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所期望的音樂老師

(2013-03-15 09:20:06) 下一個

我所期望的音樂老師



我所期望的音樂老師就應當具有以下三點基本素質:

1,教會演奏某樂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引導孩子理解他人作品的內涵。
3,引導孩子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感受。
除第一條比較容易之外,第二三條,都有點困難。

1、引導孩子理解他人作品的內涵。
朗朗是這樣在談論中國的鋼琴教育,“在如何根據作品的風格演奏,或如何理解作品方麵,他們沒有受到很好的訓練。在(中國)學校裏,我們不在意到(音樂的)句法應該如何演奏,也不在意作曲家的風格之間比較與區別。”
俺納悶了,在中國,彈鋼琴的專業人士成千上萬,難道他們都不知道什麽叫作品分析?

其實,朗朗所說的理解,是一種情感,心靈上的要求,也即我前文所說的天然通道。翻開一部作品,如果說,這一段該怎麽處理,那一段的中心思想是什麽,該用什麽樣的技巧,這也算是分析,但這很後天。分析的最終目是,讓人透過樂譜,看到作者的靈魂,他的情感,並與此產生共鳴。
如果沒有這種共鳴,就算你技巧煉得再熟,理論懂得再多,演奏也隻是徒有其形,沒有神韻,一部機器而已。

此所謂的聞弦歌而知雅意。
孔子向師襄子學習彈琴,學習一首樂曲一段時間後,師襄子對孔子說:「如今,你已學會了這首琴曲,可以進一步學點別的了。」孔子聽了,並不急於學其他,回答說:「我還沒有學到它彈奏的技巧啊。」
孔子用心投入,練習一段時間後,很快學會了技巧。於是,師襄子便對孔子說:「你現在已經學會技巧了,那麼可以學點別的了。」孔子回答說:「可我還沒有瞭解曲子表達的意趣啊。」
孔子繼續專心練習一段時間,師襄子又對孔子說:「你瞭解了它的意趣,現在可以進一步再學點別的了。」但孔子依然想繼續深入,回答說:「我還不曉得它歌頌誰啊。」
於是,孔子專心一致,每天彈奏,用心領會曲中歌頌的人物。有一天,孔子有所深思,高高地站在一個高處,向著遠方眺望說:
「我已經知道它是歌頌誰的了,他長得有點黑,身材修長,有著廣闊的胸襟,長遠的目光,他眼光遼闊,囊括四方。若不是周文王,誰能如此啊!」
師襄子聽了,十分驚訝,立刻離開坐席來到夫子麵前,兩手交叉於胸前,表示敬意地說:「君子,真是無所不通的聖人啊,此曲的名字是《文王操》。」
這一故事,非常有層次地講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音樂理解各種境界。從樂曲,技巧,意趣,及最後樂曲的本意。這一過程也正好表現了一個從人工運河回歸到天然通道的過程。從先天的音樂本能,到後天的音樂技能,最後兩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人的音樂才能。

因為音樂沙龍的緣故,我認識了一青年指揮家,他介紹我聽阿勞的肖邦夜曲。那天晚上,我們就靜靜坐著,聽著,我脫口說了一句,好甜啊,象蜜一樣甜。雖然我沒 有用“月光溶溶,如夢似真”之類的形容詞,但這話立刻得到他的共鳴。後來我又與其他一些搞鋼琴專業人共享,卻很難有這樣的感覺,因為他們總是關注,這一段 如何處理,那一段技巧怎樣。

因為想給孩子找鋼琴老師,某老師在廣告中自稱是但昭義的學生,有她的鋼琴演奏,正好也是這首肖邦夜曲。聽了後,可以說,她的技巧,無可挑剔,如果我的孩子 讓她教,在方法上,不會走彎路。可聽她的演奏,我有一種苦澀的感覺,百感交集,老想著,她練琴時是多麽的刻苦,在海外的生活是多麽艱難。。。根本就沒有阿 勞那種甜美的感覺。

阿勞在表達一種甜美,而她在努力地表達一種甜美。前者的核心是“甜美”,後者的核心是“努力”,這兩者的差距就在這兒。很驚訝的是,在朗朗的自傳中,也有 同樣的看法。朗朗第一次到歐洲比賽,音樂學院內部打擂台,他不幸排第五,前四名,公費出國,優哉遊哉地到了。朗朗全家舉債,自費比賽,最後,他拿了第一, 其他四位落選了。

“清和文的表現非常出色,他們的演奏絕對精彩。我擔心和他們相比,我在技巧上稍顯薄弱。我欣賞清和文演奏的力度,他們無與倫比的專注,對演奏曲目絕對的把握,但我同時也覺得他們太過努力。他們的努力影響了他們對作品的詮釋。起碼在我聽來,他們的演奏缺乏內心的感情。”

鋼琴要下功夫來練,但功夫在鋼琴之外。通過鋼琴可以提高音樂修養,但真正的音樂修養並不在鋼琴這台機器上。學練鋼琴的人,有幾個能明白?

2、引導孩子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感受。
李雲迪的自傳中對他的老師有這麽一段描述:“其教學最成功的就是因材施教,尊重和發揮學生的藝術個性,他從不逼迫學生按著老師的意願亦步亦趨,而是盡可能 啟發學生自己對音樂的想象力,學會傾聽自己的聲音。”看了這一段,我不禁反過來思考,這是否意味著,其他鋼琴老師在這個方麵很欠缺?

怎樣才叫因材施教?尊重和發揮學生的藝術個性?
我的兒子,四歲自己抱著吉它,自彈自唱,創作了一道歌叫MOMMY IS A SPECIAL LADY。
Mommy is a special lady.
She kiss me every day.
She brings me to bath...
She takes me to school and out of school...
....
如果有位老師對我們說,我是教鋼琴的,不是教RAP的,要跟我學鋼琴,就得這麽,這麽練。。。
那就完了。

有網友寫道:
“我家是不學琴的女兒,不僅是不學琴,簡直是憎惡鋼琴啊。小孩學了將近2年,她不喜歡,也沒什麽天賦,非逼她彈琴,每次都用定時器定時,多一秒鍾都不練,曲子正彈了一半,定時器響了,停下就走。
換過老師,有年輕的男老師,也有上了年紀嚴格的女老師,老師還都算不錯,一次老師給我說,她其實挺聰明,就是心理太抵觸,需要慢慢來。聽她彈琴,雖然音符 指法都對,但沒有高低起伏,節奏也不分明,更談不上感情,就是bang bang bang 的砸琴,什麽曲子都覺得是流水賬加一肚子的怨氣。原本是要增加點兒音樂修養,結果整日為鋼琴生氣吵架哭鬧,後來我終於同意放棄。她假期回國,姥姥家有鋼 琴,(我媽彈),姥姥說,你再隨便彈彈,看看還會嗎,不逼你學。她堅決不肯彈,看都不看一眼,從放棄鋼琴後,再沒有碰過。”

學了鋼琴後,就一輩子恨上了鋼琴,這樣的人,俺見得不少。為什麽會這樣?這個貼比較詳細客觀地講了全過程。我不知這個小孩的年齡,和一些更具體的情況。但我知道,這是一個被壓抑的靈魂,而且壓抑她的居然是音樂,鋼琴。我總是在想,如果我是鋼琴老師,能否改變她的感受?
大多數小孩練的鋼琴曲,要麽是沒什麽意義的練習曲,要麽就是比較輕鬆,歡快的。以小孩現在這樣的心態,她如何能體會,產生共鳴?如果置她本人的情感不顧,去彈那些教課書上的曲子,這就因才施教嗎?

既然是音樂是表達人類的情感,那麽憎惡,厭恨也是一種情感,當然也能用音樂來表達。
我不會一開始就教她彈琴,而是花很多時間,聽她傾訴,然後說,小時候被逼著練琴,俺也煩。我們會把她的各種感受,編成曲子,配上和聲,一起聲討控訴對鋼琴 的不滿。(注意了,俺是用彈鋼琴來控訴鋼琴)。然後會講,人都會有壓抑,因壓抑,而有憤怒,這種情感很普遍。但它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原始反應,砸東西,暴粗口,不停地重複一些比較暴力的行為和語言。如果是女性,會變成哭泣,憂鬱。我會舉論壇上的例子,比如某人看某個貼子很不 爽,開罵,對方回擊,然後升級,最後版主刪貼。一個人有不滿,壓抑,這樣的情感很正常。如果總是停留在這個層次,挺沒意思的,也很低級。咱們得玩點高級的 感覺。

第二層次,罵要罵得有鹽有味,才精彩。我們家鄉,菜市場有幾個老太婆罵架,一個多小時,用詞沒有重複,聲調高低起伏,表情變化無窮,內容既廣泛又細膩,細 到對方的生理特征,廣到對方的前世今生,一樣樣地數落。。。自己罵得解恨,旁人聽得有趣,久久不願離去。這其實就是藝術的源動力之一。有很多表達這種情感 的音樂作品。比如國際歌,“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還有馬賽曲。如果能把這些曲子,彈得慷慨激昂,鏗鏹有力,保證特過癮。

藝術本身就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如果一個人有某種特定強烈的情感(比如,這個小女孩,對鋼琴,有很壓抑,抗拒的感覺),再去聽相關的曲子,反而容易找 到共鳴。當藝術家把這種情感玩成了藝術,你就會產生一種美妙、向往的感覺,(俺怎麽彈不出這種感覺?)孩子學音樂,有兩個關鍵,第一是共鳴,第二是向往。 有了這樣的感覺,後麵的路就好走了。

第三層次,轉換,升華。我會向她介紹貝多芬的《命運》。梆,梆,梆,梆。。。。第一樂章正規的解釋是命運在敲門了。老貝的心態是“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 這一節充滿著怒火,你可以想象,你一生中最恨的人來了,你和它,怒吼,撒打,翻滾,最後,你終於掐住了它的脖子。。。。

可是到了第二,第三樂章,風格變了,許多非憤怒的因素引進來,互相交織,演繹,最後是勝利,輝煌,歡樂。。。老貝這一輩子很衰,長得醜不說了,被女友蹬了好幾次,搞音樂的居然耳朵壞了。。。怨天怨地怨人,都怨完了,最後他寫出了歡樂頌。
從怒到樂,這裏麵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你總不能一輩子在這兒嘔氣吧,總要變化呀!或許因為壓抑,你憤起反抗,或許,冷靜下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許化戾氣為祥和,以歡樂來麵對苦難。。。

(順便說一下,樂與怒,是搖滾樂,另一名稱,它的興起,就是因為西方年輕人對現實的不滿,壓抑。可惜,大多數隻是單純地抱怨,發泄。看不到光明,希望。隻提出問題,卻不解決問題。沒有這種情感上的轉化,升華,它就上不了大雅之堂)

孩子學音樂,不怕他沒情緒,就怕他沒生氣。(一副死人樣)。能夠根據孩子的情緒,找出相應的音樂感覺,就是理想的音樂老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aoyunyi 回複 悄悄話 Great theory. Reasonable, logical indeed. We don't need more copy machine.All roads lead to Roman as old words said. Support u.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