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民夢園

閑雲任漂浮,神魂係故土;此生似無鄉,心安即歸處。
正文

隨緣,則坦然自在——回國散記之六

(2006-12-08 12:33:23) 下一個

此次回國,接觸了好多久別的親朋戚友。其中,幾對老夫妻,攀談之間竟吐出他們相同的苦水:男兒三十有幾了,遲遲不願談婚論娶。於是為父母者時常苦惱不已,甚至與孩子多有齟齬,家庭欠睦。

個中以T君夫婦憂思最深,與之交談,三句不離“本題”。參觀他們深圳百五平米寬敞舒適的新居,T君慨然嘆曰:眼下萬事俱備,隻缺‘東風’啊!其妻則念叨:現在的年輕人不知怎麽想的,事業有成,年紀也不小,就是不願找對象成家。更不考慮父母年事高,身體有病,儘早成全長輩抱孫的意願。T君補上結語:未免太自私,太不懂事啦!

也許工作忙,沒時間物色女朋友;或者性格內向,不善交友吧?筆者問。那才不呢,好些親戚老友熱心當月下老,介紹了一個又一個蠻不錯的女子。孩子不是虛與委蛇應付一下相親,就是壓根兒不見人。好説歹説都沒用,真拿他沒法——做父親的憤憤辯解道。瞧著他倆病弱的體態無奈的表情,即同情其焦慮著急,又擔憂他倆長此以往病情惡化。

看來,此類家庭問題,有一定的時代普遍性,並非極其個別。

有生之年,盼見子女擁有幸福的婚姻家庭並傳宗接代——這是一般中國人理想的生命哲學。然而,畢竟時代不同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觀念,受到紛呈的新婚姻觀、幸福觀挑戰。晚婚晚育、丁克家庭乃至獨身主義者,已不稀少。誰能斷定他們這樣生活就一定不快樂、不幸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生命信條,在社保製度日益健全的現代工業化社會裏,恐怕也毋須執著堅持了。對子女的婚姻問題,爲人父母者,還是少些世俗定式思維,多尊重年輕人自我選擇為佳。而況,替子女的美好設想,付諸事實未必一定都能如父母當初所願以償呢。應相信:子女自有子女福。勸不過來就勿強求;想開點,隨緣接受現實吧,少些煩惱多些坦然。這樣,地球照轉,自個身心會更健康快樂,實實在在的生活質素也必更高。

俗話説:身病還將心自醫。筆者如此開導老友夫婦,未知他倆憬悟與否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