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新澳5日遊紀行(4)悉尼印象

(2010-04-09 10:28:50) 下一個
新澳5日遊紀行(4)悉尼印象

D5

5:00AM。

  為街上傳來的嘈雜聲響驚醒,努力再三,回籠覺沒有睡成。起床洗漱完畢,街上的路燈點點,城市的上空依舊是漆黑一片。

  打開電腦,意外地發現居然有一縷免費的無線網絡信號,遂上網與家中掌櫃報了平安。又查了一下本地的日出時間,百無聊賴地整理了一番照片,最後,好不容易地混到了6點。

6:15AM。

  帶著行李下樓,發現前台沒人,櫃台上放著一個標牌,寫著8點鍾上班。隻好又將行李拿上樓,放回房間。如此一來,有些麻煩,俺必須在今天上午10點鍾前趕回來結賬。即使不結帳直接走人,俺的行李卻沒有地方安置。原本,今天上午的計劃是乘坐旅遊巴士前往悉尼東郊的邦德海灘一遊,那裏不僅有漂亮的三點泳裝女郎,而且有一個很著名的幾乎與海平麵持平的海灘泳池。看來,這一計劃是無緣實施了。

  疾步行走在悉尼淩晨的街頭,東方的天際微微泛起魚肚白,在高樓叢林的間隙中閃現。街道上幾乎沒有多少行人,偶爾一個兩個早行的路人,也是急急忙忙地趕路,趕著去上早班。

  穿過海德公園,東北角上是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 Cathedral),在聚光燈下,很神聖地矗立著。再過去,是州美術館。悉尼大大小小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多的一塌糊塗,在一天半的時間裏,俺這個不大喜歡逛館的人也逛了海事博物館和澳大利亞博物館。再過去就是The Domain,一直沒有搞懂這是個什麽東東。

  最後,在清淡的晨光中,抵達此行的終點--Mrs Macquarie’s Chair,相傳這位總督夫人生前很喜歡坐在這個海角的岩石上瞭望悉尼港進出的船隻,故而得名。這裏也是觀賞悉尼歌劇院與悉尼大橋的最佳地點之一。



夜幕下的海德公園



聖瑪麗大教堂後方的閣樓



6:45AM。

  東方的地平線上,堆砌著一堵雲層,霞光已經耐不住寂寞,在雲層的間隙漫射出來。

  總督夫人的椅子旁的草地上,一個人背包客正在整理他的睡袋。有一年去夏威夷旅遊,也是見到很多背包客在海灘上露營。非常羨慕這些人的生活態度--散淡瀟灑無拘無束。俺們華人活得可能有些累,家庭啦,事業啦,人言啦。。。好不容易出來個上海餘純順—了無牽掛獨自一人背包走天涯,最後還渴死在了塔克拉瑪大沙漠。

  太陽衝出雲層的一霎那間,一種很難說清楚的感受,直白地說,就是世界一下子光明起來,連帶著人的心情也振奮起來。此前的淡青與朦朧,變得金黃與通透。

  一大群的獨木舟結伴泛過港灣,沐浴著金色的晨光,慢慢地劃向東方的海岬,漣漪起伏,很美很寫意。

  海濱的步道上,很多本地人在晨運慢跑。俺可能為遊客的名聲所累,彼可能是久居down town而人情冷漠,俺的點頭示意遭到近半數路人的漠視。




收拾背包的獨行客



霞光衝出雲層



歌劇院與大橋



泛舟的人們



晨運的悉尼人



悉尼標誌的最後一瞥


7:30AM。

  打道回府。

  穿過皇家植物園的時候,又看到那群“飛狐”嘰嘰喳喳地在樹梢上忙碌。顯然,它們把植物園當成它們的家了。

  途中,順路走進聖瑪麗大教堂一遊。步進大堂,教堂的穹頂高高地升起在頭頂上方,林立的柱廊在兩側緩緩移動,柔色的燈光渲染著一片神聖的安寧。。。那一刻,俺似乎泛起了皈依的衝動。。。

  啊也,衝動是魔鬼,扯呼。




皇家植物園中的白鶴



街頭一景



群棲的飛狐



飛狐的頭麵長得很像狐狸



一半是down town,一半是植物園



新南威爾士州美術館



雕像背後的聖瑪麗大教堂



很喜歡這座位於聖瑪麗大教堂後麵的四角亭子



聖瑪麗大教堂一角



聖瑪麗大教堂內



聖瑪麗大教堂倒影



海德公園東側方亭

9:00AM。

  退了旅館的房間,將行李委托前台值班女孩照管後,俺徑自奔了唐人街吃早餐。
時間可能有些早,兜了一大圈,隻有一家餐廳在開門營業,還是昨晚那家什麽媽媽餐廳!昨天晚上半夜,俺有些拉肚子,不知道是麵館還是媽媽餐廳的罪過。現在再踏入這家餐廳,心裏還真的有些忐忑。點了一份豆漿,一份豆腐腦,一份很象煎餅果子的雞蛋麵餅夾油條,一嚐之下,不錯,這次的油條口感不錯,豆漿和豆腐腦也還馬馬虎虎。



唐人街的牌樓



澳大利亞的硬幣。從左到右是2元,1元和5角。最大的麵值最小。



什麽媽媽餐廳



10:00AM。

  餐後,穿過唐人街,前往西側的悉尼會展中心附近閑逛。

  在中國園林(Chinese Garden)轉了一圈,與溫哥華的那個園林大同小異,裏麵的遊客一色的白人,黑頭發隻有俺老哥一個。然後在會展中心前庭後院隨意逛逛。

  天氣有些熱,最後隻好躲進了架在空中的單軌天鐵,悠哉遊哉地遊車河。這個單軌列車,沿著down town的西南區域做一個封閉的環繞,一共隻有10來站,既可以觀光也可以捎腳。

  車到悉尼塔腳下,俺下了車,準備前往塔上一觀。跑到售票處一看,門票69元!悉尼人大概想錢想瘋了:)遂轉身扯呼。





單軌天鐵下的警察



Tumbalong Park



悉尼會展中心



誼園



誼園一角



別樣的麥當勞



會展中心全景



來自穆斯林的小遊客們



悉尼塔的收費處


11:30AM。

  澳大利亞博物館。

  這個館位於海德公園的東南角落,俺幾經路過,不前往一觀,實在天理難容。很奇怪,此博物館收費,忘記是10澳元還是12澳元。俺記得俺們中國雖然忝為發展中國家,博物館卻是不收費滴。

  博物館的占地麵積很大,一共4層。兩個極有趣的發現,一個是澳洲土著的長相似乎介於黑人與亞裔之間,俺一直以為太平洋島嶼上的土著是馬來人種;另一個是俺第一次瞧見了天然金塊,長相很難看,疙疙瘩瘩地像一大塊生薑,68.3公斤重!這就是被偷兒偷走了,也不可能背著跑多遠:)



澳大利亞博物館



澳洲土著



好大一塊金子!



閱讀的人和狗

12:15PM。

  趕回唐人街吃午餐。

  這一次終於找到一家正宗的華人餐館,老廣開的“大可以粥粉”。油條酥脆,生滾魚片粥嫩滑,吃的俺滿嘴生香。走過的海外城市中,老廣的餐廳還是很有信譽的,至少他們的侍應生從來都是著裝齊整,隨叫隨到。老唐人街的一大半,就是這些老廣支撐起來的。



好貴的酒啊!至少是美國的5倍!



終於吃到一餐正宗的中國飯

12:50PM。

  趕回旅館拿了行李,謝過了那位隻會說英語和國語卻不會說廣東話的值班女孩。正是這位甜甜的女孩告訴俺,可以在旅館的門前搭每半小時一班的小巴前往飛機場,車費12澳元。

13:30PM。

  抵達機場。

  在機場的指示牌上找到了俺的航班號,在E24櫃台辦理。找到E櫃台,工作人員卻沒有找到該次航班,告訴俺去找新西蘭航空公司櫃台。俺趕到新航,新航說這次航班是與聯合航空兩家聯營,其實就是美國的聯合航空。

  俺隻好大包小裹地又回到那個標注著“辦理所有前往美國的航班”櫃台。白人大叔翻著白眼:你是認真的嗎?俺靠,俺滿世界打轉轉,難道有病不成?!直截了當地告訴大叔,俺要找聯合航空,大叔把手往後一指。靠,原來聯合航空單獨一個櫃台,自成一格!
辦理好了登機手續,接下來就是海關與安檢。與新西蘭一樣,需要填寫出境卡。安檢的時候,神差鬼使,俺又被單獨挑出來接受人手上身的搜查。兀那官員是一個黑黑的老印,問俺使用哪種語言,俺說中文,然後遞給俺一份文件,曰,以女王陛下的名義,澳大利亞政府官員要對俺實行搜身雲雲。。。搜身的過程就不說了,在一個半人高的隔間裏麵進行,主要目的是搜查毒品。

14:30PM。

  終於趕到登機門。

  遠遠地望見好長的一支隊伍逶迤在登機門前的大廳裏,一打聽,卻原來前往美國的旅客正在接受聯合航空公司職員的人手安檢!怪不得美國政府在全世界人人喊打,丫的確有些招人恨,人家澳大利亞已經把旅客過了一道堂,你偏偏還要再來一遍,擺明了是不信任澳大利亞人麽。

  時間緊,人手少,輪到俺的時候,已經3點過了。還別說,美國人的重複安檢也不完全是在做無用功,俺看見地上的筐裏扔著好幾個搜出來的礦泉水瓶子。

15:25PM。

  準時起飛。



悉尼機場外



機場內的休息處



空哥空姐客串安檢



聯合航空客機機艙

D6

10:45AM(舊金山時間)。

  返抵美國。慘遭海關修理。這一路下來,出入三個國家的海關全部不順利。倒黴,就是這倆字!

       
  最後說一下對於悉尼的印象。

  在俺造訪過的海濱城市中,悉尼的城市景觀是最美的。以俺的觀點,名次從高往低依次為悉尼,舊金山,溫哥華,西雅圖,奧克蘭,聖地亞哥和洛杉磯。

  悉尼的亮點是悉尼歌劇院和悉尼大橋這兩個建築彼此襯托,搭配在一起,非常耐看。另外一個亮點則是緊鄰市中心的皇家植物園,夠大夠漂亮,這是其它都市所不具備的。

  舊金山的亮點是以高低起伏的市中心為背景的金門大橋。

  溫哥華的亮點是以北溫雪山為背景的市中心。

  西雅圖的亮點是以Rainier雪山為背景的市中心。

  奧克蘭的亮點是以市中心sky tower為背景的海上帆船。

  聖地亞哥的亮點是巴爾波亞公園(Balboa Park)。

  洛杉磯的亮點是山坡上“HOLLYWOOD”那一排大字。

  但是,對於悉尼人的印象很一般,感覺上很生硬。而且,這種感覺來自於那些旅遊景點的工作人員,譬如說遊船,地鐵和景點的售票員,多問幾句就很煩。另外,相向而過的路人,不怎麽願意打招呼。

  現在看來,加州應該是最寬容地方,人種之間在心理上的衝突最少。大概是因為加州的人種繁多,而且白人也不占多數,也就無所謂主流文化一說。這麽多年以來,工作的同事中,俺遇到的本地人寥寥無幾,不是外國人就是外州人。本地人根本就不能構成居民的主流,對於外來文化的抵觸也就無從談起。

  九十年代,溫哥華因為大批香港人的快速湧入,一度導致當地居民對於華人有相當大地抵觸心理。今日的悉尼,給俺的印象就如當年的溫哥華一般。

  劇終。



一組悉尼街頭眾生相




















視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阿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inli12的評論: 是Olympus SP-550UZ 7.1MP,4年前買的。
linli12 回複 悄悄話 佩服!請問樓主用的什莫相機?謝謝
sydney-boy 回複 悄悄話 是一個客,蜻蜓點水,這樣的描述各個西方的城市都一樣寫,換個地方名就OK啦。
忘記你忘記我 回複 悄悄話 個人覺得澳洲最美城市是墨爾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