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為電影《歸來》叫好,或許隻有類似背景的人能產生共鳴
有人抱怨,不奇怪,俺奇怪的是它在國內的票房很高,難道中國人民不那麽浮燥了?我覺得,這部電影隻有那種心很靜或者有類似經曆的人才可能看懂。應當是屬於小眾。
這是一部“情感流”電影,它是以情感不是以情節,貫穿始終。有人抱怨其情節緩慢,而我是泡在這種情感裏,從頭到尾。
陳道明與鞏俐的演技棒極了,他們完美地傳達出了這種複合情感,我體會出了其中好幾個層次,讓人無法自拔。在彈漁光曲那段,俺淚奔。
有人說這事發生在1973年,那時文革已經快結束了,不可能有這樣的事。說一點我親身的經曆。
76年,我6歲。父母在外地工作,把我送到爺爺家住。有一次和小朋友玩時,說話急了,本想說,我要聽毛主席的話,結果說成了,毛主席要聽毛主席的話。
毛主席怎麽能聽毛主席的話呢?一群小朋友馬上喊了起來,你反動,我們要告幼兒園老師。隔了幾天,一位張叔叔和氣地把我領到他的辦公室,問了我以及我父母的情況。半年後,媽媽問起我這件事,我說了事情的經過。媽媽聽了後,明顯鬆了口氣,說,這隻是一個有語病的,邏輯不通的句子。我還以為你說的是,“打倒毛主席!”
以上是一個6歲小孩的記憶。後來長大了,才慢慢還原整個事情的過程。
媽媽怎麽會以為我說“打倒毛主席!”?
在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發現有人說反動的話,你一定要報告,但是不能重複他說的原話,否則就等於你也說了。當一群6歲的小孩裁定我說的話很反動後。這個裁定在中國就生效了,他們對幼兒園的老師說,XX說了反動話。幼兒園老師就原樣地報告給上級領導,然後派保衛幹事(張叔叔)來調查。所有的人都認定我說了反動的話,工作重心已經放在如何揪出幕後黑手。他們問了我許多我和父母相處的情況,在在談話中,我多次提到一個叫張老三的人,(在父母工作的單位,他是我最好的夥伴)。後來他們居然派人到千裏迢迢之外的父母所在單位去調查,結果發現有好幾個叫張老三的人,結果不了了之。結果,有點喜劇哈。
那是1976,文革快結束。如果早幾年呢?估計父母已經被隔離審查了,再早幾年呢?如果過程中間有人,有人與我父母有私怨,有人想借機整我父母呢?俺不敢想了。
73年出現電影情節那樣的事,一點不奇怪。
該電影把一個少女受了委屈後的衝動行為作為整個情節的導火索,真讓我共鳴。我現在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以前也有過至親之人,因情神刺激而產生短暫失憶的經曆。
男主人公的內心世界的波動,我太熟了。這部電影對我太合適了。
記得是68-69年吧,大院的幾個孩子在學院的大禮堂玩耍,誰知怎麽搞的竟然把毛爺的巨幅畫像(毛爺去延安)給搞倒了,這還不說,竟然毛爺的頭給掉到了一邊,孩子嚇得一哄而散,我們一家人在吃晚飯,突然學院的高音喇叭喊,現行反革命案件,全院的人緊急到大禮堂開會,隻見小弟嚇得搜的一下鑽到了桌子底下,媽當時嚇壞了,怎麽了?“我們把大禮堂毛主席的像給弄倒了”,全家人都嚇傻了,媽哭著掖著小弟跪倒在爺像前,主席阿阿,孩子還小他是無意的。。。。
姥姥這時過來拉起弟弟問究竟是怎麽回事?小弟講十幾個孩子玩耍。。。。姥姥拉著小弟說趕快開會去,此刻的媽媽似乎稍微緩了些氣。。。。。大禮堂裏一群小反動老實的站在台上,當然也有可憐的家長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