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憤青”有感於“憤青” zt

(2009-02-13 20:39:25) 下一個
一日正上班 ,一友發給我一消息讓我轉發,是關於日本一家遊戲公司在遊戲中故意把中國分為六大塊還是七大塊(記不清是幾塊了,後來知道是六塊,根據文化區域化分的)的消息,於是我轉發至自己的那個同學群裏,無人發言,第二天早晨打開QQ,看到有人回複了,兩個字:憤青。

  前幾日跟同學聊起未來發展計劃的事情,不知不覺又論到教育和國家現在緊張局勢的問題,我好像是越說越來勁,結果我同學回了我仨字:憤青啊。

  由於空間貼了不少關於教育啊,愛國之類的文章,有幾個同學看了之後,不約而同地對我說:推薦你一個教授(就是後來我很喜歡的浙大高分子物理學教授鄭強)的演講,相信你一定會喜歡的。我很感激同學的熱心,於是在網上搜了下“鄭強”,結果我就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網頁標題和鏈接:憤青教授鄭強,浙大憤青教授……

  從此,“憤青”這兩個字在我腦子裏變得越來越清晰起來,坦率地講,我以前真不知道什麽叫做憤青,更不會想到會有人給我“扣”上這個帽子……驚恐哦……

  “什麽叫做憤青?!”

  在同學說出“憤青啊”三個字後,就遭到我這樣嚴厲的“逼問”,最後,她不得不被迫“投降” (偷著樂):悻悻地說其實自己也不知道什麽叫憤青,隻是感覺,說自己也不知道這到底是個什麽概念,然後說:原來都不喜歡憤青這個詞啊。

  真把我鬱悶個半死哦,後來我決定在網上搜下“憤青”,了解下憤青到底是什麽玩意,結果看到不少解釋:

  先看百度百科的:“憤怒青年”這個稱呼早在1970年代的香港已經出現,當時特指一班對社會現狀不滿,而急於改變現實的青年。後來,被簡稱為憤青,並成為中國大陸網絡語言中的專有詞匯,四個字的原稱反而不常用了。

  憤青通常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接觸網絡居多,很大一部分為學生,尤其是在校大學生,有強烈的狹隘民族主義。這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在網絡時代開始後中國的一種特別的現象。憤青最初隻是在網絡的BBS上表達著各種不滿意見的少數人群,因為網絡的虛擬化和不確定化,決定了最初的憤青僅是一些發表激進文字的用戶。而隨著中國大陸的互聯網迅速發展,人群的擴大,這一部分具有極端思維的人更容易吸引媒體和民眾的目光,而其隊伍逐漸壯大,思想日益複雜,並且有網絡虛擬個體與現實實在個體關聯的擴大化趨勢。現在的憤青,已經不局限於網絡之中,更多的人走向街頭,表現自己的主張和情緒。

  網絡上憤青的含義(也是百度百科裏的)

  首先要從中國的網絡發展說起,早在94年網絡初期發展的時候,中國的網絡和國外還沒有什麽接觸。此時的網絡還可為是純淨的天空,當時有條件上網的都是一些大學院校學生。也有很多是從老BBS轉過來的人群。此時大家討論最多的都是中國的發展和政治問題。當時幾乎所有的高校BBS(校園內部網)都有政治話題。但這時候還沒有憤青的稱謂產生。

  直到90年代後期,網絡開始普及,中國的互聯網逐漸和國外進行的相當的接觸。中國網民首次和國外的FanHua 政治團體接觸(這裏麵比較搞笑的是,最開始大家都是在某些色情網站上認識的,比較著名的就是那個taiwankiss網站,到現在還有政治版和色情版,快8年了,一點變化沒有~)。這時候憤青的稱謂便扣在了中國部分網民頭上。因為在這些FanHua團體看來,凡是為中國進行辯護的都是憤青(這裏麵最先引用此稱呼的是89年跑到國外的那些渣滓),凡是說中國好話的都是憤青。此時憤青的稱呼基本針對的是愛國者。這裏需要重點說明的是,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FanHua 人士隻把憤青稱呼送給那些偏激、罵人的愛國者。而是無論是誰,人手一個:)。道理也很簡單,如果你罵一個FanHua人士,可用的詞很多,什麽漢奸走狗賣國賊,黴運豬玀等等。而那些被罵慣的黴運隻有用“憤青/糞青”來反擊,也算是詞窮的一種正常反應。

  憤青在網絡的發展(百度百科)

  隨著中國有錢人的增多和貿易的發展。中國越來越多的充斥著日本的產品。此時中國網民開始有一部分自覺地開始抵製日貨,並在網絡上開展普遍的宣傳。其理由也大多是,中日貿易逆差在逐年擴大,如果在如此發展,我們將沒有外匯去購買國外的產品。此後憤青的稱呼就落在了這些反對日貨的人身上。現在憤青的含義已經和開始的完全不一樣了。憤青這個本來是由於社會動蕩所產生的特殊群體,經過FanHua和愛日人士的洗禮後,成為了網絡上又一大奇景。

  1999年以後,連續出現中國大使館被炸、李登輝拋售“兩國論”、中美撞機事件、小泉屢次參拜靖國神社等事件,在這些強刺激下,中國的民族主義迅速崛起。而此時,憤青概念也開始異化,逐漸與意識形態和政治觀點聯係在一起,以反日反美為主的排外式憤青被冠以民族主義憤青之名,又稱作極端民族主義者。由於近年來中國與美國、日本的摩擦頻頻發生,憤青也漸漸成了“極端民族主義者”的代名詞。

  左憤於右憤(百度百科)

  左憤:即傳統意義的憤青,激進派的民族主義者,簡稱FQ,組成者主要為80後的一代,他們對日本、美國抱有極強的防備心和仇視心理,左憤們認為無知者無所憤,他們對美、日拋出的《中國威脅論》感到憤慨和極端的不滿,很多左憤主張武裝統一台灣,並主張對美、日使用高壓外交。左憤中有一少部分高等憤青,一般是具有一定學曆的憤青,他們處世態度較為溫和,雖然對美、日不滿,但能理智的分析問題,希望通過輿論、教育使年輕人牢記曆史,居安思危。左憤們大多崇尚毛主席的時代,對鄧小平的功績肯定程度較低。他們高度的肯定中國發展的速度,大多數的左憤對黨和國家處於支持和忠實的態度。

  右憤:近些年來出現的新名詞,主要組成成員為一些80後後期,90後的哈韓、哈日族,他們憤怒的目標是左憤和一些國內的腐敗現象,他們認為曆史僅僅是曆史,並不影響中日、中韓正常交往,他們對侵華戰爭的曆史認知比較淺薄,甚至一部分右憤也否認那段曆史,他們對左憤的憤怒感到不滿,認為左憤思想過於偏激。右憤民族意識、國家意識相對於左憤要淡薄很多,他們相信隻要能很好的交流,國家、民族的差異不具有絲毫的阻力,右憤對國內的一些貪汙腐敗現象非常不滿,相對於左憤對國家發展的驕傲態度,右憤對國家的發展處於一種否定或不十分認可的態度,他們認為國家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設,右憤十分崇尚美國、日本的自由的生活方式認為中國人普遍素質較低,一部分偏激的右憤盲目的崇洋媚外,認為國內大部分人的氣質、品性、素質都距日韓人民有很大差距。相對的右憤不具有高等憤青,一旦右憤掌握了較高的科學文化知識一般就會停止憤怒了。

  網絡上左憤、右憤的論戰:這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雖然偶爾會有不文明的詞匯出現,但左憤對國家發展的肯定,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的精神,和右憤對社會一些不良現象的提出對我們祖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都是有好處的。

  再看搜狐論壇上的一個解釋:

  憤青,是“憤怒青年”的簡稱。最早來源於德語,注釋為:無知衝動的青年。 這是一種比較經典的解釋,現在網絡上的憤青屬於此類。又被成為“糞青”。英文The Angery Young,中文稱謂發明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

  憤青現已經成為中國大陸網絡語言中的專有詞匯,來形容中國大陸的激進中國民族主義者。具體的說,憤青是指具有較強烈的中國民族主義信念(特別是愛國主義信念),且具有較激進的思想、言論或行動的大陸人(一般是網友),其中有一部分人的理念甚至達到了極端民族主義的地步。至於並無過激言論舉止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大陸的其它民族主義者、以及大陸以外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則不屬於,亦不應被稱為憤青,隻是有些人不分青紅皂白,把許多無過激成分的愛國者也稱為憤青。

  憤青另有糞青、糞糞、FQ等變體稱呼,這些變體多帶貶意,且有戲謔及侮辱或人身攻擊色彩。至於“憤青”本詞,是褒是貶因人而異,很多人將其作為貶義詞來抨擊此類人;至於此類人本身,有的認為“憤青”是一個冒犯的稱呼,但也有很多人以做“憤青”而自豪。除此,相對名詞尚有小資,精英(漢奸)等等。

  “憤怒青年”這個稱呼早在1970年代的香港已經出現,當時特指一班對社會現狀不滿,而急於改變現實的青年。後來,被簡稱為憤青,並成為中國大陸網絡語言中的專有詞匯,四個字的原稱反而不常用了。

  還有專門的“憤青網”,上麵有一句話:知識是憤怒的根源,麻木不仁是可悲的。無知者無所憤!(我就是強烈並且是非常強烈的讚同!難道我是憤青?

  也有這樣的評論: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不是憤青,但卻對憤青抱有親切感。憤青的可愛之處在於,他們承載了大多數人的悲涼和憤怒,並勇敢地說了出來。我們也有說的欲望,但我們都擠在一個狹窄如公交車般的空間裏,麵對那些無論是把住車門叫嚷的的混蛋還是在車內大放厥詞的流氓,我們都敢怒不敢言。而真的憤青會出腳將他們踢將下去。如今,憤青們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幾個也如同珍稀動物一樣被物欲追殺著。與此同時,偽憤青們卻還在得意忘形地作著拙劣的表演,戴副墨鏡,穿襲黑袍,手握麥克在舞台上扮“思想者”,一不小心暴露出滿身發育不良的肌肉。

  新近長大的孩子,哈日哈韓,隻有無知、幼稚的叛逆,很少遭遇憤怒,他們的成長環境也根本沒有賦予他們憤怒的機會,他們隻會因為沒錢購買奇裝異服、吃麥當勞、聽明星的演唱會而心煩意亂。在和平年代、物質社會,憤青無疑是另一種精神層麵上的英雄。

  或許正如大家所說,憤青就像沒有加糖的咖啡,對某些人來說味道雖然不怎麽樣,但最起碼可以提神醒腦。

  (我覺得這才像是人說的話嘛…… 啊,習慣用表情的我突然發現了離開了表情有時候還真不知道怎麽表達了,啞巴的痛苦… …)

  騰迅網更是有 尋找中國憤青的專題網站,裏麵果然也有我後來非常崇拜的偉大的鄭強教授的大名,(被歸為老知青一類,還沒想到韓寒居然也被拉進憤青的“黑名單”裏了,總覺得他還不夠格,哼~~)

  看了這些關於“憤青”的評論和“定義”之後,發現自己好像被歸在“左憤”一類?可以讓我懷疑被歸為“左憤”一類的除了“左憤”中所描述的部分特征外,(之所以說是部分,主要是因為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崇拜那個毛澤東同誌──比較含蓄的說法啦)還有就是俺曾經被“右憤”中的定義中所描述的“右憤”攻擊了不少次。除了近期有兩個在本人空間竭力諷刺,抨擊本人之外,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有一次是有人寫了一份九頁的word 文檔來批駁俺空間當時所發每一篇關於愛國教育的文章。可惜的是我剛看了個開頭,就沒興趣看下去了:因為此女認為我在反政府,認為我要推翻共產黨……好怕怕哦──虧得現在不是文革,要不我當時還哪會有機會“瞻仰”別人特意寫給我的文字,怕早被活活折磨死了都未可說哦。我用餘光掃描了一下全文,發現此女喜歡很喜歡Sb這兩個字母,由於漢字跟字母有明顯的區別,所以這個字眼在她的文章中就顯得格外的耀眼。顯然我也沒有興趣跟“Sb專家”以及理解力尚處在這個水平的人討論關於愛國問題的。可惜了此女為本人用心敲了那麽久,篇幅如此長的文字,本人居然隻掃了幾個字,想起來還真是有點不好意思,枉費了別人一片苦心… … 其實本來我還是有心想要救救我們這位女同胞的,因為我深知每一位女同胞的影響可能比一位男同胞的影響更大──不是說了女性在子女教育當中起更大作用的──我相信她總會有後代的。不過我最後發現花很大精力去救一個中毒很深的人,是很不劃算的──有救這類人的功夫,都可以救很多很多病情輕微的人了──雖然自認為不怎麽懂得算計,但在這方麵看得還算是比較清楚的。 又走題了,其實俺認真看了憤青的定義,發現自己既不那裏麵的左憤,也不是右憤,不知道是什麽憤… …是不是該發明一個什麽“憤”了?不過這麽個偉大的重任隻能交給有此文字造詣兼此思想造詣的人了,像我輩口齒不清,講話都艱難的,所以也就隻有提建議的份了。

  記得鄭強教授說過:我們中國的很多孩子,在一生下來就殘疾了,精神上殘疾了……而80後後期,90後一部分群體剛殘疾得更嚴重。(當然還有一部分在特殊情況下,很健全的)而這些,都隻是我們畸形的教育和社會環境下的產物,跟這些可憐的孩子又有多大關係呢?

  看了那些定義以及各種各樣痛斥如我之輩人的評論之後,我算徹底地明白了:如果你有保持著清醒或愛國的跡象,如果你還沒老的掉了牙那麽你就是憤青(就算你快掉牙也沒關係,可以叫你“老憤青”)…… 也就是你不同與一般人(非憤青的同誌),也即不一般(不 normal),說白了,就是不正常的人。這讓我想起來一句話:如果你身邊的人都瘋了,而你還保持清醒,那麽你就會被認為是瘋子,而瘋子則是正常的人。

  借用憤青同胞們的那句話:知識是憤怒的根源,麻木不仁是可悲的。無知者無所憤!

  無知者無所憤!竟然讓我發現這麽經典的話──感謝上蒼啊。當然如果你是有知者,但卻無所憤,也是有可能的 (事情沒有絕對的倒好像是真的)。不過這種可能存在的前提是:你已經麻木不仁,而且除了追求滿足於自己口中的食物和關心自己兜裏的東西外,不會再關心其他在你看來與你無關的事情。

  在此我還得對自認為對國事漠不關心才算正常的人表達我強烈的佩服之情:你們能夠保持如此的冷漠和冷靜的精神,實在讓在下望塵莫及!在這裏說句掏心窩的話吧:其實本人也很不想關心國事。想一想啊,國家興亡,能對本人有多大的影響呢?興了我沾點光,亡了我大不了和其他人一樣流浪或者死去,有什麽大不了的呢,反正人都是會死的,而且我現在不也是在流浪,大家說是不是?所以本人也非常希望自己和你們一樣隻對自己的事關心,尤其是享受到你們這類人的惡毒的又不得不讓本人“佩服”的五體投地的攻擊的時候,可是我想盡了各種辦法,居然都做不到,這實在是本人的悲哀啊。所以有機會,本人一定還要向你們好好學習,以期某天能意外的學習到一點你們的皮毛,精髓當然是不敢奢望了,至於要達到你們的境界這樣的想法更是不敢幻想的啦。

  再次深深感謝“非憤青”的,並且認為這樣才算“正常”的同誌們:正是因為有你們,我們的國民素質才可以腐落得更徹底!正是因為有你們,我們的國家才可以腐化的更快!正是因為有你們,民族才可以衰落得更迅速!正是因為有你們,我們大家才越有機會有一天“享受”到大家現在所羨慕的某些異國所將施於大家的“文化”和“生活”!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243&articleId=1208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