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宗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左與右 VS 感情與理智 – 人類社會的發展進化之路

(2007-02-02 19:56:56) 下一個

左與右 VS 感情與理智 人類社會的發展進化之路

-- 大宗師

 

一、男人和女人

 

人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男人和女人想法不太一樣,男人和女人交流不太容易,男人和女人經常有聽錯對方意思的情況發生,男人和女人對問題、事情的看法也很不相同。常聽到妻子或女友抱怨丈夫或男友沒有同情心、沒感情、太理性;又常聽到丈夫或男友抱怨妻子或女友婦人之仁、濫施愛心、過於感情用事。專家講,由於男人、女人體內雌性激素、雄性激素比例不同,經過億萬年的進化及社會分工,男性側重於理性思維,女性側重於感性思維,所以一般來講,男性比女性要理智的多,女性比男性要情緒化的多。人們都知道,在遠古時期,人類社會是母係社會,女性處於強勢。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自然的選擇,人類社會演變為父係社會,男性處於強勢。這種男女的差別是不是使男性與女性的矛盾愈演愈烈?男性是否借著強勢地位對女性的索取與日俱增呢?曆史上或許有過一些類似這樣的時期,但那是不穩定的狀態,不可能太持久,舊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已形成,現實社會及其發展趨勢不是這樣的,至少長遠地看、整體的看,不是這樣的。男人和女人,都是人,人性是相同的,平等的。男女的差異是次要的,相同的是主要的,男女之間有矛盾,但合作、相互需要是主流。

 

很多年前,在美國的亞利桑那鳳凰城機場等飛機時,遇到一個近八十歲的老人,他退休前在一家潛艇工廠做技術工人。他給我講,他和他太太很喜歡鳳凰城的一處度假村,每年他們都會來。幾年前,他老妻過世,但他仍然年年來,以表示對亡妻的懷念。他對我講,和他的妻子相識,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他的妻子,是對她影響最大的人,認識他的妻子之後,他才知道什麽是人倫大愛,才知道愛為什麽對人這麽重要,人生、生活才有了意義。這個老人家很有代表性,很多男人都很有同感。千萬年前,男性是女性王國的臣民,理性之鳥還未能在感性的濃霧中伸開翅膀,那時男性理解女性感性的語言和思維。當理性之鳥羽翼豐滿,伸開翅膀飛出情感的叢林,當男性以理性建立起男權的王國後,男性在潛意識底層,依舊不能忘懷那古老幽深的情感伊甸園,隻有回歸情感家園,才能最終找到自我,才能使人生、生活有了意義。可是,理性之鳥離家已太久,回歸情感家園之路漫漫無際,就近的,就是雖然也跟著男人們一樣理性演變,但仍然相對十分感性化的女人了。於是,女性崇拜的文化和宗教就應運而生了。很多人講,誕生於長江流域的道家文化,就有很鮮明的女性崇拜的特征。老子講:“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對女性的思維方式及處事方法給予了高度評價。

 

當然,如果要人們回到遠古的母係社會以回歸情感家園,十個男人十個不同意;十個女人恐怕也有十個不同意。人們雖然失去了舊的情感伊甸園,但是理性帶來的巨大的進步、實惠、利益遠遠超過人們失去的。再者,過去的再美好也已成為了曆史,人們永遠不能返回到過去。舊的平衡已經打破,隻有向前走,去建鑄新的平衡,去建造新的與理性和諧的情感伊甸園。

 

二、城裏人與鄉下人

 

經曆過改革開放以前及以後的人們,普遍會有這麽一個看法,在過去物質生活比較匱乏的年代,人們的精神生活相對充實,人們比較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真誠相待;在後來物質生活比較豐富的年代,人們的精神生活倒有些空虛,人和人關係變得比較疏遠、勢力,相互算計的較多,很難相互幫助、以誠相待了。這和城裏人、鄉下人的說法倒有一比。鄉下人比之於城裏人,物質生活相對貧乏些,但鄉下人比之於城裏人,人和人關係比較緊密,大家相互幫助,不分彼此。城裏人比之於鄉下人,物質生活富庶多了,但人和人關係比較淡漠,大家各忙各的,你的、我的分得清清楚楚。

 

在物質比較缺乏的社會,條件艱苦,除了大家自己,沒什麽可指望的。人們為了生存和發展,唯有相互依靠,犧牲小我,樂於奉獻,將有限的資源集中起來,最大的發掘人的精神力量,團結一致,才能共度難關。而在物質相對富足的社會,資源相對充足,相當的資源不必集中起來而可以分配給個人。個人可以擁有自己的資源和私人的空間,人們沒有大的必要費力去維持緊密的關係,豐富的物質填充了相當的精神空間,精神力量就退居次位了,這是一種進步,但代價是舊的維係人與人關係的傳統方式和精神家園的放棄,這就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所謂“二律反叛”。

 

舊的平衡打破了,而新的平衡還未建立起來,做為有感情的有血有肉的人,情感、精神上就沒了依靠。物質的豐富,可以使人暫時忘卻煩惱,但很快,人們又對物質刺激麻木了,情感、精神上的困惑就又冒出來了:雖然物質生活富足了,但怎麽不如以前快樂呢?於是乎,一麵吃肉,一麵罵娘,抱怨今不如昔,人心不古。同時人們開始念舊,開始向往鄉村田園生活,開始回歸自然。當然,如果真讓人們回到物質生活困乏的過去,回到偏遠鄉村,十個人至少九個不願意,社會進步帶來的物質生活的繁榮富足是沒有人能拒絕的,曆史不能倒退。人們希望的是向前走,重新建立起新的平衡,新的人與人的關係,新的精神家園。

 

三、左與右 VS 感情與理智

 

前麵講了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是任何大題目的基礎,個體的差異導致了整體統計上的漲落,整體宏觀的特性和趨勢是個體的特性和趨勢的統計表現。人是有各種感情的有血有肉的人,人又是有理智的,能夠對自己,對自己的感情、衝動,對自己的思想、意識、行為、精神進行道德、價值的判斷和控製。人的感性來源於人的本能、條件反射、內分泌、激素等人體電、化學、物理、生理反應,感性是理性的基礎,理性是感性的升華,並對感性有調節控製機能。感情與理智的相互作用的演化過程就是人類的進化之路。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在與人交往中,因人而異,因社會地位、性別、分工不同,因時間、場合不同,對其感性和理性這既矛盾又統一的陰陽二元的動態平衡的把握是不同的,有差異的,這種差異在社會的宏觀統計表現就形成了代表各類人群的各種意識形態。在一個社會中,人不是獨立生存的,人受他人影響,也影響他人,受環境影響,受社會各種意識形態、製度、政策法規、生活方式、社會發展的影響,所以個人對感性和理性的動態平衡的把握又受環境,受社會各種意識形態、製度、政策法規、生活方式、社會發展的影響。當社會穩定時,宏觀的平衡總體上得到維持,個人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也得到相應的維持,人民對生活比較滿意。當社會大動蕩時,宏觀的平衡被打破,個人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也難以維係,人民感覺動蕩不安。

 

每個人對於感性和理性動態平衡的把握是不同的,千差萬別;同樣一個人在不同場合、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事情上對於感性和理性動態平衡的把握又是不同的,是不斷變化的。但是如果依據平衡點相對趨向性的偏差,還是可以總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趨向於感性,稱之為“陰性”或“左傾”,另一類是趨向於理性,稱之為“陽性”或“右傾”。當然別人會講為什麽不能稱趨向於感性為右傾,而趨向於理性為左傾。在美國,人們將左傾的民主黨稱作“母性”的用“心”來思維的黨,將右傾的共和黨稱作“父性”的用“大腦”來思維的黨,所以我們這個分類還是符合實際的。個人感性和理性動態平衡的左右分類,其社會宏觀統計表現就是左與右的思潮與意識形態。

 

人的感性來源於本能、條件反射,來源於億萬年人類進化的生物學意義的物質積累,來源於遠古人類在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環境下達到的舊平衡、古老傳統和精神家園的沉澱,所以左的意識形態對於人的本性有“善”的基本認識,認為人是有別於動物,高尚智慧的“人”,人有理想、有道德、有公益心、有愛心,講公平、講正義,能無私利他,通過教育指導,人的這些品質會得到加強,人的行為、人與人的關係能夠自然的良性調整。左的意識形態理想些、利他些、感性些。

 

而人的理性是在感性的基礎上,異化出來的更高級智慧,它通過對感性的調節和控製,使人更聰明,使人的各方麵的能力得到更充分的發揮,促進了社會分化、社會分工、社會協作,極大的提高了人們改造自然、創造財富的能力和效率。理性的發展壯大對於舊平衡起了顛覆的作用,是一種“反動”,所以右的意識形態對於人的本性有“惡”的基本認識,認為人是自私自利、趨利避害、弱肉強食的社會動物,調整、規範人的行為、人與人的關係,調動人的積極性隻能是誘之以利、曉之以害、示之以罰,由個體“惡”的動機出發,最終達到“善”的長遠社會效果。右的意識形態實際些、自私些、理智些。

 

但人總歸是有感情的有血有肉的人,要有感情寄托、精神寄托,要有歸屬感,要使人生、生活過的有意義,一句話,感性與理性發展要協調,要不斷達到並維護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即使對感性十分麻木,或終日忙碌,無暇顧及,感性與理性的失衡終將以內分泌的失調、生理的病變、心理的變態表現出來。感性是理性的基礎,是理性的根,離開感性,理性就如同斷線的風箏,必須與感性有良好的互動。

 

感性與理性的互動,在宏觀上,在社會意識形態上以左與右的互動表現出來,它們的互動就形成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化之路。所以“左傾”和“右傾”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兩個手段,在一個曆史階段或許需要“左傾”的政治路線,在另一個曆史階段則或許需要“右傾”的政治路線。但是每條政治路線都不會長久,好心也會辦壞事,時間長了,政策的優勢就會喪失,弊端就會產生,必須不斷調整。毛主席建國初28年,是“左傾”的政治路線,鄧小平改革開放28年,是“右傾” 的政治路線,他們的政治路線都是針對當時曆史條件的偉大社會實踐,都是為了調整社會關係、解放生產力、富國強民,都有巨大的成功,都有深刻的教訓,時間一長,弊端叢生,必須做出相應調整。

 

改革開放以來推行“右傾” 的政治路線已久,舊的平衡被打破,“左傾”以建立新的平衡自然成為首要任務。為此,左的和右的種種思潮、形形色色的意識形態和各種各樣的勢力最終必定要圍繞建立新的平衡這一首要任務鬥爭、合作、分化、重組、演變以演繹壯麗的中國社會發展之路。在這個左右紛爭之際,還是應該從科學、社會學、曆史、哲學的高度對人性、對左與右的本質、來由、現狀、未來有個總體的了解,這才能在戰略上占有製高點,才不至於被局部的事件弄的眼花繚亂,迷失了方向,才能對其問題本質有較清醒、全麵、深刻的認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