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我知道的一點中國航天係統的內幕

(2007-11-19 09:55:54) 下一個

 

    近兩天來,嫦娥一號一再推遲其預訂的工作行程,中文媒體議論紛紛。湊個熱鬧,談談我知道的一點N年內幕。       

 

    十幾年前,中國接連幾次成功發射衛星上天,尤其是長征係列的捆綁式火箭的成功升空,更是讓世人對於中國航天界的長足進步刮目相看。

 

    一次,我與幾位在航天係統工作的同學閑聊,提起一個問題:為什麽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成就遠比航空領域要大?

 

    一位在部機關工作的同學回答:兩種完全不同的工業模式。飛機製造是批量生產,產品要長時間反複地使用,因此,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要足夠高。這樣,對於製造過程中的工藝流程要求很高,而這恰恰是中國工業界的一個軟肋。火箭升空和衛星上天,是一錘子買賣,成功與否,就是這麽一下子,因此不像飛機的設計和製造,要形成係列化的穩定的工業能力,要細水長流,航天發射更像是當年的石油會戰,到時候方方麵麵的牽頭專家和技術骨幹齊聚一堂,在發射現場嚴密監視,有問題立馬當場解決。一句話,每一次發射都是靠人現場堆出來的,事前,沒有一個人敢打包票最後是否成功。

 

    後來,美國的航天飛機幾度出事,慢慢地印證了同學的說法:因為航天發射是一錘子買賣的特質,航天飛機因此缺乏普通飛機在研製過程中反複試驗的機會,因此,往往在實際發射過程中出現一些事前難以預料的問題。

 

    所以,此次嫦娥一號探月如果圓滿成功,說明這一次的任務,現場的組織和協調足夠出色,相關部件的製造裝配經受住了考驗;如果中間出了什麽岔子,說明某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大到現場專家也沒有辦法解決了。

 

那麽,現在嫦娥一號在幹什麽?可能正在按照預訂程序,測試相關儀器的工作狀態;也可能出現意外,現場人員正在揮汗之中。。。

 

我個人看好這次繞月飛行的任務,應該大致可以完成。與中國近些年的衛星發射相比較,嫦娥一號並無太多的技術難度,不過是衛星上的火箭功率大一些,通訊的距離遠一些,這些都不是難以逾越的障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was 回複 悄悄話 不誇張地說,飛機是用黃金造出來的。飛機技術是一個日積月累的積累過程,是需要作大量的試驗,需要大投入。當時國家不重視,因為飛機可以買,而火箭是不能買得。這一點上說,航天的發展也是被逼出來的。但是誰願意把自己的核心技術賣給你,尤其是飛機發動機,中國到現在還不能自主研製發動機。
總的說來,是國家的政策造成了現在的落後局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