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沃夏克“新世界”交響曲

(2006-12-02 20:32:16) 下一個

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B. 178 (Op. 95) 

指揮: Rafael Kubelik  庫貝裏克
演奏: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柏林愛樂樂團
 

一、安東尼·德沃夏克生平

  安東尼·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  1841-1904),捷克作曲家,生於一個小旅館主和肉商的家庭,十六歲時進布拉格風琴學校學習,後入布拉格臨時劇院  (後改建為國家劇院)樂隊拉中提琴,並正式開始創作。首次為音樂界所注目的作品是表現愛國熱情的讚美詩《白山的子孫》。

  翌年,辭去劇院樂隊職務,到教堂作管風琴師,以便騰出更多的時間從事創作,後結識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大力推薦他的《摩拉維亞二重唱》,使其在世界上流行。他還與漢斯·裏希特、漢斯·封·彪羅、柴可夫斯基等人保持著誠摯的友誼。曾被邀九次訪問英國,旅行德國、俄國,並親自指揮作品的演出,倍受歡迎。

  1891年任布拉格音樂學院作曲、配器和曲式教授。同年,英國劍橋大學授予他榮譽音樂博士學位。1892年被邀任紐約國家音樂學院院長。此間,他寫了最著名的《新大陸(第九)交響曲》。回國後,繼續在布拉格音樂學院任教和進行演出活動。1901年升任院長。他的室內樂、序曲、交響詩、歌劇和歌曲等都是人們喜愛的作品。


二、德沃夏克交響曲的藝術特點

  偉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響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紀民族樂派交響曲的代表作,在整個音樂史上也是不容忽視的傑作。由於德沃夏克的交響曲深受古典樂派的影響,所以他的作品結構堅實、牢固。另外,由於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豐富、敏銳的旋律感,  因而他的作品充分發揮了旋律的魅力,  而不像傳統的古典交響樂那樣單純地發揮技法。這就是德沃夏克交響曲的特殊之處。  德沃夏克的管弦樂法,並不反映當時的潮流,  雖然沒有華麗絢爛的色彩,卻顯得十分樸實可愛。正是因為如此,他的管弦樂法遭到當時某些樂評家的誤解。實際上,德沃夏克的交響曲不但能充分地發揮各種樂器的特性,而且在樂器的組合運用方麵,更具有無窮的妙味。 


三、第九新世界交響曲的創作背景

  1892年,美國紐約國家音樂學院聘請德沃夏克出任該院的院長,德沃夏克則應邀赴美。這部《第九交響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國停留的將近三年期間內,大約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這部交響樂實際上是作者對於美國所在的“新大陸”所產生的印象的體現,曲中雖然有類似“黑人靈歌”與美洲“印第安民謠”的旋律出現,但德沃夏克並不是原封不動地將這些民謠歌曲作為主題題材,而是在自己的創作樂思中揉進這些民謠的精神而加以表現。將此交響曲命名為“自新大陸”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也有的版本譯為“新大陸”或“新世界”交響曲) 


四、全曲賞析指南

  全曲共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  序奏,慢板,e小調,4/8拍子。  此序奏部分頗為宏大,其主題與相繼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極其微妙的關係,擔負一種連貫全曲的特殊任務,甚至可稱之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樂章的引子部分由弦樂器、定音鼓和管樂器競相奏出強烈而熱情的節奏,暗喻了美國那種緊張、忙碌的快節奏生活;  樂章的主部主題貫穿了全曲的四個樂章,其特性與居住於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境內的馬劄兒民族固有的民俗音樂具有共通的性質。這一特殊主題靠著巧妙發展,轉達了不同於以往音樂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  具有強烈的震撼效果。  德沃夏克當時背井離鄉,鄉愁蘊積,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時期耳熟能詳的民俗歌曲特質,以遣思鄉念國的情懷。樂章中另一段優美的旋律透露出濃濃的鄉愁,恰是作者這種心情的體現。 

  第二樂章  最緩板,降D大調,4/4拍子,複合三段體。  這一樂章是整部交響曲中最為有名的樂章,經常被提出來單獨演奏,其濃烈的鄉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處他鄉時,對祖國無限眷戀之情的體現。整個樂隊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區合奏出充滿哀傷氣氛的幾個和弦之後,由英國管獨奏出充滿奇異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題,弦樂以簡單的和弦作為伴奏,這就是本樂章的第一主題,此部分被譽為所有交響曲中最為動人的慢板樂章。  事實上,也正因為有了這段旋律,這首交響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愛。這充滿無限鄉愁的美麗旋律,曾被後人填上歌詞,而改編成為一首名叫《戀故鄉》的歌曲,並在美國廣泛流傳、家喻戶曉。本樂章的第二主題由長笛和雙簧管交替奏出,  旋律優美絕倫,  在忽高忽低的情緒中流露出了一種無言的淒涼,仍是作者思鄉之情的反映。  本樂章的第三主題轉為明快而活潑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間舞蹈音樂的風格。 

  第三樂章  諧謔曲,從“海華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中得到啟發,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轉。音樂有兩個主題,第一主題輕快而活潑,帶有跳躍的情緒;第二主題清麗、明快,富有五聲音階特色;兩個主題彼此應和、模仿。  樂章的中間部分主題悠長而婉轉,是典型的捷克民間音樂風格。 

  第四樂章  快板,奏鳴曲式。  氣勢宏大而雄偉,這個總結性的樂章將前麵樂章的主要主題一一再現,同時孕育出新的主題,彼此交織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發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時的歡樂情景。樂章的主部主題由圓號和小號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壯;副部主題則是柔美、抒情性旋律,由單簧管奏出。這一切經過發展之後,形成輝煌的結尾。 



Dvorak - 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德沃夏克 - 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

http://www.megaupload.com/?d=7W5B25RV  (52MB)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