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8)
2007 (129)
2008 (69)
2013 (3)
新浪晨霧 / 文
近期網絡上、媒體上、電視上都在熱炒一個中國“狼爸”蕭百佑,說他管理孩子嚴厲,對孩子是“三天一頓打”,四個孩子有三個被他“打”進了北大。
素稱“高考第一博”的晨霧見到與高考有關的信息都喜歡轉載,包括一些還存在爭議的報道。正因為存在爭議,晨霧才希望讓大家來討論。但是這次卻沒有轉載過“狼爸”的報道。原因在於晨霧讚成對孩子要嚴格管理,但是明確反對體罰。盡管如此,晨霧對“狼爸”還是十分好奇,不管則麽說,能把3/4的孩子“打”進北大也確實本事不小。誰要是不服,也“打”進取一個試是。雖說上北大不意味著成功的全部,但是眾所周知,在我們中國大陸,能把孩子送進北大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值得刮目相看。我相信,如果“狼爸”的方法真的奏效,也不妨值得一些家長效仿一下,為孩子實現北大夢想。
晨霧注意到前期所有關於“狼爸”的炒作,除了在轉述“狼爸”是怎樣“科學地”打孩子,還有就是關於對這個問題“讚同”或者“反對”的各種不同聲音的討論。我相信肯定有不少人在最初也和晨霧一樣,心中存在過這樣的疑問:“狼爸”蕭百佑為什麽有四個孩子?按照中國的國情,他這個歲數的人在城市有四個孩子,簡直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難道他是屬於是在一些落後的農村地區違規超生?一來他不像農村人,二來如果“狼爸”真的是在農村拉扯著四個孩子,還把其中三個送進北大,那將是更值得炒作的題目 – 《農民蕭百佑善體罰,四孩中三孩“打”進北大》。另外,“狼爸”的孩子在哪個省參加的高考?以什麽樣的成績進北大的?這些始終都是“迷”。
直到今天我看到了 2011年11月23日的信息時報上繼續炒作“狼爸”的一篇文章《狼爸:“我的家教也適合獨生子女家庭”》。上述文章後麵附了一個《相關鏈接:蕭氏兄妹入學背景》,我讀了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狼爸”根本就不值得炒作。
相關鏈接
蕭氏兄妹入學背景
據公開資料,蕭堯和蕭君兄妹2009年參加了“港澳台全國聯考”。蕭堯以591分被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錄取,蕭君以616分被北大法學院錄取,蕭君還是港澳台聯考的狀元。
作為內地高校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台灣學生的考試製度,“聯考”的出題範圍並不超出大陸高中的學習範圍,並且和普通高考比,在整體難度上偏低。針對蕭堯和蕭君參加的文科考試而言,雖然文科數學會較普通高考的文科數學難,但同時也有“不考政治”等優勢。相較而言,“聯考”的理科題更難一些。
2009年,香港地區有830人報名參加聯考,最終有530人獲錄取。錄取比例接近64%。而同樣是2009年,大陸高考的錄取率約為61.7%。
2009年,北京大學“港澳台聯考”的文科分數線是591分,最終招收了5人。2009年北京大學的普通高考招生分數線,除了西藏等個別省區外,文科591的分數基本上屬於最低的要求,再加之考試難度的不同,這兩種考試真正的差別又進一步被拉大了。
原來“狼爸”的孩子參加的根本就不是中國大陸的高考。他們與大陸參加高考上北大的孩子們所遵從的不是相同的比賽和比賽規則,雖然同樣是“考”入北大,但是他們之間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充其量隻能說他的孩子在當年“港澳台聯考”那個局部群體中還算優秀(能在港澳台聯考獲狀元)。這怎麽能跟中國大陸近1000萬人參加的全國高考的競爭考上北大的孩子相提並論呢?
在中國體罰孩子的家長何止“狼爸”一人?媒體炒作“狼爸”的原因主要不是因為他打孩子,而是因為他的孩子有三個考入了北大這一事實。如果失去了後者的光環,“狼爸”三個孩子上北大其實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我相信在大陸,每年具備“狼爸”考入北大的孩子相同程度的孩子絕不下數萬個,而且他們大多數都沒挨父親的打。即便有少數存在體罰的,也絕不至於悲慘到“三天”就被打一頓。這數萬人中隻有很少一部分人有幸走進北大。
那麽,“狼爸”還有第三個孩子也上了北大是什麽情況呢?我們從三聯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蕭百佑和他的育兒術》 看到了如下的介紹:
蕭百佑與妻子黃天淑育有1子3女。長子蕭堯出生於1989年,與長女蕭君都生於香港,老三蕭簫、老四蕭冰出生在美國。3個年長的孩子現在全部考上了北大,最小的蕭冰正在讀高三,學習古箏的她,目標是中央音樂學院。“我的孩子讀的是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最好的中學,大學也必須是最好的大學。”
明白了。無獨有偶,老三老四可能都是美國籍?老三蕭蕭2011年很可能是以美國赴華留學生身份考入北大的,這同樣不能與中國大陸憑高考成績進北大的考生相提並論。同樣沒有可比性。
北大,作為中國的名校,每年麵向國外招生應當也是有一定的門檻的,不是交學費就能進的。所以應當承認“狼爸”育兒在一定意義上還是成功的。但“狼爸”成功的奧秘絕不是“三天一頓打”。而是把能上北大的途徑真正地琢磨透了:他讓4個孩子都不在中國大陸出生(當然這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卻讓他們都在中國大陸接受教育。“受大陸教育,享外籍學生的優惠”。所以他的孩子能輕而易舉地戰勝那些在境外土生土長的老外學生或者港澳台學生。如果一定要說他的體罰也起到了作用,那就是借助體罰,嚴格了孩子學習時間上的管理,加大了學習強度有了效果。就像北京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在北京太“素質教育”了,有意地把孩子送到外地管理嚴格的中學去讀高中,最後再回到北京參加高考,提高競爭力一樣。這是一個道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狼爸”把這一經驗更“發揮光大”了,做出“國際水平”來了。
據騰迅網轉載北京晚報2009年4月的一篇報道《北大跨國高考移民疑雲》,一份2008年北京大學醫學部外國留學生的54人的錄取名單中,22名學生來自非洲西部國家幾內亞比紹,而這些學生的姓名都是中文。引發網友質疑。這裏引出一個新名詞叫作“跨國高考移民”。
中國家長花錢通過中介公司為學生辦理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綠卡”,取得其護照,根本就不去那裏生活。孩子繼續在國內接受教育,到高考的時候再以留學生身份考中國的名校。形成了一條產業鏈條 “狼爸”的四個孩子也許不是這樣取得香港及美國身份的,但是他們能夠考入中國的頂級名校,實質上走的就是“跨國高考移民”類似的道路。目前國內的跨省高考移民被視為違法違規,但是更高一籌的“跨國高考移民”也許還是合理合法的。從手續上北大等名校還不能拒絕。從這一點上看,聰明的“狼爸”是成功了。
“狼爸”成功不在於“打孩子”,而是在於“跨國高考移民”的策劃和實施。讀了“狼爸”報道,以為打孩子能成功的家長,千萬不要再被誤導了。同時呼籲媒體網絡也不要再炒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