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是反基的先鋒,怪不得了了稱他為偉大了。
(2006-11-29 19:21:04)
下一個
第三帝國的宗教政策
納粹黨黨章第24條規定:“所有的宗教派別隻要不危及國家的安全或不幹涉德國的傳統和習俗,我們要求給他們以自由。本黨支持純粹的基督教,但在宗教信仰方麵不從屬於任何教派。”
這裏我們又發現他們使用了“純粹的基督教”這個名詞,它吸引了許多基督徒和教會中的各級人員。“純粹的基督教”可泛指任何事情,事實上它完全是一句空話,以掩蓋納粹製度對基督教固有的敵視。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以後於1933年3月23日在一篇演講中重申,“我們國家的政府將支持和保衛我們國家力量賴以存在的基礎。政府堅決保護基督教,它是我們全部道德風尚的基礎;堅決保護家庭,它是我們人民和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
但在同一年他又說:這兩種信念(基督教和家庭)都是沒有前途的。對德國人來說,至少法西斯主義可以與教會相安無事,我也可以作到這一點。我們為什麽不這樣作呢?但這決不能阻止我在德國徹底消滅基督教。一個人要麽是個基督徒,要麽是個德國人,他在同一時間內不能二者得兼。
事實上,在納粹黨攫取政權以後,與教會的鬥爭便立即開始了,各個宗教團體成了打擊的首要目標。如果這些宗教團體不自覺自願地請求與第三帝國的各個單一的社團合並,那它們將會被強迫解散。這樣一來,中央黨、一些專業團體、基督教聯合會及青年運動組織等相繼被查禁。1935年德國占領薩爾以後不久,納粹黨毫不遲疑地要求斯皮爾和特裏爾兩地的天主教主教在全體教徒中運用他們的影響,並且開動全部國家宣傳機器,要求在社會生活中反宗教懺悔。納粹黨藉口宗教團體永遠會使國家意見不合,反對國家統一,從而鎮壓殘存的宗教團體,並沒收它們的財產。
分別隸屬於幾個區教會的路德派教徒於1933年5月被迫在全德國選舉一位主教。他們選出的是弗雷德裏希·馮·波德爾施溫格牧師,但他在幾個星期以後便讓位給一個納粹黨黨員了。1935年,第三帝國成立了一個專門負責逐漸使基督教會接受國家統治的部。1935年7月26日,梵蒂岡出版的《羅馬觀察家》報抱怨說,在德國又恢複了文化鬥爭。1936年以兌換貨幣為罪名開始對僧侶和高級宗教界人士審訊。羅馬教皇庇護十一世向下屬教會發布了一個“在焦慮中”的通諭。為此,納粹黨於1937年進行了報複,對僧侶們進行道德審判,以揭露“女修道院和寄宿學校內的腐敗現象。他們在同一年剝奪了僧侶在學校內教授宗教課的權力。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權力在與教皇訂立的宗教契約中是得到保證的。第二年,德國所有的宗教學校和大學裏的神學教授遭到了鎮壓。到1933年,德國福音教會大體上已變成了納粹黨的工具。
卡爾·巴特公開向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運動宣戰
巴特同馬丁·尼莫伊勒一起領導創建了“德國懺悔教會”,“明認信仰教會”。1935年5月教會代表在巴門集會,在這次會議上產生了著名的《巴門宣言》。她基本上是巴特的作品,肯定了由基督體現的上帝之道,聖經與一切偶像崇拜式的意識形態相對照,“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和一切有名的”(弗1: 21),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
“鑒於現存帝國教會當局的‘日耳曼基督徒’的錯誤正在毀滅教會,也正在破壞德國福音教會的統一,我們要公開聲明以下的福音真理:
“正如聖經為我們證實了的那樣,耶穌基督是我們無論生死都必須聆聽、必須依賴、必須服從的、唯一的上帝之道。
“我們要摒棄這樣一種虛妄的理論,說什麽離開這唯一的上帝之道,除了這唯一的上帝之道,教會似乎還能夠,似乎還必須承認有另外的事件和權力,另外的人物和真理,作為自己聲明的源泉,作為上帝的啟示。
“我們要摒棄這樣一種虛妄的理論,說什麽我們的生活似乎有這樣一些領域,在其中我們會不屬於耶穌基督,而屬於別的君主……”
《巴門宣言》抵製了違背上帝之道的“上帝代替品”——在元首耶穌基督之外的法西斯主義強加於教會的虛妄的理論,指出以偶像自居的掌權者和上帝之間的對立關係以製止其錯誤,從而把不法的掌權者與上帝主權嚴格分別開來,正是上帝的義的彰顯。宣告耶穌基督的權柄遠高過世俗的一切權勢。《巴門宣言》所體現的精神,表現了與基督聯合的德國人民在黑暗勢力麵前不屈撓的氣節。《巴門宣言》發表於納粹黨執政初年,本身也是一次對以偶像崇拜褻瀆耶穌基督形象的罪惡的宣判。麵對“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的黑暗,無疑,《宣言》是超越國界的,她表明基督教會的聯合,隻能是指基督裏的聯合,離開基督,就導致紛爭和對立;《宣言》也是基督教反法西斯的國際宣言,麵對黨衛軍和衝鋒隊的壓迫、暴力而無所畏懼,顯示世界上真正有力量的不是法西斯主義,不是劊子手,世界上真正有力量的是耶穌基督。上帝是“天下萬國的上帝”(賽37 :16)。《宣言》不隨從侵害“上帝的殿”的國家道德犯罪,不隨從納粹德國政治領袖篡竊耶穌基督寶位的罪惡圖謀,從而在教會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