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拔苗助長--我家小兒打球的故事

(2016-03-18 16:25:55) 下一個

拔苗助長--我家小兒打球的故事

 

    我家小兒在7歲的時候,嶄露出不錯的籃球天賦。他的班主任喜歡打籃球,有時候會組織班上的同學打球。她對小兒的評語是:從來不曾見過一年級的學生能夠單手將籃球投入籃筐。

    當時,俺們長春屯的村長泉哥與幾位家長一起,組織了一個老中/老越/老印少兒籃球隊,年齡6~9歲,每周訓練一次。俺家小兒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球技嫻熟的不行。

    俺們就動了功利之心,想要給孩子一個正規的訓練環境,期盼他能在籃球的道路上,走的更遠一些。於是,送進了一個籃球夏令營,接受正規訓練。

    營裏孩子的膚色也是五花八門,白黑黃都有,老中幾乎沒有。球技最好的還是黑孩子和老墨。俺家小兒的水平屬於中等。

    一個夏天尚未過去,小兒堅決拒絕繼續在夏令營打球。理由是:I'm so bad at basketball!

    其實,每次集訓中的籃球賽,俺都坐在場外觀戰。的確,小兒再也無法如同過去那般,遊刃有餘地滿場穿梭--斷球/控球/搶籃板/遠投。。。幾乎所有的戰技都無法100%的施展,因為對手也很強,無論是體能還是技巧。唯一還能出彩的,隻剩下遠投。但是,遠投受製於成功率,能有50%就很不錯了,再加上對手的幹擾,經常是4投3不中。

    從此之後,小兒基本上不再觸碰籃球。那種從雲端跌落人間的挫折感,可能讓他非常地不爽。

    告別籃球後,小兒的運動改成了網球。

    一開始,俺們不定期地送他去打積分賽。後來,發現,輸贏帶來的積分升降,對於他的心理影響甚大,於是,改成了隻參加教練組織的非正規比賽,不再追求積分成績。結果,6年來,他一直打的很開心。

    去年,他作為新生,被選入了校隊,今年,又打進了主力隊員位置。

    所以說,業餘愛好開心就好,實在沒有必要刻意追求一個卓越的成績,因為大部分孩子都不是天才,做家長送給他們一個有益身心健康的業餘嗜好,就可以了。

 

 

(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