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熱驚厥是兒科的一種常見病,根據統計,3%~4%的兒童至少生過一次高熱驚厥。小兒驚厥的發生率是成人的大腦發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鑒別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腦運動社經元異常放,引起驚厥。
臨床表現可分為簡單型和複雜型兩種。
簡單型的特點:1、年齡:半歲至4歲之間,5歲以後少見。 2、發熱:一般是由於感冒初的急性發熱,驚厥大都發生在體溫驟升達到38.5℃至39.5℃時。3、發作形勢:意識喪失,全身性對稱性強直性陣發痙攣,還可表現為雙眼凝視、斜視、上翻。4、持續時間:持續時間:持續數秒鍾或數分鍾,一般不超過15分鍾,24小時內無複發,發作後意識恢複正常快。5、腦電圖:體溫恢複正常後2周,腦電圖檢查正常。6、家族史:有很明顯的家族史。
簡單型的高熱驚厥長期預後良好,對智力、學習、行為均無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大腦發育逐步建全,一般不會再發生高熱驚厥。
複雜型的特點:年齡>6歲,驚厥發作時體溫<38.5℃,發作形勢為局限性,抽搐可持續15分鍾以上,24小時內有重複發作,體溫正常2周後腦電圖仍異常。預後較差,約有1%~2%可轉為癲癇。
小兒發生高熱驚厥時,家長應做以下處理:
1.要鎮定,保持安靜,禁止給孩子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2.保持呼吸道通暢。將孩子放平,頭偏向一側,及時清理口腔內的分泌物、嘔吐物,以免吸入氣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驚厥嚴重發生紫紺時,應立即吸氧,以減少缺氧性腦損傷 。
4.無抗驚厥藥時可按壓人中、合穀,注意不要太用力,避免損傷皮膚,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5.複雜型驚厥應送醫院診治。
初次高熱驚厥以後,約有40%的患兒會複發。複發的危險因素有:
(1)起病歲數小;(2)親屬有高熱驚厥或癲癇史;(3)第一次發作就有複雜型高熱驚厥的表現。
孩子反複抽搐發作對大腦有很大損害,所以要避免反複驚厥而引起的腦損傷致智力障礙。
(1)盡量避免發熱因素。平時多進行戶外活動,使孩子逐漸適應外界環境的冷熱變化。但也應注意氣溫改變,及時增減衣物, 防止感冒。
(2)注意合理的飲食配置,增強孩子身體素質。
(3)一旦發熱要盡快將體溫控製在38℃以下。首先要服用降體溫藥,目前的降體溫藥品種很多,在這裏推薦阿苯,這種 藥的成分是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前者可降溫,後者可鎮靜止痙;並立即給予物理降溫,用25%~50%的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時要注意,禁止擦頸後、前胸、腳、頸旁、腋下、腹股溝等有大血管處。藥物降溫比物理降溫法起效慢。
(4)診斷為複雜型的患兒,一定要按時有規律地長期服藥,可口服魯米那3~5毫克/公斤/日,服藥期限從最後一次驚厥發作之日算起滿3年。
Paper2:
驚厥又稱驚風、抽筋,發病率約為2%-8%,是兒科常見急症。驚厥的病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體溫超過39攝氏度以上所引起的高熱驚厥,大多患上呼吸道感染,多見於年齡大於6月,或小於7歲小兒,高熱驚厥患兒中,有的可能一開始就是癲癇發作,或早已腦部病變,因發熱誘發了癲癇發作;
有的小兒則由於驚厥持續時間過長或反複驚厥造成缺氧性腦損傷,從而轉變為癲癇;有的到學齡期則不再發生,小兒驚厥時,家長驚惶失措,幾無例外的將患兒緊緊摟抱懷中,不停叫喚患兒名字,或壓住四肢,或撳捏人中,這種做法非常不利。
正確的做法是:(1)立即將患兒平臥,頭側向一邊,以防止嘔吐物、粘稠分泌液吸入導致窒息。
(2)保持呼吸道暢通,及時吸去咽喉部分泌物,利用毛巾或紙巾吸去粘液,同時用手帕或毛巾包裹筷子塞於口腔門齒間,防止抽搐時咬破舌尖。
(3)保持安靜,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家庭如備有針灸針,也可針刺人中、合穀穴。
(4)正確退熱。由於高熱驚厥患兒在日後發熱時易複發驚厥,故應學會進行物理降溫,並正確使用退熱藥,如安乃近滴鼻。物理降溫:可用冷水或井水蘸濕毛巾或冰袋敷於前額、兩腋下、頸旁、兩大腿窩腹股溝處等大血管處,每3-5分鍾更換1次,或用25%-50%酒精用布浸濕輕擦四肢、背部至皮膚發紅。如四肢發冷,可進行溫水浴,水溫以比體溫低2-3攝氏度為宜,浸浴10分鍾,然後用大毛巾將全身擦幹,並揉擦皮膚至發紅為止。降溫宜在以往發生過高熱驚厥的患兒發生驚厥前進行,退熱藥不能濫用,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策安全。
(5)對小兒高熱時突如其來的驚厥,在進行家庭救護同時,應盡快到附近醫院就診,以明確驚厥的病因,並做進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