防空導彈旅/團、12個直升機團、7個突擊運輸直升機團和7個直升機訓練團。

  其他方麵軍和集團軍直屬部隊,如工兵、舟橋、管線、通信、電子戰、防化、運輸、補給旅/團/營若幹。

  坦克約15500輛,主戰坦克包括37輛T-54/55、97輛T-62、189輛T-64、2028輛T-72、3178輛T-80、2輛T-9坦克,另外約有11000輛各型坦克,儲備在烏拉爾山脈以東地區。裝甲輸送車輛有3245輛。

  各種火炮約15700門。

  地對地導彈約有200部SS-21、116部R-17。蘇聯的戰術火箭部隊大部已被解散。反坦克導彈主要是AT-2、AT-3、AT-4、AT-5、AT-6、AT-7、AT-9、AT-10等幾種型號。

  地對空導彈約有1600枚,主要是"薩姆"係列。

  直升機約2300架,其中武裝直升機米-24約有1000架,卡-50約4架。運輸直升機約1300架,主要型號為米-6、米-8和米-26。

  (3)海軍

  俄羅斯海軍總共約18萬人,其中義務兵約1.7萬人。戰略海軍部隊估計為1.3萬人,海軍航空兵約3.5萬人,岸防部隊約1.2萬人。

  潛艇約98艘,其中戰略潛艇26艘、戰術潛艇72艘。主要水麵作戰艦艇44艘。航空母艦1艘,為"庫茲涅佐夫"號垂直/短距起降飛機航空母艦。巡洋艦17艘,其中核動力導彈巡洋艦2艘、導彈巡洋艦15艘。驅逐艦13艘,護衛艦13艘,小型護衛艦42艘,導彈艇55艘,魚雷艇15艘,巡邏艇約12艘。另外,不家其他作戰艦艇若幹。支援艦船和其他艦船約480艘。商船隊有遠洋船約2800艘。

  海軍航空兵有各型作戰飛機329架,武裝直升機387架。其中轟炸機71架、反潛作戰飛機約250架、直升機70架、運輸直升機約120架。編成艦隊航空兵4支,每支編成航空兵師,每師(2-3)個團,各團設有司令部分隊和2個航空兵中隊,每中隊(9-10)架悄機。偵察機、反潛作戰飛機、運輸/通用飛機編為獨立團或中隊。

  海岸防禦力量有海岸步兵7500人。岸防部隊5000人,均編為後備狀態。

  海軍有四大艦隊:

  北方艦隊,有潛艇57艘,主要水麵作戰艦艇18艘,其他水麵艦艇30艘。海軍航空兵有作戰飛機108架,直升機85架。

  波羅的海艦隊,有潛艇2艘,全部為戰術潛艇,主要水麵作戰艦艇6艘,其他水麵艦艇130艘。海軍航空兵有作戰悄機93架,直升機25架。

  黑海艦隊約4.8萬人,潛艇10艘,水麵作戰艦艇8艘,其中巡洋艦4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2艘,其他水麵艦艇約90艘。海軍航空兵有作戰飛機17架,直升機30架。

  太平洋艦隊,潛艇共28艘,水麵作戰艦艇共12艘,其他水麵艦艇約110艘。海軍航空兵裝備作戰飛機96架、直升機80架。

  (4)空軍

  空軍由空軍和防空軍組成,約21萬人,從1998年3月1日起地麵防空部隊歸屬空軍指揮。

  空軍有作戰飛機約1855架,司令部2個,5個戰術航空兵集群及一些訓練單位。部隊大部分編成航空兵師,每師下轄3個團,每團3個中隊,全師共(90-120)架飛機。獨立團每團(30-40)架飛機。

  遠程航空兵司令部轄3個航空兵師,裝備125架圖-22M-3型轟炸機,架上儲備的30架圖-22M-2型和等待銷毀的92架圖-22型轟炸機;空中加油機為20架伊爾-78型空中加油機;訓練機包括10架圖-22M-2/3型、60架圖-134。

  戰術航空兵轄5個戰術航空兵集群,裝備對地攻擊戰術機約725架,包括蘇-24型475架,蘇-25型250架。戰鬥機約415架,包括米格-29型315架,蘇-27型100架;偵察機約200架,包括米格-25型40架,蘇-24型160架;電子反幹擾機包括60架米-8型。訓練單位有作戰轉換中心1個,有飛機80架。空空導彈有AA-8、AA-10和AA-11等型號。空地導彈有AS-7、AS-10、AS-11、AS-12、AS-13、AS-14、AS-16、AS-17、AS-18等型號。

  防空軍編為3個防空集團軍,各轄4個獨立防空軍,每個軍下轄航空兵團和獨立中隊,以及地對空導彈防空旅/團。裝備965架作戰飛機,其中戰鬥機約800架。包括米格-23型100架,米格-31型425架,蘇-27型275架;空中主和指揮控製飛機包括20架伊爾-76型;訓練單位包括1所訓練學校,4個團,裝備米格-23型165架,拉-39型200架。另裝備有導彈若幹。

  軍事運輸航空兵司令部編3個師,各下轄3個團,每團裝備飛機30架;另有獨立團若幹。

  空軍航空訓練學校有5所航校,隸屬於空軍司令部。

  另外,俄還儲備有退役飛機約1000架,作戰飛機2868架,直升機805架。

  除上述俄軍事力量外,另外還有部分國外駐軍和維和部隊;準軍事部隊約54.3萬人,其中邊防部隊20萬人,直接隸屬於總統,共7個邊防區;內務部隊約23.7萬人,約20個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部隊2.5萬人,聯邦特種安全部隊9000人,聯邦電信和情報局5.4萬人。

  軍隊編製

  軍隊編製,是指軍事單位的結構。俄軍認為,軍隊各級單位的編成應力求適度合理,結構靈活,各兵種和各種武器應達到最佳結合,且具有高度的戰備程序,能順利實施軍事行動,可靠地保衛國家,抗擊任何外敵入侵。

  軍隊編製包括軍隊的所有環節。各軍兵種因使命、擔負的任務、武器裝備和作戰空間不同而有所區別,軍隊編製的基本形式有:

  戰略火箭軍、陸軍及海軍海岸兵:班(乘員組、炮手班)、排、連、炮兵連。大隊、營、炮兵營、團、旅、師、軍、集團軍和方麵軍;

  空軍、防空軍殲擊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航空兵中隊、航空兵大隊、航空兵團、航空兵師、防空軍軍、獨立防空軍、空軍和防空軍集團軍和防空軍獨立集團軍;

  海軍:艦艇、艦艇大隊、艦艇支隊、艦艇總隊、分艦隊、區艦隊和艦隊。

  方麵軍、艦隊、集團軍、分艦隊、軍和區艦隊屬於戰役級編製結構。師、旅、團、營、炮兵營、連、炮兵連、大隊、排、中隊和班(乘員組、炮班)屬於戰術級的編製結構。

  在以上各種編製形式中,根據編成和遂行的任務,又分為軍團、兵團、部隊和分隊。

  軍團

  軍團是指由若幹兵團或較小編成的軍團以及部隊和機關組成的軍事單位。根據編成和遂行的任務,分為戰略軍團、戰役-戰略軍團、戰役軍團和戰役-戰術軍團。

  戰略軍團是指戰區武裝力量集團。

  戰役-戰略軍團由各軍種、兵種、專業兵和勤務的若幹戰役軍團、獨立兵團和部隊組成。戰役-戰略軍團包括軍區、方麵軍、艦隊、防空區和防空地幅等。方麵軍戰時在軍區的基礎上組建。

  戰役軍團通常由單一軍種的各兵種和專業兵的若幹兵團和部隊組成。戰役軍團通過實施合同戰役、獨立戰役或聯合戰役來遂行戰役任務。戰役軍團包括集團軍(合成集團軍、坦克集團軍、導彈集團軍、防空集團軍、防空地域、戰略火箭軍、導彈-太空防禦兵所屬的集團軍、空軍集團軍)和區艦隊、海軍航空兵。其中,防空地域屬於地區性戰役軍團。戰役軍團在編製上通常編入戰役-戰略軍團,但也可能是獨立的。

  戰役-戰術軍團由單一軍種的各兵種、專業兵和勤務的若幹兵團和部隊組成,通常在戰役-戰略軍團編成內遂行戰役戰術和戰術任務。戰役-戰術軍團包括各種軍、海軍海岸兵、分艦隊和海軍基地。其中,海軍基地屬於海軍地區性戰役-戰術軍團。

  兵團

  兵團是指由各兵種、專業兵的若幹部隊或較小編成的兵團以及保障和維修部隊(分隊)組成的軍事單位,分為固定編製和非固定編製的兵團。

  兵團包括師和旅。部隊是指編製上獨立的戰鬥和行政-經濟單位。

  部隊

  部隊包括:團,一、二、三級艦艇,未編入團的獨立營(獨立炮兵營和獨立航空兵大隊),以及未編入營和團的獨立連。

  分隊

  分隊通常具有固定編製,是由單一兵種編成的軍隊單位。分隊包括:營、炮兵營、航空兵大隊、連、炮兵連、中隊、艦艇的戰鬥部門、排、班、炮班和乘員組。 

********************************
(二)日本

戰鬥機方麵。日本從1995年下半年開始生產新一代的主力戰鬥機FSX。這種戰鬥機被認為是世界最新型的。在保持最高速度的情況下作一次回轉,美國F-15和F-16戰鬥機需要半徑5000米的空間,而這種新型戰鬥機隻需1600米就夠了。它還攜帶有可以追蹤敵機尾部熱氣的熱尋導彈,因此在實戰中,F-15和F-16戰鬥機很難與它抗衡。

  電子及計算機方麵。日本在軍事計算機應用領域內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例如已研製了探測潛艇的功能十分強大的反潛飛機--”P3C“中控飛行的計算機係統。日本的工業尖端技術被不斷地應用於軍事領域。在海灣戰爭中,美國”戰斧“式巡艦導彈,就是由日本製造的半導體材料製成。美國製造的洲際導彈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日本生產的新一代半導體芯片。日本的一些軍事專家稱:”如果日本把這種芯片賣給俄羅斯,則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軍事平衡就會發生變化“。據稱,從戰鬥機到軍艦,美國尖端武器的電子裝置中所使用的陶瓷部件95%都是日本製造的。

  材料方麵。日本神戶煉鋼廠、住友金屬公司和三菱金屬公司聯合開發了鈦鎢硬質合金,其重量輕、韌性好,成為製造尖端武器必不可少的材料。碳纖維樹脂也是新型飛機必不可少的材料,日本的東芝公司、三菱人造絲公司和東洋人造絲公司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達到50%。美國的F-117隱形戰鬥機上避開雷達追蹤而在機體上噴塗的特殊塗料也是日本研製的。核能方麵。日本早已掌握了製造鈈、濃縮鈾氚的技術,並已積蓄了足夠製造1000枚原子彈的核燃料。日本專家稱,一旦需要,日本可在3-6個月內生產出原子彈和氫彈,在一年內生產出1000-2000枚中程和遠程導彈。(摘自軍事2000網站)

  日本自衛隊——為軍事強國搖旗呐喊

  2000/9/24聲明:本站發表此文,不代表本站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消息,僅供參考。日本自衛隊瞄上了數字化到2010年時其作戰能力將比現在提高2倍左右作為美國的盟國一直圖謀政治和軍事大國的日本,近年來加緊了其陸上自衛隊的數字化建設步伐。

  為軍事強國搖旗呐喊

  製約一個國家軍隊建設的因素多種多樣,但最主要還是由這個國家總體戰略以及國內國際的環境所決定。而日本在世紀之交之所以把陸上自衛隊的數字化建設作為未來10年內的重中之重,也是出於國際國內,特別是爭做軍事大國的需要使然。從國內來看,日本作為一個戰略縱深淺的島國,向來以海、空自衛隊的建設為重點,相比之下,陸上自衛隊的建設相對滯後。日本為了爭奪21世紀的戰略主動權,日本決心增強自衛隊的信息能力,即對自衛隊進行數字化建設。此外,日本的人口正迅速邁向老齡化,18歲的人口從2001年到2010年間可能要從150萬人減到120萬人。再加上日本90年代以來泡沫經濟破滅,經濟不景氣,還有民間企業、機構也在爭奪勞動力,使得招募、維持大量的自衛隊員變得越來越越困難。

  從國際因素來看,近年來,《日美安全保障聯合宣言》、新《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及相關法案的通過,雖為日本的安全撐起了一把保護傘,但也對日本的軍事力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90年代以來,日本自衛隊的武器裝備和人員素質雖不斷提高,但在全麵建設,尤其是數字化建設上,則與美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日本深感要想與”老大哥“並肩作戰,聯合行動,就必須加緊進行數字化建設,以縮小與美軍的差距。此舉一來可以減少對美軍的依賴,二來可為在今後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發揮更大的軍事作用,進而實現政治大國的目標奠定基礎。

  因此,日本認為今後通過建立數字化部隊來提高戰鬥力是陸上自衛隊不可回避課題,陸上自衛隊的建設重點不再是冷戰時代的持有重型裝備的部隊,而是以美陸軍為榜樣,依據1995年製定的新《防衛計劃大綱》所規定的”精幹、合理、高效“的建軍方針,建設一支裝備輕、機動性好、能靈活多樣地執行各種任務的高科技型的部隊,即數字化部隊。

  圍繞三個重點展開建設

  按日本防衛廳的設想,日陸上自衛隊今後應具有的機能是,師旅部隊向戰鬥焦點地區的高度機動能力、偵察、情報和指揮能力;在危急時刻必須能在重要的正麵隨時起飛作戰飛機,使用高精度傳感器,充分利用航空自衛隊、海上自衛隊和美軍的情報,迅速進行機動作戰。為形成以上機能,日本防衛當局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完善編製體製。根據新《防衛計劃大綱》,日陸上自衛隊目前正將其基本作戰單位師的一部分改編成旅,從而發展成擁有9個師、6個旅的體製。同時,陸上自衛隊還將改革教育、訓練體製,以使自衛隊員掌握必要的技能來處理數量空前龐大的信息。在改革過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原中部方麵隊的第13師改編成定員為4100人的旅,把原東部方麵隊的第12師改編為裝備大量直升機的空中機動旅,把東北方麵隊的第6師、中部方麵隊的第10師、西部方麵隊的第8師也改編成機動部隊。

  二是提高機動能力。在數字化的過程中,日陸上自衛隊將通過提高部隊的機動力和火力的高精度化來提高整體戰鬥力。其中,在陸上機動的師、旅將普遍配備低成本、多用途的輪式裝甲車輛,而在最靠近前線的地方,也將對經常進行機動的通用車輛視情況改裝成裝甲車輛,以提高生存能力。特別是師、旅的偵察部隊將配備裝有戰場監視雷達、紅外線偵察裝置、雷達測距儀的、高性能的裝甲偵察車輛;除了主戰坦克和自行野戰炮外,陸上機動各師至少要配備200至250輛具有一定程度的防護能力的戰鬥車輛,陸上機動各旅則要擁有100餘輛。空中機動旅則需最少總共擁有UH-60JA多用途直升機、OH-1觀測直升機、AH-64D反坦克直升機、AH-1攻擊直升機、RAH-66卡曼奇直升機和無人偵察機等30架,最終將要擁有60架。其中,各方麵隊(相當於軍)要擁有通過無人偵察機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監視和偵察能力。

  三是強化C4I建設。在C4I建設方麵,日本已在成立於1996年的情報總部的基礎上,著手建設新的中央指揮係統和防衛綜合數字通信網,準備獨立發射5-7顆偵察衛星,並將強化各部隊的野外情報和通信能力。隨著部隊機械化、直升機化的進展,陸上自衛隊將在這兩種相互結合的平台間引入數字數據通信網,其指揮係統也要由現在的中央集權式轉向可靠性與靈活性兼顧的高度分散處理與情報共有式轉變。作為相關的重要課題,陸上自衛隊將開發用於戰場的定位傳感器。這種傳感器不僅能感知聲音、振動重量,而且能感知圖像、熱線(紅外線)、NBC(核、生物、化學)和地雷。通過這種新的傳感技術,陸上自衛隊將開發GPS終端、數字數據收發器、局部用小型無人偵察機、便攜式計算機、圖像監視器、數字圖像收發裝置、偵察用地麵雷達及夜視裝置。如果能將這種傳感器大量地廉價地進行實用化後,將從根本上提高陸上自衛隊戰鬥部隊的判斷力和情報能力。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日陸上自衛隊將為各個師、旅等配備高速、大容量的情報處理器和利於決策的硬件和軟件。同時,防衛廳還將動員民間技術力量進行聯合開發。

  前景並非一帆風順

  根據計劃,到2010年,日陸上自衛隊的各師、旅,包括偵察部隊、普通(步兵)部隊、炮兵部隊、直升機部隊以及裝甲(主戰坦克)部隊在擁有這些新裝備後,將構築把各方麵隊和陸上自衛隊全體相互聯結在一起的新的數字情報網,並最終形成12-13萬人的總兵力。屆時,陸上自衛隊的總員額雖較現有員額減少了2-3萬人,但可形成現有兵力2倍的戰鬥力。

  不過,日陸上自衛隊的數字化建設雖雄心勃勃,但時至今日,作為數字化老大的美軍也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因此日陸上自衛隊的數字化夢想也不會一帆風順。特別是美國與日本雖然是盟友關係,但二者又是競爭對手、潛在的敵人,美國決不會讓日本取得超過自己的軍事實力,也就不會把數字化核心技術雙手奉送給日本。因此,日本更多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實踐中摸索前進。而從研製上述的先進傳感技術和係統,到把它們普及到陸上自衛隊的各主要部隊,至少需花10年左右的時間。更何況還有以下六大方麵的技術難題在等著日本。即,傳感器信息轉換成數字形式;數據的數字化處理;數字控製係統和模擬輸出之間的接口;車內、飛機內或艦船內數字電子係統的內部聯網問題;高分辨率數字顯示器;車輛、飛機、艦船或衛星之間的數字通信網絡。

  此外,數字化的陸上自衛隊將來也存在著和美軍數字化部隊一樣的弱點,如信息係統安全程度低,如果過於依賴數字化技術,那麽,敵方在實施電子對抗時,一方麵可以分散自己的信息係統,使之難於被全部摧毀,一方麵可以對陸上自衛隊的信息係統進行反襲擊,而陸上自衛隊的信息係統在遭襲擊後,其行動就會陷入混亂之中,並可能導致日本的”電子珍珠港“事件。但不管怎樣,日本陸上自衛隊的數字化建設一旦實現,其自身的作戰能力將會得到大幅提高。(摘自軍事2000網站)

  日本武器進口全球第三

  2000/9/24聲明:本站發表此文,不代表本站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消息,僅供參考。印度當地時間8月30日消息,上周日本首相森喜朗前往南亞進行訪問,途中他一直就南亞地區尤其是印巴之間的軍備競賽表示擔憂,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森喜朗抵達印度當天,美國國防部公布的一份報告卻顯示,日本的武器進口名列全球第三。這份有關全球軍事開支的報告顯示,從1995年至1997年,日本共進口了價值68億美元的武器,排在日本前麵的是台灣地區和沙特阿拉伯,兩者的武器進口數額分別為125億和310億美元。此外,據駐新德裏的美國大使館公開的一份官方報告稱,1997年日本用於軍事支出的費用僅落後於美國和中國,與法國和俄羅斯並列第三名。其中,日本在1997年進口的武器幾乎全部美國,從1995年至1997年,日本一直是美國的第三大武器采購夥伴,名列前兩名的是台灣地區和沙特阿拉伯。事實上,雖然日本在二戰後一直聲稱不做軍事大國,但美國出於自身利益極力鼓勵日本購買武器,因為對於美國而言,隻有日本自衛隊的力量足夠強大,才能有助於美國鞏固其在亞太地區的地位,並遏製俄羅斯、中國和朝鮮。報告還顯示,1997年全球軍事支出較之1996年上升了2,達到8420億美元。同時,發展中國家在1997年的軍事支出上升到一個曆史性的高度,達到了2320億美元,其中,南亞地區的軍事支出占當年全球總額的2,而10年前這一比例僅為0.9。在發達國家中,北約的軍事開支占全球的54,而美國一家就占到了全球的33。(摘自軍事2000網站)

  日本的洲際導彈要叫板中國2000/9/26(博訊25日消息)去年底,日本科技廳宣布調整H-2火箭發展計劃,將投資160億日元、已完工90%的7號火箭解體銷毀,其改進型H-2A火箭的首次發射則推遲約1年。這不僅是對日本航天業的一次重大打擊,也直接影響到日本彈道導彈技術的發展。盡管日本還沒有裝備彈道導彈,並對鄰國朝鮮發展彈道導彈如鯁在喉、說三道四,但它自己也從來沒閑著,一直在走軍民兼容的日本式道路,偷偷發展彈道導彈相關技術,積蓄了相當強的實力,甚至有可能在很短時間內擁有自己的洲際導彈。頗具大國實力長期以來,日本一直把發展航天技術列為”科技立國“戰略的重要內容,不遺餘力地加以重點發展,目標是躋身航天大國行列。日本從50年代開始研製運載火箭,於1970年2月11日用L-4S三級固體火箭把24千克的大隅號衛星送入太空,成為世界上第4個解決上天關的國家。其後,日本又引進了美國的德爾它火箭技術,至今已成功研製出L、J、M、N、H等5個係列11種運載火箭,發射了50餘顆衛星,已經成為一個頗具實力的航天大國。

  日本運載火箭的發展後來居上,技術水平較高。如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1988年開始研製M-5火箭,1997年2月14日首次發射將繆斯-B衛星成功送入太空。M-5火箭發射總重130噸,超過美國的MX導彈(87噸)和俄羅斯的SS-24導彈(104.5噸),是世界上最大的三級固體火箭,其第三級采用了與MX導彈水平相當的延伸噴管技術。

  近年來,日本宇宙事業開發團一直在重點發展兩級大型火箭H-2,耗資達2700億日元。H-2火箭全長50米,發射總重260噸,可將10噸的衛星送入近地軌道,或將2噸的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自1994年以來曾連續5次發射成功,但1998年2月發射地球同步通信衛星時因火箭主機故障而失敗。日本原指望通過發射8號火箭挽回聲譽,但因故障,發射日期從9月推遲到11月15日。而意想不到的是,這枚火箭從種子島航天中心升空3分59秒後,一級火箭提前2分鍾關機,7分35秒一級火箭分離後,其位置和速度等一切數據又突然間全部消失,地麵控製中心不得不於7分41秒下達指令引爆了二級火箭。顯然,H-2火箭的失敗將會對日本航天技術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捅破薄窗紙

  自V-2彈道導彈問世以來,以固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彈道導彈(特別是核導彈)已成為當代殺傷破壞威力最大和威懾力最強的武器係統,除了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外,不少國家也都想擁有它,而其中最具實力的就是日本。日本已掌握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固體火箭技術,而固體火箭與彈道導彈在技術上隻隔著-層紙,日本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的固體火箭改裝成短程、中程、遠程及洲際導彈。

  航天技術發展要解決四大關鍵技術,即推進技術、控製技術、返回技術和載人航天技術,其中前三項技術是與洲際導彈技術完全相同的。日本僅在返回技術上還有點難關,一旦闖過返回關,研製洲際導彈就不在話下了。1992年,日本與德國聯合進行太空返回艙實驗並獲得成功。1996年2月12日,日本又用J-1火箭成功發射希望號航天飛機的高超音速飛行試驗艙,其以14.4馬赫、49度大傾角重返大氣層,落點踞發射點1300千米。這表明,日本已經攻克3000千米的中程導彈技術。1996年4月,日本防衛廳提出了研製返回式照相偵察衛星的要求,獲得內閣的批準,現已全麵展開。日本計劃在2002年發射照相偵察衛星和電子偵察衛星各2顆,這一計劃將有助於日本完全掌握洲際導彈的研製能力,並可解決洲際導彈必需的情報保障難題,從而為未來的發展鋪平道路。

  堪與美國叫板

  人們可能還有印象: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軍曾製造了一個現代版的”愛國者“神話,而日本對此根本不屑一顧。戰爭剛剛結束,日本國內就有人公開聲稱,”愛國者“的製導係統采用了不少日本的技術和元器件。那麽,日本的彈道導彈技術水平又到底怎樣呢?

  首先,種類齊全。日本可以開發種類齊全的彈道導彈,其能力遠遠超過印、巴、朝,甚至領先於英、法,與中國不相上下。日本打著”和平利用宇宙“的旗號,開發的火箭其射程短、中、遠齊全,像短程的TR-1和TR-1A、遠程的M-5和H-2火箭。這些火箭積極與軍用接軌,隻要加裝必要的製導係統和彈頭,就是不折不扣的地地彈道導彈。如TR-1A火箭全重10.3噸,裝7噸HTPB推進劑,稍加改進即可變成750千米射程、700千克彈頭的機動發射式戰術彈道導彈,不僅能攻擊韓國和朝鮮,而且可覆蓋中國東北地區的大部分目標。而H-2的一個助推器若改作單級固體導彈,就足以把2噸重的彈頭發射到5500千米以外。

  其次,技術先進。日本的固體火箭技術在世界上位居前列。美國一般是將過時的液體洲際導彈轉用於發射商業衛星,而日本的第一枚火箭就采用了固體火箭。日本的M-5火箭可將2噸重衛星送入250千米近地軌道,這相當於可把2.5噸至3噸彈頭投送到10000公裏以上的洲際射程;如果其第一、二級殼體材料由合金鋼換成碳纖維複合材料,彈頭重量則可增至4噸。其技術水平不僅超過了中、法,就連美國的MX導彈也被遠遠拋在後麵。

  在重返大氣層、末端製導、控製方麵,日本火箭的研製水準早已超越商用範疇,完全達到了軍用標準。日本東麗公司1969年就研製出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至今仍在其生產領域穩坐全球頭把交椅。這種材料可以解決洲際導彈彈頭重返大氣層的防熱問題,而不單純是用於衛星發射,因為衛星根本不存在以高超音速重返大氣層的問題。美國直到80年代以後才在其MX洲際導彈上應用類似材料。在製導技術上,日本的創新有時也超過美國,如M-5火箭製導係統就最先采用高精度的激光陀螺,並保持著100%的發射成功率,可見其製導係統的精確性。而在高速砷化镓電路、圖像識別、亞微米光刻技術等領域,日本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著對美國的優勢。美國去年與日本達成4項TMD合作項目,就全是美國多年研究也未能攻克的技術難題,不得不求助於日本的技術優勢。(摘自軍事2000網站)

  日本F2戰鬥機進駐基地2000/10/15聲明:本站發表此文,不代表本站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消息,僅供參考。據台灣媒體4日報道:日本造價最為昂貴的的F二第二代支援戰鬥機,三日正式進駐日本東北青森三澤基地。F2是日本與美國以F十六為基礎,共同改良開發出來的機種,每架造價一百廿億日圓(約一億兩千萬美元)。將在廿一世紀成為日本空中自衛隊主力戰機的F2,是一人乘坐的機種,寬幅十一點一公尺,全長十五點一公尺,高五公尺,最大速度約二點零馬赫,裝備有廿米機關炮、空對艦飛彈以及空對空紅外線飛彈等裝備。這架F2支援戰鬥機三日下午由名古屋機場起飛,於三點半降落三澤基地,成為進駐航空自衛隊基地的第一架,未來日本全國各基地將共配備有一百三十架F二戰鬥機。三澤基地預定在本年度結束前,共配備十九架F二支援戰鬥機。防衛廳本來預定於九月廿六日開始在三澤基地配備F2,但由於當地議會質疑安全性和噪音而被迫延後,最近才取得同意。F2支援戰鬥機是F一支援戰鬥機的第二代機種,一九八八年開始研發,原本預定一九九九年開始配備,但由於生產時曾發現主翼出現裂痕等的缺點,而被迫三度延後配備。

  日本F-2戰鬥機數量在未來五年內將增加一倍2001-11-7據美國《航空與航天技術周刊》2001年11月5日報道,隨著日本60年代研製的F-1戰鬥機退出生產線,三菱重工生產的F-2近距離空中支援戰鬥機數量將在未來五年內增加一倍。目前,日本執行戰備作戰任務的F-2戰鬥機有32架,至2005年,這一數量將增加到65架。

  到2004年,日本航空自衛隊執行作戰任務飛機的總量將達到377架,但隨著27架F-1戰鬥機的退役,2005年,日本航空自衛隊作戰飛機的總數會降到365架。

  此外,到2005財年,日航空自衛隊F-15J/DJ戰鬥機數量將從203架減至199架,103架F-4EJ中也將有兩架退役。  


*******************************
(三)韓國

  韓國自1994年以來奉行麵向未來的獨立自主的國防政策。其主要內容包括:戰略概念將從“對北為主”改變為“周邊國家的全方位的友好合作”,以韓美軍事合作為中心,發展與日、俄、中的友好合作,尋求與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地區間的軍事交流與合作,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持和平行動;發展麵向未來的中長期的軍事力量,推進“國防人力精銳化、武器係統科學化、運營體製合理化、國防信息化”,以實現“先進、精銳化的國防”,樹立值得信賴的軍隊形象;在加強韓美軍事合作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對北方軍事挑釁的遏製能力,一旦威脅消失,則韓國的防衛可向著以韓國為主導的安全合作關係發展。與此相適應,建軍方針也著眼於改善現有軍事力量的部隊結構,“縮減數量,實現質量上的精銳化”,將現在以兵力為主的部隊結構改變為“以質量為主的技術集約型”部隊結構。

  現役部隊69萬人。

  預備役軍隊:307.3萬人。

  準軍事部隊:民防部隊350萬人(50歲以下);海岸警衛隊約4500人,裝備有大型巡邏艇10艘(“馬山湖”、“海龍”/“海鯨”級等),海岸巡邏艇29艘(其中“海狼”/“鯊魚”級22艘),近海巡邏艇“海鷗”級等共38艘,直升機休斯500D型9架。

  外國駐軍:美國駐軍3.7萬人,其中陸軍2.85萬人,編有陸軍組成司令部1個步兵師1個;空軍0.8萬人,裝備有作戰飛機78架;海軍500人。

  韓國陸軍擁有56萬人。編有3個集團軍部、11個軍部、3個機械化步兵師、19個步兵師、2個獨立步兵旅、7個特種作戰旅、3個反滲透旅、3個地地導彈營、3個高炮旅、3個“霍克”地空導彈營、2個“奈基”地空導彈營、1個航空兵指揮部。

  主戰坦克:共2130輛,其中:88型800輛、T-80U型80輛、M-47型400輛、M-48型850輛。

  裝甲輸送車:共約2490輛,其中:M-113型420輛、M-577型140輛、“菲亞特”6614/KM-900/-901型200輛、KIFV型1700輛、БMП-3型30輛。

  牽引炮:105毫米、155毫米、203毫米共3500門。

  自行炮:155毫米、175毫米、203毫米共1040門。

  火箭炮:130毫米156門。

  迫擊炮:81毫米、107毫米共6000門。

  無坐力炮:57毫米、75毫米、90毫米、106毫米若幹門。

  反坦克炮:共58門,其中,76毫米8門、90毫米50門。

  高射炮:20毫米、30毫米、35毫米、40毫米共600門。

  地對地導彈:NHK-Ⅰ/-Ⅱ型12部。

  反坦克導彈:“陶”式若幹具。

  地對空導彈:共1020部,其中“輕標槍”350部、“紅眼睛”60部、“毒刺”130部、“霍克”110部、“奈基”200部、“西北風”170部。

  陸軍航空兵:裝備有O-1A型飛機5架,攻擊直升機AH-IF/-J型75架、休斯500MD型68架,運輸機CH-47D型15架,通用直升機休斯500型170架、UH-IH型130架、UH-60型90架。

  韓國海軍擁有6.7萬人(含陸戰隊2.5萬人)。編有3個艦隊司令部。

  潛艇:“張保阜”級(德製209型)6艘。

  驅逐艦:“忠北”級(美製“基林”級)7艘。

  護衛艦:“蔚山”級9艘、“浦項”級24艘。

  輕型護衛艦:“東海”級4艘。

  導彈艇:“白鷗”52型8艘、“白鷗”51型1艘、“大雁”71型2艘。

  近海巡邏艇:共107艘,其中“大雁”11型92艘、“海鷹”51型15艘。

  掃雷艇:共14艘,其中“江津”級獵雷艇6艘、“金山”級掃雷艇8艘。

  登陸艦艇:“鱷魚”級2艘、“雲峰”級(美製LST-511型)8艘、“巨文”級(美製LSM-1型)7艘、坦克登陸艇6艘、機械化登陸艇10艘、車輛人員登陸艇20艘。

  支援和其它艦船:12艘。

  海軍航空兵:編有3個反潛中隊。裝備作戰飛機23架、武裝直升機47架。

  海軍陸戰隊:2.5萬人,編有2個師、1個旅、若幹個支援分隊。裝備有坦克、M-47型60輛;裝甲運輸車,LVTP-7型60輛;牽引炮,105毫米、155毫米若幹門;敵對艦導彈,“魚叉”式若幹部。

  韓國空軍擁有6.3萬人。編有戰鬥飛行團10個(約30個飛行大隊)、戰術空運團1個、防空管製團1個、偵察飛行團1個、訓練飛行團1個、防空司令部1個。作戰飛機461架。

  對地攻擊戰鬥機:F-16C/D型60架、F-5E/F型195架。

  戰鬥機:F-4D/E型130架。

  防暴機:A-37B型23架。

  引導機:O-2A型10架。

  武裝偵察機:RF-4C型18架、RF-5A型10架。

  搜索與救援直升機:UH-60型15架。

  運輸機:BAE-748型(要員專機)2架、波音737-300型(要員專機)1架、C-118型1架、C-130型10架、CN-235型15架。

  運輸直升機:貝爾412型3架、UN-IH/N型16架、CH-47型6架、AS-332型3架、VH-60型3架。

  教練機:F-5B型25架(具有作戰能力)、T-37型50架、T-38型30架、T-41B型25架、“隼”式MK-67型18架。

  空對地導彈:“小牛”、“魚叉”式反輻射導彈若幹枚。

  空對空導彈:“麻雀”、“響尾蛇”、“阿姆拉姆”若幹枚。

  地對空導彈:“奈基-大力神”、“霍克”I型、“輕標槍”、“西北風”若幹部。
*******************************

(四)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主要統計

  麵積32.9556萬平方千米。人口7727萬人(其中,13~17歲男424.6萬人,女409.7萬人;18~22歲男384.3萬人,女372.9萬人;23~32歲男666.3萬人,女657.4萬人)。

  國內生產總值236億美元(1996年)。國防費11億美元(1997年國防預算)。粗鋼130萬噸(1997年)。原油1000萬噸(1997年)。原煤1277萬噸(1997年)。發電量170億度(1996年)。糧食3060萬噸(1997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15處,民用航空飛機102架,客運量約209億人千米,貨運量1900萬噸千米(1996年)。

  國防政策1997年,越南繼續奉行越共“八大”製定的國防政策:發揮全體人民和整個政治體係的綜合力量,建立穩固的全民國防體係,提高武裝力量的質量,牢固捍衛國家的獨立、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衛人民、保衛黨、保衛社會主義製度,製止和粉碎一切破壞政治社會穩定、侵犯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損害國家建設發展事業的陰謀活動,有效地打擊和懲治各種犯罪,確保社會治安秩序穩定和安全。為此,要把建設和保衛祖國、國防任務與治安任務、國防安全活動與對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將鞏固國防、保衛國家安全作為全黨、全國、全軍和全民的經常性重要任務,逐步增強國家的國防潛力,建立革命化、正規化、精銳化、逐步現代化的軍隊和公安力量,形成牢固的全民國防與全民安全相結合的陣勢;貫徹積極主動進攻、隨時準備擊敗一切破壞活動的指導思想;完善保衛祖國的法律體係,使黨關於建立全民國防和全民安全的方針政策法製化;加強國家對國防安全的管理,加強黨對軍隊、公安和國防安全事業的領導。

  軍事戰略1997年,越南仍實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其主要內容包括:

  (一)對安全環境的估計:越軍認為,越國家安全主要麵臨3個方麵的威脅:一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民主”、“人權”幹涉越南內政,對越進行“和平演變”,企圖把越引向資本主義道路;二是國外敵對勢力與國內***組織相互勾結,伺機製造暴亂和破壞活動,企圖顛覆越南**政權;三是越與周邊國家存在領土爭端,有引發局部武裝衝突甚至局部戰爭的危險。

  (二)軍事戰略目標:確保北部和西南邊境穩定和安全,維護在南沙的既得利益,保持國內政局和社會穩定,為國家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和提高地區大國地位創造有利條件。

  (三)軍事戰略方針:收縮陸地戰線;擴大海上控製範圍,鞏固已占南沙島礁;建立“區域防禦”體係;堅決抵製“和平演變”,嚴防發生暴亂和顛覆活動。

  (四)戰爭準備:立足於依靠本國經濟和軍事實力,隨時應付可能在南沙海域發生的中低強度戰爭和在越北部、西南邊境局部地區發生的小規模武裝衝突。

  (五)戰略部署:南北兼顧,陸海並重,重點防禦北部、西南部和中南沿海方向。

  (六)建軍方針:削減數量、提高質量,建立一支“革命化、正規化、精銳化和逐步現代化”的軍隊,同時加強後備力量建設。

  國防體製越南憲法規定:國家主席統帥各人民武裝力量,並兼任國防與安寧會議主席。但實際上越共中央軍事黨委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任軍委書記,通過國防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行統一領導和指揮。國會設有國防與安寧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監督國防與安寧政策的執行;國家機關設有國防與安寧會議,協助國家主席統帥武裝力量。國防部既是越共中央軍委的辦事機構,又是越軍的最高軍事行政機關,下轄總參謀部、總政治局、總後勤局、總技術局、國防工業經濟總局。5大總部(局)分別負責全軍的軍事指揮、政治思想教育、後勤供應、技術保障、軍工及生產經營。國防部直屬單位有軍事戰略研究院、軍隊監察委員會、軍事曆史研究院、外事局和規劃局等。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地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組成。正規軍又稱主力部隊,分陸軍、海軍、空軍和防空軍四個軍種。

  領導人物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央軍事黨委書記黎可漂上將(1997年12月上任)。國防部長範文茶上將(1997年7月29日上任)。總參謀長陶仲曆少將(1998年1月3日上任)。總政治局主任範青銀中將(1998年1月3日上任)。總後勤局主任阮文沱大校(1998年1月3日上任)。總技術局主任阮花盛少將(1998年1月3日上任)。國防工業經濟總局主任陳德越少將。海軍司令梅春永中將(1994年1月上任)。空軍司令阮文穀少將。防空軍司令吳兄少將(1993年上任)。

  武裝力量兵力現役部隊49.2萬人。

  陸軍42萬人。劃分為8個軍區、2個特區,編有14個軍部、58個步兵師、4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幹個特種作戰部隊(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

  主戰坦克:T-34型45輛、T-54/-55型850輛、T-62型70輛、PT-59型350輛。輕型坦克:PT-76型300輛,PT-62/-63型320輛。裝甲偵察車:БРДМ-1/-2型100輛。步兵戰車:БМП型300輛。裝甲輸送車:БТР-40/-50/-60/-152型1100輛,YW-531、M-113型若幹輛。牽引炮:76毫米、85毫米、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155毫米共2300門。自行炮:152毫米30門,100毫米、120毫米、122毫米、175毫米若幹門。火箭炮:107毫米360門,122毫米350門,140毫米若幹門。迫擊炮:82毫米、120毫米和160毫米若幹門。反坦克導彈:“耐火箱”式若幹具。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87毫米若幹門。高炮: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共12000門。地空導彈:SA-7/-16型若幹部。

  海軍4.2萬人(含海軍陸戰隊3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區。

  護衛艦:共7艘,即原蘇製“別佳”Ⅱ級3艘,原蘇製“別佳”Ⅲ級2艘,“巴奈加特”(美製“卡特爾”)級1艘,“陳慶餘”(美製“薩維奇”)級1艘。巡邏艇和小型快艇:共55艘,其中原蘇製“黃蜂”Ⅱ級導彈快艇7艘、“蝗蟲”級2艘、原蘇製“圖利亞”級魚雷艇7艘、“大胡蜂”級16艘。掃雷艦艇:共16艘,其中“尤爾卡”級2艘、“索尼亞”級4艘、“瓦尼亞”級1艘、“葉夫根尼亞”級2艘。登陸艦:共7艘,其中坦克登陸艦3艘、中型登陸艦4艘。小型登陸艇:共30艘(機械化登陸艇12艘、通用登陸艇18艘)。

  空軍1.5萬人,編成4個航空師,2個攻擊機團,5個戰鬥機團,3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

  攻擊戰鬥機:共71架,即蘇-22型65架、蘇-27型6架。戰鬥機:米格-21比斯124架。武裝直升機:米-24型24架。海上偵察機:貝-12型4架。反潛直升機:卡-25型8架。航測機:安-30型2架。運輸機:共68架,包括安-2型12架,安-24型4架,安-26型30架,圖-134型8架,雅克-40型14架。直升機:米-4、米-6、米-8型約70架。教練機:L-39型、米格-21U、雅克-18型等共52架。空空導彈:AA-2、AA-8、AA-10型若幹枚。

  防空軍1.5萬人,編成14個防空師、4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有雷達陣地100處、地對空導彈發射陣地66處;裝備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幹門,SA-2/-3/-6型地空導彈若幹部。

  地方部隊編有省、市、縣軍事指揮部;每個省、市軍指下轄若幹個獨立團,每個縣軍指下轄若幹個獨立營。省軍指、國家直轄市軍指由所在軍區指揮,省轄市、縣軍指由省軍指指揮。

  預備役部隊越南《軍事義務條例》規定,男18~45歲、女18~40歲的退伍軍人和依照法律應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都要編入預備役部隊。預備役軍官一般由軍隊轉業軍官、士官和具有大專以上學曆並受過專門培訓的地方人員擔任。預備役軍人根據其服役經曆和受訓程度分為兩類。凡服滿現役1年以上或打過仗的士官和士兵,以及預備役期間參加集訓累計達1年者,均為第1類預備役,其餘為第2類。兩類預備役軍人又根據年齡分為兩等:A等為35歲以內,B等為36~45歲。預備役士官和士兵在服滿預備役年限後或身體不宜繼續服預備役,可由省轄市、鎮、縣軍事指揮長決定解除預備役。迄1997年底,越預備役部隊約26萬人。

  民兵自衛隊一般編成連、排,最大編成營,由步兵、工兵、防化兵、通信兵和偵察兵等諸兵種組成。迄1997年底,越民兵自衛隊約170萬人。民兵自衛隊平時不脫產,定期參加軍事訓練,受當地駐軍統一指揮;戰時擔負警戒、偵察、巡邏、運輸、救護、防空、消防和組織疏散等項任務,也可配合軍隊行動,增強軍隊的作戰力量,開展敵後遊擊戰。

  部署1997年,越軍部署沒有大的調整,仍保持“南北兼顧”、“陸海並重”,重點防禦北部、西南部和中南沿海地區的態勢。陸軍采取區域部署和機動部署相結合方式,全國由北向南劃分為8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軍區;擔負戰略機動作戰任務的野戰部隊部署是北部、南部地區各占一半;總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地區、40%部署在西南部地區、10%部署在中部地區。海軍由北向南沿海岸線劃分為4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沿海區;主要作戰艦艇部署在峴港、金蘭灣和胡誌明市等中南沿海地區。空軍按照重點布防和機動布防相結合的原則,將全國從北到南劃分為3個作戰區,每個作戰區部署相應部隊;總兵力的2/3部署在中南沿海地區,1/3部署在北部地區。防空軍將全國劃分為北、中、南3個防空作戰區,重點保衛主要城市和地域;總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作戰區、30%部署在南部作戰區、20%部署在中部作戰區。越擁有海軍基地11處(萬華、錦普、鴻基、河修、海防、峴港、芽莊、頭頓、金蘭灣、胡誌明市和歸仁等);空軍基地15處(內排、安沛、克夫、和樂、建安、壽春、峴港、富吉、藩朗、邊和、新山一、波萊古、綏和、金蘭灣、朱萊等)。

  兵役製度越南《義務兵役法》規定,實行義務兵役製度。服役年齡18~27歲。服役年限,士官和士兵2年,士官指揮員、軍隊培訓的專業技術士官和士兵、海軍艦艇士官和士兵均為3年,需要時可延長半年。軍官服役年限,尉官38歲、少校43歲、中校48歲、上校52歲、大校55歲、少將60歲,中將以上軍官不規定服役年限。

  軍銜根據越南《人民軍軍官法》規定,越南軍官軍銜分為3等12級,即將官4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官晉銜年限:少尉升中尉2年,中尉升上尉3年,上尉升大尉3年,大尉升少校4年,少校升中校4年,中校升上校4年,上校升大校4年。將官晉升不規定時限。士官分3級: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分2級:上等兵、列兵。士兵晉升年限:列兵升上等兵9個月,上等兵升下士1年,下士升中士1年半,中士升上士1年半。

  外國駐軍俄羅斯在越南金蘭灣基地駐有500人的守備部隊。

  軍隊節日建軍節12月22日(1944年);海軍節5月7日(1955年);空軍節4月3日(1965年);防空軍節4月1日(1953年)。

  軍工生產能力越南擁有武器生產廠、修理廠100餘家,隻能生產陸軍輕型武器及其彈藥、海軍1000噸級以下輔助船隻,能裝配和維修部分重武器。重武器和比較尖端的裝備主要依賴進口。1997年,越海軍自製了3艘運輸船,並正在胡誌明市製造2艘導彈攻擊快艇;邊防部隊首次研製了1艘鋁合金船體高速巡邏艇;空軍對部分現役米格-21、蘇-22、蘇-27型機進行了技術改造;防空軍改進了部分防空導彈係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