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朔與“京味文化”

(2007-02-01 11:37:46) 下一個

唯一的一次讀王朔的文字是八十年代中他剛發表的《空中小姐》,好像是《北京文學》。當時他似乎還沒那麽多話,或者是編輯還不讓他說那麽多話。讀完了隻是感覺像是淺層的《一個世紀兒的懺悔》。之後再見王朔,就是影視了。也隻有葛優才讓王朔的那些話說出來從容,幽默,充滿善意。換別人,就是煩,找抽。

最近王朔在一個什麽訪談中又談到了“京味文化”。他指出王蒙不是京味,劉心武京味不地道,鄧友梅有一點,老舍才是真京味,其他的都是假的。當然,還有言外之意,王朔是地道的京味。可是,王朔說了一通,究竟什麽是京味,卻沒有說。

其實,一個地域的文化是隨社會時代的變遷而變化的。老舍所寫得那些人的習慣,行為,環境,甚至語言,都已經變化極大或不存在了。若要認定那才是真正的京味,那麽可以肯定地說,老舍是京味的最後一人。其實也正因為這種變化和消失到無可對照,現在人們才可以斬釘截鐵地說,老舍的京味真地道。其實要放在當時,未必人人都這麽說。

如果說胡同味才是京味,便又有一個問題:什麽樣的胡同味?北京的胡同成百上千,背景和檔次大不相同,在一個檔次地道的味,在另一個檔次的胡同可能很不地道。即便老舍,未必對當時北京社會的各個層麵都寫得準確。而如今,還有多少北京人生活在胡同中呢?

一個作家描寫的準確性和語言風格與作家的個人經曆不可分割。我沒有考證老舍的經曆,但相信老舍並沒有一直生活在北京。他在北京的時間,未必有王蒙或劉心武長。老舍生活的環境與他所寫的環境也未必那麽貼近。所以,何必非那麽肯定地“厚此薄彼”呢?

王朔一直覺得自己很京味。據傳說的和他的作品來看,他是長在文革時的部隊大院。部隊大院,是一個來自五湖四海的革命軍官集中的地方,王朔的父母輩更是普通話都不普及的一代,這些人湊在一起,能把北京話說利落的沒幾個。大院裏的孩子生活環境也不同於別的地方。王朔所津津樂道的京味,不過是“部隊大院京味”。它有別於大學家屬區的京味,有別於機關團體大院的京味,有別於工廠幹部子弟的京味,而這些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的團體。他更有別於工廠工人區的京味,更有別於胡同的京味。所以,王朔未必很清楚那個他自以為明白的“京味”。

在我看來,京味就應該是北京味。大家在同一個地方工作生活,在相同的街道中穿行,低頭不見抬頭見,共同構成了這裏的一切。京味中該有街道胡同,該有機關團體,該有大院大學,該有工廠農村,也該有民工遊人。

王朔算來該近五十了,可口誅筆伐的勁頭依然很足。據說王朔沒有受過正規係統教育,這可能是他敢如此傲視群雄的原因。大凡受過係統教育的人,就如對地理有了大致了解,知道哪些是高峰那裏是最高。但有了這番了解,大部分人往往先自滅了攀登的勇氣,隻在穀中或山腰做些探幽清理工作,唯大智大勇者才敢攀登且多上高峰。而另有一些人,多是對地理所知不多,隻尋一條小徑便奮力攀登,待得到一峰頂,便仰天長嘯,以為已是登極,可以小天下。王朔喜歡談文化,喜歡糞土別人,這實在不是他的錯。隻是因為他不知自己有多少文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