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民夢園

閑雲任漂浮,神魂係故土;此生似無鄉,心安即歸處。
正文

晦明各異山水美

(2007-01-03 12:26:24) 下一個


       晦
各異山水

  剛來美國,就聽說離三藩市不太遠,有一處名勝叫做“優山

美地”,它是美國曆史上首座國家公園。姑且不論其山其地到底

有多優多美,單憑魅力引人的名兒,已夠令我浮想聯翩,傾心向

往。今年春末,女兒說四月份有兩天假,一家人可以到我心儀已

久的優山美地一遊。興奮之餘,心下盤算,到時非得多拍靚照不

可。於是特地上網尋購一款數碼相機,估摸拍它一兩百張相片,

總可以過把癮吧。 

猶如兒童盼過節般,終於盼來行期。遺憾的是,偏偏天氣預

報多雲有雨。假期和帳篷都預訂好,無可更改,隻好按時出旅於

拂曉。個把鍾頭之後,天本應大亮,太陽卻躲在密匝匝雲層裏,

熹微中路旁景物依然黯淡。想起古人說的“雲厚者,雨必猛”,

雨點未落下,內心早溢滿滂沱擔憂。當車兒盤著迂回山路行駛,

窗外山林皆隱在陰霾晦瞑裏,真讓人覺得遊不當時。不期然而然

雨絲簌簌飄落,擔憂已成實然。天不作美,奈之何!抑鬱間,忽

而心念一閃:山水行旅本乃親近自然瀟灑事,上天願給啥樣臉色

看,不由你拂逆。何必埋怨大自然,自壞多年向往的期冀。倒不

如隨遇而安,不定會像散文家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那樣:“有雨趣

而無淋漓之苦”呢。

九點光景,車抵公園區域,陽光忽明忽暗,幸而雨絲隻如纖

毛。“喲!看,好美的大石山!”車前座裏女兒遙指遠方迷朦中

巍峨的山。“瀑布,瀑布!”老伴看著左側窗外喊道。外孫也指

著右邊嚷:“媽咪,瞧,那邊也有塊老高的大石頭!”大家開始

興奮起來,左觀右望。到得一處景點,冒著輕柔細雨,臨著嘩嘩

山溪,拍了幾張照。回頭仰視雲霧繚繞的石峰,嵯峨峻峭,具幾

分黃山淡彩水墨畫裏的姿態,淺黃帶赤的峭壁,色澤如繪,自有

它古樸素華之美。盡管天陰,光線欠佳,也給它留張照。

又到一景點,“快來,這邊好靚!”女婿引領大家朝前去,

但見一泓碧水曉夢未醒般安然躺著,遠處雲煙氤氳的山影靜寂地

陪伴她身畔。湖邊垂柳依依,幾種不知名的秀木高低有致錯落其

間。一座濕漉漉的漂亮長木橋跨過對岸,三幾個老美縷縷雨絲中

依橋拍照。詩畫般景致麵前,人們恍惚忘掉雨滴淋身,一個勁喀

嚓喀嚓拍照。我和家人當景也留下幾個鏡頭。

時已晌午,到得一地,那裏車多人眾,景觀更妙。一脈連綿

長山,撲入眼簾,第一直感讓你有世所罕見的驚異。山梁平直,

少起伏,簡直是座無峰之山。峭壁陡如牆,身披一襲薄紗,透著

黃白赤赭混雜的顏色,甚為雅俊。最奇的是,山體間有一條自上

而下白色垂直裂縫,把諾大一座石山硬生生給斷裂成兩截,猶如

曾經遭哪位天仙神力刀劈一般。正自矚目端詳,讚歎鬼斧神工之

奇,舉相機對焦時候才倏然看清楚,原來那“刀痕”乃一卦白色

瀑布自最頂端一瀉而下!隻因山在遠處,絲毫不聞水聲,奔瀉騰

挪的水勢也成了靜態。妙哉,天然!雨初霽,趁幾縷陽光透雲而

出,趕忙與老伴拍了合照。

下一個目標,是著名的Vernal Fall瀑布。停車跨出車門,雨

點又淅淅瀝瀝篩下來。盡管如此,通向瀑布的山徑,旅客依然絡

繹不絕。有身披雨布的,少數舉傘的,更多的冒雨而行。潮潤空

裏,隱隱聽到一種訇訇若悶雷渾沉有力的響聲,未見瀑布,已

感到它的威勢。沿坡路趨高而上,震撼心靈的響聲愈來愈猛,

見前方巉岩雄峻峭拔,怪石嶙峋。拐灣處,忽而驟“雨”如注,

隨風飄灑。沒帶雨具者有的舉手擋“雨”,有的拽高衣服遮頭,

有的幹脆任“雨”瓢潑,渾身淋濕。那驚天動地的水聲,仿若天

龍怒吼,叱吒風雲,不必更近前去,整個心魄早被震懾。抬首仰

視,但見那碩壯威武的“巨龍”,自高處挾雷霆萬鈞之力猛衝下

來,其勢壯雄至極。真佩服前方一幫觀瀑勇士,冒著蓋頭的噴涎

濺唾,震耳欲聾的奪人聲響,還有沁皮滲骨的低溫寒氣,竟敢一

往直前攀登到高地“龍口”邊上。老夫我自愧弗如!自度能涉臨

此境,不遠不近,領略飛流直下的壯美,非但“雨”趣夠盎然,

淋漓之樂也甚足了。

傍晚回宿營地,入住帳篷屋。被告知一應食物夜裏不準置於

帳中,須存放外邊特設的鐵櫃中——以防夜深招惹野熊來襲。通

宵雨聲不絕,就是未見半點熊影;這禁令倒是給野營生活鍍上一

層神秘色彩,平添幾許虛擬的驚懼和野趣。

翌日,以為能見的不過晨嵐曉霧而已。孰知推門睜眼一看,

長空碧藍,煙消雲散,曙光燦爛。精神為之一爽,由衷感激上蒼

賞賜一個豔陽天。踱到營外曠地,隻見左近昨日雲遮霧籠的山,

都一一露出真相。營房背麵那座崚嶒石屺,今朝才看個真切,儼

然一整塊齊天巨石倒覆地上,甚為壯美!明豔陽光輝耀中,那赭

黃亮色崖壁,與深黑石紋對比強烈,清晰美觀。同為那座山,今

日換了一襲清麗明快服裝,像足性格爽朗的陽光女孩;與昨日霧

靄彌漫宛然紗裙在身的婀娜情態,迥然不同,各異其趣。

我催促家人趕緊登車,去觀賞明陽下風貌不同的山水。昨天

那座雲煙漫洇半腰的喦峰,此刻真想一睹它的真貌風采。來到山

前,未曾想,山容展現是明晰綺麗了,似乎倒不如煙雨朦朧裏的

崔巍挺拔。難怪古代畫師有雲:“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此

乃觀察入微的畫理,以實證之,果然也。昨日陰雨裏觀景,心中

多少懊喪,自歎運氣欠佳。不意今天老天賞臉,晴和景明,所攝

照片明暗反差大,立體感強,景深也理想了。然而,晦明對比之

下,雨中的山,覺來更富詩意畫情,更顯滋潤蘊藉而耐看——這

可是始料未及的。二度來遊的親戚說,雨中遊山別有情趣,假如

七八月份幹旱季節,水枯瀑瘦溪淺,景致就遜色多了。

回程路上,雨後崇山自有它的清潤秀美,深穀水流更顯湍急

奔騰,在在恰似歡快心情的物化。真慶幸來一趟優山美地,前後

兩天,竟然得觀雨中雨霽各具特色兩樣風光,得償抱憾驚喜相互

逆轉兩種心情,所獲豈不比單單晴日的豐富多樣嗎?世事每常如

此,前憂竟成後喜,所盼未必美滿;而機會可遇卻難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