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兒子參加擊劍運動的感想

(2012-07-19 10:17:09) 下一個

我兒子參加擊劍運動的感想

兒子自四歲開始,已經參加了體操,溜冰,足球,遊泳等訓練班。我一直很用心地觀察他的運動情況,最後讓我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產生了懷疑,因為他對所有的運動項目,都有興趣,但都隻有三分鍾,隻要是玩,他都高興,一旦要他認真用心,小子就不幹了。另外他特愛使蠻勁,對技巧,巧勁,沒有感覺,對比賽規範,更是毫無興趣。

足球踢了兩年,他還在往自家球門踢,踢到第三年時,足球對他的意義,就兩個字,搶球,不論對手得了球,還是隊友得了球,他都照搶不誤。一上場,就象一頭看見紅布的公牛,橫衝直闖,哪兒人多,他往哪兒衝,經常是踢人不踢球。幾年下來,我發現孩子參加這些運動,等同於娛樂活動,“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體現到了實處。

(順便說一句,加拿大的教育經常讓我想起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某些行為。比如最近有老師給學生打零分,被學校開除了,我才知道,加拿大不允許老師給學生成績打不及格,理由是這將損害孩子的自尊。我很奇怪,個個都是滿分,還有什麽意義?你好,我好,大家好,這不成了大鍋飯嗎?以後孩子大了,工作不認真,被開了,難道這就不損害自尊了?)

由此我有了一些感悟,運動形式並不重要,運動精神最重要。要讓孩子體會到這種精神,老師就是最重要的。老師要向孩子們展現這項運動的魅力,以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孩子,以自己對這項運動的理解,引導孩子體會,引他進門,深入,並堅持下去。我希望孩子通過運動,能吃得下苦,耐得住寂寞,體會得到經過艱苦奮鬥才能獲得成功的那種喜悅。

後來,我們來到了李教練開的擊劍館,練習至今已快半年,她,就是我想要找的教練。(為避廣告之嫌,隱去了名字,有興趣,可發私信)

李教練很有個性,她的教學風格也頗具特色,將中國與北美的體育訓練方法揉合一起。不太符合加拿大體育教育的主流,也不是所有的家長孩子都認可這種風格。據我所知,很多家長慕名而來,又離開了。

比如,她特別注重基本功訓練。“進步”,“退步”,“弓步擊刺”,這三個基本動作,要翻來複去練上好幾年,有些家長抱怨,別的擊劍館,早就開始用電動劍對打了。。。可李教練不為所動。

喜歡這樣的教學。不知以後兒子練劍能走到何種地步,但這些基本功,對他在別的運動上同樣會有很大的幫助,說穿了,這是在幫他建立運動的最基本感覺,是很好的素質訓練,他將終身受益。

李教練對動作要求特別細,手怎麽擺,腳怎麽放,出手,動腳的方位、角度都有要求。隨著我對擊劍的的進一步了解,才發現這些動作就是整個擊劍運動的核心。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這就是那個“宗”。附上一段錄相,錄相開頭的那個小矮個把一個大個子玩得團團轉,大家注意看他的第一個得分動作,就是一個標準的弓步擊刺,俺是越看越妙。。。(www.youtube.com/watch?v=62FDq7LoIwM)

她開設了一個6至8歲的兒童興趣班,其中有一個小女孩,練了一年,看她練習步法時,兩眼有神,步履沉穩,頗有幾分高手風範,按照武功的話說,這叫腳下生根,有樁功了。在加拿大,這已是難得。

李教練收學生並不是那種多多益善型,她要挑剔。有一個胖子要學,她要求對方先回家減上三十磅,再來。有一個男孩留長發,戴耳環,她要求對方,先剪發,取下耳環,還要一個女孩在比賽時,開頭幾局沒打順,小姐脾氣發作,扔了劍,不想打,她衝上去要求她撿起劍,堅持下去。有些家長把孩子扔在擊劍館,自己就走了,這樣的次數一多,李教練就會抱怨,因為她沒機會與這個家長交流。
她不僅要管學生的運動,還要管學生的心態甚至生活作風。。。

李教練特別健談,在教學的時候,她時不時會走近觀看的家長們,講解一下,這個動作的關健及理由,讓我們大受啟發。

現在兒子參加的是兒童興趣班,據我觀察,這個班大致有三個部分,一是體能訓練,孩子分成兩組比賽,形式不限,或跑,或跳,或拔河,激發孩子的競爭意識。二是擊劍基本功訓練。

三是反應訓練。這一部分特有意思。一般來說,我們都覺得運動員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如果一個人在運動中,還肯用腦,這就很難得了。李教練設計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方法,目的就是讓孩子在運動中學會用腦。比如說,她要求孩子們在她說立正時,稍息,說稍息時,蹲下,說蹲下時,立正,這麽反著練。經常有孩子搞錯,所有人都哈哈大笑。

看她的教學,讓我感覺,她的心血,情感都放在了教學上。雖然李教練自稱她退役後,根本就不想再碰劍,現在開館,純是為了兒子。但我還是感覺她的靈魂與擊劍根本就分不開。她是一個用心在教學生的老師。

本文僅屬個人觀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