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歲大致可分三個階段:30歲前為青少年,30~60歲為中年,60歲以後為老年。中年人是國家、社會、家庭的中流砥柱,但近年來,五六十歲,甚至更年輕的人“英年早逝”現象卻越發突出起來,這不能不讓人擔憂。而且,中年時期的健康狀況也影響著老年階段,是一個人能否健康長壽的關鍵期。
30歲前,青年人精力充沛,慢性病很少。60歲後,比較注意保健養生,衰老速度並不快。但在30~60歲期間,正是奮鬥拚搏期,人與人之間的健康差異越拉越大,到60歲的時候,有的精神矍鑠,有的風前殘燭,有的已然過世。因此人健康的差異取決於中年。
不同的觀念決定了對健康的四種態度:聰明的人主動健康,投資健康,健康增值,一百二十;明白的人,關注健康,儲蓄健康,健康保值,平安九十;無知的人,漠視健康,隨心所欲,健康貶值,帶病活到七十;糊塗的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縮水,五十六十。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付出才有回報。一些白領、骨幹、精英,他們雖然擁有智商,卻缺少健商,雖然學有所成,有房有車,卻沒有學會關愛自己,結果一個個遺憾地死於無知。痛惜之餘,還需再重溫一下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宏博士的話:“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
社會壓力是無可逃避的,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完善自己,而不傷害自己。一位企業家,36歲,患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搶救後放了三個藥物洗脫支架,花了15萬元,出院兩個月後又因腦血栓,半身不遂住院。他才36歲,為什麽病這麽重呢?原因很簡單,他雖然歲數不大,但煙齡卻達23年,13歲就開始抽煙,酒齡18年,外加賭齡5年,他的病怎麽得的?是他自己找來的。正是:“煩惱是想出來的,疾病是造出來的,肥胖是吃出來的,健康是走出來的。”
中年人要健康,必須抓住四句話:三十努力,四十注意,五十輕鬆,六十成功。總結起來就是說健康要早抓。30歲時就要努力培養健康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是1,其他是0,愛妻愛子愛家庭,不愛健康等於0”。
家庭保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