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有不慈,而子·······
(2010-01-14 07:46:23)
下一個
先說幾句題外話:記不清有多久不上網了,那天俺在家幹活幹累了,頭昏眼花地撞進文學城,入得城門來,一陣陣把不孝進行到底的狂風,把俺從昏睡中吹醒,從小所受的教育,以及信仰中的命令,“百善孝為先”,“要孝順父母”,已經融入俺的血液,讓俺在蔑視這種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不孝觀的同時,有了撥亂反正的衝動,於是劃拉了這麽一帖,送進論壇。
不知這帖子哪裏不對頭,一出手,就捅了“不孝子”們的馬蜂窩,一堆磚塊兒接踵而至,衝著百善之最的“孝”,一頓猛砸,給俺印象很深的是一位玲瓏可愛的青年憤女,青筋畢露的左手拎磚頭,白花花的小右手,點點豆豆:奴性啊奴性,被父親強暴的女兒,還要孝順嗎?“父有不慈而子不可不孝”完全沒有邏輯耶!俺不禁啞然失笑,她口中禽獸不如的“父不法”和俺貼中的“父不慈”,哪裏有半點可比性?隻是還不等俺碼出這幾個字來,一根和著口水的鞭子抽過來了,憤MM跟在俺的貼後,甩了大大的一個字母P。
果然是孝子遇逆子,有理說不清。那就不說了。下邊就是招來磚砸的帖子,搬上常青壇,看看該不該砸。
俺當然知道了,“父慈或不慈,子都要孝”的觀念,早就隨著對孔家店的批判,退出了中國人的生活。不用左顧右盼一番,隨便掃一眼,父不慈子不孝的問題家庭進入視線。如果肯駐足觀察,深入了解,聽聽子們的說法,無一例外的,皆因“子不孝,父之過”,似乎不孝的起因是父的不慈。
咱還是先從父慈子孝的理想狀態說起吧。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顏淵第十二》)
意思是說,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齊國在景公的時候,陳桓子施惠於民,越來越壯大,景公沒有辦法。魯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去齊國,景公求教孔子怎麽辦,孔子說了這番話。孔子話隻有八個字,但是意思表達卻非常到位,大概是說:做君主就應該像君主的樣子,做臣子就應該像臣子的樣子,做父親就應該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就應該像兒子的樣子,這樣齊國才有希望。不僅回答了景公的問題,其中還暗示景公有“不君”的行為,勸喻的意思很明顯。景公也不是傻子,但是他死要麵子,就顧左右而言他了:“是啊是啊,如果君主不像君主,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就是有飯,我能吃得上嘛?”盡管孔子說君要像君的樣子,但也並沒有說如果“君不君”則“臣” 就可以“不臣”這樣的話,因為他還是很有些“愚忠”的。比如在“趙盾弑其君”這件事上孔子的態度,盡管晉靈公無道,臣子殺死了他(靈公為趙盾之弟所殺),還是要背負弑君的罪名。而且“君,君”與“臣,臣”,“父,父”與“子,子”之間並不必然存在條件的關係。最終以禮作為評價標準的孔子認為,即使“君不君”,“父不父”,也不應該成為“不臣”“不子”的理由。
隨著曆史的發展,曾經被視為大逆不道的臣弑昏君,已被正名為爭取自由平等的正義之舉,這是人類最偉大的進步之一。俺百分之百地讚成把“君可不仁而臣不可不忠”的腐朽觀念拋進曆史的垃圾堆。
但是在家庭關係中,“父有不慈而子不可以不孝”的觀念,俺認為還是有保留的價值的,至少子們可以從中體會到積極正麵的意義。
曆史發展進入了宋朝,那是一個格外強調子女之“孝“‘”順”的時代,大概宋人認為父母愛子女是天生的本能,而子女孝父母是後天道德的要求,父慈子孝的雙向內容自然日益趨於“父可以不慈,子不能不孝”的單向要求。宋人應俊在《琴堂諭俗編》卷上《孝父母》的《續編》中說,“父母慈愛而子孝,此常事也,唯父母不慈愛而子孝,乃可稱耳”;“蓋天下無不是底父母,父有不慈而子不可以不孝”。
應老夫子的上述說法雖然有些極端,但是從理論上提高了孝順的可實踐性,免得子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為不孝找塊遮羞布。
每一個不孝之子都會為自己的不孝之舉找出藉口來,在這些理由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大概就是“父不慈”了。細分析子所揭發的父不慈罪狀,其中大部分還是根據子的主觀判斷而感受到的對子心靈的傷害。其實,每一個的做父母的,無論多麽慈愛,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都免不了做過一些讓兒女感到受傷害的事情,說過一些讓兒女感到受傷害的話,是不是可以把這些事這些話作為“父不慈”的有力證據,結果完全因子而異。孝子女看這些是高標準嚴要求的重錘,化傷痛為力量,父慈子孝更上一層樓,所謂棍棒底下出孝子就是這個意思。相反如果化傷害為仇恨,一點一滴積累多了,勢必走向父不慈子不孝的惡性循環。
有感於壇子裏振振有詞的“不孝有理”論而發,基於俺本人生活實踐的體會而寫。做為父母的女兒,孩子的媽媽,對上俺得孝順,對下俺得慈愛,平心而論,對上遠不如對下做的那麽得心應手,這就是本能需要和道德要求的區別了
“父有不慈而子不可以不孝”的觀念是鄉下白丁老農民理解力不強,理解歪的觀念。
另外打孩子的也可能是慈父,隻要打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好,比如孩子偷東西或到深海裏遊泳。
而因為自己在單位上工作不順就打孩子屬於不慈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