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問題的分析zt
(2009-03-08 21:45:45)
下一個
在全球經濟處於"皮軟"的特殊大環境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究竟還算不是一顆小棋子(介於中美)?就目前而言它不但在經濟上是一實體,更危險的是它現在已經是一個政治實體了。
因此,在國家戰略中不得不考慮台灣自身的態度。南海和釣魚島則是兩個不會表態的石頭島嶼,中國和日本的較力則更直接了當。我們可以向南海和釣魚島試射各種各樣的導彈,但卻不可能輕率地向台灣試射任何彈丸。
在解決台灣問題的過程中由於涉及到了同根同種的中國人,大陸的手腳必然一定程度上被束縛,也就降低了自身的賴以運作的能力。而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顧慮則相對要小的多得多.他可以不考慮戰後重建問題。對於他而言:台灣不是自各的,統統打破了也沒有什麽關係。
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沒有中國這麽多的顧忌卻並不意味著美國願意在台灣問題上和中國兵戎相見。但是否就可以認定:中國收複台灣美國絕對不會和中國進行全麵戰爭?
假如美國和中國進行一場局部戰爭,評估雙方的軍事力量之後,其結果未必就是美國獲利。但,美國就其參與的程度不同而體現在損失的大小這一點不能不去考慮。韓戰和越戰美國人不會忘記.
鑒於台灣所處的地理位置,美國幾乎就不可能阻止中國的統一。在統一戰爭中,中國的損失越大對於美國未來遏製中國就越有利。台灣並不是美國不能丟的棋子,但卻是一顆極其關鍵的棋子。這顆棋子是美國在整個中美政治中最大的優勢,保住這顆棋子,就等於讓中國的複興速度大大推遲了。這種效果之明顯足以從今天中國的外交中體現出來。當今世界上,中國已經成為一個主要國家,可是中國卻總是需要別的國家在台灣問題上表態,而我們則損失掉自己的實力去換取“朋友”。可以說,這種狀態是大國外交中極為不利的因素,連一些小國都可能利用這樣的問題在中國麵前玩花樣。
既然中國有足夠的能力收複台灣,又可以斷定美國不會全麵幹預,我們如果願意,的確可以馬上收複台灣。可是過去了這麽多年,台灣還是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還是台灣問題牽涉到了中國未來的發展戰略。台灣對於美國不是國家核心利益,但卻絕對是美國的重要利益。失去了這個重要利益,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對抗就將走向前台。台灣事實上已經成為了雙方的一個緩衝點。雖然無奈,但實力的差距是不可否認得。 我們的國家想要強大就必須在一些問題上忍讓。台灣問題就是典型的體現。今天的中國的確在局部地區處於進攻狀態,但是從整體戰略態勢上來看,中國還是防守的方麵。防守的意義是什麽?就是等待相對力量對比對於己方有利的時機。如果不可能出現相對力量對於己方有利的狀況,那等待的意義也就不明顯了。中國的防守不是在等待絕對力量的優勢,因為那是遙遙無期的。我們的防守的目標是能夠和美國整體上抗衡。樣,中國就有可能衝破美國的在失去台灣之後對中國構築的強力封鎖線。
美國已經把中國作為其二十一世紀最主要的對手,假如失去對於台灣的有效控製,美國人就失去了最前沿的力量存在。在那樣的情況下,美國必然會加強其整個太平洋地區的海上力量,以把中國前出的態勢限製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範圍內.而在目前主打經濟牌號稱同洲共濟--不過是不得已而為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