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下客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要不是我自己為自己建立紀念碑,這紀念碑,它從何而來?
個人資料
正文

國防大學女教員讓智慧與美麗同行-仲晶 (圖)

(2009-09-28 22:45:58) 下一個


仲晶,國防大學科技與裝備教研室女教官,二十七八歲的她,即登上三尺講台給將軍們上戰略課,留校才2年即出版9部專著,先後發表學術論文100多萬字,在最高學府傳為佳話。
  從觀天測雨到最高學府任教
  1992年,剛滿20歲的仲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軍事氣象學院。之後,這位高材生在駐大連空軍某飛行團當氣象預報員。同陰晴月圓打了4年交道之後,麵對世界軍事革命的變化,她不甘於坐在遮風避雨的舒適辦公室內,要自討苦吃。
  1996年金秋,仲晶付出了犧牲,一路過關考取成為全軍首批設立的、國防大學唯一的國防科技發展戰略學碩士研究生。2年半的寒窗苦學,仲晶軍事科技知識的羽翼日漸豐滿,戰略的目光變得愈發深邃遠大。於是,她被留校任教了。
  留校兩年間,仲晶追逐軍事理論科技的發展浪潮,先後獨自或與人合作出版了《20世紀的科學技術》、《海灣戰爭所展現的》等9部專著。特別是總裝備部和國防大學專家學者聯合攻關的首部《軍事裝備學》中的2萬多字的獨立章節由她一人承擔。其中的諸多觀點受到專家學者們的稱讚。
  在裝備部長麵前“班門弄斧”
  去年,全軍首期裝備部培訓班的將校學員們邁進國防大學教室。這些諳熟武器裝備的部長們期待著資深的老教授來給“充電”。沒曾想,走上講壇的卻是一個長得小巧玲瓏,體態輕盈的年輕女教官。
  仲晶一亮相,台下有的將校不免有些犯嘀咕,差一輩份的這位女教官能行嗎?但見她從容鎮定,熟練地操縱著多媒體,站在戰略的高度上,從理論到實踐的結合上,把《武器裝備形成戰鬥力問題研究》的戰略課講得頭頭是道,令這些見多識廣的將校學員眼界大開。下課後,好幾位將軍不僅稱讚她課講得好,還向她索要講稿。台下以挑剔的目光前來旁聽的仲晶導師教授喬鬆樓欣慰地笑了。仲晶心裏感到了滿足。
  殊不知,仲晶邁上講台的一刹那,即創下國防大學兩個之最:一是當年留校,當年授課,成為走向講台周期最短的年輕教官;二是首開《武器裝備形成戰鬥力問題研究》新課,打破了新教員登台接傳老教授舊課的曆史。

仲晶在國內將軍麵前敢“弄斧”,在外國將軍麵前也不示弱。

  2001年10月,第三屆國際問題研討班在國防大學舉行,19個國家的將校軍官前來交流。仲晶被抽去任學術秘書,在負責聯係安排研討會會務的同時,常與外國將軍們同堂交流。開始,有些外國軍官沒把仲晶放在眼裏。輪到仲晶發言時,她用純正的英語,從東方的“孫子”講到西方的“克勞塞維茨”,從冷兵器時代講到當今信息化時代。聽著聽著,一些外國將軍伸出了大拇指。幾天交流之後,外國軍官們對仲晶刮目相看了。研討班結束時,好幾位將軍表示將邀請仲晶到他們國家去講學。




國防大學女教員讓智慧與美麗同行成為別樣風景
2004-04-10 11:11:28

古今中外,喜愛挽弓躍馬的巾幗英雄並不多,而醉心於排兵布陣的“女諸葛”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在國防大學的校園中,就有這樣幾名年輕的奇女子,讓自己的智慧馳騁在軍事謀略的天地中。

  她們睿智,運籌帷幄不讓須眉;她們自信,敢在將軍麵前侃侃而談;她們熱愛自己的事業,帶來了一道別樣美麗的風景———

  仲晶:凡事都應“謀定而動”

  雖然是一名女子,但仲晶與一般人心目中的“謀士”形象還有幾分神似,文弱、嫻靜,而這種性格在她的專業中更是反映得淋漓盡致。

  1996年秋,國防大學第一次開設了國防科技發展戰略學專業。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年僅22歲的仲晶拔得頭籌,成為了這一專業的“開門弟子”。很少有人知道的是,為這一瞬間的成功,仲晶進行了漫長而精心的準備。兩年半的發奮苦讀後,門門全優的仲晶被留校任教。師友們又開始擔心,這個文靜的小女孩兒搞理論研究還像模像樣,但要與已是久經沙場、滿腹武略的將軍們去指點江山,會不會兩三回合就敗下陣來?仲晶卻是胸有成竹。

  仲晶留校當年即任教,並首次打破新教員接傳老教授舊課的曆史。登台的第一堂課本應格外艱難,但仲晶試講卻一次通過。回想當時的成功,仲晶說是因為她堅定了這樣的信念:成功不能靠運氣,隻有反複準備、精心準備,才能一舉定勝負!

  回到家,她堅持讓父母和丈夫做她的“學生”,她知道,親人會更加毫無顧忌地指出她的缺點。從講課的內容提要到思考題的設置,再到自己的手勢、語氣,她都參照家人的反應揣摩改進。身為醫生的丈夫受到熏陶,有時都能大段地背誦她的授課內容。終於,台下的百般努力,為台上的她贏得了陣陣掌聲。

  目前已出版9部專著,發表學術論文100多萬字的仲晶,已成長為一名年輕的副教授。梳理自己的成長心得,仲晶的體會是:決不打無把握之仗,凡事都應“謀定而動”。

  李莉:成功需要“洞察先機”

  或許,是因為有在基層連隊當指導員的經曆,即使成為一名高等學府的講師,如今又考取了戰略後勤組織指揮的博士研究生,李莉的性格也是風風火火、爽快利落。有人曾表示懷疑,這樣的性格能靜下心來研究戰術戰略?幹啥像啥的李莉很快用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大家開始形象地稱她是“腳底綁大鑼,走到哪兒響到哪兒”。

  但用李莉的話來說,是各人有各自的“作戰方法”。她可以為你引經據典舉出一大堆例子,比如說有的名將確實是冷靜盤算、步步為營取得勝利的;但也有將領的風格是激情如火,雖然破綻不少,卻總是快人一步,一樣可以帶來最終的勝利。

  不談曆史說自己,李莉一樣是有理有據,讓人無可辯駁。她曾兩次參加國防大學的大課比賽,但屢屢受挫。雖然失敗有種種客觀原因,第三次大賽在即,李莉仍毅然決定,不再在以前的基礎上修修補補,而將前兩次的參賽內容全盤推翻,重選課題,重新備課!這個決定,意味著兩年的心血付之東流,很多同事勸她別冒這個險,但李莉牙一咬橫了心:“豁出去了!”瘋狂查資料、拚命記筆記,不停歇地冥思苦想,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激情,李莉抱回了年度大課比賽第三名的獎牌,這是迄今為止國防大學女教員所取得的最好名次。

  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李莉,已經擁有了一個漂亮可愛的女兒。很多人認為,女人有了孩子,會變得溫柔安靜得多。而李莉的想法卻還是劍走偏鋒,她說:“不管工作還是學習,如果缺少激情總是那麽穩重,或許不會有失敗,但極有可能錯過製勝的先機。”

  梁芳:競爭不妨“出奇製勝”

  多才多藝的梁芳,是大家公認的“極具藝術細胞”。端莊秀美、舉止優雅的她,不僅從小就擅長舞蹈和話劇表演,還拉得一手漂亮的小提琴。在國防大學讀研究生的時候,她多次主持過學院的大型文藝演出。工作之餘,她會與家人一起去聽音樂會,看美術展覽。放長假時,她喜歡背起行囊作一次簡單的旅行。

  問她怎麽會有如此多的藝術愛好,梁芳抿嘴一笑:“戰爭,不也是一門藝術嗎?”

  在梁芳看來,作為當代知識女性,不僅應追求在學術上有所建樹,也注重在生活中增強修養,做到內外兼修。“我記得一位學者曾經這樣講過,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如何,看看這個國家女性的精神麵貌就基本清楚了。”梁芳深信,在工作和生活中充當著不同角色的社會人,都應像藝術那麽精致才是完美。

  不僅如此,深厚的藝術修養讓她在工作中也獲益匪淺。或許是繆斯女神帶來的靈感,梁芳在學術研究中經常能出人意料地有所突破。參加全軍性的重點課題研究,她獨特的視角讓資深的專家感歎“後生可畏”;主持國家軍事海洋學術研討會,麵對十多名院士和國家、軍隊有關部委領導侃侃而談,梁芳新穎的觀點引得眾人連連頷首;而發表在軍內外重點期刊上數十篇見解深刻的論文,更是那麽與眾不同。

  一次,在與國防大學外國學員及其夫人們聯歡時,梁芳以流利的英語,利落的裝束,落落大方的優雅氣質,脫穎而出成為了眾人注目的焦點。梁芳說,她希望在國防大學學習的所有中外軍官,都能記住她們的睿智和美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