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虎式教育(AMY)的成功版

(2011-01-22 08:35:56) 下一個


 虎式教育(AMY)的成功版


 目前很多人都放言,要等著看虎媽女兒將來的成就。朗朗就是現成一例。


 在我看來音樂家分兩種:現實型和靈魂型。


 現實型:對音樂的理解和動力來自於for fun,愉悅,興趣,事業。


 現實中搞音樂大多是這種。


 我雖是搞理工科,因為喜好音樂,在生活中也接觸了不少搞音樂的專業人士,他們給我的印象是,浪漫,多情,敏感,但脆弱,易折。有一位李運迪的師兄,因參加一次比賽得了第五名,就再也不彈琴了,也親身見到一位國內來的歌唱家,受不了國外生活的艱苦,得了神經官能症。照我的看法,就是她從小一帆風順 ,沒受過苦,等長大了再受這些,人受不了了。


 靈魂型:有位哲學家說過:痛苦使人深刻。這一類音樂家由於他們的生命形式就是音樂,現實對他們的讚賞也罷,壓製也罷,都無法泯滅,他們內心對音樂的情感,而他經曆的苦難,殘缺正好能證明這種情感。(有些人在順境中有感覺,在逆境中就放棄了,那是不算的)


貝多芬是這種人的典型。說到學鋼琴,很多人會津津樂道這個孩子條件如何如何,手指如何修長,聽力如何敏銳,而貝多芬的大多優秀作品都在他耳聾以後產生的。在現實中,這樣的人大都默默無聞,甚而窮困潦倒,隻有少數幸運兒能被現實所認可,估計這兒的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著這樣的生活,我也一樣。但如果我的孩子真的要走那條路,作為父母隻能盡力做好後勤工作吧。


 朗父一次次的逼迫,朗朗都堅持下來了,這正好證明朗朗的內在,他是靈魂音樂家,他彈古典曲目沒有那種格式化的感覺,他可以把一首高深的古典鋼琴曲理解成變形金鋼,湯姆和傑瑞之間的遊戲,這就是他的創造性,而且他學琴的經曆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因為他不僅經曆了學習上的苦,還有情感上的苦。


朗父是他經曆中最重要的角色,可以說:


沒有朗父,可能朗朗就沒有今天這麽輝煌。


隻有朗父,可能朗朗現在在精神病院治療。


從常人的角度的看,朗父象個變態的偏執狂。但他也是一位靈魂音樂家,隻不過他對音樂的熱愛沒有表現在自身的才能上,而是在對兒子的培養上,朗父不僅是一個專製暴君,也是戰友和搭擋,他可以辭去工作陪兒子到北京去學琴,他可以冒充警察去音樂學院偷聽大師們的講課,然後回家複述給兒子,得意地看著兒子演繹出來。他們之間有很多共鳴,不能簡單地定義為壓迫和反抗的關係。


 如果朗朗的鋼琴教師象朗父一樣苛刻,內外相煎,那朗朗早就崩潰了。事實也是如此,那位愛發脾氣的教師與朗父就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人的情感是一種生命,需要嗬護和宣泄,認為人的情感真能象鑽石那樣,隻是一種幻想。事實上很多意誌堅定的人恰好有十分豐富的情感。


朗朗是幸運的,他有一位溫柔無比的母親,還有一位菜市場認識的二叔,他的啟蒙老師和趙老師對朗朗的態度與朗父截然相反。朱老師總是叫朗朗彈琴放鬆,心裏想著高興的事。朗父第一次見麵就問她,兒子能不能得第一名。麵對這樣的問題,朱老師總是笑咪咪的回答,以後會的。她告訴朗父:"如果我們對他過於嚴厲,毫無節製地把他往極限推,我們有可能會危害、甚至摧殘他的那份精神。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那就是罪過了。"


 趙老師教他:


現在,你的技巧已經很強了,但你是在追著音樂跑。那肯定不行。你一定要讓音樂自然而然地找到你,你一定要讓音樂融入你的全身心。不要屏住氣。要自然地呼吸。彈琴的時候手臂放低點。試著放鬆自己。


就好像人自然而然會呼吸一樣,彈鋼琴對我來說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我時刻意識到自己是在呼氣和吸氣,我就會幹擾呼吸的自然流暢。同樣的道理,如果我時刻意識到自己是在彈奏鋼琴,我自然的直覺和能力就會受到影響。他對我說:"你需要做的就是放鬆自己,找到同時流動在音樂裏和你心靈裏的那份感覺


看了這一段我會心的一笑,反過來證明當時朗朗彈琴有著過分追求技巧,人工痕跡重,音樂感覺不足的毛病,這十有八九與朗父的逼迫有關。


“是藥三分毒”,猛藥能治病但也能損害甚至摧毀健康。所以,中醫用藥講究君臣輛佐,以猛藥行攻伐,以鋪藥做調合。在朗朗的教育中,朗父就是那猛藥,其他人就是鋪藥。


 教育應當剛柔相濟。


 


朗朗自傳節選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atalog.php?book=6015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