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維生素不足需補充 美國人熱量超標政府擔憂
編者的話:《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公布三周年,已近在咫尺。這三年,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可人們的健康狀況又如何呢?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民又“吃”得如何?《生命時報》在進行大型網絡調查的基礎上,更聯合駐外記者采寫回此篇報道,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迪。
當今世界範圍內,覆蓋麵最廣的飲食模式與飲食文化有兩大“板塊”:一是來自農耕文明,以穀物為主的東方飲食;一是來自牧養和商貿,以肉類為主的西方飲食。東方飲食崇尚口味,喜歡推陳出新,在食物選擇上廣搜博取,力求物盡其用;而西方飲食講求簡單易行。那麽,分別占據東方和西方飲食領地的中國和美國,居民的營養和健康狀況又如何呢?
美國成為最胖國度
美國幾乎是全世界最早推出膳食寶塔的國家之一,政府對民眾飲食健康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雖然膳食金字塔推出這麽多年,但大量調查研究卻發現,美國人的健康狀況,並沒有因為膳食金字塔的推行而得到改善。相反,肥胖的發病率卻越來越高。
在美國3億人口中,有64.5%的20歲以上成年人體重超標,其中一半人可稱為肥胖,也就是體內脂肪多到會危害身體健康的程度。美國人自己都常調侃說:“我們是世界上最胖的民族了。”
美國人的健康問題主要來自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高鈉的飲食方式。在一般美國人的膳食中,肉類是必不可少的主菜,澱粉類主食和甜點也占很大比重。而營養豐富的蔬菜、水果,通常隻是陪襯,全穀物等雜糧也隻占很小的比例。富含鈣質的牛奶是許多美國人每天必喝的飲品,學校中的食堂每餐都為學生們供應低脂牛奶。所以,美國人缺鈣的較少,骨質疏鬆等疾病的發病率也較中國要低。
以漢堡包、炸薯條、炸雞、比薩餅、可口可樂等為代表的“美式快餐”,是普通美國人日常飲食的最愛。根據《快餐之國》一書的作者斯考勒斯的調查研究,美國人一年花在快餐方麵的費用超過1000億美元,遠高於人們花費在電腦等方麵的開銷。一項對3500名美國人進行的商業市場調查顯示,在出外便餐時,人們最喜愛的食物前三名是漢堡包、炸薯條和比薩餅;在選擇食物時,油、鹽、糖的含量越高越受歡迎。以美國著名的快餐店“漢堡王”為例,每售出100個牛肉漢堡包,才會售出1個素食漢堡包,比例是100∶1;每售出10個牛肉漢堡包,才售出1份沙拉,比例是10∶1。
美國也是“垃圾食品”的王國,土豆片、甜點心、冰激淩、軟飲料等高糖、高脂肪食品,更成為美國人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熱衷於快餐和甜飲料所帶來的後果就是美國人普遍過多的攝取熱量,以麥當勞的巧克力奶昔為例,一大杯的熱量就是1160大卡,占了人們每天應攝取總熱量的一半。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研究報告:2005年,美國每人平均吃掉200磅肉類,而食用的水果遠低於農業部推薦的標準。美國人日常所食用的蔬菜種類也很有限,最常吃的蔬菜就是做沙拉和夾在三明治中的生菜,其次是土豆,綠葉蔬菜明顯攝取不足。盡管美國農業部為民眾製定了健康飲食的指南,指導人們均衡攝取營養,提倡每人每天應攝取4—5份蔬菜和3份水果。然而,根據美國農業部2005年在全美各州對3.5萬人的調查,隻有不到1/3的成年人,每天食用的蔬菜和水果能夠達到政府提倡的標準,十年間,這一狀況幾乎沒有改變。調查結果顯示,27%的成年人每天吃三次蔬菜,33%的人每天吃兩次水果。其中老年人較注意吃蔬菜,他們中有1/3的人,每日吃三份或更多的蔬菜。
父母的飲食習慣也直接影響到青少年一代,在校學生中,隻有2%的孩子達到健康飲食的標準。8—24歲的年輕人吃蔬菜最少,其中4/5的人會把盤子中的蔬菜撥到一邊不吃。老年人也更喜歡吃水果,46%的老年人每天吃兩份以上的水果;但35—44歲的中年人吃水果最少,他們中不足28%的人吃水果能夠達到政府建議的份額。
美國餐館為顧客所提供的食物,分量也是十足,幾乎是一般法國餐館的一倍,以至於到法國旅遊的美國遊客經常抱怨在法國餐廳吃不飽。這種飲食方式導致了美國人過多的攝入熱量,農業部2000年的統計顯示,每人每天從膳食中平均攝入3900大卡的熱量,而95%的人存在從膳食中攝取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不足的問題。
東方飲食“西化”令人憂
說到東方飲食,就不得不提其賴以生存的“植物性膳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陳君石研究員曾表示,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這種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結構比起“肉類當家”的西方飲食更加均衡健康,目前已成為全世界推崇的典範。
植物性膳食結構有其無法取代的優點,如脂肪攝入少、膽固醇低、膳食纖維豐富,可預防如高脂血症、結腸癌等疾病的發生。盡管在十幾二十年前,“吃肉”還是許多中國人生活富足的象征,西方先進的營養學研究卻賦予東方植物性膳食均衡、健康的美名。
但是,隨著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西方飲食也逐漸占據越來越多的中國市場,先不說麥當勞、肯德基的遍地開花,薯片、可樂這些典型的“西方食品”已成為許多中國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2002》卻顯示,中國人的營養狀況並不理想,大量城市居民正受到熱量超標帶來的困擾。本報聯合搜狐健康健康頻道進行的調查更顯示,隻有14%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基本可以達到中國營養學會平衡膳食指南和膳食寶塔的要求。也就是說,有86%的人日常飲食根本達不到平衡膳食的要求。
首先,四成居民不吃雜糧。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現在,中國人,尤其是城市人的餐桌上隻有精米精麵,雜糧早已不見蹤影。陳君石表示,雜糧中富含的膳食纖維可降低慢性疾病發生的危險。
其次,豬肉食用比例過高。在本報調查中,那些稱自己不能達到平衡膳食要求的被調查者,40%是因為吃肉過多。豬肉是我國居民消費的主要肉食,食用率達到94.3%,而牛羊肉、禽肉及水產品的食用頻率較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其中,雞、魚、牛肉等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較低,而豬肉的脂肪含量高。
再次,奶類產品消費較低。奶及奶製品在我國居民中的消費依然較低,鮮奶、酸奶、奶粉及奶酪的食用率分別為17.4%、10.1%、8.5%和3.2%。牛奶人居年攝入量僅為21.7公斤,不足發達國家的1/10。
最後,豆類食品消費偏低。而豆類中恰好含大量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等中國人所缺乏的營養素。
營養補充劑,改善營養的好方法
雖然專家們一直強調,改變膳食模式可以降低許多疾病的發病率,但在美國癌症研究學會最近進行的一項針對飲食健康問題的調查中發現,隻有39%的人表示願意以改變飲食習慣來獲得健康。畢竟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哪怕多花10分鍾自己做飯,人們都怕會追趕不上時間的腳步。
因此,對大多數人來說,服用營養補充劑是飲食健康問題的一個捷徑。根據美國CDC2006年公布的調查統計,中老年人中服用維生素或其他營養補充劑的比例最高,65歲以上的人中有54%的人服用營養補充劑。在中國,服用保健品的人群集中在45—65歲之間,但越來越多忙碌的年輕人目前也加入了這一行列。
美國市場上出售的營養補充劑有3萬多種,主要分為5種類型:維生素、礦物質、植物水果精華素、脂肪酸和蛋白質類,其中,最受歡迎的是複合維生素。在單方維生素中,服用維生素C的人最為普遍,其次是維生素E。而在中國,人們選購最多的除了複合維生素外,還有魚油、蜂膠等天然提取物。但隨著人們營養知識的累積,功效更有針對性的營養補充劑也越來越受到認同。比如說,可以提高免疫力的維生素C咀嚼片、補鈣效果更好的鈣鎂合劑、適合辦公族或飲食不規律者的B族維生素片等,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並且,許多營養學家也會堅持每日服用營養補充劑。據報道,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葛可佑研究員每天都會服用一定量的維生素C;陳君石院士的營養素食譜則是“複合維生素+維生素+硒”,可以保護心血管。
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