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民夢園

閑雲任漂浮,神魂係故土;此生似無鄉,心安即歸處。
正文

楓橋留憾 ——歸國散記之四

(2006-12-14 10:11:33) 下一個

          

 
       楓橋留憾     ——歸國散記之四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

聲到客船。”這首中唐詩人張繼留下的《楓橋夜泊》千古絕句,每次

吟誦,那淒清古秀的江南水鄉夜景圖,那情味雋永的落榜文人羈旅愁,

總會在神思馳騖的心靈天空裏浮現和回蕩。這趟華東之旅,楓橋名勝

景區正巧安排在日程中,自然懷揣深深的訪古幽情,巴望著親臨實地,

好切實體驗一下詩中如許動人的意境。

寒山寺、江楓古橋位於蘇州閶門外三公裏許的楓橋鎮,坐落京杭

古運河畔。寒山寺兩側大運河上的江村橋和楓橋,據導遊說便是張繼

詩中“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江”“楓”那兩座橋。來到大運河邊,

佇立張繼塑像旁,見對岸雄偉的鐵鈴關前不遠處,即為霍霍有名的

“楓橋”。原來,那不過是一座單孔拱橋,普普通通,與江南水鄉隨

處可見的拱橋並無什麽特異之別,卻因了張繼的詩而名播天下,令人

格外注目。到此一遊者,還多半有意舉步登橋,仿佛如此才能踱進張

繼詩境裏。其實,腳下早已非詩中那座唐代古橋,而是清朝同治年間

所修建的。

站在高高橋頭上四望,大運河濁水上船舶往來不絕;橋下濤聲依

舊,近處泊著好幾艘遊艇;右岸張繼塑像近旁一道臨河石階前,岸壁

赫赫書著五個大字:“張繼夜泊之船”,河邊相應靠泊一隻帶棚小舟。

顯然,這是當代人依據詩意克隆再造的“詩境”了。千百年前的木船

兒,怎能保留至今?古遠的舟船模樣,就一定如此這般?或許筆者過

於較真,總覺得失真感未免太強,讓人多少感到過於牽強附會,何能

引發斯人早故去空餘一小舟的輕愁思緒?竊以為不若把那壁上標文刪

去,一任遊客自由遐思虛擬的好。

筆者遊覽此刻正當盛夏白晝,不是秋霜森寒的夜半,自無滿天霜

華;天邊不見一痕西沉殘月;耳畔也沒有淒哀啼叫的鴉鳴;更別提閃

耀點點的漁火了。至於遠處寒山寺鍾聲,倒或隱約可聞,隻那是旅客

們頻頻撞響之音,失卻了暗夜飄傳的清越曠遠之神韻。

著意尋求那番傳誦千古的淒美詩境,渡洋遊子遠道找來殊料目睹

不若想象。據說,當地旅遊部門正開發夜遊楓橋項目,猜想屆時燈彩

閃爍,遊艇繁忙,氛圍鬧熱。即便秋夜來遊,彎月沉西,烏啼霜天漁

火鍾聲俱全,也喚不回古時那清寂肅殺、古趣盎然的詩情畫意啦!真

佩服張繼當年失眠夜寫就的詩章,竟能將平平常常的景象,描構為一

幅景致古美、意趣幽夐的畫圖,叫人玩味無窮——這便是千古佳作永

恒的藝術魅力。

                                     
                          ——
10/13/06   自攝於楓橋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huaimin 回複 悄悄話 不是提供文章上可附照片的功能嗎。為什麽附在文章上與內容相關的照片,總被取消?希加以說明理由。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