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鶩者。。。

其鳴無聲,其飛不能高遠,日沉浮於鷗鷺之間,而默以自容。
個人資料
正文

迪更斯的聖誕小說 zt

(2008-12-05 11:03:14) 下一個
《聖誕頌歌》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查爾斯• 狄更斯的三部聖誕小說之一。它奠定了現代聖誕節的寓意和內涵,同時也告誡人們要擁有一顆善良、仁慈、憐憫、容忍之心。隻要善良仁慈、積德行善、樂善好施,就能得到無窮無盡的幸福。

《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 )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三部聖誕小說之一,創作於1843年。其他兩部為《鍾聲》(The Chimes ) 和《爐邊的窸蟀》(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這三部短篇小說雖不像狄更斯的長篇小說《雙城記》、《大衛•科波菲爾》、《皮克威克外傳》、《老古玩店》、《遠大前程》等那麽有名,但它們的象征意義卻是十分深遠的,尤其是它們奠定了現代聖誕節的寓意內涵。在《聖誕頌歌》出版的維多利亞時代,聖誕節並不為很多英國人所知。後來, 故事中的一些情節成了聖誕節的約定風俗,諸如家庭團聚、互換禮物、聖誕餐飲, 甚至“聖誕快樂”的說法也是由此而得以流行的。因此,狄更斯被稱作“聖誕之父”是不無道理的。

《聖誕頌歌》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告誡人們要擁有一顆善良、仁慈、憐憫、容忍之心。在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小的時候,有人送給他一本《聖誕頌歌》,後來一直到他長大成人,他都將這本書放在身邊,每當聖誕節來臨時,便去翻來讀幾段。他在《聖誕雜感》一文中說:“我一年比一年更能了解,這是一顆偉大溫厚的心靈所寫的一本偉大的書。”

《聖誕頌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富有而冷漠無情, 連乞丐都不願向他討要的自私透頂的吝嗇鬼斯克魯奇(Scrooge)在聖誕夜被三個聖誕精靈造訪:“過去之靈”(the Ghost of Christmas Past )、“現在之靈”(the Ghost of Christmas Present) 、“未來之靈”(the Ghost of Yet to Come ) 。“過去之靈” 讓他看到在孤單寂寞的童年生活中,他的姐姐對他倍加關愛的情景,以及他當學徒時,仁慈善良的老板菲茨威格(Fezziwig)在聖誕之夜和大家一起開心跳舞,款待員工的情形。於是他的心開始被軟化,後悔自己對待雇員的態度,也對自己從一個貧窮卻快樂的年輕人變成一個富有卻失去親情的老板感到懊悔;“現在之靈”帶他到他的一個屬下家裏的聖誕聚會上,那是一個拿著可憐薪水的小職員,沒有聖誕禮物,沒有火雞,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未來之靈”讓他看到在他衰老之後病臥在床, 連聖誕節也沒有親人朋友來看望的孤苦景象。於是,他開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才發現原來施與比接受更快樂。這一切漸漸喚醒他人性的另一麵——同情、仁慈、愛心及喜悅。瞬間,他那固有的自私及冷酷迅速崩塌,消失殆盡,從此變成了一個樂善好施的人。於是在鬼魂拜訪過的第二天早上,也就是聖誕節的早晨,雇員鮑勃 (Bob)上班遲到了,他原以為斯克魯奇會生氣的。可是相反,斯克魯奇對他說,“我的好夥計,祝你聖誕快樂!我要給你加薪,而且還要盡力去幫助你貧困的家庭。快點把火生著,再去買一個煤筐。”(Carol p56)接著他又買了一隻特別大的火雞叫人給鮑勃家送去。隨後,他第一次去拜訪了自己的外甥,在街上逢人便招呼道“聖誕快樂”,而人們也都報以和善的微笑。斯克魯奇平生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快樂。“他的心在笑”,從樂善好施中他真正體會到了生活的樂趣。

這種樂善好施的行為對現實社會影響深遠,甚至成為一種傳統一直保留至今。今天在美國及其他一些基督教國家,每逢聖誕,大量的慈善機構募捐去幫助那些貧窮及無家可歸的人:“天使樹” (Angle Tree)上掛著孤兒們寫給聖誕老人的聖誕願望,“愛心盒”(Shoe Box) 裏裝著人們的關愛……每一年的這一天,無數富有愛心的普通人的慷慨施予將聖誕的快樂帶到了每一個家庭。

那麽轉變之前的斯克魯奇是怎樣一個人呢?他的店鋪是和老馬利 (Old Marley ) 合夥開的,可他從不把馬利的名字寫在招牌上;他的冷酷能“在三伏天給辦公室降溫”,“淒厲的寒風也比不上他的冷酷”;天寒地凍,他舍不得往爐子裏加些煤,爐子的火焰看似隻有一小塊煤在燃燒,他把存煤的箱子放到自己的賬房以防雇員私自往爐子裏添煤;聖誕節讓雇員照常上班,理由是不能白白付給他們薪水;慈善機構上門讓其給窮人募捐,他卻說出極其殘忍的話:“難道沒有監獄嗎?”,“......聖誕節我也沒能使自己快樂,所以我更沒能力出錢讓那些吃閑飯的人快樂”,“如果他們想死,最好去死好了,這樣還可以減少多餘的人口”;(Carol p5)作為馬利唯一的朋友,唯一的財產繼承人,唯一的送葬人,在舉行葬禮的那天,他顯得並不太悲傷,還討價還價,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舉行了葬禮的宗教儀式。他不僅對別人吝嗇,對自己也是如此。他住的房間既是客廳,又是臥室,還兼放雜物。而且住的還是已故的合夥人老馬利的房間。他把好一些的房間全都租了出去。即使在聖誕之夜,他也隻是在平常去的陰暗簡陋的小餐館裏隨便吃點,回到家裏,蜷縮在冰冷的小屋,爐子上還放著吃剩下的稀粥。弗雷德 (Fred )是他已故姐姐唯一的孩子,可他從來沒有關心過他,甚至沒有參加他的婚禮,而且認為弗雷德沒有錢就不應該結婚。每年的聖誕節,弗雷德都誠心地邀請他到家裏吃飯,可是他都以刻薄的話拒絕。斯克魯奇年輕時有一位女朋友貝拉(Belle),可是他為了金錢而舍棄了愛情,“錯過了做一個幸福的已婚男人的機會。”

斯克魯奇是怎樣看待幸福的呢?他固執地認為有錢有財富才稱得上快樂幸福。當聖誕節前夕他的外甥弗雷德向他祝賀“聖誕快樂!舅舅。願上帝保佑你!”時,他的回答卻是,“呸,鬼話!…… 聖誕快樂?你有什麽權利快樂?你有何理由快樂?你那麽窮!” 斯克魯奇還認為他的雇員鮑勃“每周僅有15先令的收入,還要養活妻子和孩子,還談什麽聖誕快樂!要是那樣的話,我就退休到瘋人院去了。”

那麽,斯克魯奇擁有財富,他快樂嗎?事實上他從未快樂過。因為他的自私和吝嗇遭到了人們的極度厭惡:在街上遇見時,沒有人向他問好,沒有乞丐試圖向他祈求一點施舍,沒有孩子願向他打聽時間,也無人向他問路,就連盲人的狗好像也知道他令人討厭,每當看到他走過來,就拉著主人進院子,搖搖尾巴,似乎在說,“主人啊,瞎子的眼睛也比那些惡毒的眼睛好。”(Carol p3)斯克魯奇的自私與吝嗇給他帶來了財富,卻沒有帶給他任何快樂。金錢使他失去了愛情、親情和友情。
斯克魯奇是資本主義社會原始積累時期以積聚錢財為目的的小資產者。然而由於處在資本主義發展前期,又由於一生蜷縮在古老、閉塞、保守的小城,斯克魯奇占有金錢卻不懂得享受金錢可能帶給他的樂趣,他支配金錢又被金錢所支配,他既是金錢的主人,又是金錢的奴隸,具有一種極端貪婪、極端吝嗇的性格特征。 “Scrooge” 在英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吝嗇鬼”,但他又不同於世界文學史上的“四大吝嗇鬼”形象:一是莎士比亞筆下的夏洛克,二是莫裏哀筆下的阿巴貢,三是巴爾紮克筆下的葛朗台,四是果戈理筆下的潑留希金。原因是他的吝嗇還沒有達到殘忍的地步,更重要的是他有了棄惡從善的轉變。
斯克魯奇的轉變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正如狄更斯所指出,不論我們多麽盲目,懷有多深的偏見,隻要我們有勇氣去重新選擇,我們就有徹底改變自己的力量。顯然斯克魯奇在更深入地察覺他所處的真實情況之前,無法做出改變的選擇。三位鬼魂的造訪使史克魯奇愈來愈清楚地看到自己過去所拒絕麵對的真實情況,看到了自己過去自私和冷酷無情的真相,也看到了自己目前的真實情況,尤其是那些他試圖逃避的事情真相,他也看到如果以自己現在的方式繼續生活下去,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真相……。到這時他醒過來了,他明白自己可以不做這些真相的俘虜,明白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因此,他選擇了改變自己。

此外,狄更斯利用鬼魂來促使斯克魯奇發生轉變是因為幽靈在西方文學作品中有著巨大的力量。在說服人們棄惡從善方麵,在基督教社會裏沒有什麽能比鬼魂的力量更巨大。基督徒相信人死後都有來生,他們都希望死後能進天堂,而不希望由於前世所犯的罪惡而入地獄。

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重讀《聖誕頌歌》會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它讓我們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再去思考幸福與金錢的關係。狄更斯寫作此小說的真正意圖是要告誡人們:自私的人應去掉自私,正直的人要慷慨,本性善良的人要廣泛播撒愛心。隻有這樣,充滿真誠和希望的快樂之聲才會把歡樂與幸福播撒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去點燃冰涼的爐灶,去撫慰每一顆受傷的心靈。它同時也告誡人們要擁有一顆善良、仁慈、憐憫、容忍之心。隻有善良和仁慈、樂善與好施才能帶給人們真正的無窮無盡的幸福。《聖誕頌歌》不愧為一首真善美的頌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胡渙 回複 悄悄話 巧得很,A Christmas Carol 可能是我一年來讀過的唯一小說!(我很少讀小說。)

預祝聖誕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