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載相鄰仍陌生
寄居女兒家,不覺已四載,核桃溪這兒的住宅區,環境優雅可
人,治安良好,住得還蠻稱心。左鄰右舍姑且不表,專說說對麵屋
的老美吧。
記得剛遷來的翌晨,走出房門,望過去,對屋樣貌五十來歲的
老美正頻頻揚手向我打招呼。我趕忙也揮手還禮,心下想,初見麵
就那麽熱情有禮,這等鄰居真太好了。自此之後,每天隔著馬路遠
遠照麵,彼此總是招手示意問候。這禮儀早晚不改、風雨無阻,幾
成我們日常生活中一道“公式”。開初,在房前栽花蒔草,或打掃
庭院,精神專注,時或忘了把目光移向對麵。俄忽間抬望眼,才發
現對方正一本正經地等著與我致意呢。於是,忙不迭地帶著失禮歉
意給對方補禮。他施禮的執著,更表現在以下經常的場合:早晨,
為了送外孫和外孫女上學,我從車庫裏倒車出來,後視鏡裏便往往
見到老美已經站在他家車道上,含著笑意向我不停地煽動著右手。
至於兩車相遇時,春風滿麵點頭招手自不待說了。多可愛重禮的鄰
居呀!
我幾次曾打算湊前去與他攀談一番,交個朋友。然而,奈何英
語聽說能力低,加上麵皮薄,生怕應答不來惹人笑話而膽怯作罷。
因此,雙方鄰友之情,長時間僅停留在互送“芭蕉”影子的階段,
並無什麽長進。隨著時日推演,多時觀察,了解到這家子其實不外
夫婦兩人而已。可他們卻有四輛汽車,三輛停車房裏,一輛常蒙著
帆布擱車房外邊。上班各駕一輛轎車;打高爾夫球或做其它健身運
動,開走房外那部吉普車;外出旅遊,則用銀灰色便士。他夫婦倆
非常重視車輛保養,經常一塊兒洗車,事後揩抹得極其幹淨,每輛
都新車一樣光鮮照人。
去年某個清晨,我們的友情突飛猛進起來。像往常一樣,我離
家去散步,剛巧那老美正跪在草地邊修水管花灑。聽到腳步聲他回
轉頭來,用華語道了句“你好!”——“你好!你會說普通話?”
頓時我甚為驚訝又興奮地回禮且問道。“一點點”他申出右手尾指
謙虛地回答。於是我們中英文交雜著輔以身體語言交談起來。這才
大約弄清楚,他名叫Branly,為了好記,我便喚他白蘭地。原以
為他在中國工作過,他解釋說公司裏有三位華人,兩位來自天津,
一位來自寧波,所以向他們學會了幾句簡單的普通話。他還指著我
家屋前小花園,翹起拇指稱道:花,漂亮!此際,我真有點兒後悔
與他交往遲了。為了不妨礙他工作,我便散步去。臨走,他還主動
說聲再見。過兩天,白蘭地把我叫到他車房裏去,指著牆壁上整整
齊齊掛著的各式園藝工具,用英語告訴我:那是他父母留下的,見
我夫婦經常在屋前花草地裏忙碌,因此他說假如需要,別客氣,盡
管拿去用。當然,言謝之外,我從無需要借用過這些用具。隻這位
鄰居的情誼何等樸實切用,真乃友善樂助的人啊!
遺憾的是,畢竟他的普通話祇有“三板斧”,尤恨我的英語太
呀呀烏,那次交往高峰期過後,迄今又陷入悠悠低潮。除了長盛不
衰的揮手禮一直保持著,大家還從沒邁入對方家門做客呢。四年啦,
依然初始般的陌生客氣,彼此的了解還是那麽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