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幸福劇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國人,你為什麽不走路?

(2010-10-19 11:33:25) 下一個

作家,詩人兼文藝評論人翟永明,她的書籍是我喜歡閱讀的。最近,她寫了一篇題為∶《成都城市交通設計者智商幾何?》。

|不隻一次了,我開車在自家門口俳徊。因為交通左轉或右轉的標識,變得比氣象還快。昨天我從城邊街往索菲特酒店去,原本五分鍾的車程,變成了30分鍾,路麵距離因繞行多出來十倍。

翟永明分析道:“可以想像,成都每天的交通擁堵中,還有多少是像我這樣為了尋找一條捷徑而不得,隻能占有地麵、浪費時間、尤其是浪費汽油、增加碳排放、影響城市空氣質量的司機,噩夢般地四處亂竄。成都的交通擁堵,不能不說與此有關。原本為了緩堵,但由此一來,每輛汽車都增加了更多的裏程數,更多的堵塞數,更多的占道數。”

最後,她感歎道:“一座城市的交通設計者腦筋不轉彎,城市也就不轉彎。

劇團要問的是:你作為這座城市的居民,你的腦筋為什麽就不轉彎?隻有五分鍾的行車路,你為什麽不走路?她的這種思路和行為也能體現國內當下眾多有車一族的現狀。

中國的每座城市,如今沒有不堵車的情況,新聞每天都在報道北京成為了堵城,一有天氣變化,還“全麵飄紅”。記得幾年前,有個朋友回探親,父母邀請家庭全部成員回家團聚,結果其中一個兄弟開車,路遇堵車,全家三口人晚上九點半才到達父母家,電話一問,結果是堵車,隻得在車上喝了礦泉水,吃了麵包,飽了,也不必再跟父母親和回國的手足共享晚餐了。

搜狐的張朝陽也在幾年前就說過同樣的問題:北京城一到下午四點半就開始堵車,但是,開車的人反而越來越多,這是什麽原因呢?他說這是人的虛榮心。

劇團以為:要使中國人意識到並自願在平日裏以步帶車,真正能以自己的行為來為所生存的城市環境而擔當起責任的話,好像還待有曆史再向前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因為我們邁向了富裕的道路在曆史的階段上來講不長,所以呢,有必要,還非得要抒豪情,壯誌氣不可!如果是的話,劇團可以理解,但也希望這樣的誌氣和豪情能不能持續得時間短一點,就如我們可以詢問他人:你還有沒有別的地球儀?但是你不可以問人家:還有沒有另外一個地球一樣,就是這個道理。

劇團一家在上海工作的時候,即使上下班都有打出租給與報銷的條件,,每天卻步行上下班,同事有的瑞典人也以跑步來完成上下班的,今年夏秋季節的上海天氣,天氣異常的悶熱,大家步行單程為一個小時,到了單位已經滿身是汗,隨身還得帶上一件幹淨的衣服來換,即使這樣,大家天天堅持步行,或者跑步。

就是這些“外來人口”,著實能看得見和感受得到上海的空氣汙染和自來水的質量,著實能體會到環境對於人的生存所帶來的威脅和緊迫感,因為瑞典人在北歐這樣空氣清新,環境相對理想的環境中生活著,他們知道應該“珍惜”的是什麽,所以自己的行為有自律,同時還能選擇一種對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國內的時候,發現中國人平日裏麵很少鍛煉,也就是說奧運會金牌拿得是響當當的,但是人群裏麵鍛煉的意識不夠,人們懶得走路,坐了地鐵出站,還得坐火三輪車到家門口(這裏還不提火三輪的安全性),那些火三輪車呢?橫行霸占著步行街道,一聲喇叭,好像你不及時讓步還不行,車行過來還得把步行的人來橫眉冷眼。要知道,中國急劇減少了的自行車,卻在歐洲大行其道,而今,政客們為了拉選票,使勁在修複,開拓自行車道來取悅於大眾日益高漲的騎自行車熱情。

國內提到美容,比較注意用了什麽,減肥呢,就是少吃東西的定義,唯一提得少的就是鍛煉,那些可以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輕易做到的步行,或者跑步,反而離現實生活越來越遠了,最近四川一高校要求學生每周必須兩次出早勤,這是其中的一項要求,結果居然還讓當輔導員的老師感到困惑。

昆德拉在他的小說《慢》,開篇就講到交通堵塞的問題,講到速度究竟帶給了人類什麽樣的問題。

他寫道:“速度是出神的形式,這是技術革命送給人的禮物。跑步的人跟摩托車手相反,身上總有自己存在,總是不得不想到腳上水泡和喘氣;當他跑步時,他感到自己的體重、年紀,就比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身歲月。當人把速度性能托付給一機器時,一切都變了;從這時候起,身體已置這度外,交給了一種無形的、非物質化的速度,純粹的速度,實實在在的速度,令人出神的速度。

慢的樂趣怎麽失傳了呢?啊,古時候閑蕩的人到哪兒去啦?民歌人調中的遊手好閑的英雄,這些漫遊各地磨坊,在露天過夜的流浪漢,都到哪兒去啦?他們隨著鄉間小首、草原、林間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嗎?捷克有一句諺語用來比喻他們甜蜜的悠閑生活:他們凝望仁慈上帝的窗戶。凝望仁慈上帝窗戶的人是不會厭倦的;他幸福。在我們的世界裏,悠閑蛻化成無所事事,這則是另一碼事了,無所事事的人是失落的人,他厭倦,永遠在尋找他所缺少的行動。”

中國人都是很懂得道理的,那麽:中國人,你為什麽不走路?

歲月裏隻有一生,你要等到什麽時候?

2010年秋天的上海,傍晚6點時刻

上海的早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天涯覓路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的汽車成災了,不僅汙染了空氣,也減少了人們步行的機會。這會是一個惡性循環。
fmba 回複 悄悄話 都是攀比心理惹的禍。
東又西 回複 悄悄話 歐洲人更喜歡騎自行車是真的。中國人現在更熱衷買車開車也是真的。我的朋友兩夫婦,家跟單位走路就十分鍾,人家還非要買台國產車,否則同事會覺得他們混得不夠別人好。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redwest的評論:9494,所以美國人胖子為50%,世界有名。咳咳。
redwest 回複 悄悄話 一個城市,如果交通設計得好的話,應該是走路,開車、搭公交都方便才對。

其實,喜歡走路的中國人估計比美國多多了。美國人,逛超市都得坐車。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9753的評論: 能寫中文的,不一定是中國人,但是隻寫中文的,肯定是中國人.
咳咳.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onsenser的評論:你真是不幸,盡看到這類人.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onsenser的評論:咳咳,看得出.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ulienmum的評論:咳咳,麻煩哈.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忘記你忘記我的評論:你那老為是單隻美國人吧?
9753 回複 悄悄話 用中國人的名義搞自娛。 還是寫自己的話真實。。
nonsenser 回複 悄悄話 老外自己都嘲笑自己懶。最具諷刺意味的就是去健身房,還非要趴在離大門最近的位置。

me too. haha..
nonsenser 回複 悄悄話 沒白說。閑著也是閑著。我就是很怕走的。我家門口超市,走路5分鍾,我都開車去。不過開車要兜大圈的話,我可能會走。對我來說,1邁左右我可以接受。3邁,來回6邁,除非陪美女散步,我還是在家歇著吧。
julienmum 回複 悄悄話 是啊,孩兒他舅買了車,最後發現還是騎自行車快,十二分鍾就從家到青龍街了。開車的話,光是倒車入院子就得五分鍾。
忘記你忘記我 回複 悄悄話 老外不是更不走路?這題目有點...............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onsenser的評論:問題是:你認為走多長時間的路為不值得?
算了,你忙,不打擾哈,說了也白說,咳。
nonsenser 回複 悄悄話 還沒看完,先說兩句。5分鍾,車可以輕鬆開出去5公裏。走還是有點遠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