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月

良辰靜夜心無塵,對花傾情恨有身。已知飛紅無悔意,手把枝頭數青春。聽風已見羽展翅,荊柯搖曳相握雲。明朝踏馬隨君去,來生相逢笑顏芬。
個人資料
wumiao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山水萬千》十九、口角

(2008-09-29 06:21:22) 下一個

《山水萬千》十九、口角(上)

         說是要給賈家老太太舅父母們遷靈柩移棺歸南去,可是更有許多事接二連三而至,一時竟不能兌現,於是黛玉和賈蘭商量,過了清明節夏初時節再做打算。

         太妃和黛玉知道,東宮太子清泰原是已貴為皇後的德妃所生,今年恰恰是個整歲,皇家也要大肆操辦的,而如今自己家的郡主水瑩已為皇太子妃七年之久。東宮內人事繁雜,光太子側妃就滿滿排了三個,都是和北王家不相上下的王公貴族之女,也都育有子女。所以太妃心裏明白,若在禮節和禮品上顯出一點不像北王家的品來,便可以落下個讓人笑話的把柄,於是太妃竟親自費神打點,要上好的禮,又要和別人不一樣。年前就開始琢磨,已經定好了禮品,暗地裏呈給太子妃水瑩看了。下月初一便是了,京都內暗流湧動,皆為太子生日所趨。

         黛玉漸漸勞心勞力,幾日過後便有些咳嗽起來。那日便有些倦怠,半躺在議事花廳的貴妃榻上,正吃些水晶建蓮子玉梨膏,聽著紫鵑報著府裏所辦的事情,小丫頭在身旁跪著捶腿。黛玉一時恍惚,問紫鵑道:“今兒初幾了?好似天氣有些陰沉沉的起來。”紫鵑看了門外光影兒,果然有些淡淡的發青,便笑道:“姑娘好似有靈性兒的仙家,通了天地氣兒了。才他們說有些雨絲兒,剛停了沒一刻。今兒個初十,眼見著就要忙起來。”黛玉眼色迷蒙蒙的,支著頭半眯了眼看紫鵑道:“你還是先前的習慣,人後喚我‘姑娘’,人前倒不忘那樣叫我。”紫鵑一笑:“隻忘不了過去,咱們倆個略近些,就想不到那麽細致了。”黛玉道:“這樣好,我是慣了你這樣叫我,這些年反倒不慣他們叫我那個。”又沉思著說道:“將來,怕是都不慣這些的了------

         正說話兒,又見太妃的大丫頭沁蘭匆匆進來,黛玉忙忙起身,還未說話,沁蘭向黛玉施禮道:“太妃請王妃快翻了賬簿子看看,年下東海沿子咱們家的水戶莊子進的那些個大珍珠和成枝的珊瑚還有更好的沒有。”黛玉並不忙亂,用手指了指靠牆角的一溜書籍賬櫃,紫鵑立刻過去從東頭的櫥櫃中找了幾個賬本子出來,她識字不多,便把幾個賬本放進金漆盤裏托給黛玉,黛玉挑出一個簿子看了道:“還有十幾匣,成色還算好的,不知太妃想做什麽?”沁蘭道:“不過還是為太子慶誕的事,雖說那些禮都備好了,太妃說再看些東西。”黛玉微笑道:“不是想和誰淘換些東西吧,我瞎猜猜。”沁蘭捂了嘴笑:“真真我們王妃,是天下最聰明機智的。”

        沁蘭回去複話,黛玉剛坐下喝了口茶,便見水溶外書房傳話的秦嬤嬤也進來道:“王爺在書房那邊,說話就來。”黛玉點點頭,秦嬤嬤便去了。黛玉笑道:“不知道他來做什麽,紫鵑你先出去吧。”紫鵑應了聲是,卻沒動身,眼睛看著黛玉道:“姑娘這幾日神色不對,仿佛有些心事的樣子。”黛玉收了笑容,把桌上的東西拂到一邊說:“不關乎於你事,你不必關心。”紫鵑張了張口,畢竟沒有說出來,轉身去了。

          沒一時半刻,就見水溶穿過垂花門信步而來,見了紫鵑道:“咦?你怎的在廳外候著,你家姑娘呢?”紫鵑行了禮笑道:“王爺和奴才玩笑,也這麽笑話我,剛我們王妃還說我,不該還叫她姑娘呢,隻不過奴才總改不過口來。王妃在裏麵候著王爺呢。”水溶邊往裏走邊道:“她會那麽說?也奇了,必定是你又為你主子打掩護,她不會為這個說你,反倒會喜歡你這麽叫她。我說的對不對?”紫鵑跟在後麵道:“王爺深知我們的,我打不得謊話了。”又說:“還是你們互相心裏明白,還盼著你們----”沒說完,丫頭打起簾子,黛玉已經站到門口,紫鵑立刻住了口。水溶一見,便笑道:“你們主仆兩個鬧別扭了?是不是你把紫鵑哄出去了?”黛玉微微笑:“沒有,幹什麽詛咒我們?王爺怎有空閑到這裏來?”水溶道:“我來是想看看一本帳,再者你又有些咳嗽,好些了沒有?”

        紫鵑捧上茶來,黛玉接過來端給水溶道:“賬已經報給太妃她老人家了。我的咳嗽,多謝你還記掛著,竟親自來一趟。”水溶疑惑道:“你知道我問哪筆賬,怎麽母妃問的和我是一筆嗎?”黛玉道:“無非是年下東海沿子水莊戶的賬吧。年前因為那裏報了災,我看了你帶來的朝廷坻報,果然是的,就打發人免了他們那裏老人在七十歲以上人家的進項。這事兒呈給母妃,得了明示的。如今還有些剩餘。”水溶道:“嗬嗬,你冰雪聰明,這事也可嘉,很好,就是這筆。既然母妃問過了,我就不用了,剩下的都給了母妃就是了。”又端詳著黛玉道:“看你好像不高興,為了什麽?病了麽?”黛玉見紫鵑和眾丫頭已經出了屋子,便坐在他對麵自己先喝了口茶道:“我為什麽不高興?我好好兒的,幹嗎又咒我?”

 

《山水萬千》十九、口角(下)

         水溶笑道:“我哪裏咒你了?不過是白問問,不高興寫在你臉上,還用我說?”黛玉道:“多謝你看的仔細,也多謝你來這裏問我的帳。以後這樣的事王爺竟不必親自來,打發個人來問就是了。”水溶喝了茶,沉思著說道:“看來我是自做多情,早知如此,我真的竟不必親自前來。”說完站起來就要走,黛玉道:“你來也罷,何必繞了彎子考我?我是那些沒有道理隻會胡纏的人麽?”水溶聽了,回過身來又氣又笑:“不知道這話從何而來?我什麽時候考你了?考你什麽?你倒說給我聽聽,沒得讓人胡猜才是。”黛玉把臉扭向東窗瞅著窗外的花枝,沒言語,水溶又問:“你怎麽不說了?到底是什麽?”黛玉歎口氣道:“你隻管問我做什麽?你不也是得了明示的麽?”

         水溶見她這麽說,一時愣了一下,說道:“隨你怎麽想吧。”說罷,啟門而去。黛玉聽得外麵紫鵑等人對他道著些恭送之聲,心裏酸楚如潮,卻始終沒有掉下淚來,嘴裏隻喃喃說道:“你既然隨我想,就隨我怎麽做好了,你既然可讓人生疑,亦可讓人去疑,何必隨我?還是隨緣吧。”

         到晚間晚膳時,萬兒見到母親行了禮,便猴在太妃身邊玩耍玻斯貓兒,太妃和黛玉說話兒。正說到家裏的一些事,太妃說道:“這些日子竟忙亂不堪,你這身子又有些不如意。咱們家親戚們都住在府外,你兩個嬸子的府邸雖然不遠,但她們年紀大些了,不好專為我家奔忙。你娘家亦未有親戚可托,除了蘭兒,也是和皇家有了瓜葛,成了家的,怎好麻煩人家?算起來還得讓你嬸子家的兩個妯娌來回跑跑,並他們家的兩個姑娘來咱們家住上一陣子,你說可好?”黛玉坐在那裏沉思道:“自然好,太妃隻管吩咐就是了。”

         原來北靜王府不比別家。因當年太妃為公主時下嫁北府,水氏家族為公主生活方便各立府院,一門分成三處。也是上幾輩子曾祖為同足,到了老北靜王這代人,便隔了些親緣。那兩府均小於王府很多,其他還有一些較窮的親戚散住在王府多年依傍著北靜王家過活。

        婆媳兩個又說到太子東宮的一些事。太妃隻道:“說是太子壽誕,竟比皇上的萬壽還捯噔。瑩兒在裏麵也要顧著八麵,迎著十圍,可憐剛得了二子,也不得閑。她那個元乾,和咱們萬兒淘起來一樣的。”萬兒聽了道:“元乾不淘氣,他聽我的。”太妃笑起來:“你也知道自己能耐,學了些精致的淘氣,叫你爹娘著急。”萬兒有些扭捏,依偎了太妃道:“祖母不要亂講。”黛玉輕聲斥道:“滿嘴裏說些什麽?怎麽和祖母說話呢?你在宮裏到底做了些什麽?”太妃摩挲著萬兒的頭道:“說走了嘴了?你給你姑母惹了多少禍事?都不敢讓你爹娘知道,去你娘那裏告個饒吧。”萬兒立刻站過去倒在黛玉懷裏,臉伏在黛玉懷裏,卻不吭聲。黛玉心裏柔軟,不由得摟過他來,低聲說:“你可明白了?”萬兒點頭,心裏卻不知道明白什麽。

         兩日後,太妃和黛玉都派了人,請了府外水家五嬸娘家的媳婦平氏來幫忙,及這兩位嬸娘家的兩個未及笄的姑娘一同住進王府來。萌兒極為高興,這兩個妹子雖然不及祖母家那些皇親表姐妹們親密,但也是時常走動的。王府裏家宅寬大,但女孩兒也還是住在萌兒的院子裏,姐妹們同起同睡,看書識字,觀花賞魚,針線女紅,仿佛過去在大觀園裏湘雲回來時的光景兒。

         五嬸娘家的媳婦原是水溶所管兵部下屬一個副將軍之女,行事潑辣大膽,與她婆母老五奶奶也是一樣的好說善逗的。平氏的女兒水菱兒年方十一歲,性情與其祖其母如同一轍,皆是有知便有說的人,深得太妃老人家的喜歡,這次也和母親一同住進王府裏來。那三嬸娘家的芩兒卻是個省事的,不言語,卻常常和萌兒悄悄話兒。這三個女兒平日裏大都是水菱兒話多,萌兒、芩兒都覺得她聒噪,卻又是喜歡的。

         這日黛玉和平氏交代些家事,說完歇了一歇。那平氏看著黛玉的臉兒道:“王嫂這些日子眼見著又瘦了些,依我說不如請宮裏那位看女人帶下的王太醫再來瞧瞧,吃了藥也就好了。”黛玉笑道:“何必請太醫?你既什麽都知道,就是你現給我開些方子吃些子就好了。”平氏道:“我的一品誥命嫂子,你笑話我,我能開方子麽?什麽藥都是混吃的?”黛玉道:“你不是醫,瞧不得病,開不得方子,怎知道我是女人的病?”平氏撲哧一笑:“不是病,那就是和我們王兄鬧了別扭,都說你們兩位是神仙眷侶,實在妥貼。”黛玉呸了一聲道:“這話奇了,你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來,沒事嚼我也罷了,怎麽連你王兄也連帶進去?你不怕太妃罵你,你就再說下去。”平氏告饒道:“我知錯了,好嫂子,你別給我們大娘說這些,就算疼我了。”

      卻有丫頭來報說萌兒姐妹在園子裏起了口角,菱丫頭把萌兒氣哭了,正要找太妃說理去。這裏兩妯娌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海棠花 回複 悄悄話 可能水菱兒說了些外邊傳聞水溶將要納妾、黛玉怎樣怎樣的話。
海棠花 回複 悄悄話 有點浪花才有點情趣。

每次看到更新就會欣喜,隻是欣喜過後就是漫長地等待。唉!
明豔如我 回複 悄悄話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
datuzi 回複 悄悄話 不生病地吵吵架也挺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