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 BWV 988
鋼琴: Glenn Gould 古爾德 1981年
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BWV988,是巴赫著名的鍵盤作品,大約作於1741-1742年間,其間巴赫在萊比錫,視力已開始減退。這部偉大的變奏曲原名叫做《有各種變奏的詠歎調》(Sriamit Verschiedenen Veraenderungen),1742年出版,此作為巴赫的學生哥德堡(Johan Theophil Goldberg)而作。哥德堡是侍奉當時駐在德累斯頓的俄國使臣凱瑟林(Hermann Karl Von Keyserlingk)伯爵的年輕演奏家。巴赫曾把他的《B小調彌撒》獻給凱瑟林,因此而獲得“宮廷音樂家”的封號。1741-1742年間,凱瑟林居住在萊比錫,讓哥德堡師從巴赫,學習演奏技巧。伯爵患不眠症,失眠時就需哥德堡為其演奏,哥德堡以演奏需要,求巴赫幫助譜曲。巴赫當時作成這部變奏曲之後,凱瑟林送他一隻裝滿100枚金路易的金杯以酬謝。
這是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也是最偉大的變奏曲。這部變奏曲是為兩層大鍵琴而作,巴赫在各段變奏裏都指定了鍵盤的種類。變奏曲的形式,是以一個基本主題,引導出對比命題和對應(反對)命題,然後再探求演繹與對比的各種可能性。巴赫這部作品,以他1725年為安娜·瑪格達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作為主題,發展成30段變奏。這30個變奏,又以每3個成一組,以卡農的方式表達:一為齊聲的卡農,二為二度卡農,三為三度卡農……此後達到第九個卡農後,第十變奏為四聲部的賦格,之間不斷出現創意曲、托卡它、詠歎調等各種形式。第一曾與第二層鍵盤交替。第十六變奏作為中心,速度分為前後兩半,這種作曲技巧所構成的建築結構之微妙,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這部作品共分32段,第一段以那首薩拉班德舞曲的主題開頭,第32段是經過30段變奏後和緩地、平靜地重新回到主題(不同的是第一段的簡單主題經過30段變奏後,已變得異常豐富和複雜)。其間30段變奏分別是:1.使用第一層鍵盤,二聲部,前奏曲風格,拍子和調性與主題類同。2.三聲部,實用第一層鍵盤,上二聲部暗示主題,低音不隨基本旋律。3.卡農,三聲部,實用第一層鍵盤;4.模仿前一變奏。5.第一、第二層鍵盤交替表達。6.第一層鍵盤的二度卡農。7.第一、二層鍵盤交替表達,西西裏舞曲風格。8.使用第二層鍵盤,二聲部,活潑的托卡它風格。9.使用第一層鍵盤的三度卡農,三聲部。10.第一層鍵盤,四聲部的小賦格。11.使用第二層鍵盤的托卡它風格。12.第一層鍵盤,四度卡農。13.使用第二層鍵盤,抒情風格。14.使用第二層鍵盤,活潑的前奏曲風格。15.由原來一直的G大調轉為G小調,第一層鍵盤,五度轉位卡農,行板。16.又變成G大調,前半部慢後半部快,序曲,把法國風格序曲的三段式改為兩部:前半部為二聲部前奏曲風格,行板;後半部為三聲部小賦格,快板。17.使用第二層鍵盤,二聲部的托卡它風格。18.使用第一層鍵盤的六度卡農。19.使用第一層鍵盤,舞曲風格,三聲部。20.使用第二層鍵盤,具華麗的技巧。21.七度卡農,部分使用半音階。22.托卡它風格,寧靜的調子。23.使用第二層鍵盤,模仿對位方式。24.八度卡農,使用第一層鍵盤。25.變成G小調,使用第二層鍵盤,浪漫的幻想曲性質,偏重於半音階技法。26.恢複G大調,前奏曲風格,慢拍和快拍子之間的旋律對比。27.使用第二層鍵盤,九度卡農。28.使用一貫的震音發揮華麗效果。29.主調音樂樣式,第一、第二層鍵盤交替。30.使用第一鍵盤,標記是Quodlibet。Quodlibet是起源於中世紀的演唱方式,一種組合數首熟悉的民歌的樂曲。這裏使用了17世紀意大利流行的民歌《被甘藍和蕪菁所追趕》和德國民歌《離開家已有許久》,使兩者旋律以對位的方式互為纏繞。
格倫·古爾德(Glenn Gould,1932-1982)出生於多倫多的一個音樂家庭,12歲畢業於多倫多皇家音樂學院,成為該校曆史上最年輕的畢業生。15歲首次公開演出。1955年到美國公演,彈奏《哥德堡變奏曲》一舉成名,徹底征服美國音樂界,時年22歲。當年就為CBS錄製了那張著名的1955年版哥德堡變奏。1964年他正式退出舞台,以錄音形式與世界樂壇交流。1982年灌錄了自己最後一張唱片,依然是《哥德堡變奏曲》,當年去世。在多倫多安樂山公墓,一塊鋼琴形狀的花崗岩墓碑上刻著:“Glenn Gould 1932-1982”。就在這行小字的下方,刻著一行高音譜表,正是《哥德堡變奏曲》的開頭幾個小節。就像這首變奏曲以主題開始,經過30個變奏後又以同樣的主題結束一樣,古爾德的錄音生涯也從1955年錄製《哥德堡變奏曲》開始,1981年以再次錄製這首曲子而結束,完成了一個生命的循環。
誰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麽原因促發了古爾德1981年重錄《哥德堡變奏曲》的念頭。1955年他所錄製的《哥德堡變奏曲》一直暢銷不衰。在很多人眼裏這張唱片幾乎成為古爾德就的一個標誌。重錄《哥德堡變奏曲》對於古爾德,確實是一個非同可的挑戰。他1955年的錄音不僅為很多人所熟悉,而且被公認為是他巴赫演釋獨特風格的一座豐碑。如果在他49歲時,他拿不出能夠超越自己23歲時的演釋結果,那麽就等於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最終,在第一次錄製這部作品26年後,古爾德再次回到位於紐約東30街的錄音室,譜架上再次擺上了《哥德堡變奏曲》。重錄《哥德堡變奏曲》先後用了七段時間,分別是在1981年的4月22日至25日和5月15日、19日、29日,每次基本都是從下午4點到第二天淩晨。1982年,這張唱片與廣大聽眾見麵。
“早先的演釋富於朝氣,以力量和自由為本。”評論家們這樣寫道,“而現在擺在我們麵前的這張唱片,似乎沒有早先演釋的那種猛然攫住你的力量,但它更 加嚴肅、更加柔情、更加具有深層的感染力……詠歎調主題沉靜的深思,第15變奏中觸鍵的變幻莫測,第25變奏中史詩般的距離感,以及聲部進行令人震驚的高度清晰感,所有這一切使這個《哥德堡變奏曲》染上了一層超然物外和深刻寧靜的氣質。”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一星期後,古爾德便突發腦溢血,撒手人寰。幾乎所有熟悉古爾德的人都驚訝地注意到,《哥德堡變奏曲》的兩次錄音不僅是這位鋼琴怪傑生前的第一張唱片,而且還可以說是他的最後一張正式唱片。盡管古爾德在1982年2月至8月間還錄製了一些其他作品,但這些唱片均是古爾德去世後才發行的。迷信的人認為這肯定是天意的安排。這同一部作品代表著古爾德職業生涯的起點和終點。古爾德從這裏出發,臨死似又重回故裏。
風景依舊,人事全非。這時的古爾德與二十七年前的自己相比,無論從什麽方麵說,都已經完全不同。青年古爾德躊躇滿誌,演奏中盡顯英華四溢的天才本色,整部作品隻用38分27秒,可謂快馬迅捷;暮年古爾德則深邃內省,少年天才一變為沉思穩健的智者,持重堅忍的速度居然將演奏時間拖至5l分15秒。他這兩個同樣精妙絕倫、但風格完全不同的錄音版本成了一個象征。古爾德向世人、也向自己證明,在藝術中,天才不可多得,但對自我的不斷修煉和超越才是藝術之本。
古爾德的兩次錄音版本中,很多人在音樂背後聽到了演奏家兩種截然相反的人生態度。早年的意氣風發和英姿勃爽。晚年讓位給老人麵對死亡時超然的平靜。讓我們來看看現場拍攝的紀錄片:電視鏡頭中,古爾德身著深藍色的布襯衣,袖口忘了係扣,臉色疲憊,容麵蒼老。他幾乎蜷縮在鋼琴上,戴著老花鏡的眼睛死死盯著琴鍵,似乎要看破鋼琴這件樂器的整個奧秘。熟悉青年古爾德英姿的人看著古爾德一步步走向老態龍鍾的晚年,不僅會感慨時光的流失和歲月的無情。然而,隨著音樂聲響起,觀眾會逐漸忘卻一切,開始被古爾德對音樂的投人所打動。熒屏上的古爾德依稀仍和年輕時的他一樣,演奏時手舞足蹈,搖頭晃腦。隻見他嘴裏不停地哼唱著音樂,隻要能騰出手,就會做出各種自我指揮的動作。
回想一下,巴赫也是在垂暮之年寫下了這部作品。“五十而知天命” 。正是這同在垂暮之年的古爾德,隻有這同在垂暮之年的古爾德,參透了這最後一道宿命的咒語。“朝聞道,夕死可矣”。古爾德在大徹大悟之後死去,這也許是成就他藝術生涯的最完美的一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